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第一塊恐龍化石出土地:黑龍江邊嘉蔭國家恐龍地質公園

2021-01-15 果凍老來樂

在黑龍江邊,伊春市嘉蔭縣是中國第一塊恐龍化石的發現地,被譽為恐龍的故鄉。這裡有座很矮的小山,不!還是叫土丘比較合適,叫龍骨山,這裡便是中國第一塊恐龍化石的岀土地。如今這裡已建成以恐龍為主題,以恐龍化石為基礎,結合恐龍科普知識,發掘現場和聲光電控制的原始場景為一體的恐龍主題公園,並升級到國家級恐龍地質公園。

1902年由原住民提供線索,俄國人在這裡發現了恐龍遺骸,並進行了發掘。用挖出來的恐龍遺骨化石,組裝成一具完整的恐龍骨架——黑龍江滿州龍骨架。這就是我國出土的第一具恐龍化石骨架,被譽為「神州第一龍」,目前這具恐龍骨架在聖彼得堡博物館內保存。

如今這裡被稱為恐龍的故鄉,在這座不起眼的小土丘,已經出土了13具比較完整的恐龍骨架。據估算,這裡恐龍骨架化石存量在100具左右。同時還發現了大量史前植物的化石,如松柏、蘇鐵、銀杏及昆蟲類化石等,這裡是一個巨大的恐龍化石和史前動植物化石的寶庫。

嘉蔭恐龍園展出了近三百座世界各地分布的恐龍模型,雕塑等,形象地再現恐龍時代的場景。這些恐龍模型和雕塑按照五大洲的分布展岀,使之更具體,更形象。

恐龍地質公園內的「神州恐龍博物館」,是不多見的恐龍地質保護區內的博物館。館內展出了八具復原後的恐龍骨骼化石骨架,包括霸王龍,鴨嘴龍等。還展出了恐龍各部位的骨骼,腳印,牙齒,孔龍蛋和其它動植物的化石。

2010年神州恐龍博物館正式冠名為「中國地質博物館嘉蔭恐龍館」,館內共分為八大展廳。特別引人注意的是在環形廳展岀的第12架和第13架恐龍骨架,2002年發掘出來的一大一小恐龍骨架,被認為是母子二龍,其中母親這具真骨的含量達到了85%,這在世界上被稱為罕見的。

1902年在嘉蔭縣發現的恐龍「神州第一龍」(複製品)也在館內展岀,其真品離開祖國100多年了,在異國他鄉的地質博物館保存著。

博物館內的展品完整地揭示了恐龍從誕生、興旺到滅絕的演化過程,大量的恐龍腳印化石,恐龍蛋化石,恐龍部分骨骼化石,恐龍牙齒化石等見證了這一過程。其中的恐龍蛋化石很引人注意,有一窩十二枚蛋。恐龍是卵生動物,靠恐龍蛋的自然孵化(象現在的烏龜那樣)產出小恐龍的。但是在嘉蔭的所有發掘中卻未發現恐龍蛋,展出標籤上提示,這窩恐蛋是在河南西峽出土的。

在嘉蔭發現眾多恐龍化石,唯獨沒有恐龍蛋,說明這裡很可能是一處巨大的恐龍墳墓。於是我們不禁要問,難道恐龍預知自己要死了,象大象一樣找到自己的墳墓,在那裡倒下?

這是一個恐龍島,裡面有聲光電控制的恐龍電動模型和原始場景,剛一進去就感覺有些恐怖。昏暗的環境裡不知從哪裡會穿出一隻恐龍來,著實會把你嚇一跳。領小朋友去參觀的家長,一定要提前告訴小朋友們要有心理準備,避免參觀過程中受到驚嚇。

或許大人對恐龍不是很感興趣,但是孩子們卻大多喜歡恐龍,常把恐龍的玩偶拿在手裡,喜歡穿著恐龍圖案的服裝。因此帶小朋友的遊客一定要帶孩子來玩,一方面開闊孩子的眼界,另一方面也豐富了他們的知識,何樂而不為呢!

嘉蔭周邊的旅遊景點有伊春興安石林,茅蘭溝,黑龍江邊,再往北有黑河。

旅行提示:嘉蔭位於黑龍江邊,交通不是很方便,建議到伊春中轉。火車,飛機都能方便到達伊春。伊春到嘉蔭一百多公裡,不到兩個小時的車程。

相關焦點

  • 回到恐龍時代,中國第一塊恐龍化石的發生地黑龍江嘉蔭
    我國是最著名的恐龍化石產地,從西南邊陲到新疆戈壁,從內蒙草原到膠東平原,都有恐龍化石產出,而自上世紀90年論文範文始在遼寧西部發現的一系列長毛恐龍,不僅在國際古生物學界引起轟動,更吸引了全球公眾的廣泛關注。
  • 黑龍江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正式開放
    黑龍江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正式開放
  • 遠古的記憶-黑龍江古生物化石(伊春地區之嘉蔭恐龍)
    黑龍江省是重要的恐龍化石產地之一,化石分布於雞西、黑河、伊春等地,伊春地區具有一定代表性,在其所屬嘉蔭縣建立了國家恐龍地質公園,其內的博物館裡陳列著恐龍的化石和相關展品。嘉蔭恐龍地質公園大門嘉蔭縣恐龍雕塑一、是誰首先發現了嘉蔭恐龍?
  • 最後一批恐龍在哪死亡?這裡出土大量恐龍化石,卻沒有恐龍蛋化石
    作為真實存在於地球的物種恐龍,雖然滅絕了,但是在古生物家的探測下,對於土地底下埋藏的化石,做了很大的研究,將什麼恐龍生活在什麼時期,都摸得很清楚了,甚至就連恐龍的滅絕時間都有很大的定論,今天就來說說最後一批恐龍死亡的地方。
  • 除了常州中華恐龍園,國內恐龍主題樂園、公園、恐龍館還有哪些?
    常州中華恐龍園,是國家AAAAA景區,創立於2000年,佔地600餘畝,位居全國主題公園第5位。 著名景點有:中華恐龍館、4D過山龍、夢幻莊園 、庫克蘇克大峽谷等。 門票價格:230元雲南祿豐世界恐龍谷。 位於雲南省楚雄州祿豐縣,2008年4月18日建成開放。是集遺址保護、觀光休閒、科普科考等為一體的恐龍文化旅遊主題公園,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 都知道嘉蔭是中國恐龍之鄉,但你知道中國十大最著名的恐龍都是啥嗎?
    超過142萬人正在關注9月8日 哈爾濱多雲轉晴 8℃~20℃3-4級轉微風編者按:被譽為「中國第一龍鄉」的黑龍江嘉蔭是我國最早發現恐龍化石的地方;1902年在這裡曾發現以「滿洲龍」為代表的大型鴨嘴龍類恐龍化石,從此名揚世界。到今年,已經是中國發現恐龍115周年了。那麼,對於中國已發現的恐龍,您了解多少呢?
  • 哪些是中國著名恐龍化石?
    哪些是中國著名恐龍化石?從1902年中國第一具恐龍化石在黑龍家被發現開始,考古學家在中國的大地上已經挖掘出許多屬種的恐龍化石,中國恐龍化石中具有歷史意義和研究價值的著名恐龍化石都有哪些呢?滿洲龍中國第一龍黑龍江滿洲龍於1902年在黑龍江嘉蔭被發現,被稱為「中國第一龍」。
  • 1994年,吉林市夜總會一場火災,燒毀我國最大恐龍化石
    嘉蔭縣是我國北方的恐龍之鄉,建國後出土的第一具恐龍骨骼化石就是在伊春市嘉蔭縣,這裡6500萬年前曾是恐龍生活的樂園。1990年,嘉蔭縣發現了恐龍化石,這具恐龍化石完整率達到95%(世界範圍內80%的化石完整率就是高的)。
  • 新疆奇臺矽化木 恐龍化石國家地質公園開園
    新華網奇臺(新疆)8月26日電(記者李曉玲)經過兩年的籌備,中國西北唯一一家以稀有、珍貴的矽化木群、恐龍化石為主體的國家地質公園——新疆奇臺矽化木—恐龍國家地質公園26日開園。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副主席庫熱西·買合蘇提說,地質公園開園後將成為中國巨型史前博物館和考古公園。
  • 冰雪》攝製組 走進神秘「恐龍世界」
    冰雪》攝製組一行來到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進行取景拍攝,開啟走進「恐龍世界」的神秘之旅。上午10點,由奧運冠軍王濛、著名演員張丹峰、鄂靖文,相聲演員張鶴倫、高曉攀以及微博達人黃星星組成的《沸騰吧!冰雪》明星嘉賓團隊抵達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近距離感受封存的遠古奇觀。
  • 諸城恐龍國家地質公園
    2018.夏 暑假的7月20日,我和姥姥、姥爺、媽媽還有弟弟,一起去了諸城恐龍國家地質公園,長約500米,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恐龍化石群,主要以大型鴨嘴龍骨骼為主,還有暴龍、角龍、龜類等化石。
  • 託一位化石愛好者的福,黑龍江首次發現大面積白堊紀恐龍足跡群
    僅有趾跡的鳥腳類恐龍足跡黑龍江化石資源豐富,是中國最早發現恐龍化石的地方。1902年,俄羅斯學者在黑龍江北部嘉蔭地區龍骨山晚白堊世漁亮子組發現了滿洲龍,它屬於鴨嘴龍類恐龍。該化石點還有暴龍類、馳龍類、鯊齒龍類、大盜龍類、似鳥龍類化石發現,但鴨嘴龍類的化石佔絕大多數。新生代脊椎動物化石包括松花江猛獁象、梅氏犀、河套大角鹿等,構成了豐富的哺乳動物生物群。遺憾的是,黑龍江早白堊世的骨骼與足跡記錄都非常稀少。
  • 福建上杭發現恐龍足跡群,現已清理出240餘枚恐龍足跡
    考古現場據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博士生導師邢立達介紹:龍翔村恐龍足跡群化石是中國首次發現的大型恐爪龍類行跡,也是中國目前發現的保存最好、面積最大、多樣性最高的晚白堊世恐龍足跡群。該發現對於研究閩西地區晚白堊紀時期的古環境、古地理、古生態以及全球白堊紀晚期恐龍動物群的分布和演化具有重大意義。
  • 黑龍江首次發現大面積白堊紀恐龍足跡群
    這些恐龍足跡數量多,保存好,對研究恐龍的演化有重要價值,並對進一步探索恐龍行為習性、生活環境以恢復該地區古環境及其地質時期氣候變化等具有重要意義。此項研究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邢立達副教授領銜,邱亮、醜春永、王董浩、美國科羅拉多大學(丹佛)足跡博物館館長馬丁·洛克利教授等學者共同參與。相關論文發表在國際地質學知名期刊《古地理學、古氣候學、古生態學》上。
  • 英國曾是「侏羅紀公園」 至少存在108種恐龍
    (效果圖)地處生物大陸遷移的重要通道 至少一百零八種恐龍在英國土地上生活過英國境內之所以存在如此多的恐龍種類,是因為在1.4億年前的白堊紀,英國是生物在北美和歐亞大陸之間遷移的重要十字路口;在6500萬年前北美和歐亞大陸板塊分離之前,英國在這兩塊大陸之間充當了最後的「陸地橋梁」的作用。
  • 英國曾是侏羅紀公園 108種恐龍在英生活過(圖)
    (效果圖)  英國曾是個「侏羅紀公園」  地處生物大陸遷移的重要通道 至少一百零八種恐龍在英國土地上生活過  英國境內之所以存在如此多的恐龍種類,是因為在1.4億年前的白堊紀,英國是生物在北美和歐亞大陸之間遷移的重要十字路口;在6500萬年前北美和歐亞大陸板塊分離之前,英國在這兩塊大陸之間充當了最後的
  • 福建龍巖上杭首次發現恐龍足跡群化石
    龍巖市副市長黃慶輝在會上介紹,2020年11月7日,在福建省直有關部門的倡議和指導下,由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歷史博物館發起,與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組成聯合科考隊,在上杭縣臨城鎮龍翔村發現了晚白堊世恐龍足跡群化石。2020年12月15日,由自然資源部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辦公室專職副主任王麗霞、專家委員彭光照、李大慶等人組成的專家組進行了實地考察。
  • 中國是發現恐龍最多的國家,「巨型汝陽龍」竟是世界最大恐龍化石
    河南省汝陽縣劉店鄉有座「恐龍國家地質公園」,這裡發現的生活於晚白堊紀早期(距今約1億年至8500萬年間)的汝陽恐龍動物群,是中國乃至世界晚白堊紀早期的一個重要恐龍物證,它的發現填補了我國晚白堊紀早期恐龍研究上的空白,對研究大型蜥腳類和結節類恐龍的分布、遷徙、演化以及揭示恐龍生活習性、生存環境和最終的突然滅絕等具有重大價值
  • 16國180餘名專家齊聚「龍鄉」嘉蔭 探討化石保護和文旅開發
    嘉蔭縣委宣傳部供圖    中新網嘉蔭8月18日電(姜輝)18日,黑龍江嘉蔭白堊紀生物群及K-Pg界線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第二屆嘉蔭化石論壇在「中國第一龍鄉」黑龍江省伊春市嘉蔭縣啟幕。
  • 恐龍曾出沒 福建首次發現恐龍存在的證據
    產出年代上早於江西贛州、廣東河源等地的恐龍化石點,多樣性遠高於黑龍江嘉蔭、安徽黃山、廣東南雄、雲南楚雄、四川昭覺、浙江東陽等地的晚白堊世足跡點。目前,考察隊已在泥質粉砂巖或粉砂質泥巖層面上清理出恐龍足跡240餘枚,包括植食性蜥腳類,大、中、小型鳥腳類,肉食性大型三趾型獸腳類,兩趾型恐爪龍類,小型獸腳類等至少八種造跡者(恐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