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與美麗互彰,歷史與村莊相融!棲霞全力推進黨性教育基地建設

2020-12-03 大眾日報

9月8日,棲霞市舉辦膠東抗大精神教育基地建設座談會暨「三同」教育基地揭牌儀式,進一步開拓視野,明晰思路,豐富教育基地功能,努力打造一流黨性教育基地,為建設最具膠東風情的綠色新城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活動期間,來自中國領導科學研究會、中央黨校、光明日報社、國防大學國家安全學院、中央電視臺的專家、學者10餘人,在煙臺市相關領導及該市主要領導陪同下,參觀了棲霞市膠東抗大精神教育基地,見證「棲霞市膠東抗大精神教育基地」石碑揭幕的歷史時刻。在隨後召開的座談會上,各級領導對棲霞市膠東抗大精神教育基地給予充分認可,並為如何打造建設好膠東抗大精神教育基地提出寶貴意見。

據了解,棲霞市膠東抗大精神教育基地於2018年,在煙臺市委組織部、膠東(煙臺)黨性教育基地管理辦公室指導下,由棲霞市委、市政府歷時一年多精心打造建成,共佔地3400餘平方米,室內展陳面積1600餘平方米,以「熔爐中錘鍊,鬥爭中學習」為主題,分為「崢嶸歲月烽火搖籃」「忠誠信仰勇於擔當」「薪火相傳眾志成城」「靈活機動戰場練兵」「患難與共水乳交融」「抗大精神永放光芒」6大部分。該教育基地已徵集文物700多件,珍貴歷史照片和豐富圖表資料百餘件,體驗道具418件,挖掘少將以上典型人物30多名,成為一處集革命傳統教育、黨性教育、幹部培訓於一體的情景體驗教育基地。

在亭口鎮衣家村,各級領導為棲霞市衣家村史館、「三同」教育基地進行揭牌,併集體參觀了衣家村史館,近距離感受「衣家精神」。該市遵循「紅色與美麗互彰,歷史與村莊相融」的原則,以衣家村史館為主陣地,同步打造「同吃、同住、同勞動」為主題的「三同」教育基地。

下一步,棲霞市將認真學習借鑑各級領導提出的寶貴意見建議,集全市之力、聚全民之智,進一步加強完善兩處黨性教育基地建設,力爭將膠東抗大精神教育基地、「三同」教育基地打造成全市、全省乃至全國都立得住、叫得響的黨性教育品牌。

(新銳大眾記者 從春龍 通訊員 成顯 海超 漢廣)

相關焦點

  • 紅色與美麗互彰史館與鄉村相融
    本報訊(記者丁需學通訊員李冠培)「我之所以在這裡當義務講解員,主要是想讓孩子們發揚好老一輩的艱苦奮鬥精神,把村裡的紅色基因傳承下去。」11月18日,在平頂山市湛河區曹鎮鄉曹西村的紅色村史館內,該村78歲的老黨員陶清成為前來參觀的小學生做義務講解員。
  • 江鈴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打造黨性教育基地的實踐與思考
    根據上級的部署和安排,江鈴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江鈴集團),從2017年9月底開始著手組織申報、創建黨性教育基地工作。經過一年多的建設,所屬的四家黨性教育基地的成效已經逐漸凸顯。江鈴集團是一家有著70多年歷史的大型國有企業,是我國商用車行業的領軍企業和中國製造業500強企業。
  • 棲霞翠屏街道加快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屏」上精繪「工筆畫」
    隆冬的雪後,踏入黃燕溪谷,步入慄林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精緻的美麗鄉村「工筆畫」:穿新衣戴新帽的農舍風姿綽約,整修一新的村中河風光旖旎,擠滿老物件的村史館引人駐足……在皚皚白雪映襯下的小山村,如詩如畫,鄉韻悠長。以前的慄林村可不是這樣!村落蕭條房舍老舊,路兩邊雜草叢生、草垛亂堆,河道垃圾成堆、散發出異味。曾經「髒亂差」的小村莊,如今搖身蛻變成美麗村莊。
  • 敖漢幹部學院:中組部「全國黨性教育基地」,全國僅52所
    為此,提議在敖漢旗建設一所「以開展生態文明建設為主旨,以弘揚敖漢精神為核心」 的幹部培訓學院。在各級領導和各界同志的大力支持下,經過一年多時間的努力,敖漢幹部學院終於落成了。2019年1月自治區黨委將學院命名為「內蒙古自治區幹部教育培訓基地」, 2019年4月中共中央組織部將敖漢幹部學院列入「全國黨性教育基地」名錄,這一名錄中的基地全國僅有52所。
  • 深入開展造林綠化 全力建設「美麗廣西」
    造林綠化作為林業建設的核心內容,承擔著生產物質產品和生態產品的重任,必須堅持生態文明建設理念,紮實推進科學發展,為建設「美麗廣西」奠定堅實的生態保障和資源基礎。  造林綠化在推進「美麗廣西」建設中肩負重要使命   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是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物質基礎。
  • 強化規則意識黨性意識 推進信息化建設與人才引進工作 促進各項...
    強化規則意識黨性意識 推進信息化建設與人才引進工作 促進各項事業穩健發展 2020-09-28 10: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解好融媒方程式——湘潭市推進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工作紀實
    解好融媒方程式  ——湘潭市推進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工作紀實  近年來,湘潭市在縣級媒體融合發展的歷史轉折中順勢而為,大膽改革,守正創新,始終秉持引導群眾、服務群眾宗旨,圍繞打造成主流輿論陣地、綜合服務平臺、社區信息樞紐、精神文化家園的目標,用思考力、創新力、執行力答好媒體融合發展考題,推動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從「相加」到「相融」,實現優勢互補,產生聚合效應。
  • 長春市南湖公園深化紅船精神——南湖紅色教育基地正式對外開放
    為大力弘揚「紅船精神」,本著「鑑往知來,以史育人」的宣教作用,切實發展紅色教育,延伸黨性教育課堂理念,建成「南湖紅色教育基地」,並於8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紅船」教育主要分為中國黨史和長春黨史兩部分內容。
  • 福建首次開展全省黨校行政學院系統黨性教育精品課評選
    人民網福州11月28日電 福建省黨校、行政學院系統首屆黨性教育精品課評選活動25日在中共福建省委黨校、福建行政學院落下帷幕。經過激烈角逐,省校院孫秀豔的「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廈門市校院林蔚文和夏軍合作的「行政決策過程的法治化」等6門課程榮獲一等獎,另外還有11門課程榮獲二等獎、7門課程榮獲三等獎。
  • 杭州下姜2050年規劃要把周邊31個村莊一起帶美帶富
    原標題:下姜2050年規劃 要把周邊31個村莊一起帶美帶富 吳俊鴻 攝 在旅遊這篇大文章中,浙西淳安下姜村非常善於「無中生有」:第一個沼氣池,第一次河道整治,第一個水果大棚,第一幢精品民宿……然後,村裡出現了第一批遊客,村民獲得了第一份農田山地之外的收入,村莊迎來了從未有過的康美和諧。
  • 杭州全力推進雲城建設
    杭州全力推進雲城建設今年是杭州雲城建設開篇之年。圍繞市委十二屆十一次全會上集中力量建設杭州雲城等重點城市單元要求,雲城指揮部高起點、高標準,快建設、快節奏,保安全、保廉潔,全力推進在建、2020年開工、2021年擬開工和亞運會前需竣工「四張清單」64個項目,建設總投資約1300億元,亞運會前將竣工40個項目。
  • 聊城幼兒師範學校探索「融雅教育」:傳承運河基因培育融雅幼師
    學校近百年的歷史浸潤著大運河「融合」的文化內涵;融雅教育之「融」體現了聊城幼師的辦學特色:質量強校,「內」「外」融合;立德樹人, 「心」「和」融合;品牌興校,「承」「創」融合;突出特色,「幼」 「師」融合。融雅教育之「融」體現了聊城幼師的課程理念:多年來, 聊城幼兒師範學校在探索一條「破與立」、「承與創」相互融合的課程建設之路。
  • 黃田街道組織新任村社幹部開展黨性教育系列活動_媒體_澎湃新聞...
    2020年12月6日至7日的兩天時間裡,永嘉縣黃田街道組織新一屆村(社區)兩委幹部145名,在永嘉縣巖頭鎮紅十三軍革命教育基地(紅軍小鎮),開展黨性教育「大洗禮」專題活動。活動邀請了溫州市委黨校副校長蔣儒標教授為幹部上了第一堂黨課,永嘉縣委黨校常務副校長陳賢立主講紅十三軍革命歷史,永嘉縣紀委宣教室主任周謝龍主講黨風廉政建設,永嘉縣委組織部兩新黨建服務中心主任劉建策主講基層組織建設業務培訓
  • 廣韶高速:聚力推進「1+2+3+4」黨建工作,奮力爭創「五強五化」示範...
    >魚灣紅色教育基地紅色精神體驗館內部環境結合粵北豐富的紅色資源,在臨近英德市魚灣蘇維埃政府舊址的魚灣中心站打造紅色教育基地,包括紅色歷史展區(紅色精神體驗館廣韶分公司黨委先後成立「向日葵」黨史宣傳隊和「一中心(「向日葵」黨建品牌)、兩基地(魚灣紅色教育基地、韶關雷鋒精神教育基地)」紅色講解隊,依託教育蓋達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學習活動,採取線上線下等多種方式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引導全體黨員幹部職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 河南:激活「紅色基因」 煥發新時代光芒
    【新階段新理念新徵程·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光明日報記者 王勝昔 崔志堅 光明日報通訊員 汪俊傑萬仞壁立,千峰如削。渠身巨龍般隱伏於山腰密林間。「為什麼要建?為什麼敢建?為什麼能建?」湖北省委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秘書處處長畢先榮帶著對紅旗渠的諸多疑問,走進湖北省委黨校在紅旗渠幹部學院舉辦的縣處級幹部進修班。
  • ...廣饒縣大王鎮劉集後村:紅色資源與生態產業有機結合 走出「紅綠...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孫淑娟 東營報導位於廣饒縣大王鎮的劉集後村具有遠近聞名的紅色歷史,這裡建立了全省最早的農村黨支部之一——中共劉集支部,使用和保存了全國最早的《共產黨宣言》中文譯本,被人們稱為「紅色劉集」,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以來,劉集後村將紅色資源與生態產業有機結合,走出一條革命老村的「紅綠雙贏
  • 傳承紅色基因鍛造忠誠警魂
    這座古舊的瓦房,是經專家考證為中國紅色政權首個公安局的大埔縣工農革命政府公安局歷史陳列館,被稱為「點燃人民公安火種」的地方,也是「廣東省紅色革命遺址」「廣東公安民警思政教育基地」「梅州市黨史教育基地」「梅州市公安民警革命傳統教育基地」「梅州市文物保護單位」「大埔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 堅定紅色文化自信 推進紅色基因傳承
    紅色文化的獨特內涵,主要可以概括為堅定執著的理想信念、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人民至上的宗旨意識、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敢為人先的創新品格、迎難而上的鬥爭精神六個方面。新時代紅色文化的價值,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鞏固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二是錘鍊黨性修養、推進黨的建設,三是培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堅定文化自信,四是傳播中華文化、促進人類社會發展。
  • 紅色基因代代傳 凝聚力量再出發!遵義市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
    全深化——  紅色資源鑄初心 紅色基因永傳承  為探索黨性教育新模式、新路徑,遵義市充分發揮紅色資源優勢,不斷豐富創新學習教育形式,為黨員幹部接受主題教育打造了一系列創新平臺。  中央檔案館建在遵義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檔案文獻展,及其展出的267份歷史文獻,生動再現中國共產黨人進行偉大鬥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的艱苦奮鬥歷程。
  • 輝煌「十三五」譜寫新篇章|湖南:薪火相傳 讓紅色基因煥發時代光芒
    「十三五」期間,湖南先後印發了《關於加強革命歷史類紀念設施、遺址遺蹟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管理的若干意見》《湖南省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2020—2022)實施方案》等文件,編制《縣市區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長徵國家文化公園(湖南段)建設保護建議規劃》,對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作做出了詳實的頂層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