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上海昆蟲博物館獲「全國科普教育基地」稱號

2021-01-08 中國科學院

2009年底,上海昆蟲博物館正式向中國科協申報參評「全國科普教育基地」,歷經半年多時間的初評和終評,從全國眾多科普基地中脫穎而出,最終入選「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再次獲得了科普教育基地的最高榮譽,成為全國406個「全國科普教育基地」之一,並成為集「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全國青少年走進科學世界科技活動示範基地」和「全國科普教育基地」的「三全」科普基地。

早在2002年,上海昆蟲博物館就開始了大規模的科普宣傳教育活動,始終堅持對大中小學生和遊客進行昆蟲科普教育,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益。2004年以來,上海昆蟲博物館的科普工作又有了顯著提升,科普設施得到了明顯的改觀,相繼建成了具有現代科學技術傳播與普及功能的展廳、實驗室、放映廳、昆蟲溫室和昆蟲網室等設施,並先後獲得了 「上海市科普實事工程突出貢獻獎」、「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聯合會先進集體獎」、「徐匯區科普工作優秀組織獎」、「上海市科普旅遊示範基地」、「中國青少年科學素質行動—上海試點項目實踐基地」、「上海市未成年人生態道德教育先進單位獎」、 「上海市六一好去處」等數十項集體榮譽和個人稱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一致認可和好評。

作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上海昆蟲博物館將不斷完善科普基地平臺建設,面向公眾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科普宣傳和科普服務,積極參與「全國科普日」、「全國科技活動周」等科普活動,並將結合自身條件,將《全民科學素質綱要》的有關要求貫徹落實到實際工作當中,為提高全民科學素質作出應有的貢獻。

相關焦點

  • 中科院上海昆蟲博物館獲「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2014年度先進集體...
    中科院上海昆蟲博物館獲「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2014年度先進集體」稱號 2015-04-22 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字體:大 中 小】
  • 中科院上海昆蟲博物館榮獲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2015年度先進集體...
    中科院上海昆蟲博物館榮獲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2015年度先進集體」稱號 2016-03-24 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字體:大 中 小】
  • 上海昆蟲博物館
    上海昆蟲館一瞥    概況  中科院上海昆蟲博物館「昆蟲學科普教育基地」,隸屬於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該基地以原上海昆蟲研究所昆蟲標本館為依託,設有固定昆蟲學科普教育展示場所,有所級領導主管,有昆蟲專業工作人員從事「昆蟲學科普基地」的日常工作。  中國科學院上海博物館的前身為法國神父韓伯祿(P.M.Heude)創辦的原震旦博物館(Museum Heude)昆虫部。解放後被中國科學院接管,近50年的發展,已成為我國大型的專業昆蟲收藏館。
  • 中科院上海昆蟲博物館舉辦「小小法布爾」科技體驗夏令營
    中科院上海昆蟲博物館舉辦「小小法布爾」科技體驗夏令營 2015-08-11 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字體:大 中 小】
  • 上海昆蟲博物館獲「2014年上海科技活動周先進集體」稱號
    8月26日,上海昆蟲博物館憑藉館內「鳴蟲文化」主題展和館外「世界名蝶展」獲得「2014年上海科技節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上海昆蟲博物館隸屬於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今年5月的上海科技活動周期間,結合中科院公眾科學日「科技創新助力圓夢」的主題,博物館舉辦館內「鳴蟲文化」主題展和館外「世界名蝶展」,共接待各類遊客2萬餘人次,深受遊客的好評。科技周期間的體驗活動主要分為館內活動和館外活動。館內活動以「鳴蟲文化」主題展覽為主,並輔以專題科普報告,增加了互動性。
  • 省地質博物館獲首批「地學科普研學基地」稱號
    11月28日,2020年地學研學導師培訓班在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秭歸產學研基地盛大舉辦。會上對榮獲首批中國地質學會地學科普研學基地的單位進行授牌,省地質博物館喜獲首批「地學科普研學基地」稱號。(省地質博物館)【來源:山東省自然資源廳】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 上海交大生物轉基因科普教育基地(簡介)
    揭開轉基因生物的神秘面紗——上海交通大學生物轉基因科普教育基地
  • 安塞區氣象局榮膺「全國氣象科普基地」稱號
    安塞區氣象局榮膺「全國氣象科普基地」稱號 發布時間:2017-03-27 09:36:36 來源: 安塞區政府網站
  • 日照海洋科普館獲得全國海洋科普教育基地稱號
    經中國海洋學會第八屆六次常務理事會批准,決定新增日照海洋科普館為全國海洋科普教育基地。這是繼 「全國海洋意識教育基地」「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全國青少年農業科普示範基地」之後,日照市海洋與漁業研究所獲得的又一國家級殊榮。
  • 上海昆蟲博物館舉辦「世界名蝶」科普展
    上海昆蟲博物館舉辦「世界名蝶」科普展 2016-12-13 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字體:大 中 小】   12月8日,由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上海昆蟲博物館和四川南路小學聯合舉辦的以蝴蝶為主題的
  • 紅螞蟻被授予「家居科普教育基地」稱號
    自紅螞蟻家居文化創意園落戶姑蘇區,在姑蘇區委、區政府、街道相關領導的支持與幫助下,紅螞蟻裝飾的家居文化創意產業已經成為全國行業的標杆!此次紅螞蟻裝飾以己之力為文化節搭建科普展示平臺,擴大宣傳力度。在此次啟動儀式上,拙政園歷史文化片區(平江街道)授予紅螞蟻裝飾家居科普教育基地!
  • ...鳴聲,百寶箱,昆蟲,上海,鳴,蟲,採集,博物館,聲譜,戶外,-上海...
    「我的自然百寶箱」活動是首次通過博物館發起的「鳴蟲識別」的公民科學項目。上海自然博物館聯合華東師範大學昆蟲研究團隊,試圖繪製「鳴蟲聲譜資料庫」,解決科學家採集鳴聲樣本的難題。並鼓勵公眾「像科學家一樣」觀察自然、記錄自然。錄下自然界蟲鳴的聲音並上傳,通過上海自然博物館的平臺收集並分享給鳴蟲研究的科學家,推動昆蟲鳴聲研究。
  • 天津師大物理科普項目獲第五屆全國科普場館科學教育項目展評活動...
    日前,由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協會、中國青少年科技輔導員協會聯合舉辦的第五屆全國科普場館科學教育項目展評活動在重慶科技館舉行。經過初評,我校物理與材料科學學院《甜蜜的科學——一個連貫的STEAM課程群》科普項目作為全國高校唯一入圍項目脫穎而出,最終獲全國二等獎。《甜蜜的科學——一個連貫的STEAM課程群》項目是天津市科普基地——物理與材料科學學院科學體驗館多次走進社區和中小學開展的科學類綜合實踐課程。
  • 新疆天文臺南山科普教育基地被評為烏魯木齊市2007-2012年度
    中科院新疆天文臺南山科普教育基地獲「先進集體」稱號。作為國家級、省級、市級科普教育基地,五年來,新疆天文臺南山科普教育基地在各級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天文科普活動。南山科普教育基地除全年免費面向公眾開放外,每年還組織開展「情系蒼穹」青少年天文冬夏令營、科學家進校園、路邊天文、天文科技輔導員培訓等系列活動。
  • 上海昆蟲博物館開展「走進昆蟲博物館」實踐活動
    上海昆蟲博物館開展「走進昆蟲博物館」實踐活動 2016-12-14 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字體:大 中 小】   12月8日,來自於上海市徐匯區建襄小學的200餘位小朋友帶著對昆蟲世界的嚮往和疑問來到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上海昆蟲博物館
  • 中國颱風博物館入選首批國家氣象科普基地
    日前,中國氣象局和國家科技部公布了關於首批國家氣象科普基地評審結果,中國颱風博物館成為全國首批16個國家氣象科普基地之一,這也是目前全省唯一一個國家氣象科普基地。
  • 新生命幹細胞科普教育中心獲2018成都科普工作先進集體
    四川新聞網成都1月31日訊 近期,成都市召開了2018年度科普工作總結會暨科普能力提升培訓會,成都市科普基地、成都市科普教育基地聯合會成員單位代表及各區(市)縣代表200餘人參加了會議。會上,由四川新生命幹細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設運營的成都市科普基地——幹細胞科普教育中心(以下簡稱「新生命幹細胞科普教育中心」)從近百家科普教育單位中脫穎而出,與成都動物園、成都植物園、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成都理工大學博物館等一起被成都市科普教育基地聯合會授予2018年度成都市科普工作「先進集體」稱號。
  • 成都立巢航空博物館科普教育基地揭牌
    封面新聞記者朱興芝2020年7月29日,成都立巢航空博物館內舉行了科普教育基地揭牌儀式。四川省航空宇航學會秘書長何偉清、四川省航空宇航學會唐鴻、成都立巢航空博物館理事長陳琪和執行館長楊培萌出席本次揭牌儀式。
  • 科普活動又有新去處!餘杭區新增兩家市級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
    杭州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近日,市科協、市委宣傳部,市科技局、市教育局聯合命名了「杭州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共11家,餘杭區有兩家:浙江省測繪資料檔案館(浙江測繪與地理信息科技博物館),光大環保能源(杭州)有限公司。
  • 新餘一中喜獲「科普科幻創作人才培養基地」稱號
    近日,從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傳來喜訊,該校榮獲「科普科幻創作人才培養基地」稱號。 據悉,本屆論壇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承辦,清大紫育、北京科技報社和《科學故事會》雜誌共同協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