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中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年會側記

2021-01-10 四川新聞網巴中頻道

與會代表聽取報告

  「如何讓我遇見你,在我最美麗的時刻……」金秋時節的光霧山彩林似霞,諾水河地下溶洞奇險瑰麗,在「山水畫廊·秀美巴中」最美麗的時刻,參加2020年度中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年會的全國各地地質領域專家學者和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香港地區的41家世界地質公園代表齊聚巴中,圍繞生態文明發展理念,交流經驗、獻計獻策、謀劃未來,共商保護與發展大計。

  這是一次經驗交流的盛會

  在滿山楓葉紅的時節裡,一年一度的中國世界地質公園年會如約而至。大會期間,主題報告、中國世界地質公園建設成果展、實地考察等行程滿滿。此次大會,旨在進一步加強社會各界對地質遺蹟和景觀的保護、地學知識普及、人文歷史傳承等。

  「每一個世界地質公園都是獨特的,我們不追求互相競爭,講究的是合作共享。」在主題報告會上,中國地質大學專家張建平表示,成功的世界地質公園,離不開所在地政府的高度重視,離不開完善、高效、勇於創新的管理團隊,更離不開高素質、有責任心的專家委員會和當地社區的積極參與。

  今年7月,湖南湘西、甘肅張掖兩處地質公園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網絡。至此,我國世界地質公園數量升至41家,佔全球世界地質公園總數的四分之一,穩居世界首位。

  「作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網絡的『新人』,我們接下來要在區域旅遊資源整合開發、旅遊重點項目建設、文化旅遊特色品牌打造、旅遊服務質量提升等方面下功夫。」張掖世界地質公園相關負責人表示。

  「巴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世界地質公園建設,組建了一支精幹高效的管理團隊,兩年來在世界地質公園建設方面取得了不少經驗,值得全國每一個世界地質公園建設單位學習和借鑑。」盛會上,我市光霧山-諾水河世界地質公園創建工作經驗被專家們多次肯定。

  這是一次推介巴中的盛會

  2018年4月,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執行局批准,光霧山-諾水河世界地質公園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網絡,成為全國第36家、四川省第3家世界地質公園。2020年度中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年會在巴中召開,在四川省尚屬首次,這既是對我市世界地質公園建設的重視和肯定,更是一次難得的機遇。

  近年來,我市累計投入1.5億元,實施地質遺蹟調查、保護等52個項目。持續加大科研科普力度,建成地質博物館2個,開發研學旅遊線路5條、科普學校6所,年受眾200餘萬人次,被評為全國自然資源科普基地。

  「光霧山-諾水河世界地質公園地質遺蹟資源豐富多樣、規模宏大,人文歷史也非常悠久,自然景觀珍奇秀麗,有非常獨特的價值地位,在我心中是巴中一張靚麗的風景名片。」世界地質公園評估專家、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研究員趙志中表示,通過這次盛會,能讓更多的人認識巴中,了解巴中。

  北京延慶世界地質公園管理處書記、主任尤寶軍肯定了我市在世界地質公園建設方面的成績,他說:「這是第二次來巴中,城市發展突飛猛進,光霧山-諾水河世界地質公園這張名片除了自身獨特的優勢,最重要的是離不開政府的支持以及優秀團隊的建設。對巴中來說,這張名片用好了,對於區域經濟發展有很好的引領作用,希望能和巴中加強合作。」

  這是一次展望未來的盛會

  此次會議是全國世界地質公園的年度盛會,也是巴中地質公園與巴中文旅產業發展的難得契機。未來,巴中將進一步砥礪奮進、開拓創新,秉承「保護、教育、可持續」的世界地質公園發展理念,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機遇,依託地質公園打造品牌知名度、依託特色產品打造品牌認知度、依託優質服務打造品牌美譽度,將光霧山-諾水河世界地質公園打造成巴蜀文化旅遊走廊上的靚麗名片。

  廣東韶關市丹霞山管理委員會副主任陳昉介紹,為進一步推進丹霞山世界地質公園自然教育、科普教育的發展,目前在園區開放地帶創新改造了觀鳥教育徑、蝴蝶教育徑、螢火蟲教育徑三條自然教育徑,未來,計劃增加至20條,涵蓋公園特色生態、地質、人文和鄉村資源。

  黃山地質公園管理委員會李維認為,世界地質公園憑藉自下而上的管理方式,通過積極開展災害意識和自然恢復知識的培訓,增強當地社區面臨極端情況、各種災害的能力。同時,地質旅遊也是直接帶動社區發展的常用方式。在建設世界地質公園中,要制定好可持續發展政策和社區協調機制,積極參與國際自然保護地體系治理和改革,講好中國生態文明故事。

  青山不改,交流常在。一年一度的中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年會即將圓滿結束,但共謀合作,加強學習交流、資源共享,共同挖掘地質公園科研價值、旅遊價值,實現中國世界地質公園建設新跨越的思考仍在繼續!(實習生 付芸熙 記者 何歡/文 夏雨/圖)

  原標題:巴山楓葉紅 客從遠方來

相關焦點

  • 2020年度中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年會在巴中召開
    、國家地質公園網絡中心和巴中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20年度中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年會在四川巴中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地質領域專家學者和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香港地區的41家世界地質公園主管部門代表齊聚一堂,共話盛會,共享經驗,共謀世界地質公園可持續發展。
  • 2020年度中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年會直播來了
    2020年度中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年會直播來了 2020-10-26 1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中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年會召開
    10月27日~28日,2020年度中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年會在四川光霧山—諾水河世界地質公園召開。來自全國的地質領域專家學者以及41家世界地質公園的主管部門代表齊聚一堂,共享世界地質公園建設經驗,共謀世界地質公園可持續發展。
  • 湘西獲2021年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年會舉辦權
    紅網時刻湘西10月27日訊(通訊員 葉慶子)10月27日,在四川省巴中光霧山-諾水河世界地質公園召開的2020年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年會閉幕式上,接過會旗,成為2021年度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年會東道主。
  • 織金洞世界地質公園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期評估
    日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理事會在印度尼西亞舉行會議,審議了包括織金洞在內的 4 家中國世界地質公園 2019 年中期評估報告及考察情況。2020 年 3 月 20 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秘書處向中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致函,最終決定織金洞世界地質公園獲得綠牌,通過評估。
  • 湖南湘西、甘肅張掖兩處地質公園獲批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
    在法國巴黎7日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執行局第209次會議上,中國推薦申報的湖南湘西、甘肅張掖兩處地質公園正式獲批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稱號。甘肅張掖丹霞國家地質公園資料圖 新華社記者魏海攝至此,我國世界地質公園數量升至41處,超過全球161處的四分之一,居世界首位。
  • 綠維文旅:世界地質公園概述
    1999年4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156次常務委員會議中提出了建立地質公園計劃(UNESCO Geoparks),目標是在全球建立500個世界地質公園,其中每年擬建20個:並確定中國大陸為建立世界地質公園計劃試點國之一。2004年2月在巴黎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會議上,8個中國國家地質公園和17個歐洲地質公園被批准為首批世界地質公園。
  • 崑崙山升格為世界地質公園 為中國海拔最高
    據新華社電記者從青海省格爾木市政府獲悉,9月23日,在加拿大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六屆國際地質公園大會上,崑崙山國家地質公園獲批升格,成為中國海拔最高的世界級地質公園。  崑崙山世界地質公園工作人員翟菊告訴記者:「園區內的崑崙山口西8.1級地震裂縫,是迄今為止保存最完整的地震遺蹟,被國際地質學界公認為研究喜馬拉雅造山運動和地球強地震機理的天然課堂。」崑崙山世界地質公園內生態結構較為複雜,地質環境古樸原始,分布著許多罕見的地質遺蹟。
  • 張掖世界地質公園揭碑
    張掖世界地質公園揭碑 2020-09-25 19: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世界地質公園|三清山世界地質公園
    三清山世界地質公園位於江西省上饒市境內,面積433平方公裡,2005年9月被列為國家地質公園。2012年9月21日,在葡萄牙阿洛卡舉行的第11屆世界地質公園大會上,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列入世界地質公園名錄 。
  • 探訪貴州織金洞世界地質公園
    織金洞世界地質公園位於貴州省畢節市織金縣境內,園區內地質遺蹟豐富,巖溶洞穴、峽谷等11類遺蹟共同構成一個以洞穴、峽谷、天生橋、天坑為核心的高原喀斯特景觀。織金洞於2015年9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地質公園網絡名錄,實現了貴州世界地質公園「零」的突破。中新社記者 瞿宏倫 攝  7月9日,織金洞景觀塔狀石筍——掌上明珠。
  • 織金洞,貴州省第一個世界地質公園
    從貴陽出發驅車一個半小時行駛105公裡來到畢節市織金縣的織金洞,世界地質公園、國家地質公園、國家自然遺產、國家4A級旅遊景區。一般提到貴州旅遊,首先想到的是貴州的七個5A級景區,黃果樹大瀑布、梵淨山、大小七孔、龍宮、青巖古鎮、鎮遠古鎮和百裡杜鵑。
  • 2020地質調查年度印記
    歲末年尾,我們盤點2020年度地質調查工作取得的新成果,與讀者朋友一起見證中國地質調查事業的新發展。01|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第二輪試採成功 3月26日,自然資源部宣布,由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實施的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第二輪試採取得成功並超額完成目標任務。在水深1225米的南海神狐海域,試採創造了產氣總量86.14萬立方米、日均產氣量2.87萬立方米兩項新的世界紀錄,實現了從「探索性試採」向「試驗性試採」的重大跨越。
  • 劉雪榮講解世界地質公園讓人耳目一新!
    今年5月11日,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世界地質公園聯盟官員,以及國家、省有關領導和專家的見證下,黃岡大別山世界地質公園正式揭碑開園。這在黃岡發展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揭開了黃岡大別山地質資源保護與發展的新篇章。
  • 中國石油2020年度油氣田開發年會側記
    12月25日至27日,中國石油召開2020年度油氣田開發年會,全面總結 「十三五」以來油氣開發工作,交流經驗做法,部署下一步工作。回顧即將過去的這一年,中國石油加快推進「七年行動計劃」,發揮科技核心競爭力作用,抓好提質增效工作,油氣生產呈現穩健發展態勢,實現「十三五」油氣開發工作圓滿收官。
  • 一座地質公園 一部地球歷史
    張恣寬攝江西廬山世界地質公園九華山地質公園雲臺山世界地質公園沂蒙山地質公園蒙山珠峰之龜蒙頂 本版圖片除署名外均據百度世界地質公園鏡泊湖景區迎來遊客高峰安徽黃山世界地質公園中國是世界上地質遺蹟資源豐富、分布地域廣闊、種類齊全的少數國家之一,擁有著千姿百態的地貌景觀,其中,地質公園這種地質資源記錄了地球滄海桑田的變遷
  • 【轉載】中國女科學家張彌曼,獲頒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傑出女...
    當地時間3月22日晚,2018年度「世界傑出女科學家獎」頒獎典禮在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張彌曼與另外4位女科學家獲頒這一獎項。
  • 2017第五屆亞太世界地質公園大會將在織金洞召開
    據了解,目前全球世界地質公園共127個,覆蓋35個國家和地區。亞太世界地質公園網絡是亞洲和太平洋地區世界地質公園的區域性網絡組織,目前共有成員50個,其中中國35個,其他分別分布在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越南等國家。
  • 黃岡大別山世界地質公園迎接首次再評估工作專題會議召開
    10月12日下午,市委書記劉雪榮主持召開黃岡大別山世界地質公園迎接首次再評估工作專題會議,安排部署黃岡大別山世界地質公園再評估工作,統一思想,迅速行動,充分準備,精心迎檢,確保順利通過再評估。市委副書記、市長邱麗新部署工作,市領導汪柏坤、餘友斌、劉忠誠、楊遙、陳武斌出席會議。
  • 織金洞世界地質公園稱號「續期」四年!
    織金洞世界地質公園稱號「續期」四年! 近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織金洞世界地質公園再評估結果為綠牌,世界地質公園稱號延續四年。2019年6月至8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秘書處組織專家對天柱山、泰寧、織金洞和敦煌4個世界地質公園的建設情況進行了實地考察。此次全國共4家世界地質公園接受再評估,4家均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