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視頻·國家公園丨走進廣東南嶺:一座博物館,一部南嶺史

2021-01-09 澎湃新聞
科普視頻·國家公園丨走進廣東南嶺:一座博物館,一部南嶺史

2021-01-05 13: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一座博物館,一部南嶺史

▲博物館,濃縮南嶺精華

在廣東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一座白牆紅柱的小樓在重山掩映下格外顯眼,這裡就是剛剛布展完成的南嶺博物館。

館中展示著粵北生態研究的豐碩成果、保護區豐富的動植物資源、西京古驛道悠久的歷史和瑤族群眾獨特的文化,這裡不僅引來了許多遊人,也是中小學生開展自然教育的寶貴課堂。

植物展廳中陳列著形態各異的種子,它們有的通過風傳播,有的依賴動物攜帶,播撒在南嶺的土地上。

▲博物館展示的植物種子(廣東省林業局供圖)

在廣東南嶺,共記錄到野生高等植物323科1520屬5098種,其中被子植物4135種,佔廣東省已記錄的60.80%,佔全國的13.92%;裸子植物26種,佔廣東省已記錄的76.47%,佔全國的11.45%;蕨類植物503種,約佔廣東省已記錄的75.87%,佔全國的16.77%;苔蘚植物434種,佔廣東省已記錄的45.97%,佔全國的14.25%。

有國家重點保護植物38種,其中,仙湖蘇鐵、南方紅豆杉、伯樂樹、蓴菜、中華水韭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植物;金毛狗、華南五針松等33種為國家二級保護野生植物。

野外觀測的動物難以得見細節,而在動物展廳中,唯一的國家一級保護蝶類—金斑喙鳳蝶標本可以近距離觀察,標本生動細膩,仿佛一陣微風吹過,蝴蝶就會翩翩飛舞。

在南嶺國家公園範圍內共記錄到野生脊椎動物722種,佔廣東省已記錄1136種的63.56%,佔全國已記錄4430種的16.30%。其中,黃腹角雉、中華秋沙鴨、穿山甲、鱷蜥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歷史上,南嶺山地也是華南虎的集中分布地。

▲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鱷蜥(廣東省林業局供圖)

除了野生動植物,南嶺也是人類活動的重要見證者。南粵古驛道是歷史上中原入粵和嶺南商貿活動的主要路徑,特別是分布在保護區內長達38.6公裡的西京古驛道,曾是連接粵湘贛三省的重要橋梁,在古生物、古地理、人類遷徙等方面具有重要保護意義。

這裡也是瑤族「過山瑤」分支的聚居地,鮮豔的民族服飾、動人的民歌,為崇山峻岭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廣東南嶺在歷史人文科普、自然教育和生態旅遊等方面具有很高的活化利用價值。

▲瑤族婦女(廣東省林業局供圖)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記者:遲誠 李克 王爽宇 黃山

原標題:《科普視頻·國家公園丨走進廣東南嶺:一座博物館,一部南嶺史》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走進國家公園丨熱帶雨林 海南的自然珍藏
    新誕生的長臂猿寶寶趴在媽媽身上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建設以來,多次舉辦公益講座。宣傳國家公園理念,開展科普宣傳。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成立了科普宣教中心和國家公園自然教育學校,配備了專職人員,開展自然教育和社會實踐活動40餘次,累計2800餘人次參加。(記者 果叮咚 王爽宇 黃山)探訪海南雨林秘境 提到海南,人們首先想到的是陽光海岸、椰樹沙灘,其實海南還有一個獨特的自然奇觀——分布於海南中南部的原始熱帶雨林。
  • 期待南嶺建成廣東省第一個國家公園
    從石坑崆看南嶺群山據媒體報導,3月3日廣東省政府召開專題工作會議,將全力推進廣東南嶺國家公園創建工作,並且範圍擴大為南嶺-石門臺片區和丹霞山片區,屆時南嶺將成為全省第一個國家公園。對於關注和參與南嶺生態保護多年的我們,仿佛心裡的一個石頭落地,舉雙手歡迎,希望南嶺和社區居民早日迎來春天。
  • 廣東擬建全省首個國家公園「廣東南嶺國家公園」
    3月3日廣東省人民政府召開的專題工作會議透露,廣東將全力推進廣東南嶺國家公園創建工作。此外,筆者從省林業局了解到,廣東謀劃創建的南嶺國家公園為全省第一個國家公園,其範圍包括南嶺—石門臺片區和丹霞山片區(部分劃入)。
  • 廣東國家公園建設全面鋪開,擬建廣東南嶺國家公園
    大洋網訊 日前,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下發《關於明確廣東國家公園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指出,省人民政府已將「粵北生態特別保護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調整為「廣東國家公園建設工作領導小組」,主要職責是統籌推進廣東南嶺國家公園、珠江口國家公園等廣東國家公園建設和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工作,加強對我省國家公園建設工作的組織領導
  • 廣東自然保護地全國最多 南嶺國家公園「呼之欲出」
    被譽為「廣東屋脊」的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廣東省林業局 供圖 攝中新網廣州10月28日電 題:廣東自然保護地全國最多 南嶺國家公園「呼之欲出」作者 程景偉 林蔭1956年,鼎湖山成為新中國第一個自然保護區,廣東省、中國的自然保護區建設從此拉開了序幕
  • 走進亞洲最大動物博物館
    動物園是我們成長過程中最熟悉的科普樂園,深受大小朋友的喜愛。而說到動物博物館,則顯得有些陌生。從著名的北京動物園向北約13公裡,在北京奧林匹克公園旁,坐落著一座低調但充滿「內涵」的博物館——國家動物博物館。
  • 動物多樣性的寶庫——走進亞洲最大動物博物館
    新華社北京1月10日電題:動物多樣性的寶庫——走進亞洲最大動物博物館新華社記者溫競華、董瑞豐動物園是我們成長過程中最熟悉的科普樂園,深受大小朋友的喜愛。而說到動物博物館,則顯得有些陌生。從著名的北京動物園向北約13公裡,在北京奧林匹克公園旁,坐落著一座低調但充滿「內涵」的博物館——國家動物博物館。國家動物博物館隸屬於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是集科研、標本收藏與科普為一體的國家級學術機構,有著與其名稱相匹配的「殿堂級」地位——亞洲最大的動物專業博物館。從毫米大小的蝨子到12米長的布氏鯨,博物館館藏動物標本超過890萬號,其中對外展出的就有6500餘件。
  • 【新華網】動物多樣性的寶庫——走進亞洲最大動物博物館
    動物園是我們成長過程中最熟悉的科普樂園,深受大小朋友的喜愛。而說到動物博物館,則顯得有些陌生。從著名的北京動物園向北約13公裡,在北京奧林匹克公園旁,坐落著一座低調但充滿「內涵」的博物館——國家動物博物館。
  • 一座地質公園 一部地球歷史
    九華山不僅是一座鬼斧神工的地質名山,也是一座文化名山。作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九華山古剎林立,文物古蹟眾多。自山麓向上攀登,99座名寺古剎林立山中,萬餘尊佛像星羅棋布。山中書院、書堂遺址20多處,藏有唐代貝葉經,清康熙、乾隆墨跡等2000餘件珍貴文物。獨特的地質條件、優越的生態環境,融合上千年的宗教景觀與社區文化遺產,造就了九華山地質公園享譽世界的地質與文化融合模式地。
  • 自然教育丨神農架國家公園開展多場科普教育進校園活動
    自然教育丨神農架國家公園開展多場科普教育進校園活動 2020-12-07 14: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召開南嶺國家公園與韶關生態文明建設專題輔導...
    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召開南嶺國家公園與韶關生態文明建設專題輔導報告會 2020-11-04 23: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進廣東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走進大山深處,一群年輕的科研團隊和年輕的護林員,共同堅守著這片綠水青山。   這群相向同行的年輕人,有時會在巡山路上偶遇。伍國儀說,彼此打個招呼後繼續向前,心裡倍感踏實,「一路上並不孤單」。   「瀕危物種莽山原矛頭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金斑喙鳳蝶、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黃腹角雉、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黑熊、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黃腳漁鴞……」說起這些年的發現,楊昌騰如數家珍。   這更堅定了人們保護好這片青山的執著。   「大山不會辜負我們,總是給我們帶來一個個驚喜。」
  • 中大教授走進南嶺自然保護區,為了這件事
    近日,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黨委書記趙勇一行到廣東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展創建廣東南嶺國家公園研討合作活動,表示將利用綜合性大學優勢,共同挖掘南嶺保護區的生態資源潛力,全方位、多維度參與廣東南嶺國家公園建設工作。
  • 除了走馬觀花,博物館還能怎麼逛?
    為此,北京地區博物館將陸續開展包括博物館全景展示、數字展廳、科普講座、雲遊博物館、文物觀賞等在內的94項主題活動,藉助多元化的新媒體平臺,帶領公眾追溯文物背後的歷史,了解博物館裡的故事,感受近在咫尺的「雲端」博物館。
  • 科普×圖書丨這些名著,給我們打開了科學世界的大門
    今天是第十六個全國科普日,就和#小彩虹#一起暢遊科學的海洋吧~彩虹讀書丨科普經典推薦▼一、《昆蟲記》不僅是一部研究昆蟲的科學巨著,也是一部謳歌生命的宏偉詩篇;不僅是優秀的科普著作,還是公認的文學經典。圖書出版至今,被譯成60多種文字,橫跨幾個大洲,縱貫兩個世紀,激發幾代青少年對自然科學的興趣,被公認為超越學科領域、超越年齡界限的、科學與文學交融的經典作品。
  • 中大教授走進南嶺自然保護區,原來是為了這件事
    近日,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黨委書記趙勇一行到廣東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展創建廣東南嶺國家公園研討合作活動,表示將利用綜合性大學優勢,共同挖掘南嶺保護區的生態資源潛力,全方位、多維度參與廣東南嶺國家公園建設工作。
  • 走進廣東南嶺幹部學院
    編者按:今日,《人民日報》客戶端發表推文《走進廣東南嶺幹部學院》,大篇幅報導我市廣東南嶺幹部學院建設歷程、學院環境及教學優勢。武江發布現予以轉發。敬請垂注。秉承中國傳統山水園林建築理念,充分利用周邊現有資源,在學院中部低洼處順勢築湖,與東南山谷衝溝的水系相連,在學院核心依山造水,形成學院的中心生態景觀,並與周邊的犁石湖公園、拾貝湖公園、後山步道有機連通,營造出「山融水依」的靈動、「水天一色」的秀美。
  • 南嶺:廣東生物資源最為豐富的自然保護區
    本期向公眾介紹的是廣東自然教育基地——廣東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通訊員供圖通訊員供圖 物種寶庫廣東南嶺自然資源豐富廣東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珠江的發源地之一,是廣東省生物資源最為豐富的自然保護區,同時是我國14個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之一,是廣東省最大的生物物種基因庫,有「物種寶庫」「南嶺明珠」等美譽。
  • 南嶺又見「世界上最神秘的鳥」
    在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拍到的海南虎斑鳽。視界紀錄 攝近日,視界紀錄科研監測團隊通過紅外監控相機在廣東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監測到極度瀕危鳥類海南虎斑鳽,這是自2007年以來我省第三次在南嶺地區發現這種神秘的鳥。海南虎斑鳽為顴形目鷺科水鳥,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被列入全世界30種最瀕危鳥類目錄,有「世界上最神秘的鳥」之稱。
  • 南嶺:層林盡染秋色斑斕
    南嶺國家森林公園是廣東最大的原始森林所在地,位於韶關乳源瑤族自治縣與湖南省交界地帶。南嶺山脈連綿萬裡,任你從哪方進入,都是一片旖旎景色。國慶時節,這裡已是秋色斑斕,涼意蔓延。  南嶺國家森林公園方圓273平方公裡,一直被譽為「廣東的物種寶庫」、「嶺南生物多樣性最豐富之地」,是國內外科研專家、生態旅遊愛好者、背包客的天堂,但對普通遊客來說,它蓋著一層神秘的面紗,難窺真面目。就算是黃金周,也不似其它景點,人頭湧湧,喧囂難耐。空靈的南嶺,最活潑的要算瀑布群了。一路走來,8條大小各異的瀑布緊緊相隨,讓城裡人嘆為觀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