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在拼命種樹,日本人卻在保護沙漠,組織除草就怕它「變綠」

2020-09-03 婷婷的家國天下

沙漠是構成這個世界的主要地形之一,它是指地面上完全被沙覆蓋,植物稀少,雨水稀少,空氣乾旱的荒蕪地區,這裡是最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地區,因為它無法構成人類所需的生活環境,不過雖然如此,但沙漠因為一般都是風成地貌的緣故,所以在這裡特別容易發現珍貴的礦床,近代也發現過很多石油的儲藏,所以沙漠也並非是一無是處,是有給人類利用的地方。



只不過雖然如此,但沙漠對人類還是並不友好,原因是它不僅僅不能提供給人類舒適的生活環境,同時它還能夠侵擾人類的生活,就比如「荒漠化」這個現象。土地荒漠化指的就是原本不是沙漠地區,但因為乾旱少雨,植被破壞,過度放牧和沙漠侵蝕的緣故,導致了沙漠突然的生產力下降或者喪失,最終形成類似沙漠的地形的現象。簡單來說,世界上不少的沙漠其實都是土地荒漠化的結果,土地荒漠化形成沙漠,而沙漠反饋給荒漠化,壯大荒漠的面積。所以這個問題是極其需要認真對待的一個事情,在當今也成為了人類主要的生存問題,在很多地區形成困擾。就比如我們中國就是如此。

中國是荒漠化最嚴重的地區之一,70年中國人拼命種樹11.8億畝

中國是全球土地荒漠化最嚴重的地區之一,我國的沙漠本身分布就比較多,再加上過度放牧且地區乾燥少雨的緣故,導致了沙漠面積進一步增大。最終從西北滲透到了內陸。應該很多北方朋友都有經歷過大風天氣中,被黃沙迎面撲來的窘境吧,前幾年的時候,每逢春秋季節,大風天中的黃沙從西北吹向華北,讓很多地區的人都被黃土「覆蓋」,帶來許多嚴重且深刻的問題。所以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中國從建國後就在拼命種樹。在這70年當中,我們已經植了11.8億畝的人工林,這樣的數據相當於8個韓國國土的大小,由此可見我們防範沙漠的決心。

日本最大的沙丘——鳥取沙丘

不過有趣的是,也並非所有的人都討厭沙漠,在我們隔壁的日本他們就和我們做著截然不同的事情,那就是「保護沙漠」。據了解日本的沙漠資源是比較稀缺的,該國中鮮少有沙漠地區,所以當地一些小沙地也就被日本人保護了起來,就比如這個鳥取沙丘。鳥取沙區位於日本鳥取縣城東部,東西長約16公裡,南北寬約2公裡。這樣的大小的沙丘,在中國很多地區都能看得到,但在日本它卻是最大的沙丘,也可稱之為是最大的沙漠,所以沙漠資源稀少,日本人也就極力保護這個沙丘。

日本人正在保護「草原化」的鳥取沙丘,組織除草防止它變綠

應該很多人都會疑惑為什麼要保護沙漠吧,畢竟沙漠是荒蕪地帶,擱置個數百年也很難有什麼變化,為何日本人要保護呢?其實如果沙漠不會變化倒也是不需要日本人怎麼關心,但難就難在鳥取沙漠正在逐漸「草原華」。鳥取沙丘的形成原因來自於千代川泥沙之上的火山灰飄到了這裡形成了山峰,又經過日本海的風浪打擊,歷經10萬年才創造出來。



但物極必反,伴隨著海風吹過來營養物質增多,鳥取沙漠經常會出現一些綠色植物,代表著這裡「變綠」的跡象,所以為了維護最後這一點沙漠資源,當地經常會有人在這裡指揮人們除草,就是擔心鳥取沙漠最終會消失,說起來也是十分有趣。不知道你如何評價這件事呢?

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如果覺得文章對你有用,請為我點讚、評論、轉發、關注,讓更多的人看到,讓大家一起學習,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們下次再見!圖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立即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塔克拉瑪幹沙漠「變綠」的真相
    近幾十年來塔克拉瑪幹沙漠乃至整個中國都有在變綠,這主要得益於中國政府的大規模植樹造林、退耕還林工程。4。 我國西北地區在快速變綠的同時,荒漠化也在快速發展,兩者過渡區域被不斷侵佔。詳細細節版:黃沙漠漠中的一點綠地質時間尺度上的氣候演變會導致滄海桑田的變化,歷史上著名的城鎮如樓蘭,現在已成為廢墟,被掩埋在深深的流沙之中。
  • 世界上最「丟人」的沙漠,為了不讓它消失,每年還要人工除草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沙漠是生命的禁區,能夠在這裡生存的生命體很有限,必須是高耐旱的動植物才可以,人類如今已經有很多黑科技但對沙漠的開發利用依舊是個難題。可是沙漠不能放任不管,不加以治理,它就會把周圍的土地也給沙化,縮小人類可利用土地的範圍。因此,有沙漠的國家和地區都是在治理沙漠。
  • 中國人種樹到底有多牛?
    ,人老幾輩住坯房」「房屋埋壓人移走,看見黃沙就搖頭」成為當地廣為流傳的順口溜△早期的毛烏素地區今年春天,好消息傳來毛烏素沙漠即將在地球上消失茫茫大漠如何變成了綠洲?一句話——全得力於愛種樹的中國人>而一代代的「治沙人」往往要花幾十年時間用智慧和努力將荒漠化為綠洲女子治沙連:誓叫沙海變綠洲1974年5月,陝西榆林54位年僅18歲的女子民兵響應國家植樹造林的號召成立了女子治沙連
  • 英國媒體:中國人太天真,花巨資在沙漠種樹,不知道這樣有危害?
    ,花巨資綠化沙漠,卻被英國的一些專家指責中國人太天真,說這種方法對環境其實更有危害。,沙漠本來就缺水,現在中國人又在沙漠裡面種樹,這樣就會更加消耗地球上的水源,這樣會導致環境進一步的惡化,還指責中國人太天真,這樣也能算是環保大國?
  • 他們在沙漠種樹30年,然後奇蹟出現了!
    >在沙漠上,人活著都艱難,更不用說農作物。瓶中裝水一起埋入地下,樹苗在瓶子裡面生根,後續只要有一點降水,它就從瓶口的上面生出根須,這時候瓶子裡的部分就開始退化。用這樣的辦法,成活率高達80%。隨著科技進步,沙漠村民又用上了水衝植樹法,用高壓水槍在沙子裡打洞、噴水、種苗,10秒搞定一棵苗。
  • 在中國最大的沙漠裡,國家每年花費數億種樹,只為了保護它
    在中國最大的沙漠裡,國家每年花費數億種樹,只為了保護它—中國最特殊的一條公路:塔克拉瑪幹沙漠公路,它因石油而生,每公裡造價是普通國道的數倍,邊種樹邊修路,路修完了還要種樹。種樹花的錢比修路還要多。它就是享譽世界的塔克拉瑪幹沙漠公路。是所有遊客心中旅遊的聖地。
  • 英國《自然》:中國種樹影響生態,而中國人卻早已「變沙為寶」?
    令人恐懼的撒哈拉大沙漠二、中國人曾經的談沙色變中國早期的沙漠化是不爭的事實,因為之前的環境保護不到位,所以沙漠更深入內陸。如今,中國人成了世界上有名的沙漠治沙能手。眾所周知,沙漠的用處很小,沙漠下的土地很難開發。但是中國人充分發揮了聰明才智,通過勤勞的勞動,發現了很多新的治沙模式,逐漸把沙漠變成了寶藏。
  • 環保主義者:中國難道不知道在沙漠種樹的危害嗎?為何還這麼執著
    ,這麼些年來,中國在治理沙漠環境是越來越有一手了,但是卻依舊有一些反對的聲音出現,就像是一些環保主義者表示:中國難道不知道在沙漠種樹的危害嗎?其實很多人都想法裡,沙漠種樹是在保護環境,但實際上,植物樹木栽種在沙漠當中,反而會汲取大量的地下水分,造成原本就惡劣的沙漠環境再更高程度的惡化,而最終這些樹木也會因為地下水枯竭而死去。
  • 馬雲斥巨資在沙漠裡種樹,如今你們的樹長成什麼樣子了呢?
    馬雲斥巨資在沙漠裡種樹,如今你們的樹長成什麼樣子了呢?不過我們也都知道現在如果需要真正的解決根本上的問題,那需要我們每一個人都參與在這樣的環境下,有很多的企業都在投身於自己的環境事業之中,那麼現在的支付寶,螞蟻森林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代表。當時馬雲斥巨資在沙漠裡種樹,如今你們的樹長成什麼樣子了呢?現在我們的生活也離不開支付寶這個行動支付,而且我們每天都在利用這個軟體,現在支付寶有很多的用戶把螞蟻森林作為了一種樂趣。
  • 馬雲攜支付寶投資上億,在沙漠種樹,如今這片沙漠怎麼樣了?
    馬雲攜支付寶投資上億,在沙漠種樹,如今這片沙漠怎麼樣了?相信大家一定都或多或少使用過支付寶裡面的螞蟻森林,很多人都知道這是公益,是造福整個人類的。當然,最主要的還是用一種身體力行呼籲整個社會保護環境,這也是作為一個企業和企業家的責任和義務。那麼螞蟻森林已經上線2年多了,那麼它的成效到底如何呢?是不是已經將沙漠改造成了綠洲?帶著這個疑問我們一起走進這場公益活動吧!
  • 中國在沙漠裡種樹,卻出現令人意外的現象,網友:良心不會痛嗎?
    說起沙漠,很多人都還心有餘悸,沙塵暴的還偶爾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那種黃沙漫天的壓抑還隱藏在人的內心。隨著國家和大家越來越重視環境,不少組織和人自發的每年去沙漠種樹,希望以往一米米蔓延過來的沙漠又一米米的退回去。
  • 毛烏素沙地是這樣變綠的
    統計數據表明,鄂爾多斯市的毛烏素沙地治理率已達七成,榆林市沙化土地治理率已達93%,沙塵天氣大幅減少,毛烏素沙地實現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人沙和諧」的歷史性轉變。  越來越綠的毛烏素沙地,究竟發生了什麼?巨大變化是怎樣產生的?除了人們的努力,西北地區氣候「暖溼化」趨勢帶來了多大影響?在毛烏素沙地,記者深入探訪,尋找答案。
  • 美國專家:誰還敢質疑中國,居然有一大半的人把地球給「綠」了
    美國專家:誰還敢質疑中國,居然有一大半的人把地球給「綠」了。這個美國專家所講的是什麼事情呢?其實就是通過衛星他們發現,中國很多地方都在逐步的變綠,確實是「綠」了地球。其實有兩方面的努力,一個就是國家對於荒漠的統一治理,已經治理了幾十年時間了,甚至把整片沙漠變為了綠洲,另外一方面就是螞蟻森林上的五億用戶,截止到19年的八月,五億用戶減少了792噸碳排放。
  • 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人沙和諧」 毛烏素沙地是這樣變綠...
    統計數據表明,鄂爾多斯市的毛烏素沙地治理率已達七成,榆林市沙化土地治理率已達93%,沙塵天氣大幅減少,毛烏素沙地實現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人沙和諧」的歷史性轉變。越來越綠的毛烏素沙地,究竟發生了什麼?巨大變化是怎樣產生的?除了人們的努力,西北地區氣候「暖溼化」趨勢帶來了多大影響?在毛烏素沙地,記者深入探訪,尋找答案。
  • NASA:衛星圖顯示中國最大沙漠塔克拉瑪幹沙漠在變綠
    延伸閱讀:70年使不毛之地變「人造綠洲」,毛烏素沙漠即將從陝西版圖「消失」4月22日,記者從陝西省林業局獲悉: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達房屋埋壓人移走,看見黃沙就搖頭」,仍是榆林地區惡劣生態環境的真實寫照。綠色,是榆林人千年的夢想。播種綠色,是陝西人70年的堅守。隨著三北防護林、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等國家重點工程相繼啟動,越來越多人將目光和腳步「定格」在這裡。
  • 英國專家:中國人真傻,植樹造林的舉動並不好!網友:咋回事兒?
    綠色對於我們來說隨處可見,但是對於中國人來說卻意義非凡,好比如「綠帽子」這一說法,儘管意思不太好,但要是在地裡、在山上,看著漫山遍野的綠,則會讓人非常舒適,甚至會想自己去山上田野裡,拎著鐵鍬培土,或者抬著水桶澆水。
  • 「死亡之海」播綠人
    沙漠裡哪能種活樹?以前也有人來種樹,但都沒逃過『一年青,二年黃,三年進灶堂』的厄運。最後都是乘興而來,掃興而歸。」看到人武部官兵走進沙漠,許多人感到不解。「開弓沒有回頭箭。不讓『沙魔』低頭,我們決不回頭!」王中強就是不信這個邪,他像大漠裡的駱駝一樣堅韌皮實,帶領官兵頂著風沙不回頭,盯著綠色猛加油。
  • 地球20年前已停止變綠?中國卻一年造林三個北京城
    「褐化」趨勢;也就是說,地球已經停止變綠了。其實地球不再變綠,主要是因為空氣越來越「幹」了。要知道在中國,我們就有把沙漠變綠洲的能力。對此我們可能不太了解,這是因為在我們吃喝玩樂的時候,有些人依然在負重前行,甚至是子承父志、世代相傳,守得沙漠變綠洲。
  • 防治荒漠化丨毛烏素沙地是這樣變綠的
    >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人沙和諧」毛烏素沙地是這樣變綠的統計數據表明,鄂爾多斯市的毛烏素沙地治理率已達七成,榆林市沙化土地治理率已達93%,沙塵天氣大幅減少,毛烏素沙地實現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人沙和諧」的歷史性轉變。 越來越綠的毛烏素沙地,究竟發生了什麼?巨大變化是怎樣產生的?除了人們的努力,西北地區氣候「暖溼化」趨勢帶來了多大影響?在毛烏素沙地,記者深入探訪,尋找答案。
  • 從父輩起堅守沙漠植樹造林 他用經歷告訴你「種樹更要植心」
    記者 李文科 攝  華龍網3月25日16時48分訊(記者 伊永軍)今(25)日,重慶科技館舉辦第67期「科技•人文大講壇」,「沙漠種樹人」吳向榮與到場的上百名家長和孩子一起分享了他從父輩起就堅守沙漠一線種樹的經歷,並提出「種樹植心」的理念,倡導「在沙漠種一棵樹,在心中種一棵樹」,喚醒全社會對自然生態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