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6 11: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6月29日,廣東南嶺幹部學院在韶關揭牌。該學院的建成使用,開啟了韶關利用紅色資源開展幹部教育培訓的新篇章,將為廣東開創紅色教育培訓新局面。它和其他地方的幹部學院有什麼不一樣?讓筆者為你一一解密。
廣東南嶺幹部學院。(來源:中共韶關市委組織部)
解密一:黨建引領,幹出建設「加速度」
從2019年4月29日奠基到2020年6月29日正式揭牌,廣東南嶺幹部學院僅用了420天。它是如何做到的?
變「獨角戲」為「大合唱」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基層黨組織組織能力強不強,抓重大任務落實是試金石,也是磨刀石。在項目啟動時,該市按照「圍繞項目抓黨建,抓好黨建促項目」的工作思路,成立了「抓黨建促重點項目建設」試點領導小組,並在項目建設一線成立臨時黨支部,把職能部門和參建單位的有關黨員全部納入臨時黨支部統一管理,共享黨建資源、互促中心工作,把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和制度建設融入到項目建設全過程各環節,推動黨建工作與項目建設深度融合,實現了基層黨建工作從單個黨組織「唱獨角戲」向臨時黨支部「集體大合唱」的轉變,使黨的主張、作風、黨組織的力量在項目建設中處處有彰顯,形成凝聚人心、服務項目發展的強大動力。
「黨員帶頭」聚起「攻堅合力」
成立由施工單位黨員青年骨幹組成的「黨員突擊隊」「青年突擊隊」,發揮黨員突擊隊衝鋒在前、拼搏在前、吃苦在前的攻堅克難模範帶頭作用,形成了創先爭優、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凝聚起推進項目建設的「攻堅合力」。
解密二:精心雕琢,設計布局盡顯「天人合一」
建築亦如人生,極致皆在於對細節的完美追求。幹部學院的設計布局依山就勢,把中國山水園林之風與現代建築設計理念融為一體,以藝術打造外形,以極簡構造內涵,在每一處空間布局,每一分色彩搭配,每一種生活習慣的設計中,都按照幹部培訓需求和嶺南地域特色悉心雕琢。
「依山就勢」成就「水天一色」
秉承中國傳統山水園林建築理念,充分利用周邊現有資源,在學院中部低洼處規划水面,與東南山谷衝溝的水系相連,在學院核心依山造水,形成全校的生態景觀核心,並與周邊的犁石湖公園、拾貝湖公園、後山步道有機連通,營造出「山水相映」的靈動、「水天一色」的秀美。
「小投入」實現「大回報」
如何花更少的錢辦更多的事?幹部學院建設始終牢固樹立成本意識,精打細算,實施全過程成本管理,把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有效提高了資金使用效益。在設計上,面對在104畝的侷促空間內存在11米高差的現狀,依山就勢,合理排布,邊坡坡率儘量平緩,並在後山布置約4米高擋土牆,從而將整體高差降低至6米以內,場地整體坡率控制在2%以內,避免出現過多的臺階,整個場地內行車和步行舒適度大幅提升,並實現了土方零外運;在樁基施工上,立足韶關地區多溶洞地質特點,提前進行地基基礎檢驗鑽探,根據鑽探結果合理調整樁基施工方案,有效避開了地下溶洞;在架空層空間使用上,根據建築整體外立面樣式,對架空區域進行裝飾處理,並將圖書館首層架空區域改造成建築面積約600平方米的大型展廳,等等。
「點滴之間」彰顯「人文關懷」
為了讓學員有最佳的體驗,建築的每一個布局、每一個設計,都按照人體工學標準及幹部培訓的特點悉心雕琢。如,考慮到韶關雨水天氣多,專門設計建造風雨連廊,把宿舍樓、教學樓和餐廳連為一體。又如,每個宿舍都有陽臺,不同視角都有觸眼可及的景觀,陽臺設計了隱形晾衣架,方便收納、不佔用空間;針對一些教室的空調直流等問題,改進出風口設計,增強學員舒適感。
解密三:用好紅色資源,打造黨員幹部「紅色家園」
在幹部教育培訓上,它有什麼獨特之處?
紅色資源豐富
韶關有著豐富的紅色資源,與江西贛州、湖南郴州素有「紅三角」之稱,是湘南起義策源地、遊擊戰重要思想形成地、長徵突破第二道封鎖線紀念地、南方三年遊擊戰根據地,毛澤東、朱德、鄧小平、陳毅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都曾在此留下光輝足跡。在韶關這片紅色土地上,共有287處紅色遺址遺蹟,是廣東省紅色資源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
紅色教育特色鮮明
依託豐富的紅色資源,學院圍繞以樂昌梅花為主的紅七軍血戰梅花圩、以南雄油山和仁化城口為主的「紅軍長徵粵北突圍」、以仁化安崗和雙峰寨為主的「阮嘯仙與安崗蘇維埃政府」等革命歷史主題,推出了《紅軍長徵粵北突圍》《中共廣東省委與華南抗戰》等精品課程,開發了20多個現場教學點和多條特色教學線路,逐步形成了「紅色為主、綠色為輔」,內涵豐富、特色鮮明的幹部教育培訓課程體系。
師資力量強大
學院從中央黨校、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國內著名高校和研究機構,聘請了100多名專兼職教師;並從老黨員、老幹部、「土專家」中,聘任一批紅色教育培訓講解員,形成一支以專職教師與知名專家學者、黨政領導幹部及特聘教師相結合的高素質師資隊伍。
解密四:專業管理,服務「賓至如歸」
如何讓黨員幹部在學院有「賓至如歸」的感覺?
「五星級」服務
圍繞打造「五星級」服務的目標,學院引進了專業的酒店管理集團負責後勤服務工作,從食品安全、入住體驗等方面精益求精,努力為廣大學員提供全方位、多層次、專業化的高品質服務。
「智慧化」管理
學院按智慧校園的標準建設,建有符合多層次培訓需求的教學樓、圖書館、報告廳、食堂和學員宿舍樓,有功能課室24間,宿舍500間,可同時容納550人住宿、600人用餐、2000人上課。
視頻:廣東南嶺幹部學院。(來源:中共韶關市委組織部)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原標題:《這座學院為何不一樣?廣東南嶺幹部學院揭秘》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