殷玉珍:30年堅守,沙漠變綠洲

2020-10-03 ChinaToday

▲ 殷玉珍介紹在沙地上植樹的經驗。

金秋時節,走進內蒙古鄂爾多斯市烏審旗無定河鎮薩拉烏蘇村,高大挺拔的楊樹、隨風擺動的旱柳、蔥綠敦狀的沙柳、爭奇鬥豔的楊柴……一個滿目清幽、生機勃勃的生態莊園映入眼帘。很難想像,30年前,這裡曾寸草不生,荒無人煙。

這一切的改變,離不開一個普通的名字——殷玉珍。

嫁到沙漠深處的姑娘

1966年,殷玉珍出生在陝西省靖邊縣的一個小村莊,在家裡7個孩子中排行老五。她從小就幫家人做家務,沒有上過一天學,但這並不影響身邊的小夥伴對她的評價——很有想法,將來會有大出息。

在殷玉珍19歲那年,父親將她許配給了毛烏素沙地中一個貧窮的男人——白萬祥。她聽從父母之命,一匹土灰色的馬馱著這個19歲的姑娘走到了沙地深處。

毛烏素沙地,是中國著名的四大沙地之一,位於陝西省榆林地區和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之間,面積達4.22萬平方公裡。「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是當年毛烏素沙地的真實寫照。而殷玉珍的家,就在毛烏素沙地腹地、鄂爾多斯市烏審旗無定河鎮薩拉烏蘇村一個叫做井背塘的地方。

▲ 殷玉珍和丈夫當年結婚時居住的房子。(受訪者供圖)

她清楚地記得:「剛嫁過去的時候,住的是地窯,地上鋪的是柴草枯枝,需要貓著腰才能進去,睡覺時必須蜷縮著身體。」新家周圍黃沙漫漫,一眼望不到邊際,可怕的沙塵暴時常侵襲他們的住所,惡劣的環境讓這裡人跡罕至。

殷玉珍不甘心就這樣生活下去,她暗暗發誓:「寧肯種樹累死,也不叫沙欺負死。」於是,她咬牙賣掉了家裡最值錢的財產——一隻瘸腿的母羊和剛產下的羊羔,換回600多顆樹苗,漫漫治沙植樹之路從此開始。

不毛之地變綠洲

雖然對在貧瘠的沙漠中種樹一無所知,但殷玉珍還是決定一試。她和丈夫在地窯前種下了第一批樹,澆水、防沙,用心地呵護著每一棵樹苗。

可事情遠沒有她想像得簡單:好不容易栽下的樹苗,一陣大風吹過,就幾乎被拔起埋在沙地裡。種了埋,埋了種,歷經了冬寒春旱之後,栽種的600多棵樹,只活了10多棵。

但就是這10多棵樹,讓不服輸的殷玉珍看到了希望。為了獲得更多樹苗,她和丈夫到外面打工,給人家蓋房、掏糞、幹農活,打工的報酬他們只要樹苗。

▲ 當年殷玉珍將樹苗背到沙漠。(受訪者供圖)

殷玉珍將一捆捆樹苗背到沙漠,一忙就是一整天。年復一年,日復一日,30年來,殷玉珍平均每年種植楊樹3萬多株、沙柳20多萬穴,楊柴、紫穗槐40多萬株。在不停歇的造林實踐中,她不斷探索著因地制宜的造林方法。

「沙地水太深,打井要120多米。我們主要是根據氣候變化,比如當年冬天的降雪量來判斷來年春天的氣候,提前安排栽種多少數量的樹。經過這麼多年的研究和琢磨,積累經驗,樹的存活率才高起來。」談及種樹心得,殷玉珍津津樂道。

▲ 殷玉珍種植的林區。

「過去沒經驗,種植了不少沙柳、楊柴,但它們只能活幾十年。這些年我們開始調整樹種結構,大面積種樟子松,這種樹可以生長上百年甚至上千年。」殷玉珍指著不遠處的林子說。

30年的堅守,讓昔日的7萬多畝荒沙變成了「綠色王國」。由於生態環境得到改善,許多被風沙趕走的飛禽走獸重新返回林子,不毛之地煥發生機。她也先後被評為全國勞模、十大女傑、治沙標兵。

守住「金山銀山」

「來,吃西瓜!」在殷玉珍院子裡的兩株大樹下,有一張石桌、幾隻石凳,她熟練地切開自己種的西瓜,招待前來參觀的客人。客人們都想不到,昔日寸草不生的毛烏素,如今竟然長出了30斤重的大西瓜。

▲ 玉珍生態園裡的果樹。(受訪者供圖)

「除了西瓜,我還種了桃樹、梨樹,杏樹,還有玫瑰,品種越來越多。」殷玉珍說,自己成立了內蒙古綠洲治沙造林有限公司,建起了「玉珍生態園」,現在生態園每年僅採種就可創收50000元以上。同時,為了大力資助她治沙造林,各級政府和林業部門加大了投資力度,殷玉珍每年的造林面積不斷擴大,生態產業也快速發展。

「我一共有四個孩子,除了小兒子在外上大學,其他已經工作成家,現在有兩個外孫,四個孫子了。」談及家庭,殷玉珍難掩幸福之感。現在的她早已搬出了昔日的地窯,住上了寬敞明亮的大房子,還建起了1000平方米的生態餐廳、400多平方米的辦公樓,有5000平方米的區域被列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如今,已至天命之年的殷玉珍依然奮戰在治沙一線,帶領周邊鄉親共同植樹治沙。他們將治沙和種植業、養殖業結合起來,將產業收入投到治沙之中,形成了一條可持續發展、良性循環的生態產業鏈條。

「內蒙古幹部群眾60多年來堅持不懈治理毛烏素沙地,現在治理率達到70%,生態呈現整體改善態勢,是很了不起的成績!」2020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點讚毛烏素沙地治理成效。

「這片林子,就像我的孩子一樣,它們就是我的希望。」站在高處,望著萬頃碧綠,殷玉珍的眼睛裡閃爍著光芒。


- END -

記者:楊雙雙

相關焦點

  • ...誓把「黃龍」變綠洲——甘肅郭萬剛騰格里沙漠南緣生態治理…
    【弘揚林草時代精神•二】子承父業40年堅守 誓把「黃龍」變綠洲——甘肅郭萬剛騰格里沙漠南緣生態治理… 2020-11-16 16: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用30年將沙漠「變」綠洲,如今出現這種東西,看了讓人心寒
    特別是近幾年隨著中國旅遊業的不斷發展,也吸引了許多外國遊客來中國旅遊,中國不僅有美麗的江南風光,也有波瀾壯闊的大海,還有一片無際的沙漠,這些絕美的景色都給人們帶來了一些新奇的體驗,所以人們對於這些大自然的美景也是非常嚮往。
  • 他的夢想是讓沙漠變綠洲
    秦升益委員帶領技術團隊經過近10年艱苦攻關成功研發出「會呼吸」的透氣防滲砂。「沙漠變綠洲、變良田還不是最終目標,我們還想讓沙漠變成宜居的地方。」秦升益委員說。一片沙漠中,綠油油的稻苗迎風起舞。這片位於內蒙古通遼市奈曼旗的沙漠水稻種植示範田,在去年吸引了一撥又一撥的考察團。
  • 中國花費30年將沙漠「變」綠洲,如今卻被「毀了」,治沙人:心寒
    中國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960萬平方公裡,這也是眾所周知的,然而,在中國,沙漠佔地70萬平方公裡,中國花了30年的時間把沙漠「變成」綠洲,現在卻被他們「破壞」了!首先,中國仍然非常重視沙漠環境問題,為了保護人們的生產和生活,解決中國的沙漠環境問題,中國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對沙漠進行治理。其次,經過近30年的努力,一些沙漠已經逐漸變成了綠洲,但隨著旅遊業的不斷發展,這裡也成為了著名的旅遊景點,很多遊客對沙漠變成綠洲也很好奇,紛紛來這裡旅遊。
  • 【地理拓展】中國沙漠變綠洲是奇蹟,為啥中東沙漠變綠洲就有問題?
    高考地理備考專家資料庫 中國曾經有八大沙漠,但現在,只有七大沙漠了......沙漠變綠洲的奇蹟在河套平原上演了! 庫布齊沙漠位於河套平原黃河「幾」字灣的黃河南岸,也是距離我國首都北京最近的一大沙漠地區,如同一條黃龍橫臥在鄂爾多斯高原北部,橫跨內蒙古三旗。
  • 中國治沙30年,艱難地將沙漠變綠洲,如今卻變成了這副模樣
    中國治沙30年,艱難地將沙漠變綠洲,如今卻變成了這個樣子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跟以前有著較大的區別,現在也已經不是那個社會了,社會進步的同時也帶來了許多的問題,比如沙漠化也是一個比較嚴峻的現實,中國治沙30年,那現在都是一個怎樣的模樣呢
  • 中國治沙30年沙漠變綠洲,驢友去到後:這就是現實?太心寒
    要知道,沙漠不僅僅會讓我們中國發展比不均衡,還會嚴重的影響當地人們的生活。沙塵暴、環境乾旱等等,都讓當地人苦不堪言。因此,在中國治沙道路上,不少當地人都自發的加入治沙小組,儘自己的綿薄之力。如今,中國治沙長達三十年,經過國家的有效治理,國民們的共同努力,在我們中國境內不少沙漠都傳來了快報,沙漠變綠洲在中國也不再是夢想,看著在沙漠當中大片大片的綠洲,我想作為國人的你都會感到自豪吧。當沙漠的自然環境好起來之後,這也帶動了沙漠地區的旅遊業發展,越來越多的遊客們都想去沙漠看一看!
  • 全世界第一個將「沙漠」變綠洲的國家,不是美國,也不是義大利
    沙漠在我們眼裡是非常無情的,因為沙漠一直都是在不斷的擴大,這對於我們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因為沙漠不斷的擴大,就像是我們在不斷的被吞沒一樣,在沙漠中是沒有任何水源和植物,那麼我就沒有辦法生存,這對於我們來說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 毛烏素沙地是這樣變綠的
    持續奮鬥,堅韌不拔  「這輩子寧肯種樹治沙累死,也不能讓風沙給欺負死」  藍天白雲、綠樹黃沙之間,穿紅色上衣的殷玉珍分外顯眼。  「這兒以前是一片沙漠,現在站在梁上,一眼望不到邊都是我的林子,都是我的『孩子』。」
  • 中國最「沒用」沙漠:60年把600萬畝沙漠變綠洲,沙漠要消失!
    隨著遊客人數的增加,遊客不僅已經去了慣例的觀光地欣賞,也有人去沙漠等地探尋自然的妙趣,我們國家是世界上沙漠最多的國家之一,與此同時,我們國家也正為土地沙漠化而煩惱。我們知道沙漠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什麼樣的損失,所謂黃沙到處都是草木枯萎的地方,還有陝西的榆林市,曾經為了三次沙塵暴被強制移動過,但他們還是被風沙所困擾。
  • 庫布其沙漠治理:讓沙漠都變綠洲,那是違背自然規律
    庫布其沙漠治理實踐帶來治沙新認識——  讓沙漠都變綠洲,那是違背自然規律  日前,中央媒體聯合採訪團在位於內蒙古鄂爾多斯市的庫布其沙漠中進行了深入體驗採訪,在沙漠無人區的億利資源集團治理現場,科技日報記者看到了一排排疏密有致的防風固沙林,多灌木、少喬木,行走其間,只感覺到風
  • 他讓沙漠變綠洲不再是夢想,原來是這種新科技
    說到沙漠,那可是全世界都頭疼的一個問題。一無是處用來評價沙漠再適合不過了。一兩千年前的西域古國那是何等的繁榮富強。如今這裡卻變成了大片的沙漠,荒蕪人言。沙漠變綠洲變成了無數人的一個夢。前段時間我國科學家已志堅先生便研發出了一項新科技。
  • 不可思議,塔裡木沙漠發現「地下海洋」,沙漠變綠洲很可能實現
    不可思議,塔裡木沙漠發現「地下海洋」,沙漠變綠洲很可能實現。沙漠是地球上最惡劣的地貌之一,它號稱地球的「癌症」,沙漠裡到處都是巨大的沙丘,而且非常的乾旱,幾乎全年不下雨,多年來很多國家一直嘗試治理本國沙漠,讓它變成綠洲,不過很少有哪個國家能或者成功,因為沙漠實在太乾旱,沒有一點水分,植物也不可能生長。
  • 欲將沙漠變綠洲,卻不知沙漠是顆「搖錢樹」
    我國近年來對於沙漠的治理問題頗有成效,在這樣的影響下,有許多國家也前來我國指教治理沙漠的好辦法,也想讓當地的沙漠變成綠洲。其實我國在治理沙漠的歷史上,至今已經有42年的經驗了,不說其它,就說我國的毛烏素沙漠的治理上,實力妥妥地擺在眼前。
  • 困擾全世界上千年的難題,中國人一招搞定,沙漠變綠洲不再是夢想
    其中包括一直以來困擾全世界上千年的沙漠治理難題,中國人僅僅使用了一招就搞定了,沙漠變綠洲不再是夢想。隨著人類活動範圍的加大,沙漠面積一直都在不斷增長,沙漠地質困擾人類歷史已有上千年時間了,根本就找不到治理沙漠的好方法,但是正是這樣一個讓人倍感頭疼的難題,竟然被中國解決了,中國人通過原始簡單的方法,成功把沙漠變成了綠洲。
  • 撒哈拉沙漠還能重新變回綠洲嗎?
    撒哈拉沙漠的轉變發生在上次冰河期結束,大約1.1萬年前至5000年前的期間。翠綠的植被生長在沙丘之上,降雨的增多把乾旱的凹地變為湖泊。非洲北部大約900萬平方公裡的地區成為綠洲,成群的河馬、羚羊、大象和歐洲野牛等動物被茁壯的草叢和灌木吸引而來,大快朵頤。
  • 中國30年把沙漠變成綠洲,如今卻出現這種情況,難道不該反思嗎?
    但是中國卻有30年的時間把沙漠變成了綠洲,現在卻出現了這些東西,到底發生了什麼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了解吧。原來有些沙漠在人們的治理之下都變成了一片綠洲。甚至有些地方都已經成為了旅遊區,有很多人想看看沙漠中綠洲到底是什麼樣子。而沙漠也會成為一道優美的風景線。
  • 從草原變沙漠,從沙漠變森林,國外人發問:「這是變在戲法嗎」
    現在很多全球化沙漠越來越嚴重,很多森林都被人砍伐開發種地,所以沙漠的面積越來越大,環境汙染的也非常嚴重,為了制止這中問題,世界各國都禁止隨意砍伐。保護原始森林,開發森林旅遊業等措施,在人們的努力下,我國「毛烏素沙漠」將消失,這個消息真是讓世界人士震撼啊!
  • 庫布其、毛烏素沙漠逐漸變綠洲,塔克拉瑪幹沙漠也能被治理好嗎?
    地理科學方面,一直是大家喜歡的話題,今天和大家探討的就是一個關於塔克拉瑪幹沙漠的問題,因為長時間以來沙漠的治理一直是人們牽掛的問題,那麼這個沙漠能成為綠洲嗎?其實這個問題也是大家非常關注的話題,不過想將沙漠變成綠洲,最主要的就是其根本的問題的了解,才能做到實質性的治理!
  • 全球唯一「被保護」的沙漠,為防止沙漠變綠洲,還特地往裡填沙子
    在中國,沙漠的總面積達到130萬平方公裡,佔全國土地面積的13%,以前,人們為了獲得更多的生存空間和經濟發展,破壞了許多森林的植被,惡化了環境,擴大了沙漠,人們認識到保護環境的意識逐漸加強,人與自然應該和諧相處,我們國家的人們開始致力於環境的整頓,治土、治沙、治水、耕、還林、還牧草,多種樹木在中國管理土地沙漠化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沙漠面積也一點點變小,綠洲開始了,慢慢地恢復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