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學院為何不一樣?廣東南嶺幹部學院揭秘

2020-11-28 澎湃新聞

這座學院為何不一樣?廣東南嶺幹部學院揭秘

2020-07-06 11: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6月29日,廣東南嶺幹部學院在韶關揭牌。該學院的建成使用,開啟了韶關利用紅色資源開展幹部教育培訓的新篇章,將為廣東開創紅色教育培訓新局面。它和其他地方的幹部學院有什麼不一樣?讓筆者為你一一解密。

廣東南嶺幹部學院。(來源:中共韶關市委組織部)

解密一:黨建引領,幹出建設「加速度」

從2019年4月29日奠基到2020年6月29日正式揭牌,廣東南嶺幹部學院僅用了420天。它是如何做到的?

變「獨角戲」為「大合唱」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基層黨組織組織能力強不強,抓重大任務落實是試金石,也是磨刀石。在項目啟動時,該市按照「圍繞項目抓黨建,抓好黨建促項目」的工作思路,成立了「抓黨建促重點項目建設」試點領導小組,並在項目建設一線成立臨時黨支部,把職能部門和參建單位的有關黨員全部納入臨時黨支部統一管理,共享黨建資源、互促中心工作,把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和制度建設融入到項目建設全過程各環節,推動黨建工作與項目建設深度融合,實現了基層黨建工作從單個黨組織「唱獨角戲」向臨時黨支部「集體大合唱」的轉變,使黨的主張、作風、黨組織的力量在項目建設中處處有彰顯,形成凝聚人心、服務項目發展的強大動力。

「黨員帶頭」聚起「攻堅合力」

成立由施工單位黨員青年骨幹組成的「黨員突擊隊」「青年突擊隊」,發揮黨員突擊隊衝鋒在前、拼搏在前、吃苦在前的攻堅克難模範帶頭作用,形成了創先爭優、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凝聚起推進項目建設的「攻堅合力」。

解密二:精心雕琢,設計布局盡顯「天人合一」

建築亦如人生,極致皆在於對細節的完美追求。幹部學院的設計布局依山就勢,把中國山水園林之風與現代建築設計理念融為一體,以藝術打造外形,以極簡構造內涵,在每一處空間布局,每一分色彩搭配,每一種生活習慣的設計中,都按照幹部培訓需求和嶺南地域特色悉心雕琢。

「依山就勢」成就「水天一色」

秉承中國傳統山水園林建築理念,充分利用周邊現有資源,在學院中部低洼處規划水面,與東南山谷衝溝的水系相連,在學院核心依山造水,形成全校的生態景觀核心,並與周邊的犁石湖公園、拾貝湖公園、後山步道有機連通,營造出「山水相映」的靈動、「水天一色」的秀美。

「小投入」實現「大回報」

如何花更少的錢辦更多的事?幹部學院建設始終牢固樹立成本意識,精打細算,實施全過程成本管理,把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有效提高了資金使用效益。在設計上,面對在104畝的侷促空間內存在11米高差的現狀,依山就勢,合理排布,邊坡坡率儘量平緩,並在後山布置約4米高擋土牆,從而將整體高差降低至6米以內,場地整體坡率控制在2%以內,避免出現過多的臺階,整個場地內行車和步行舒適度大幅提升,並實現了土方零外運;在樁基施工上,立足韶關地區多溶洞地質特點,提前進行地基基礎檢驗鑽探,根據鑽探結果合理調整樁基施工方案,有效避開了地下溶洞;在架空層空間使用上,根據建築整體外立面樣式,對架空區域進行裝飾處理,並將圖書館首層架空區域改造成建築面積約600平方米的大型展廳,等等。

「點滴之間」彰顯「人文關懷」

為了讓學員有最佳的體驗,建築的每一個布局、每一個設計,都按照人體工學標準及幹部培訓的特點悉心雕琢。如,考慮到韶關雨水天氣多,專門設計建造風雨連廊,把宿舍樓、教學樓和餐廳連為一體。又如,每個宿舍都有陽臺,不同視角都有觸眼可及的景觀,陽臺設計了隱形晾衣架,方便收納、不佔用空間;針對一些教室的空調直流等問題,改進出風口設計,增強學員舒適感。

解密三:用好紅色資源,打造黨員幹部「紅色家園」

在幹部教育培訓上,它有什麼獨特之處?

紅色資源豐富

韶關有著豐富的紅色資源,與江西贛州、湖南郴州素有「紅三角」之稱,是湘南起義策源地、遊擊戰重要思想形成地、長徵突破第二道封鎖線紀念地、南方三年遊擊戰根據地,毛澤東、朱德、鄧小平、陳毅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都曾在此留下光輝足跡。在韶關這片紅色土地上,共有287處紅色遺址遺蹟,是廣東省紅色資源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

紅色教育特色鮮明

依託豐富的紅色資源,學院圍繞以樂昌梅花為主的紅七軍血戰梅花圩、以南雄油山和仁化城口為主的「紅軍長徵粵北突圍」、以仁化安崗和雙峰寨為主的「阮嘯仙與安崗蘇維埃政府」等革命歷史主題,推出了《紅軍長徵粵北突圍》《中共廣東省委與華南抗戰》等精品課程,開發了20多個現場教學點和多條特色教學線路,逐步形成了「紅色為主、綠色為輔」,內涵豐富、特色鮮明的幹部教育培訓課程體系。

師資力量強大

學院從中央黨校、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國內著名高校和研究機構,聘請了100多名專兼職教師;並從老黨員、老幹部、「土專家」中,聘任一批紅色教育培訓講解員,形成一支以專職教師與知名專家學者、黨政領導幹部及特聘教師相結合的高素質師資隊伍。

解密四:專業管理,服務「賓至如歸」

如何讓黨員幹部在學院有「賓至如歸」的感覺?

「五星級」服務

圍繞打造「五星級」服務的目標,學院引進了專業的酒店管理集團負責後勤服務工作,從食品安全、入住體驗等方面精益求精,努力為廣大學員提供全方位、多層次、專業化的高品質服務。

「智慧化」管理

學院按智慧校園的標準建設,建有符合多層次培訓需求的教學樓、圖書館、報告廳、食堂和學員宿舍樓,有功能課室24間,宿舍500間,可同時容納550人住宿、600人用餐、2000人上課。

視頻:廣東南嶺幹部學院。(來源:中共韶關市委組織部)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原標題:《這座學院為何不一樣?廣東南嶺幹部學院揭秘》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走進廣東南嶺幹部學院
    編者按:今日,《人民日報》客戶端發表推文《走進廣東南嶺幹部學院》,大篇幅報導我市廣東南嶺幹部學院建設歷程、學院環境及教學優勢。武江發布現予以轉發。敬請垂注。廣東南嶺幹部學院將紅色資源串珠成鏈,不僅挖掘了紅色資源的豐富內涵,加強了黨員幹部紅色教育、黨性教育,而且帶動了紅色旅遊,實現研旅學結合,為革命老區經濟發展增添新動力。」幹部學院的負責人高忠表示。今年以來,廣東南嶺幹部學院立足韶關豐富的紅色資源,融合生態資源、人文資源,創新打造一系列各具特色的培訓課程,開發了一系列紅色研學線路。
  • 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廣東省科技幹部學院)2020年成考招生簡章
    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廣東省科技幹部學院)2020年成考招生簡章 2020-10-10 | 來源:網絡 https://www.eol.cn/ceici/ 免責聲明:
  • 走進廣東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南嶺是祖國南方最大的山脈,廣東幾乎所有主要河流的源頭。一億人口依靠南嶺來獲取飲用水源和灌溉農作物,被稱為「廣東水塔」。廣東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下稱「南嶺保護區」)是廣東省生物資源最為豐富的自然保護區,是廣東省最大的生物物種基因庫。作為我省北部的天然屏障,在廣東加快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的背景下,南嶺的地位愈發重要。
  • 楊斌:厚植韶關紅色基因,開啟幹部教育培訓新篇章
    今日,小編繼續在省情公眾號上刊發廣東南嶺幹部學院副校(院)長楊斌的專題報告《厚植韶關紅色基因,堅守初心使命》。廣東南嶺幹部學院副校(院)長楊斌,介紹了學院依託豐富的紅色資源開展幹部教育培訓的做法,對如何厚植韶關紅色基因、走好新時代長徵路提出了建議。
  • 中大教授走進南嶺自然保護區,為了這件事
    近日,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黨委書記趙勇一行到廣東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展創建廣東南嶺國家公園研討合作活動,表示將利用綜合性大學優勢,共同挖掘南嶺保護區的生態資源潛力,全方位、多維度參與廣東南嶺國家公園建設工作。
  • 廣東南嶺:粵北植物寶庫
    在廣東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各類植物受海拔、水分等條件影響,垂直分布明顯。無論是國家一級保護植物仙湖蘇鐵、南方紅豆杉、伯樂樹等,還是金毛狗、桫欏、華南五針松等國家二級保護植物,都在廣東南嶺煥發著勃勃生機。
  • 中大教授走進南嶺自然保護區,原來是為了這件事
    近日,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黨委書記趙勇一行到廣東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展創建廣東南嶺國家公園研討合作活動,表示將利用綜合性大學優勢,共同挖掘南嶺保護區的生態資源潛力,全方位、多維度參與廣東南嶺國家公園建設工作。
  • ...廣東財經大學華商學院 → 廣州華商學院 中山大學南方學院 →...
    南方日報訊 (記者/杜瑋淦)11月11日,教育部發布《關於擬同意設置本科高等學校的公示》,全國有21所獨立學院擬轉設為獨立設置的本科學校。廣東有4所獨立學院擬轉設為獨立設置的本科學校,其中,廣州大學松田學院轉設為廣州應用科技學院,廣州大學華軟軟體學院轉設為廣州軟體學院,廣東財經大學華商學院轉設為廣州華商學院,中山大學南方學院轉設為廣州南方學院。
  • 廣東南嶺山脈(圖文)
    南嶺山脈     橫亙廣東北部的南嶺山脈,是廣東旅遊者的福音。因為南嶺的群山,令廣東的整個環境驟然奇峰突兀,更帶來了令人心跳的探險經歷。因為南嶺,愛好遊山玩水、攀山、溯溪、探險的驢友們,不用費太多時間就可以爽一回了。    乳源大峽谷和南嶺森林公園是南嶺山脈中最有觀賞與遊樂內涵的地方,恰好兩地相距甚近,於是我們也可以用兩天的時間,過個運動和撒野的周末。    愈受傷愈美麗    大峽谷是廣東的一道美麗的傷痕,全長15公裡、深300多米的峽谷在粵北山區劃開了一道美麗的線條。
  • 廣東公示:吉林大學珠海學院、中山大學新華學院轉設更名
    今天(10月9日),廣東省教育廳公布《關於省高等學校設置評議委員會評議結果的公示》,經省高等學校設置評議委員會專家考察和評議,同意按程序將吉林大學珠海學院轉設為珠海科技學院、中山大學新華學院轉設為廣州新華學院的申報材料報請省政府審核後,報教育部審批。
  • 廣東吉林大學珠海學院、中山大學新華學院轉設更名最新公示
    吉林大學珠海學院、中山大學新華學院都是廣東的優質獨立學院,頗受考生歡迎。  其中,吉林大學珠海學院是經教育部2004年5月18日批准成立,現由吉林大學與珠海市華政教育投資有限公司在吉林大學珠海校區合作建設的獨立學院。現設25個二級學院、9大學科專業集群,60個本科專業,全日制普通本科在校生3萬餘名。  中山大學新華學院是中山大學與廣東東寶集團有限公司按新機制新模式申辦,於2005年經教育部批准設立並當年招生的一所獨立學院。
  • 民族走廊中的景觀與旅遊 第三屆(2019)南嶺走廊論壇在桂林開幕
    嘉賓 2019年10月12日,由中山大學移民與族群研究中心/南嶺走廊論壇秘書處和賀州學院主辦,桂林理工大學承辦的第三屆「南嶺走廊論壇」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理工大學屏風校區隆重開幕。第三屆「南嶺走廊論壇」在廣西桂林理工據了解,本次論壇以「民族走廊中的景觀與旅遊」為主題,共有來自上海、廣東、湖南、湖北、廣西、貴州、雲南、重慶等8省(自治區、直轄市)的21個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及政府部門的80餘名學術代表參加會議
  • 南嶺:廣東生物資源最為豐富的自然保護區
    日前,廣東林業推出廣東自然教育基地專題內容,邀公眾一起見證廣東省自然教育工作的發展,一起參與廣東省自然教育的未來。本期向公眾介紹的是廣東自然教育基地——廣東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通訊員供圖通訊員供圖 物種寶庫廣東南嶺自然資源豐富廣東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珠江的發源地之一,是廣東省生物資源最為豐富的自然保護區,同時是我國14個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之一,是廣東省最大的生物物種基因庫,有「物種寶庫」「南嶺明珠」等美譽。保護區內物種起源古老,種類繁多,南北動植物交錯滲透,孕育著豐富的森林和野生動植物資源。
  • 生態建設丨廣東南嶺 亞熱帶勝境
    南嶺是我國南方丘陵山地帶的主體,也是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嶺,更是南亞熱帶和中亞熱帶的氣候分界線。日前,中國綠色時報融媒報導組來到廣東南嶺,感受「五嶺逶迤騰細浪」的豪邁,探尋這一片亞熱帶勝境的自然之美。
  • 被譽為廣東省北大門的韶關,為何身在廣東,卻不廣東?
    由於地理位置及氣候的原因,我國分為「南方」和「北方」地區,可以說南方和北方的界定在不同人眼中也有不同,就像是一千個人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在絕大多數人眼中,我國南北方的分界線是秦嶺淮河一帶,以南屬於是南方地區,而以北屬於是北方地區,當然這個劃分也是有氣候依據的。
  • 西安翻譯學院召開2020年度幹部述職考評會
    西安翻譯學院召開2020年度幹部述職考評會 http://www.huaue.com  2021年1月8日  來源:華禹教育網   為有效評價各部門、各單位2020年度的工作成效,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
  • 敖漢幹部學院:中組部「全國黨性教育基地」,全國僅52所
    為此,提議在敖漢旗建設一所「以開展生態文明建設為主旨,以弘揚敖漢精神為核心」 的幹部培訓學院。在各級領導和各界同志的大力支持下,經過一年多時間的努力,敖漢幹部學院終於落成了。2019年1月自治區黨委將學院命名為「內蒙古自治區幹部教育培訓基地」, 2019年4月中共中央組織部將敖漢幹部學院列入「全國黨性教育基地」名錄,這一名錄中的基地全國僅有52所。
  • 廣東人說冷空氣「沒出息」?還不是因為南嶺!
    而不是入冬這意味著廣東的夏天才剛剛結束小編的廣東朋友就常感嘆「哎,好煩啊,一年9個月要穿裙子好像全世界都在背著廣東過冬天呢」真的是老凡爾賽了!那麼,為啥冷空氣一到廣東南部就撲街了呢原來,是因為——南嶺南嶺地區跨越湖南、江西、廣西、廣東四省區東西連綿山脈近1400公裡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南嶺古稱五嶺從古籍中考證凡屬五嶺以南,即為嶺南地區這片南方的山嶺雖然沒有大西北的天山
  • 廣東國家公園建設全面鋪開,擬建廣東南嶺國家公園
    大洋網訊 日前,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下發《關於明確廣東國家公園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指出,省人民政府已將「粵北生態特別保護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調整為「廣東國家公園建設工作領導小組」,主要職責是統籌推進廣東南嶺國家公園、珠江口國家公園等廣東國家公園建設和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工作,加強對我省國家公園建設工作的組織領導
  • 兩彈一星歷史研究會永久會址將落地綿陽市「兩彈一星」幹部學院
    人民網成都11月26日電 (王波)近日,中國國史協會顧問、兩彈一星歷史研究會原理事長張翔及「兩彈一星」幹部學院專家委員會委員丁鋒、袁和平、胡木英等專家和委員一行來到四川省綿陽市「兩彈一星」幹部學院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