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漢幹部學院:中組部「全國黨性教育基地」,全國僅52所

2020-12-23 V赤峰

努魯爾虎山脈北麓,科爾沁沙地南緣,在這山與沙的夾縫中頑強地生活著一方土著人,他們從投石而獵、結網而漁,到行廬野牧、埋鍋造飯,迄今已有8000年的歷史了。這塊土地,在380多年前,人們給它取了一個正式的名字——敖漢。

鳥瞰敖漢大地,山巒縱橫,河流交錯,林草茂盛,村莊井然。然而,這錦繡江山絕非天成,它是敖漢人民幾十年艱苦奮鬥的結晶。遙想當年,這裡童山禿嶺,草木稀疏,山河破碎,水土橫流,資料顯示敖漢旗解放之初森林覆被率只有4%。面對惡劣的生存環境,敖漢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從上個世紀中葉開始,植樹種草,防沙治沙,大搞生態建設。經過三代人的不懈奮鬥,現在森林覆被率已達44.07%。由於敖漢旗生態建設成就斐然,2002年敖漢旗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授予「全球環境五百佳」稱號,這一殊榮在全國縣級單位絕無僅有。

2017年,赤峰市委組織部領導來敖漢旗考察調研時,對此給予高度評價,認為敖漢旗生態建設的經驗做法值得全市、全區乃至全國學習借鑑,特別是敖漢旗各級領導幹部一任接著一任幹、一張藍圖繪到底、功成不必在我的政績觀和生態建設大會戰中孕育形成的「不幹不行,幹就幹好」的敖漢精神,更值得大力傳承弘揚。為此,提議在敖漢旗建設一所「以開展生態文明建設為主旨,以弘揚敖漢精神為核心」 的幹部培訓學院。在各級領導和各界同志的大力支持下,經過一年多時間的努力,敖漢幹部學院終於落成了。2019年1月自治區黨委將學院命名為「內蒙古自治區幹部教育培訓基地」, 2019年4月中共中央組織部將敖漢幹部學院列入「全國黨性教育基地」名錄,這一名錄中的基地全國僅有52所。

架子山下,一組氣韻優雅的建築群,彰顯「綠色敖漢,紅色信念」的深刻內涵。

龍源湖畔,一幅蓄勢欲騰的玉龍浮雕,訴說「龍祖玉源,粟黍之鄉」的千年傳奇。

敖漢幹部學院自建成以來依託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完備一流的硬體設施、鮮明濃鬱的文化氛圍,學院全體幹群凝聚了一股強大的創業勢能,推動學院各項工作闊步向前,邁向新高度。

敖漢幹部學院以開展生態文明教育為主旨,以弘揚敖漢精神為核心,提出「秉紅謀綠」的發展定位。「紅」是傳精神、樹信仰、講政治,「綠」是明方向、煉能力、出實效。

學院自去年9月投入使用以來到今年12月中旬,共舉辦旗內外培訓班92期,參與培訓的學員達8000多人。培訓範圍覆蓋全區12個盟市。培訓合作單位有自治區組織部、自治區宣傳部、自治區教育廳及赤峰市直屬和旗縣區的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向全區宣傳了敖漢旗生態建設的艱辛歷程和卓越成就,展現了敖漢精神的豐富內涵和巨大魅力。

經過一年多的運行,敖漢幹部學院已成為黨員幹部黨性鍛鍊的大熔爐和傳承與弘揚敖漢精神的主陣地,更是對外宣傳敖漢的重要窗口。學院在建設發展和幹部教育培訓中,始終堅持將黨性教育貫穿始終,不斷提升管理水平,促使教學科研工作、後勤服務工作向著更高的目標邁進。

敖漢幹部學院硬體設施完備、功能完善、環境優美、恢宏大氣、莊嚴厚重。整個院區總佔地面積約2.5平方公裡(3750畝),其中主體建築佔地110畝,包括教學樓8494平方米,餐飲樓6282平方米,宿舍樓10178平方米,地下停車場9218平方米,生態停車場28000平方米。目前已具備同時接待255人住宿、1000人就餐、1300人培訓的能力。旗委、旗政府力爭在2021年完成學院二期宿舍樓建設,新建的宿舍樓建築面積20000平米,計劃設置床位600個,投入使用後接待能力大大增強。二期工程小米博物館和龍源湖公園已建成並投入使用,三期工程還將建設紀檢監察警示教育展館、生態建設展館。

敖漢幹部學院在敖漢旗內設立了12個現場教學點,在全市各個旗縣區又打造了28個旗外的現場教學點,全面展示赤峰市在紅色基因、生態建設、歷史文化和融合黨建等方面的成就。

梯田畫卷——三十二連山

綠色夢想——黃羊窪人工草牧場防護林

瀚海奇葩——長勝治沙林場

碧波蕩漾——烏蘭布統草原

鍾靈毓秀——馬鞍山林場

目前學院形成了「專職+兼職+外聘」的梯次教師隊伍,其中本院專職教師18人,本地兼職教師21人,在中央黨校、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農業大學、內蒙古黨校、內蒙古大學、內蒙古農業大學、赤峰學院等院校外聘高端教授80多人。

學院堅持「生態立院、黨性為先、德行育人、銘史倡新」的辦學理念和「弘揚生態文明、傳承敖漢精神、錘鍊黨性修養」的辦學宗旨,把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論和敖漢精神貫穿於教學始終,構建了教育培訓課程整體框架。教學形式上,設計了破冰訓練、案例分析、情景模擬、互動訪談、激情教學等12種具體模式。

敖漢幹部學院自建院以來,得到了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2019年11月6日,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主席布小林到敖漢幹部學院調研。赤峰市政協副主席、敖漢旗委書記邱文博對學院的建設情況進行了匯報,布主席對敖漢幹部學院的辦學理念、辦學宗旨以及辦學形式給予充分的肯定,並對敖漢幹部學院寄予厚望。布主席強調敖漢幹部學院要立足自身特點,發揮自身優勢,大力宣傳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內蒙古生態文明建設成就,使敖漢幹部學院成為全國人民了解敖漢、了解赤峰、了解內蒙古的重要窗口。

自治區主席布小林到敖漢幹部學院調研

院區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在向廣大學員和來訪客人表明,這是一個有方向、有目標、有底蘊、有風格、有朝氣的幹部學院。學院高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在創業路上凝心聚力、砥礪前行,逐漸摸索總結出了一系列符合學院實際的、行之有效的經驗做法——建立和完善院黨組織統一領導、各科室分工負責、全體教職工共同參與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今年以來,敖漢幹部學院把握學院發展的契機,緊緊圍繞打造一流黨性教育和生態建設教育基地目標,聚焦主責主業,統一思想、凝聚共識,銳意進取、守正創新,開啟了幹部教育培訓事業發展的嶄新篇章。

「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展望未來,敖漢幹部學院將繼續把下一步的工作思路放在提高教學質量,拓展培訓範圍,積極吸納和儲備優秀人才,繼續加強後勤保障,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通過報紙報刊、網站、微信公眾號等媒介,做好宣傳輿論工作。

「成大事者,久久為功。」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敖漢幹部學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秉紅謀綠,科學施訓。相信敖漢幹部學院一定會成為一張蘊含豐厚歷史積澱、富有敖漢特色的名片,成為全區乃至全國生態文明教育的一面旗幟、一個標杆。

來源:今日赤峰

編輯:畢永寶

如有侵權請私信刪除

相關焦點

  • 棲霞全力推進黨性教育基地建設
    9月8日,棲霞市舉辦膠東抗大精神教育基地建設座談會暨「三同」教育基地揭牌儀式,進一步開拓視野,明晰思路,豐富教育基地功能,努力打造一流黨性教育基地,為建設最具膠東風情的綠色新城提供堅強組織保證。活動期間,來自中國領導科學研究會、中央黨校、光明日報社、國防大學國家安全學院、中央電視臺的專家、學者10餘人,在煙臺市相關領導及該市主要領導陪同下,參觀了棲霞市膠東抗大精神教育基地,見證「棲霞市膠東抗大精神教育基地」石碑揭幕的歷史時刻。在隨後召開的座談會上,各級領導對棲霞市膠東抗大精神教育基地給予充分認可,並為如何打造建設好膠東抗大精神教育基地提出寶貴意見。
  • 江鈴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打造黨性教育基地的實踐與思考
    >黨性教育基地是對黨員進行黨性鍛鍊和愛國主義教育,以及接受思想薰陶、洗禮和補足精神之鈣的重要課堂。幹事創業是發揮黨員先進性,強化黨員黨性鍛鍊的重要途徑。唯有在改造自然、改造社會的幹事創業的活動中才能改造主觀世界,使自己的黨性得到鍛鍊和提高。江鈴集團在黨性教育基地的資料選取和安排方面,力求做到主題突出、資料詳實、展陳豐富,滿足不同受眾的需求。堅持以選取和展示企業優秀黨員和先進典型的事跡為主,讓他們的事跡成為激勵廣大黨員幹部幹事創業、勇爭先鋒的強大動力。
  • 四川大學全國幹部教育培訓基地實踐教學與研究中心落戶武侯區
    四川大學全國幹部教育培訓基地實踐教學與研究中心落戶武侯區 時間:2017-10-19 15:22:39 來源:中國網 編輯:諸澤海
  • 加強教學體系建設 增強幹部教育的時代性針對性和有效性
    [摘要]《2018—2022年全國幹部教育培訓規劃》是新時代對幹部教育培訓的新要求新謀劃,政治性、時代性、系統性和操作性很強,是當前乃至今後一個較長時期幹部教育培訓工作的「施工圖」。幹部教育培訓機構的中心工作是教學。加強幹部教育教學體系建設,對於加強和改進當前的幹部教育、貫徹落實《規劃》要求有著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 黃田街道組織新任村社幹部開展黨性教育系列活動_媒體_澎湃新聞...
    2020年12月6日至7日的兩天時間裡,永嘉縣黃田街道組織新一屆村(社區)兩委幹部145名,在永嘉縣巖頭鎮紅十三軍革命教育基地(紅軍小鎮),開展黨性教育「大洗禮」專題活動。所有學習的黨員、幹部,在紅十三軍革命教育基地入黨誓詞黨旗牆前,舉起右手,重溫入黨誓言,莊嚴宣誓;隨後所有黨員幹部瞻仰紅十三軍紀念碑、敬獻花籃、向革命烈士三鞠躬;永嘉縣委黨校講解員帶領所有黨員幹部參觀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三軍紀念館
  • 閃電深1度|全國第三!從「311」這個數字看山東紅色基因傳承密碼
    ·隨後成立的山東紅色旅遊推廣聯盟,以紅色旅遊景區和黨性教育基地為依託,推動紅色研學遊與鄉村旅遊、中國傳統文化遊、愛國主義教育遊等有機結合。·山東同時豐富黨性教育載體和平臺,通過沂蒙黨性教育基地、濟寧幹部政德教育基地、膠東黨性教育基地的建設完善充分發揮教育基地的品牌效應。
  • 敖漢旗職教中心影視動畫專業
    敖漢旗職教中心與天津中教高科有限公司合作開辦---影視動畫·數字媒體專業訂單班
  • 福建首次開展全省黨校行政學院系統黨性教育精品課評選
    人民網福州11月28日電 福建省黨校、行政學院系統首屆黨性教育精品課評選活動25日在中共福建省委黨校、福建行政學院落下帷幕。經過激烈角逐,省校院孫秀豔的「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廈門市校院林蔚文和夏軍合作的「行政決策過程的法治化」等6門課程榮獲一等獎,另外還有11門課程榮獲二等獎、7門課程榮獲三等獎。
  • 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2019-2023年全國黨員教育培訓工作規劃》
    新華社北京11月11日電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2019-2023年全國黨員教育培訓工作規劃》,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2019-2023年全國黨員教育培訓工作規劃》全文如下。
  • 全國婦聯命名5場館為全國婦女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記者3日從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獲悉,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之際,全國婦聯命名中國婦女兒童博物館、趙一曼紀念館、劉胡蘭紀念館、李林烈士陵園、「八女投江」遺址紀念館,5場館為全國婦女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在全國MPA院長工作會議上榮膺兩項重要獎項
    參加院長工作會議的中央組織部傅興國副部長在會議上高度肯定了MPA專業學位教育在全國幹部隊伍建設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要求辦學院校要更緊密結合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幹部七種能力和國家發展需要,全面提高MPA研究生的能力和水平。
  • 大連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召開主題教育專題民主生活會
    根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安排部署,12月11日上午,大連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領導班子在學院224會議室召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專題民主生活會。大工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宋丹出席會議,離退休工作處處長、黨委書記劉宇彤,大工物理學院黨委副書記兼副院長周福良參會指導,學院領導班子全體成員參會,會議由學院黨委書記陳曉暉主持。
  • 敖漢之聲2009年2月第12期(總第40期)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關於繼續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精神和黨中央提出新一輪大規模培訓幹部的要求,國家統計局在敖漢旗委組織部的配合下,於7月2日至13日,組織全旗嘎查村黨組織書記、鄉鎮蘇木(蒙語鄉)組織委員、旗委黨校部分教師和旗委組織部幹部共266名學員,分兩期赴國家統計局教育中心進行了系統培訓。
  • 走進廣東南嶺幹部學院
    編者按:今日,《人民日報》客戶端發表推文《走進廣東南嶺幹部學院》,大篇幅報導我市廣東南嶺幹部學院建設歷程、學院環境及教學優勢。武江發布現予以轉發。敬請垂注。黨建「硬核」力量,幹出建設「加速度」從2019年4月29日奠基到2020年6月29日正式揭牌,廣東南嶺幹部學院僅用了420天,不僅實現了「快好省廉」,而且打造了「精品工程」。
  • 立德樹人打造「工匠搖籃」——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全國文明校園...
    按照中央文明委《全國文明校園創建管理辦法》,中央文明辦會同教育部對照文明校園「六個好」創建標準,嚴格審核、優中選優,推薦641所學校作為第二屆全國文明校園候選單位,其中高校50所、中學264所、小學327所。「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做為甘肅省和全國能源化工行業唯一的院校,被中央文明辦命名為『全國文明校園'」黨委副書記、校長高溥地說。
  • 北大研究生院與濟寧幹部政德教育學院共建「北京大學中華優秀傳統...
    」籤約揭牌儀式在濟寧幹部政德教育學院舉行。為貫徹落實省校戰略合作協議精神,濟寧市發揮自身優勢,通過濟寧幹部政德教育學院與北京大學研究生院共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研究實踐基地,為山東各地市與北京大學開展校地合作進行了有益探索。他希望雙方以此次合作為契機,紮實做好基地建設,並在此基礎上探索更多合作機會,為實現「人才興魯」作出更大貢獻。
  • 全國高等教育滿意度調查報告
    按照12%的比例抽取普通高校,對本科或高職院校數量較少的省份,每類抽樣學校最少為4所(如果少於4所,則全部入樣)。其次,在學校層面抽取樣本學生。採用等距抽樣方法在每所抽樣院校中抽取畢業年級學生140名;對於抽樣院校數量少於4所的省份,每所高校抽取畢業年級學生180名。本次調查共有全國350所高校4.89萬名學生參加,包括普通本科院校182所2.54萬名學生,高職院校168所2.35萬名學生。
  • 培訓基地巡禮| 河北師範大學教師教育學院: 頂崗實習、研學教育,國...
    2015年6月,河北師範大學教師教育學院(以下簡稱「學院」)成立,標誌著河北師範大學強化教師教育特色、提升教師教育整體水平進入了新階段。2017年,中國青少年科技輔導員協會(以下簡稱「青輔協」)批覆河北師範大學教師教育學院成為首批「全國青少科技輔導員培訓基地創建單位」。
  • 中科院上海昆蟲博物館獲「全國科普教育基地」稱號
    2009年底,上海昆蟲博物館正式向中國科協申報參評「全國科普教育基地」,歷經半年多時間的初評和終評,從全國眾多科普基地中脫穎而出,最終入選「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再次獲得了科普教育基地的最高榮譽,成為全國406個「全國科普教育基地」之一,並成為集「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全國青少年走進科學世界科技活動示範基地」和「全國科普教育基地」的「三全」科普基地。
  • 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機器人與人工智慧」科普教育基地受邀參加...
    「機器人與人工智慧」科普教育基地受邀參加花都區「全國科普日」啟動儀式 http://www.huaue.com  2020年9月25日  來源:華禹教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