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教授走進南嶺自然保護區,原來是為了這件事

2021-01-09 瀟湘晨報

近日,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黨委書記趙勇一行到廣東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展創建廣東南嶺國家公園研討合作活動,表示將利用綜合性大學優勢,共同挖掘南嶺保護區的生態資源潛力,全方位、多維度參與廣東南嶺國家公園建設工作。

研討會上,廣東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張朝明介紹了南嶺保護區的基本情況和保護區在推進創建廣東南嶺國家公園已經開展的基礎性工作情況。廣東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廣東面積最大物種最豐富的自然保護區,是粵港澳大灣區最重要的生態屏障,在氣候、地質、地理、生物多樣性等具有全球意義和國家代表性。

趙勇介紹了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在生態恢復學、生態科學、野生動植物研究、自然教育等學科的師資學術研究情況和創建廣東南嶺國家公園建設前期研究情況。中山大學教授一行表示將以綜合性大學優勢,藉助其自身的生態保護科研資源影響力,全面挖掘南嶺保護區的生態資源潛力,全方位、多維度參與廣東南嶺國家公園建設,貢獻自身科研資源力量,服務廣東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中山大學有關專家教授對南嶺保護區在加快創建廣東南嶺國家公園中正在開展的資源網格化管理、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科研項目建設、自然教育等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及成果表示肯定。雙方表示將遵循省委、省政府加快創建廣東南嶺國家公園的政策要求,為加快創建廣東南嶺國家公園進行深入廣泛的研究合作。

據悉,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氣候垂直分布十分明顯,適合夏季避暑,氣候是典型的亞熱帶溫溼氣候。因地勢較高,具有山地氣候特色。年平均氣溫17.7℃,最高溫34.4℃,最低溫-3.6℃;這裡地域廣闊、氣候獨特。形成了四季的流動美:春季杜鵑含笑,鳥鳴山澗;夏季濃蔭蔽日,清溪長流;秋季漫山遍野,紅葉斑斕;冬季霧凇冰凌,恍若北國風光!

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擁有潔淨的空氣和水源。這裡的負離子含量是廣東之最,特別是瀑布群景區的負離子含量為5萬個/立方釐米,「飛流瀑」達到17萬個/立方釐米,是一個天然的氧吧;南嶺的水屬於低礦物水,呈弱鹼性,水分子團小,能快速被人體吸收,加快體內新陳代謝,有良好的利尿排毒功能,對現代人的亞健康體質有一定的療效;這裡是廣東物種寶庫。南嶺山脈逶迤連綿,存留著廣東省最完整、最大片的原始森林,有著最完整的自然生態系統,是廣東天然生態保護屏障。有2000多種植物和200多種野生動物生活在這裡,屬於國家一、二級保護動植物達82種之多,是華南虎最後的棲息地,因此,南嶺享有「廣東物種寶庫」的美譽。這裡有廣東三大高峰。廣東最高峰——石坑崆,海拔1902米,有「廣東屋脊」之稱。

南方日報記者 潘俊宇 通訊員 賴南坡 歐輝 盧小東

【來源:東莞時間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中大教授走進南嶺自然保護區,為了這件事
    近日,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黨委書記趙勇一行到廣東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展創建廣東南嶺國家公園研討合作活動,表示將利用綜合性大學優勢,共同挖掘南嶺保護區的生態資源潛力,全方位、多維度參與廣東南嶺國家公園建設工作。
  • 走進廣東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南嶺是祖國南方最大的山脈,廣東幾乎所有主要河流的源頭。一億人口依靠南嶺來獲取飲用水源和灌溉農作物,被稱為「廣東水塔」。廣東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下稱「南嶺保護區」)是廣東省生物資源最為豐富的自然保護區,是廣東省最大的生物物種基因庫。作為我省北部的天然屏障,在廣東加快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的背景下,南嶺的地位愈發重要。
  • 南嶺:廣東生物資源最為豐富的自然保護區
    本期向公眾介紹的是廣東自然教育基地——廣東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通訊員供圖通訊員供圖 物種寶庫廣東南嶺自然資源豐富廣東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珠江的發源地之一,是廣東省生物資源最為豐富的自然保護區,同時是我國14個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之一,是廣東省最大的生物物種基因庫,有「物種寶庫」「南嶺明珠」等美譽。
  • 從中大教授王曉瑋的不當行為而得出的思考
    我最愛的高校之一,中大竟然發生了這樣的負面新聞。之前也有一起事件是發生在中山大學南方學院的,我以為是中大,原來是一所其他的二本學校,我想不可能是中大,而這一次.....根據新聞所說,有學生對此發現他在10分鐘內分別向名為「南沙地產10」、「南沙地產8」發送不正當言論,根據截屏的顯示是「怕壓壞你」,「找個酒店做愛」。
  • 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森林覆蓋率已達98%以上 成為大灣區自然屏障
    記者從廣東省林業局了解到,當初在2008年年初的那場雨雪冰凍災害中,廣東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構成了南下冷空氣的天然屏障,極大減輕了南嶺以南的廣東廣大地區受雨雪冰凍災害侵襲,但是這片森林卻遭受了極大的破壞。
  • 走進廣東南嶺幹部學院
    編者按:今日,《人民日報》客戶端發表推文《走進廣東南嶺幹部學院》,大篇幅報導我市廣東南嶺幹部學院建設歷程、學院環境及教學優勢。武江發布現予以轉發。敬請垂注。為了讓學員有最佳的體驗,建築的每一個布局、每一個細節,都按照人體工學標準及幹部培訓的特點悉心雕琢。如,考慮到韶關雨水天氣多,專門設計了風雨連廊,把宿舍樓、教學樓和餐廳連為一體。又如,每個宿舍都有陽臺,不同視角都有觸眼可及的景觀,睜開眼就是「青山綠水、藍天白雲」。
  • 南嶺又見「世界上最神秘的鳥」
    在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拍到的海南虎斑鳽。視界紀錄 攝近日,視界紀錄科研監測團隊通過紅外監控相機在廣東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監測到極度瀕危鳥類海南虎斑鳽,這是自2007年以來我省第三次在南嶺地區發現這種神秘的鳥。海南虎斑鳽為顴形目鷺科水鳥,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被列入全世界30種最瀕危鳥類目錄,有「世界上最神秘的鳥」之稱。
  • 廣東自然保護地全國最多 南嶺國家公園「呼之欲出」
    被譽為「廣東屋脊」的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廣東省林業局 供圖 攝中新網廣州10月28日電 題:廣東自然保護地全國最多 南嶺國家公園「呼之欲出」作者 程景偉 林蔭1956年,鼎湖山成為新中國第一個自然保護區,廣東省、中國的自然保護區建設從此拉開了序幕
  • 廣東這條古道穿越南嶺,曾是海陸絲綢之路,但修建竟是為了……
    五嶺逶迤騰細浪,在具有浪漫氣質的革命家看來,橫空出世的南嶺,不過是幾朵小小的浪花罷了。五個山巒集團,五段大地上的障礙,然而又是五條溝通與交流的孔道,這就是南嶺的奇異。自遠古起,無論帝王的意志還是自然的險峻,都無法阻止人類交流與溝通的強烈願望。南嶺,又稱「五嶺」,橫亙於湘粵之間。五嶺之一的騎田嶺,古稱「騎田嶺道」,是古代嶺南北上中原的「五嶺道」之一。騎田嶺南接廣東的路段西京路,後人稱「西京古道」。
  • 科普視頻·國家公園丨走進廣東南嶺:一座博物館,一部南嶺史
    科普視頻·國家公園丨走進廣東南嶺:一座博物館,一部南嶺史 2021-01-05 13: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寶級珍稀動物「莽山烙鐵頭蛇」現身廣東南嶺
    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陳海峰     近日,「莽山烙鐵頭蛇」現身廣東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通訊員供圖   中新網廣州5月15日電 (程景偉 林冉)記者15日從廣東省林業廳獲悉,廣東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科研團隊近期在開展鳥類、蝴蝶和獸類監測工作中,陸續發現並拍攝到南嶺珍稀瀕危野生動物,包括國寶級珍稀動物--莽山烙鐵頭蛇。  近期,恰逢陰雲細雨天氣,廣東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科研團隊成員發現了一條極不尋常的蛇。
  • 期待南嶺建成廣東省第一個國家公園
    南嶺核心區開路的場景在廣東發布的信息中,並未提及南嶺國家公園與湖南莽山保護區的關係,或許是由於行政權限的緣故。湖南莽山保護區和廣東南嶺保護區同屬南嶺山脈,本是一脈相承的生態整體,但由於行政區域劃分為兩個不同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當年南嶺景區在核心區修路,就是要避免經過莽山去石坑崆出現二次購買門票的情況,因此直接開路到石坑崆,造成了巨大破壞。
  • ...走進中大新華:黃潔夫教授開講「中華傳統文化與器官移植事業」
    10月11日,由中共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和中國醫學影像技術研究會聯合支部(以下簡稱「聯合黨支部」)、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主辦,中山大學新華學院、中共中山大學新華學院委員會承辦的「生命接力先鋒隊」走進中山大學新華學院(以下簡稱「中大新華」)主題黨日活動暨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平臺上線儀式在該校東莞校區體育館舉行。
  • 生態建設丨廣東南嶺 亞熱帶勝境
    南嶺是我國南方丘陵山地帶的主體,也是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嶺,更是南亞熱帶和中亞熱帶的氣候分界線。日前,中國綠色時報融媒報導組來到廣東南嶺,感受「五嶺逶迤騰細浪」的豪邁,探尋這一片亞熱帶勝境的自然之美。
  • 廣東南嶺:粵北植物寶庫
    在廣東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各類植物受海拔、水分等條件影響,垂直分布明顯。無論是國家一級保護植物仙湖蘇鐵、南方紅豆杉、伯樂樹等,還是金毛狗、桫欏、華南五針松等國家二級保護植物,都在廣東南嶺煥發著勃勃生機。
  • 想像未來這件事,原來有這麼多好處!
    但是,心理學家和認知神經科學家們卻告訴我們, 想像未來這件事,不僅人人都能做,而且應該多做,對我們大有好處。 想像未來對我們都有哪些好處呢?
  • 南嶺:古道之下,群峰之上
    ▲南嶺廣東乳源段,此處是南嶺山脈的核心,珍稀動植物的寶庫,廣東省最大的自然保護區。(劉炎生/圖)全文共10261字,閱讀大約需要18分鐘。五嶺逶迤騰細浪,在具有浪漫氣質的革命家看來,橫空出世的南嶺,不過是幾朵小小的浪花罷了。五個山巒集團,五段大地上的障礙,然而又是五條溝通與交流的孔道,這就是南嶺的奇異。
  • 南嶺:層林盡染秋色斑斕
    南嶺國家森林公園是廣東最大的原始森林所在地,位於韶關乳源瑤族自治縣與湖南省交界地帶。南嶺山脈連綿萬裡,任你從哪方進入,都是一片旖旎景色。國慶時節,這裡已是秋色斑斕,涼意蔓延。  南嶺國家森林公園方圓273平方公裡,一直被譽為「廣東的物種寶庫」、「嶺南生物多樣性最豐富之地」,是國內外科研專家、生態旅遊愛好者、背包客的天堂,但對普通遊客來說,它蓋著一層神秘的面紗,難窺真面目。就算是黃金周,也不似其它景點,人頭湧湧,喧囂難耐。空靈的南嶺,最活潑的要算瀑布群了。一路走來,8條大小各異的瀑布緊緊相隨,讓城裡人嘆為觀止。
  • 中大青年教授論文登《科學》
    南方日報訊 (記者/雷雨 畢嘉琪 通訊員/黃愛成)近日,由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青年教授賀雄雷領導的課題組在研究染色質結構如何調節DNA突變工作中取得重要進展。據悉,這是中山大學首次以第一單位在《科學》上發表論文,實現了歷史性突破。人類的遺傳物質DNA中的C鹼基很容易突變成為類似物鹼基U,並引起一系列連鎖反應,從而引起人類遺傳物質的變異。據統計,1/4的人類遺傳疾病是由上述突變引起。因此關於這類突變在細胞內是否或如何被調節是一個極具價值的問題。
  • 南嶺地區首次發現野生金縷梅
    本報訊 記者黎明報導 廣東南嶺地區南雄油山山頂近日首次發現野生金縷梅。野生金縷梅一直被認為僅分布在黃河、長江流域,此項發現改寫了金縷梅在全國的分布史。        金縷梅分布在四川、湖北、湖南及廣西等地,目前國內記載最南的分布點在湖南衡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