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東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各類植物受海拔、水分等條件影響,垂直分布明顯。無論是國家一級保護植物仙湖蘇鐵、南方紅豆杉、伯樂樹等,還是金毛狗、桫欏、華南五針松等國家二級保護植物,都在廣東南嶺煥發著勃勃生機。
「活化石」仙湖蘇鐵
蘇鐵起源於3億年前的晚石炭紀,是名副其實的「活化石」。蘇鐵類植物對研究古地理的變遷及生物的演化有重要意義,蘇鐵屬的所有種都被列入了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古老的基因有著不可替代的價值。
視界研學團隊的信天羽介紹道:「仙湖蘇鐵發現較晚,1999年在深圳塘朗山發現的仙湖蘇鐵野生種群是我國現存的最大面積分布的野生仙湖蘇鐵種群。2000年和2003年,有專家學者分別在廣東省羅坑鎮和樟市鎮發現了兩個野生仙湖蘇鐵種群,證實了南嶺幽深的密林也是仙湖蘇鐵的家園。」
仙湖蘇鐵生於海拔100-500米的山地疏林下,喜陰,個體總數已不足2000株。樹幹圓柱形,高可達1-1.5米,直徑20-30釐米;鱗葉披針形,長8-13釐米,寬1.5-2.5釐米。4-5月開花,種子在8-9月成熟。
南方紅豆杉
南方紅豆杉是紅豆杉科紅豆杉屬的大喬木,高可達30米,胸徑達60-100釐米,有「美麗紅豆杉」的別稱,是中國亞熱帶至暖溫帶特有樹種之一,國家一級保護植物。
「南方紅豆杉樹形優美,種子鮮紅,種子傳播距離不遠,多散布在母樹周圍,因而在母樹周圍形成大量的幼苗,使種群集群分布。但有時可通過鳥類傳播種子,使紅豆杉在森林中呈零星分布狀態。」信天羽講解道。
南方紅豆杉受人為幹擾較大,自然繁殖力較低,更有研究表明,其樹皮和枝葉中抗癌物質紫杉醇的含量較高,易遭盜伐,這些原因都讓南方紅豆杉種群岌岌可危。
有關學者在粵北地區的野外調查表明,南嶺是南方紅豆杉適應生長的優質環境,南方紅豆杉種群在南嶺南坡海拔300-400米至山梁1600米範圍內的常綠闊葉林中偶有零星分布,或在某些地區局部優勢形成針闊葉混交林。
華南五針松
樹形優美,挺拔堅韌,是華南五針松的特點。到了秋、冬季節,針葉漸顯淡藍色,所以又稱為「藍松」。
華南五針松屬喬木,高可達30米,胸徑1.5米。針葉5針一束,長3.5-7釐米,花期4-5月,球果第二年10月成熟。除了廣東南嶺,還分布於湖南南部、貴州獨山、廣西以及海南五指山海拔700-1600米地帶。
華南五針松喜生於氣候溫溼、雨量多、土壤深厚、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及多巖石的山坡與山脊上,常與闊葉樹及針葉樹混生。廣東南嶺的懸崖峭壁上也不乏華南五針松的身影,環境適應性極強。
目前,廣東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記錄到的野生高等植物中,中國特有植物1225種,佔總種數的25.8%。近幾年,保護區範圍內發現了20餘種植物新種(含新變種),包括南嶺堇菜、南嶺鳳仙花等。還有許多未解之謎,深藏在廣東南嶺這座植物寶庫中等待被發掘。
【來源:廣東省林業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