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龍江邊,伊春市嘉蔭縣是中國第一塊恐龍化石的發現地,被譽為恐龍的故鄉。這裡有座很矮的小山,不!還是叫土丘比較合適,叫龍骨山,這裡便是中國第一塊恐龍化石的岀土地。如今這裡已建成以恐龍為主題,以恐龍化石為基礎,結合恐龍科普知識,發掘現場和聲光電控制的原始場景為一體的恐龍主題公園,並升級到國家級恐龍地質公園。
1902年由原住民提供線索,俄國人在這裡發現了恐龍遺骸,並進行了發掘。用挖出來的恐龍遺骨化石,組裝成一具完整的恐龍骨架——黑龍江滿州龍骨架。這就是我國出土的第一具恐龍化石骨架,被譽為「神州第一龍」,目前這具恐龍骨架在聖彼得堡博物館內保存。
如今這裡被稱為恐龍的故鄉,在這座不起眼的小土丘,已經出土了13具比較完整的恐龍骨架。據估算,這裡恐龍骨架化石存量在100具左右。同時還發現了大量史前植物的化石,如松柏、蘇鐵、銀杏及昆蟲類化石等,這裡是一個巨大的恐龍化石和史前動植物化石的寶庫。
嘉蔭恐龍園展出了近三百座世界各地分布的恐龍模型,雕塑等,形象地再現恐龍時代的場景。這些恐龍模型和雕塑按照五大洲的分布展岀,使之更具體,更形象。
恐龍地質公園內的「神州恐龍博物館」,是不多見的恐龍地質保護區內的博物館。館內展出了八具復原後的恐龍骨骼化石骨架,包括霸王龍,鴨嘴龍等。還展出了恐龍各部位的骨骼,腳印,牙齒,孔龍蛋和其它動植物的化石。
2010年神州恐龍博物館正式冠名為「中國地質博物館嘉蔭恐龍館」,館內共分為八大展廳。特別引人注意的是在環形廳展岀的第12架和第13架恐龍骨架,2002年發掘出來的一大一小恐龍骨架,被認為是母子二龍,其中母親這具真骨的含量達到了85%,這在世界上被稱為罕見的。
1902年在嘉蔭縣發現的恐龍「神州第一龍」(複製品)也在館內展岀,其真品離開祖國100多年了,在異國他鄉的地質博物館保存著。
博物館內的展品完整地揭示了恐龍從誕生、興旺到滅絕的演化過程,大量的恐龍腳印化石,恐龍蛋化石,恐龍部分骨骼化石,恐龍牙齒化石等見證了這一過程。其中的恐龍蛋化石很引人注意,有一窩十二枚蛋。恐龍是卵生動物,靠恐龍蛋的自然孵化(象現在的烏龜那樣)產出小恐龍的。但是在嘉蔭的所有發掘中卻未發現恐龍蛋,展出標籤上提示,這窩恐蛋是在河南西峽出土的。
在嘉蔭發現眾多恐龍化石,唯獨沒有恐龍蛋,說明這裡很可能是一處巨大的恐龍墳墓。於是我們不禁要問,難道恐龍預知自己要死了,象大象一樣找到自己的墳墓,在那裡倒下?
這是一個恐龍島,裡面有聲光電控制的恐龍電動模型和原始場景,剛一進去就感覺有些恐怖。昏暗的環境裡不知從哪裡會穿出一隻恐龍來,著實會把你嚇一跳。領小朋友去參觀的家長,一定要提前告訴小朋友們要有心理準備,避免參觀過程中受到驚嚇。
或許大人對恐龍不是很感興趣,但是孩子們卻大多喜歡恐龍,常把恐龍的玩偶拿在手裡,喜歡穿著恐龍圖案的服裝。因此帶小朋友的遊客一定要帶孩子來玩,一方面開闊孩子的眼界,另一方面也豐富了他們的知識,何樂而不為呢!
嘉蔭周邊的旅遊景點有伊春興安石林,茅蘭溝,黑龍江邊,再往北有黑河。
旅行提示:嘉蔭位於黑龍江邊,交通不是很方便,建議到伊春中轉。火車,飛機都能方便到達伊春。伊春到嘉蔭一百多公裡,不到兩個小時的車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