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南嶺:粵北植物寶庫

2021-01-08 瀟湘晨報

在廣東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各類植物受海拔、水分等條件影響,垂直分布明顯。無論是國家一級保護植物仙湖蘇鐵、南方紅豆杉、伯樂樹等,還是金毛狗、桫欏、華南五針松等國家二級保護植物,都在廣東南嶺煥發著勃勃生機。

「活化石」仙湖蘇鐵

蘇鐵起源於3億年前的晚石炭紀,是名副其實的「活化石」。蘇鐵類植物對研究古地理的變遷及生物的演化有重要意義,蘇鐵屬的所有種都被列入了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古老的基因有著不可替代的價值。

視界研學團隊的信天羽介紹道:「仙湖蘇鐵發現較晚,1999年在深圳塘朗山發現的仙湖蘇鐵野生種群是我國現存的最大面積分布的野生仙湖蘇鐵種群。2000年和2003年,有專家學者分別在廣東省羅坑鎮和樟市鎮發現了兩個野生仙湖蘇鐵種群,證實了南嶺幽深的密林也是仙湖蘇鐵的家園。」

仙湖蘇鐵生於海拔100-500米的山地疏林下,喜陰,個體總數已不足2000株。樹幹圓柱形,高可達1-1.5米,直徑20-30釐米;鱗葉披針形,長8-13釐米,寬1.5-2.5釐米。4-5月開花,種子在8-9月成熟。

南方紅豆杉

南方紅豆杉是紅豆杉科紅豆杉屬的大喬木,高可達30米,胸徑達60-100釐米,有「美麗紅豆杉」的別稱,是中國亞熱帶至暖溫帶特有樹種之一,國家一級保護植物。

「南方紅豆杉樹形優美,種子鮮紅,種子傳播距離不遠,多散布在母樹周圍,因而在母樹周圍形成大量的幼苗,使種群集群分布。但有時可通過鳥類傳播種子,使紅豆杉在森林中呈零星分布狀態。」信天羽講解道。

南方紅豆杉受人為幹擾較大,自然繁殖力較低,更有研究表明,其樹皮和枝葉中抗癌物質紫杉醇的含量較高,易遭盜伐,這些原因都讓南方紅豆杉種群岌岌可危。

有關學者在粵北地區的野外調查表明,南嶺是南方紅豆杉適應生長的優質環境,南方紅豆杉種群在南嶺南坡海拔300-400米至山梁1600米範圍內的常綠闊葉林中偶有零星分布,或在某些地區局部優勢形成針闊葉混交林。

華南五針松

樹形優美,挺拔堅韌,是華南五針松的特點。到了秋、冬季節,針葉漸顯淡藍色,所以又稱為「藍松」。

華南五針松屬喬木,高可達30米,胸徑1.5米。針葉5針一束,長3.5-7釐米,花期4-5月,球果第二年10月成熟。除了廣東南嶺,還分布於湖南南部、貴州獨山、廣西以及海南五指山海拔700-1600米地帶。

華南五針松喜生於氣候溫溼、雨量多、土壤深厚、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及多巖石的山坡與山脊上,常與闊葉樹及針葉樹混生。廣東南嶺的懸崖峭壁上也不乏華南五針松的身影,環境適應性極強。

目前,廣東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記錄到的野生高等植物中,中國特有植物1225種,佔總種數的25.8%。近幾年,保護區範圍內發現了20餘種植物新種(含新變種),包括南嶺堇菜、南嶺鳳仙花等。還有許多未解之謎,深藏在廣東南嶺這座植物寶庫中等待被發掘。

【來源:廣東省林業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廣東首個珍稀瀕危植物保育基地——南嶺基地啟動建設
    4月22日,由廣東省林業局、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韶關市政府共同舉辦的廣東珍稀瀕危植物保育——南嶺基地開園儀式在韶關林場舉行,這標誌著廣東珍稀瀕危植物保育「一中心三基地」項目全面啟動。南嶺基地正式開園,標誌著三方合作開展珍稀瀕危野生植物遷地保育的一次成功實踐,成為廣東首個珍稀瀕危植物保育基地,將為鞏固粵北「生態發展區」的功能定位,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將產業重要影響。
  • 地處南嶺形成礦帶 粵北找礦潛力很大
    但因勘查工作程度較低,大部分礦山企業面臨資源枯竭  省地勘局4日提供的一份研究資料表明,在全國篩選的16條重點金屬成礦區帶中,有2條穿過廣東省,即南嶺成礦帶和武夷成礦帶,其中南嶺成礦帶更是全國5條重中之重的金屬成礦區帶之一。
  • 走進廣東南嶺幹部學院
    編者按:今日,《人民日報》客戶端發表推文《走進廣東南嶺幹部學院》,大篇幅報導我市廣東南嶺幹部學院建設歷程、學院環境及教學優勢。武江發布現予以轉發。敬請垂注。研旅學結合,擦亮粵北「紅色名片」「南嶺山脈橫亙在粵桂湘贛之間,是一片充滿紅色印記的革命熱土,韶關500多處經省認定的紅色遺址遺蹟,主要分布在綿延的南嶺群山之中。
  • 南嶺:廣東生物資源最為豐富的自然保護區
    日前,廣東林業推出廣東自然教育基地專題內容,邀公眾一起見證廣東省自然教育工作的發展,一起參與廣東省自然教育的未來。本期向公眾介紹的是廣東自然教育基地——廣東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通訊員供圖通訊員供圖 物種寶庫廣東南嶺自然資源豐富廣東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珠江的發源地之一,是廣東省生物資源最為豐富的自然保護區,同時是我國14個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之一,是廣東省最大的生物物種基因庫,有「物種寶庫」「南嶺明珠」等美譽。保護區內物種起源古老,種類繁多,南北動植物交錯滲透,孕育著豐富的森林和野生動植物資源。
  • 廣東粵北礦山復綠近110公頃 白嫻等多種珍稀鳥類再現
    凡口國家礦山公園廣場主碑 韶關市自然資源局供圖  據悉,2018年10月,自然資源部等三部門在北京舉辦競爭性評審會議,韶關市組織申報的廣東粵北南嶺山區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項目成功入圍全國試點,獲得中央財政補助資金20億元,為該市實現生態保護與生態脫貧的互動雙贏提供了堅實的資金保障。
  • 廣東南嶺山脈(圖文)
    南嶺山脈     橫亙廣東北部的南嶺山脈,是廣東旅遊者的福音。因為南嶺的群山,令廣東的整個環境驟然奇峰突兀,更帶來了令人心跳的探險經歷。因為南嶺,愛好遊山玩水、攀山、溯溪、探險的驢友們,不用費太多時間就可以爽一回了。    乳源大峽谷和南嶺森林公園是南嶺山脈中最有觀賞與遊樂內涵的地方,恰好兩地相距甚近,於是我們也可以用兩天的時間,過個運動和撒野的周末。    愈受傷愈美麗    大峽谷是廣東的一道美麗的傷痕,全長15公裡、深300多米的峽谷在粵北山區劃開了一道美麗的線條。
  • 廣東國家公園建設全面鋪開,擬建廣東南嶺國家公園
    大洋網訊 日前,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下發《關於明確廣東國家公園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指出,省人民政府已將「粵北生態特別保護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調整為「廣東國家公園建設工作領導小組」,主要職責是統籌推進廣東南嶺國家公園、珠江口國家公園等廣東國家公園建設和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工作,加強對我省國家公園建設工作的組織領導
  • 廣東擬建全省首個國家公園「廣東南嶺國家公園」
    3月3日廣東省人民政府召開的專題工作會議透露,廣東將全力推進廣東南嶺國家公園創建工作。此外,筆者從省林業局了解到,廣東謀劃創建的南嶺國家公園為全省第一個國家公園,其範圍包括南嶺—石門臺片區和丹霞山片區(部分劃入)。
  • 走進廣東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南嶺是祖國南方最大的山脈,廣東幾乎所有主要河流的源頭。一億人口依靠南嶺來獲取飲用水源和灌溉農作物,被稱為「廣東水塔」。廣東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下稱「南嶺保護區」)是廣東省生物資源最為豐富的自然保護區,是廣東省最大的生物物種基因庫。作為我省北部的天然屏障,在廣東加快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的背景下,南嶺的地位愈發重要。
  • 廣東自然保護地全國最多 南嶺國家公園「呼之欲出」
    被譽為「廣東屋脊」的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廣東省林業局 供圖 攝中新網廣州10月28日電 題:廣東自然保護地全國最多 南嶺國家公園「呼之欲出」作者 程景偉 林蔭1956年,鼎湖山成為新中國第一個自然保護區,廣東省、中國的自然保護區建設從此拉開了序幕
  • 中大教授走進南嶺自然保護區,為了這件事
    近日,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黨委書記趙勇一行到廣東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展創建廣東南嶺國家公園研討合作活動,表示將利用綜合性大學優勢,共同挖掘南嶺保護區的生態資源潛力,全方位、多維度參與廣東南嶺國家公園建設工作。
  • 中大教授走進南嶺自然保護區,原來是為了這件事
    近日,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黨委書記趙勇一行到廣東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展創建廣東南嶺國家公園研討合作活動,表示將利用綜合性大學優勢,共同挖掘南嶺保護區的生態資源潛力,全方位、多維度參與廣東南嶺國家公園建設工作。
  • 究竟什麼樣的冷空氣才能翻過南嶺?
    中國天氣網訊 「翻過秦嶺的冷空氣不算強,能翻過南嶺的才算真的強。」長途跋涉到達南嶺還要「爬山」,究竟要多強的冷空氣才能翻過南嶺?目前有冷空氣正在努力翻山,前鋒已越過南嶺影響廣東,此次冷空氣將推動廣東省的入秋進程。
  • 廣東韶關很「尷尬」的縣,被譽為「南嶺明珠」,發展卻不盡如意
    說到廣東,我想每個人都不會陌生,這座位於我國華南地區的省份,一直以來的發展可以說是非常的亮眼,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廣東在許多領域取得了突飛猛進的成績,其2019年的GDP已經突破10萬億,它也因此成為了國內唯一一座經濟達到這一水平的省份,相信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它將繼續保持著絕對的優勢
  • 廣東這條古道穿越南嶺,曾是海陸絲綢之路,但修建竟是為了……
    五嶺逶迤騰細浪,在具有浪漫氣質的革命家看來,橫空出世的南嶺,不過是幾朵小小的浪花罷了。五個山巒集團,五段大地上的障礙,然而又是五條溝通與交流的孔道,這就是南嶺的奇異。自遠古起,無論帝王的意志還是自然的險峻,都無法阻止人類交流與溝通的強烈願望。南嶺,又稱「五嶺」,橫亙於湘粵之間。五嶺之一的騎田嶺,古稱「騎田嶺道」,是古代嶺南北上中原的「五嶺道」之一。騎田嶺南接廣東的路段西京路,後人稱「西京古道」。
  • 科普視頻·國家公園丨走進廣東南嶺:一座博物館,一部南嶺史
    一座博物館,一部南嶺史▲博物館,濃縮南嶺精華在廣東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一座白牆紅柱的小樓在重山掩映下格外顯眼,這裡就是剛剛布展完成的南嶺博物館。館中展示著粵北生態研究的豐碩成果、保護區豐富的動植物資源、西京古驛道悠久的歷史和瑤族群眾獨特的文化,這裡不僅引來了許多遊人,也是中小學生開展自然教育的寶貴課堂。植物展廳中陳列著形態各異的種子,它們有的通過風傳播,有的依賴動物攜帶,播撒在南嶺的土地上。
  • 廣東南嶺幹部學院揭秘
    6月29日,廣東南嶺幹部學院在韶關揭牌。該學院的建成使用,開啟了韶關利用紅色資源開展幹部教育培訓的新篇章,將為廣東開創紅色教育培訓新局面。它和其他地方的幹部學院有什麼不一樣?讓筆者為你一一解密。廣東南嶺幹部學院。
  • 生態建設丨廣東南嶺 亞熱帶勝境
    南嶺是我國南方丘陵山地帶的主體,也是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嶺,更是南亞熱帶和中亞熱帶的氣候分界線。日前,中國綠色時報融媒報導組來到廣東南嶺,感受「五嶺逶迤騰細浪」的豪邁,探尋這一片亞熱帶勝境的自然之美。
  • 廣東逼近30度,寒潮又放鴿子了?權威預報:本次寒潮南嶺也失靈
    12月28日午後,在寒潮開始侵入到我國內蒙古等地之時,從風雲4號高清可見光衛星雲圖上看,今天華南的廣東海南則「波瀾不驚」,大片的晴空區伴隨著豔陽高照,午後暖熱的氣氛讓大家完全沒有感受到寒潮將至的氣息。比如從下午14點的廣東整點氣溫圖上看,今天廣東大部氣溫都已經升到25度以上,就連粵北山區都在20度以上,午後的天氣甚至有一點熱,不少網友表示又穿上了短袖。而廣東局地今天的氣溫則已經逼近30度,海南更是有不少站點氣溫已經超過30度,暖熱如同初夏。這時候也有人要問了:天氣這麼暖和,寒潮是不是不來了?
  • 廣東人說冷空氣「沒出息」?還不是因為南嶺!
    那麼,為啥冷空氣一到廣東南部就撲街了呢原來,是因為——南嶺南嶺地區跨越湖南、江西、廣西、廣東四省區東西連綿山脈近1400公裡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南嶺古稱五嶺從古籍中考證凡屬五嶺以南,即為嶺南地區這片南方的山嶺雖然沒有大西北的天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