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10 16: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杭州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
近日,市科協、市委宣傳部,市科技局、市教育局聯合命名了「杭州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共11家,餘杭區有兩家:浙江省測繪資料檔案館(浙江測繪與地理信息科技博物館),光大環保能源(杭州)有限公司。
近年來,餘杭區科協圍繞「四大人群」大力實施全民科學素質提升行動,全面抓好科普示範陣地建設。堅持創示範、優服務、惠民生,積極推進全區農村科普示範基地、科普教育基地、科技教育特色學校等科普示範陣地建設工程,推動科普工作社會化、大眾化、經常化,動員和組織全社會力量廣泛參與全民科學素質建設,構建大協作、大聯合、大科普工作格局。餘杭區成功創建浙江省科普示範區(2016-2020),截止目前創建國家級農村科普示範基地1家、市級4家、區級22家;省級科普教育基地4家,市級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3家、區級11家;科技教育特色學校21家。充分發揮科普陣地的典型示範、輻射帶動作用,成為農村、企業、學校等開展科普活動、科技競賽的主陣地,全面提升科普服務能力和科技創新水平。
浙江測繪與地理信息科技博物館(浙江測繪與地理信息科技博物館)位於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未來科技城地信路2號,建築面積6800平方米,共有五個常設展廳,是全國首家面向公眾免費開放的測繪與地理信息專題科技博物館。
場館採用球形影幕、地幕投影、幻影成像、劇情實拍演示、互動觸摸體驗、動感多媒體展示等現代聲光電技術,通過地圖、書籍、儀器等種類不一的2200多件實物藏品以及大量珍貴視頻資料,向公眾展示中國測繪歷史、地圖文化及歷代國家版圖變遷,展現自然資源國情現狀,普及測繪與地理信息知識。
開館以來,科技博物館在接待社會各界人士參觀學習的同時還舉辦了各類主題科普活動,受到多方關注和廣泛的好評。在今後的工作中,科技博物館將以此次獲評「杭州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為新起點,充分發揮科普教育基地的功能,為普及地理信息科普知識,傳播地理信息科普思想,弘揚測繪地理信息精神作貢獻。
光大環保能源(杭州)有限公司位於餘杭區中泰街道南峰村大塢裡是目前國內單次建設規模最大、環保工藝水平最高、環境排放標準最嚴的垃圾焚燒發電基地。
公司日處理焚燒生活垃圾3,000噸,全年處理垃圾量109.5萬噸,設計年發電量4.8億千瓦時。
公司根據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工藝流程精心安排了環保科普觀摩線路,根據九大垃圾處理系統和行程安排可分別前往環保科普教育展廳、全境沙盤模型、中央控制室、設備參觀走廊、設備模型展廳、人類垃圾處理歷史長廊、垃圾吊控制室、水處理中心等參觀點,展示面積超過5000平米。可以讓來賓更深入地了解生活垃圾焚燒處理工藝流程及滲濾液處理工藝流程。每年接待參觀學習考察人數達2萬人以上。
公司已和浙江大學、浙江農林大學、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浙江工業大學、浙江工商大學、浙江財經大學、餘杭區中泰中心中學、餘杭區中泰中心小學等達成共建協議,截止目前達成共建協議的單位達38家,成為中小學生學習垃圾分類,了解垃圾處理的重要的科普場所。
通過人文景觀與生態園林相結合的整個廠區、環保展廳內實物樣本、多媒體及參觀通道內的圖文說明,讓來訪民眾對生活垃圾處理工藝流程(垃圾焚燒、煙氣、廢水、汙泥、飛灰、爐渣)有直觀透明的了解,宣傳環保科普知識,大力開展公益活動,積極接納社會團體參觀,為普及百姓環保科普知識、提升百姓環保意識做出力所能及的努力。
2019年5月14日,中國環境科學學會、中國光大國際有限公司在光大環保能源(杭州)有限公司聯合舉辦2019年「我是生態環境講解員」活動國家環保科普基地專場選拔賽。
恭喜浙江省測繪資料檔案館
和光大環保能源(杭州)有限公司
成為「杭州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
這個大家庭的一份子!
相信在未來的日子裡,
他們會為餘杭區全面提升
科普服務能力和科技創新水平
發揮更好的典型示範作用!
原標題:《科普活動又有新去處!餘杭區新增兩家市級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