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樹人打造「工匠搖籃」——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全國文明校園...

2020-12-07 中化新網

立德樹人打造「工匠搖籃」

——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全國文明校園創建工作紀實

  (丁安山 仇國賢)11 月 20 日,中央文明委在北京召開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隆重表彰了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和第二屆全國文明家庭、文明校園及新一屆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典型。按照中央文明委《全國文明校園創建管理辦法》,中央文明辦會同教育部對照文明校園「六個好」創建標準,嚴格審核、優中選優,推薦641所學校作為第二屆全國文明校園候選單位,其中高校50所、中學264所、小學327所。「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做為甘肅省和全國能源化工行業唯一的院校,被中央文明辦命名為『全國文明校園'」黨委副書記、校長高溥地說

立德樹人——打造全國文明校園的關鍵

  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前身為創建於1956年的石油部蘭州石油學校和化工部蘭州化工學校以及蘭煉職工大學、蘭化職工大學。1984年,直屬中國石化總公司;1999年,經教育部批准轉制為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是甘肅省第一所獨立設置的高等職業技術學院;2000年劃歸甘肅省管理;2005年通過了ISO9001:2000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2006年,被教育部、財政部確定為國家首批28所示範性高職院校;2010年,經甘肅省政府批准,掛牌成立了甘肅工業技師學院;2016年,被甘肅省人民政府確定為「雙一流」大學項目建設院校。

  高溥說「學校伴隨著新中國第一座現代化煉油廠和第一座化學工業基地的建設而創建,建校60多年以來,培養了以「鐵人」王進喜為代表的12萬餘名畢業生。傑出校友、全國優秀共產黨員、黨的十八大代表、十九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中華工匠」、中石化集團首席技師張恆珍以及被譽為「堵漏大王」、「鉀鹽專家」、「用數據說話」、「首席翻譯」等一大批優秀畢業生遍布祖國石化企業和地方經濟建設主戰場。為石化行業和地方經濟建設做出了貢獻,學校被譽為新中國石化職業教育的「黃埔軍校」。

  長期以來,學校黨委始終高度重視文明校園創建工作,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堅持立德樹人與科學發展並舉,堅持把創建工作貫穿於學校各項工作的全過程,做到了以精神文明建設帶學風、正教風、樹校風,突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職業道德、工匠精神和誠信教育,常態創建與長效機制並重,以服務師生群眾為抓手,不斷優化精神文明建設的內容、形式、載體、機制,培育文明新風尚,凝聚發展正能量,把學生專業成才、精神成人、事業成功做為學校的核心目標。

  為此,學校制定了《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施意見》《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方案》,深入開展思政工作,完善「三全育人」工作格局,大力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創新設計並實施「課堂思政-育人三分鐘」工程,推動全校所有專業課與思政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開創學校「立德樹人」大格局。

  大力推進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學校成立了甘肅省高職院校首個馬克思主義學院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學校被列為甘肅省高職重點馬院建設單位,成立青年馬克思主義研習社,通過開展學習宣講、名師輔導、讀書分享、課題研究、理論培訓、社會實踐、志願服務等活動,引導大學生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結合新時期的職業院校的特點,創造性地開展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學校在全國高職院校中首先建立學生誠信檔案,通過多年的研究與探索,目前已形成一套較為完整學生誠信教育管理體系。通過實施單招新生「123•百千萬」 百日素質提升工程及在校生假期自我提升行動,全面推動學校「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的「三全一體化」育人工作落到實處;經實施,效果顯著,200多家省內外院校、企業前來我院考察、學習,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影響。

  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工匠精神融入育人全過程。高溥說「學校還是甘肅省第一家隴原工匠培訓基地,通過聘請企業的領導、專家和傑出校友做客座教授、以及營造濃厚企業文化氛圍,實現校企文化融通。開展「道德講堂」活動,學校以「文化沙龍」為依託,以學習道德模範、隴人驕子和身邊好人為引領,開展國學講座、優秀校友勵志成才系列講座、十九大報告宣講解讀、石油石化發展史、心理健康教育等講座。

  把疫情當教材,開展思政教育。在抗擊疫情中,學校100多黨員幹部主動請纓衝鋒抗疫一線,投身於疫情防控的戰場,義不容辭地做好學校師生健康安全的「守門人」,保證「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同時,充分挖掘在抗擊疫情中思政元素,用共產黨員衝鋒在前的先進事跡向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用「黨中央統一部署,全國一盤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向學生們開展制度自信、道路自信教育。據統計,「僅學校應用化學工程學院學生投身家鄉當地疫情防控志願服務的就達到了110多人,他們在家鄉寒夜值守等先進事跡在校內外媒體刊發後引起社會強烈反響,」高溥如是說。

鐵人精神——共建師生精神家園的基礎

  學校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實踐,積極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加強學校德育體系建設,科學設置並落實德育課程,深化學科德育研究,改革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改善教學手段,把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學校教學各個環節,融入學生學習生活各個方面,培養學生陽光心態、健康人格。

「鐵人」王進喜做為校友,曾在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校學習。多年來,學校堅持用「鐵人」精神教化育人,培養了一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奉獻」的工匠隊伍。

  在全國高職院校率先成立工業文化研究中心及勞動教育研究中心,學校是全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責任關懷院校工作組長單位,2019年成功舉辦全國首屆工業文化節,邀請專家學者、企業代表、一線工人代表走進學校,用生動事例和切身經歷給學生講述了工業文化,使學生在工業生產現場感受工業文化,在弘揚工業文化中傳承工匠精神。通過課堂文化平臺,對學生進行人文精神和敬業精神教育;通過校外實踐文化平臺,對學生進行實踐成才勵志教育;通過名師名家講壇文化平臺,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和「大國工匠」、勞動模範成長成才故事的教育……還有「重返經典」「文化沙龍」「青年公開課」「青馬社」等師生共同論道悟道的學術交流平臺。 學校持續推進「一院一品牌」文化建設工程,建立了大學生軍樂團、京劇社、腰鼓隊、舞獅隊、禮儀隊、合唱團等。每次來學校招聘畢業生的優秀企業學校都請他們講企業文化,把30多個校外實訓基地的優秀企業文化移植到校園文化之中,把國內外1000多個用人單位的先進企業文化拿來予以借鑑,學校把企業文化標識在校園內,使學生受到薰陶。

  師生深入蘭州石化、青海鹽湖、新疆獨山子、寧夏石化、上海揚子石化等企業,使學生在學中練、在練中學。把以「拼搏」為內容的鐵人精神融入學生各類比賽中,培養學生工匠人才,在國賽、省賽中檢驗培訓效果。去年,該院學生在國家級和省級技能大賽中,共斬獲124個獎牌,位居甘肅高職高專院校第一,為此,學院拿出166萬元予以獎勵。學院今年參加的各類國賽獲獎位居全國高職第六。

  學校被譽為「工匠搖籃」,老師爭做工匠之師,學生爭做工匠人才,學校現有教育部授予的「張恆珍大師室」和人社部授予的「馬延斌大師室」等兩個國家級大師室和5個省級大師室。學校成立黨委教師工作部,制定《師德師風建設細則》,健全師德學習涵養、師德文化宣傳、師德考核激勵、師德監督懲處等多項機制。制定《教師師德失範行為處理規定(試行)》,明晰教師師德失範行為處理辦法和程序,明確教師職業規範和基本底線。每學期開展「立師德 鑄師魂 開學第一講教師教育活動」,組織全體教師宣誓承諾,籤訂師德承諾書等。對黨員幹部師生的網絡行為進行規範,引導他們抵制不良信息,弘揚正能量,營造清朗網絡空間。做好師德宣傳,引導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以德育德。

  近年來,該校2名校長獲「黃炎培職業教育傑出校長」稱號,5名教師獲得「黃炎培職業教育傑出教師」稱號,甘肅省師德標兵2名,甘肅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4名,「隴原工匠「1名。高溥指出「學校在教育部公布的2012年-2019年全國教學能力比賽統計中,榮獲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13項,學校也成為近十年甘肅唯一獲得全國一等獎的高職院校,不僅為甘肅省掙得了榮譽,展示了甘肅省職業教育欣欣向榮、蓬勃發展的良好局面,更為西部欠發達地區高職院校贏得了尊重和喝彩。」目前,體驗工匠精神、學習工匠品質、爭做工匠人才已經在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蔚然成風。

工匠「搖籃」——促進學校文明發展的動力

  學校秉承「遵循規律,追求特色,產教結合,突出技能」的辦學理念,傳承「鐵人精神」,弘揚工業文化,形成了特色鮮明的全國高職優質校,為甘肅職教提供示範和樣板,成為欠發達地區高職的一面旗幟。高溥說「進入新時代以來,學校積極探索現代職業教育規律,著力打造『工匠搖籃',促使學生專業成才、精神成人、事業成功,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連續多年超過98%,位居甘肅高校首位。」

  近年來,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把打造既要能勝任理論教學,又能指導學生實踐的「雙師」隊伍當做高職教育教師隊伍建設的特色和重點,大力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目前,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建有60個校內實訓基地、170個實驗實訓室,在中石油、中石化等知名企業建有154個穩定的校外實訓實習基地。學校資產淨值超過8億元,各類實訓實驗儀器設備總值3億元。學校館藏圖書85萬餘冊。

  按照「地方離不開、行業都認可、國際能交流、學生有發展」的辦學思路,學校圍繞中國特色高水平院校、高水平專業建設標準,努力培育「特色化、信息化、國際化」的育人品牌,全力推進「一流學院、一流專業」建設。現設石油化學工程學院、應用化學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學院、電子電氣工程學院、信息處理與控制工程學院、國際教育學院、土木工程學院等11個二級學院及成人與職業培訓學院和石油化工技術等6個研究所(室)、15個企業技術研發中心。學校圍繞產業辦專業,把專業建在產業鏈上,形成了產業全鏈條人才供給體系,學校石油化工生產技術等 16 個專業已經在國內具有明顯的特色與優勢。建成省級特色專業13個,國家高等職業學校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項目專業2個,獲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省級精品課程25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13門、在線開放課程2門、校級專業教學資源庫79門;出版主編教材170部,建設國家級富媒體教材21門。

  學校有專任教師635名。其中:教授89名(含享受甘肅省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津貼10名,二級教授6名,三級教授16名),副教授220名,博士、碩士360名,「雙師型」教師364名,兼職教師208名。2名校長獲「黃炎培職業教育傑出校長」稱號:獲得「黃炎培職業教育傑出教師」稱號教師5名,國家級教學名師1名,「國家級技能大師」稱號1名,甘肅省教學名師4名,甘肅省青年教師成才獎獲得者14名,甘肅省「園丁獎」獲得者3名,甘肅省師德標兵2名,甘肅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4名,首屆十大「隴原工匠「1名。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全國職業院校教學能力大賽一等獎,甘肅省教學成果一二等獎23項,獲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甘肅省自然科學獎二等獎、敦煌文藝獎二等獎、鐵人文學獎等獎項。在全國職業院校教師信息化教學大賽等國家級賽項中獲二等獎3項,三等獎11項,在省級教師教學技能大賽中獲一、二等獎3項,省部級教育教學團隊12個。

  近3年來,發表學術論文1250篇,申請國家級和省、部級各類課題237項,獲得各類專利24項,2項發明,編輯出版各種專著、教材170部,建設國家級富媒體教材21門。

  高溥說「近年來,學校錄取的考生全為第一志願,學校畢業生就業在保持高就業率的同時,成功實現了高專業對口率、高起薪、高成長性、高就業穩定性和高就業滿意度 「五高」的就業質量目標。畢業兩年後年收入過10萬元的學生佔25%,畢業進入500強企業的學生佔58%,進入規模以上企業的學生佔78%。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連續多年超過97%,截至目前,2020屆畢業生就業率已超過94%。」

文化建校——凸顯學校德育品牌的符號

  堅持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切實履行管黨治黨、辦學治校主體責任。領導班子考核連續5年被省委考核為「優秀」等次。堅持把政治建設放在首位,一是加強學習、提高認識,使理論學習「活起來」。通過創新學習形式,開展及時學、重點學、全員學等多形式的學習活動,加強理論學習,達到學深悟透的目的。2018年以來開展校黨委會集中學習75次、校黨委理論中心組學習53次。切實履行意識形態主體責任,定期召開意識形態分析會,編發意識形態工作月報,意識形態工作受到有關部門通報表揚。抓好宣傳主陣地,強化意識形態工作。加強對校內講座、沙龍、座談會、報告的管理,按照管理辦法嚴格審批程序,履行備案制度,做好內容審查,堅決杜絕錯誤言論和思想進入校園。紮實開展「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主題教育做法被中國教育報、甘肅日報、「學習強國」平臺等媒體專版刊發。積極加強作風建設,持續強化幹部隊伍建設,大力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全力推進紀檢監察體制改革。深入開展新時代高校黨建示範創建和質量創優工作,兩個黨支部獲批第二批全國高校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培育創建單位。

  紮實開展學雷鋒志願活動。大學生志願者暑期「三下鄉」活動如火如荼,文明交通執勤、義務獻血、敬老院服務、保護母親河、服務蘭馬等志願服務活動為學校文明創建增添了新的內容與活力,組建了文明交通勸導、愛心幫扶、護綠環保、衛生文明、家庭教育、文藝宣傳、科技服務等志願服務隊伍,每年活躍在西固區各社區大街小巷的蘭州石化學院「小紅帽」「紅馬甲」超過1000人次,成為蘭州創城和學校文明創建活動的一道靚麗風景線。

開展文明有禮教育活動。學校制定了《文明有禮培養方案》,印發了《大學生實用禮儀手冊》約6000冊,積極推進文明禮儀、勤儉節約、反對浪費活動。

  搭建網絡文明傳播平臺。建立校園新媒體中心,形成傳播校園文明風尚的立體矩陣。以「微」入手,做實做強網絡「大文章」,融媒體聯繫兩屆榮獲「全國職業院校官微十強」,榮獲「2019年全國十佳高職媒體」榮譽稱號,年度排名位居全國1475所高職院校官方微信第六,甘肅省第一,榮獲2019年全國高職網絡思政案例50強,積極培育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利用校史館、化工博覽館、《校報》、《學報》、櫥窗、電子屏、樓宇、路牌等媒介開展先進事跡的宣傳、典型人物學習和文明風尚傳播。

   打造「鐵人精神」和「誠信教育」育人品牌。鐵人精神已經成為師生品行的「筋骨」和「底色」,成為蘭州石化學院從事祖國職業教育大業的精神動力。我校是最早(2006年)對學生在校的誠信行為進行量化評定的高校之一。

   「學校把實訓基地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文化體驗館、心理健康輔導中心、化工安全實訓基地、創新創業孵化基地等多個實訓基地不僅承擔著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實踐創新能力的功能,還在職場的理念、思想、工匠精神培養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高溥說。同時,學校率先將「責任關懷」理念融入到實訓課程之中,在提升學生操作技能的同時,做到實訓操作步驟與「責任關懷」內容相互融合,讓實訓學生更好地吸收安全、健康、環保的知識,重在培養既懂技術又有行業責任的工匠人才。

   學校在長期的不斷地文明校園建設實踐中逐步形成了「石化學院」的工作模式。通過文明校園建設堅守立德樹人的教育初心,以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彰顯文明校園創建的價值和特色。

  通過紮實推進文明校園創建工作,形成了「高、嚴、細、實」的優良學風,營造了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氛圍,有力地促進了學生的成長成才,我校學生在全國性各類大賽中捷報頻傳。近期,教育部公布了全國高職院校「十三五」期間的發展情況和全國各高職院校獲得國家教學成果獎等三大國家級獎項獲獎情況。其中,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獲得全國職業院校教學能力比賽獲獎統計位居全國第7位、國家教學成果獎綜合排名位居全國第17位,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獲獎統計位居全國第94位,三大獎綜合排名全國43位,是甘肅唯一進入百強榜單的學校,成績喜人。

真抓實幹--創建全國文明校園助力學校發展

  高溥指出「在創建全國文明校園活動中,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堅持實施『精神文明建設一把手工程',制定了《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十三五精神文明建設規劃》《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創建文明校園實施方案》,將精神文明建設列入黨委重要議事工作日程,文明創建工作被明確列入學校質量目標中,年終與教學、管理、服務等各項工作同檢查、同考核、同獎懲。」

  學校黨委在創建體制機制上下功夫,健全和完善了「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宣傳部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各負其責,全校師生員工共同參與」的工作機制。建立了文明校園創建激勵、監督機制和目標管理責任制。

為保障目標任務落實,實施「四個到位」。工作制度到位、考核獎懲到位、經費保障到位、追蹤反饋到位。堅持開展文明學院、文明處室、文明教研室、文明班級、文明宿舍、文明食堂、文明個人等評比表彰,推動文明校園創建活動規範化、制度化、常態化、科學化。目前已經評選表彰2屆。

  制定完善《校園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嚴格執行消防法規,建立涉穩突出臺帳,實行綜合治理、食品安全、環境保護等一票否決制和責任追究制。倡導節儉文明新風尚,開展低碳節能教育,加強公共建築節能改造,推進行政辦公信息化、高效化、無紙化,建設節約型校園。完善後勤服務規範,嚴把食品安全關,不斷回應廣大師生對營養、健康、實惠飲食的美好追求。

  通過全國文明校園的創建活動,學校先後獲評「全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示範案例50強」「全國高職院校社會服務貢獻50強」「全國高職院校教學資源50強」「全國高職院校實習管理50強」「全國高職院校學生管理50強」等5個50強,佔甘肅省職業院校所獲50強數量71.43%。

  學校培養出了全國優秀共產黨員、黨的十八大代表、黨的十九大代表、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技術能手」的張恆珍,「堵漏大王」趙柱,「鉀鹽專家」李浩放,「用數據說話」的丁玫等一大批專業成才、精神成人的國家工匠人才。這些優秀畢業生猶如一張張流動的金色名片,在祖國各工業企業發散的光輝反過來印證了我校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成效。中國石化集團副總經理喻寶才說:「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畢業生能吃苦、留得住、用得上」。

     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周興中在甘肅省委、省政府召開的全省黨建會議上作為職業院校唯一代表發言介紹「擦亮鐵人精神底色著力培養時代工匠人才」的經驗,在省委召開的甘肅首屆文明校園表彰大會上作為全省各級各類學校唯一代表發言介紹創建文明校園工作經驗,在全國高職高專校長聯席會議上發言介紹經驗,在中國石油與化工聯合會會議上發言介紹經驗;校長高溥在國務院和教育部召開的有關職教扶貧大會上發言介紹經驗。

   目前,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面向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招生,可招生專業和專業方向為82個。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4000多名,成人教育和短期培訓學員10000餘名。近年來,學生在國家級、省級技能大賽中獲獎800餘人次,其中國家一等獎和省級一等獎共200餘人。為契合「一帶一路」、「中國製造2025」等國家重大戰略,學校推動行業文化深度融入育人全過程,將職業要求融入專業教育和就業教育之中,全方位提升學生的文化修養和職業素養,實現學生更高質量的更好就業,使學生更好地服務於行業和經濟社會之所需。

  據了解,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主動服務國家戰略,搶抓石化產業快速發展機遇,主動服務「一帶 一路」沿線國家投資建設和承攬工程的國內企業。為恆逸汶萊 PMB 項目培養和輸送了 120 名高素質技能型人才,聯合開展中-文「1+1+1」恆逸石化人才聯合培養項目 53 人,該項目入選首批「中國-東協高職院校特色合作項目」。

多年來,學校傳承60多年辦學歷史,以全國文明單位為強大動力,契合國家戰略,紮實推動行業文化深度融入育人全過程,著力打造「工匠搖籃」,為國家石油化工行業和甘肅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相關焦點

  • 湖南石化職院以賽促建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科教新報·新湖南客戶端訊(通訊員 鄧玉瑩)近日,湖南石油化工職業技術學院舉辦了教師職業能力競賽思想政治教育教學能力比賽,此比賽也是為今年省賽選拔選手。為做好有關工作,學院專門成立了由院長何子明擔任主任、主管教學工作的副院長符文文擔任副主任的比賽委員會。比賽由思政課說課、思政課課外實踐活動設計以及課程思政說課三個賽項構成。
  • 蘭州理工大學:傳承紅柳堅韌品格 履行立德樹人使命
    蘭州理工大學創建於1919年,是甘肅工科教育的發軔地。數代工大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紮根西部,艱苦創業,秉承以「艱苦奮鬥、自強不息、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為內涵的「紅柳精神」,與民族振興、國家發展、人民需求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在發展高等教育事業,投身建設西部名校的實踐中,為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培養了18萬名工程人才,被譽為「工程師的搖籃」。
  • 我校召開創建全國文明校園工作動員部署會
    5月9日下午,我校在禧強樓學術報告廳召開創建全國文明校園工作動員部署會。校黨委書記嚴金靜,校黨委副書記、校長蘭思仁,校黨委副書記莊祥生、曾華平,校紀委書記邱應龍,校黨委常委、副校長黃炎和、鄭鬱善出席會議。會議由莊祥生主持。
  • 中國地質大學獲評「全國文明校園」稱號!
    多年來,學校黨委始終把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擺在重要位置,高度重視文明校園創建工作,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聚焦服務美麗中國建設需求,把「艱苦樸素,求真務實」校訓精神、「謀求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辦學價值觀全面融入文明校園建設過程,把創建活動延伸到學校各層面、各環節和每位師生員工,涵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面提升校園文化文明品位,讓地大文明之花綻放祖國大地。
  • 2020全國主流融媒體山東高校採風走進威海海洋職業學院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1月30日訊 11月27日上午,由山東省網際網路傳媒集團主辦、大眾網·海報新聞承辦的「2020全國主流融媒體山東高校採風」活動第五站走進了位於威海榮成的威海海洋職業學院。本次採訪團由包括人民網、中國網等在內的全國30餘家主流融媒體以及山東本地主流媒體記者組成,活動以新聞發布和記者參與體驗為主要方式。
  • 中國海洋大學、青島一中和青島實驗小學獲全國文明校園稱號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親切會見參加大會的新一屆全國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園以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代表,向他們表示誠摯問候和熱烈祝賀。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公布了第二屆全國文明校園名單,青島三所學校榮獲全國文明校園稱號,分別是中國海洋大學、青島第一中學和青島市實驗小學。
  • 立足新時代譜寫立德樹人新篇章
    以習近平教育思想為指導,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立德樹人是一項系統性工程,必須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要求,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形成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不斷改革、創新立德樹人考核機制,使立德樹人的氛圍像空氣一樣「散發」在大學校園的每個角落、像鹽一樣「溶化」在課程教學、樹人環境之中。
  • 把脈「雙高」計劃 培養大國工匠 廣州要打造具中國特色、世界水平...
    為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和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推動廣州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為廣州乃至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撐,1月5日,廣州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陳爽一行展開2021年「深調研」,並將第一站選在了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番職院),就全面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領導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獲評全國文明校園
    央廣網南京11月21日消息(通訊員劉思辰 王偉 記者景明)11月20日,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獲評新一屆全國文明校園,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黨委書記鄭永安作為全國文明校園代表做了大會發言。
  • 立德樹人何以實現
    立德樹人是我國教育事業的根本任務,也是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論導向和實踐指南。因此,我們試圖從「知」「意」「行」三個層面認識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實現過程。   立德樹人何以必然   立德樹人是必然之選。《資治通鑑·周紀一》中說:「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人才培養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統一的過程,而育人是本。
  • 成都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繼續教育部辦學特色是什麼?
    成都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繼續教育部辦學特色是什麼?同時,學院與成都經開區(龍泉)、金堂縣政府合作成立汽車工程分院、航空分院,政行企校共育人才。 依託技能大師,培育「工匠精神」。以現代學徒制傳承大師技藝。與成都航利集團(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719工廠)軍民融合,在學院成立「張永光技能大師工作室」,聯合培養精密研磨技術高技能人才。建設以工業文化傳承為主線的校園文化。
  • 立德樹人文化內涵融入高校平面藝術設計專業的創新研究
    一、立德樹人的內涵和意義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使命,也是教育的靈魂。無論是高校整體的教育目標,還是高校專業教學,都應當將立德樹人作為重要的育人標準,不斷深化教育的價值追求和價值目標,引導學生成為有溫度、有情感的人。立德樹人一直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基礎,同時也成為中國傳統教育中的獨特內涵和價值意蘊。
  • 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立德樹人,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
    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堅守立德樹人根本使命,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立足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把學習教育、調查研究、檢視問題、整改落實貫穿始終,以主題教育激發學校黨建、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與創新的動力和活力,全面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把主題教育成效體現在推動高水平應用型大學建設上。
  • 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中國共產黨立德樹人的歷史回顧、基本經驗與時代...
    作者簡介:王學儉,蘭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發展中心(蘭州大學)主任,甘肅 蘭州 730000;王君,蘭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甘肅 蘭州 730000
  • ...以水育人——重慶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水文化課堂彰顯職業精神...
    原標題:上善若水 以水育人——重慶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水文化課堂彰顯職業精神特色水文化教育課堂內容體系建設重慶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自建校之始,即確立「上善若水 學競江河」之校訓,致力於以水文化教育為特色,以課程建設為抓手,堅定「以文化人」教學目標,構築「以水育人」內容體系,以突出「三個對接」為特色創新方法路徑,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新時代精神、傳統之水與時代之水、學校水文化教育與社會水文化推廣有機銜接,彰顯優秀水文化培育職業精神的時代價值。
  • 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海洋生物學院簡介
    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海洋生物學院源於1920年著名愛國華僑陳嘉庚創辦的集美學校水產科,具有百年辦學歷史。設有水產養殖技術、食品加工技術、環境評價與諮詢服務、商檢技術、食品營養與檢測、水族科學與技術、環境監測與控制技術七個專業。學院辦學歷史悠久,人才桃李滿園。
  • 商洛職院實施「四引四育」,全力打造黨建服務品牌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立足學院高質量發展和教育教學改革,商洛職業技術學院著眼於黨建與教學工作高度融合、互融互促,思政育人、立德育人、精技育人、匠心育人,創建了「精技匠心育人才」黨建品牌,於2018年6月榮獲市委機關工委十大「優秀黨建品牌」
  • 大連理工大學發揮外語特色立德樹人、落實課程思政以文化人
    大連理工大學發揮外語特色立德樹人、落實課程思政以文化人 2018-06-14 20: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時寧國副廳長在蘭州職業技術學院考察調研職教集團工作
    每日甘肅網訊  9月25日,省教育廳副廳長時寧國來蘭州職業技術學院調研,專門考察了省學前教育職教集團和省文化產業職教集團。教育廳職成處處長李常鋒和蘭州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宋賢鈞,副院長範宏偉陪同調研。
  • 黎明職業大學持續推動「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工作
    成立馬克思主義學院、通識教育學院,開展「三教改革推進年」主題活動,建設智慧教學中心。2項成果在全國高校學生思政理論課學習成果展示活動獲獎,3門課程入選省級課程思政教改項目,1位教師連續兩年入選全省百場哲社講座專家,1位教師入選福建省高校優秀思想政治理論示範課百人巡講團,創新創業+專業實體育人新模式獲國家職業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省級特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