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會代表聽取報告
「如何讓我遇見你,在我最美麗的時刻……」金秋時節的光霧山彩林似霞,諾水河地下溶洞奇險瑰麗,在「山水畫廊·秀美巴中」最美麗的時刻,參加2020年度中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年會的全國各地地質領域專家學者和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香港地區的41家世界地質公園代表齊聚巴中,圍繞生態文明發展理念,交流經驗、獻計獻策、謀劃未來,共商保護與發展大計。
這是一次經驗交流的盛會
在滿山楓葉紅的時節裡,一年一度的中國世界地質公園年會如約而至。大會期間,主題報告、中國世界地質公園建設成果展、實地考察等行程滿滿。此次大會,旨在進一步加強社會各界對地質遺蹟和景觀的保護、地學知識普及、人文歷史傳承等。
「每一個世界地質公園都是獨特的,我們不追求互相競爭,講究的是合作共享。」在主題報告會上,中國地質大學專家張建平表示,成功的世界地質公園,離不開所在地政府的高度重視,離不開完善、高效、勇於創新的管理團隊,更離不開高素質、有責任心的專家委員會和當地社區的積極參與。
今年7月,湖南湘西、甘肅張掖兩處地質公園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網絡。至此,我國世界地質公園數量升至41家,佔全球世界地質公園總數的四分之一,穩居世界首位。
「作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網絡的『新人』,我們接下來要在區域旅遊資源整合開發、旅遊重點項目建設、文化旅遊特色品牌打造、旅遊服務質量提升等方面下功夫。」張掖世界地質公園相關負責人表示。
「巴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世界地質公園建設,組建了一支精幹高效的管理團隊,兩年來在世界地質公園建設方面取得了不少經驗,值得全國每一個世界地質公園建設單位學習和借鑑。」盛會上,我市光霧山-諾水河世界地質公園創建工作經驗被專家們多次肯定。
這是一次推介巴中的盛會
2018年4月,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執行局批准,光霧山-諾水河世界地質公園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網絡,成為全國第36家、四川省第3家世界地質公園。2020年度中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年會在巴中召開,在四川省尚屬首次,這既是對我市世界地質公園建設的重視和肯定,更是一次難得的機遇。
近年來,我市累計投入1.5億元,實施地質遺蹟調查、保護等52個項目。持續加大科研科普力度,建成地質博物館2個,開發研學旅遊線路5條、科普學校6所,年受眾200餘萬人次,被評為全國自然資源科普基地。
「光霧山-諾水河世界地質公園地質遺蹟資源豐富多樣、規模宏大,人文歷史也非常悠久,自然景觀珍奇秀麗,有非常獨特的價值地位,在我心中是巴中一張靚麗的風景名片。」世界地質公園評估專家、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研究員趙志中表示,通過這次盛會,能讓更多的人認識巴中,了解巴中。
北京延慶世界地質公園管理處書記、主任尤寶軍肯定了我市在世界地質公園建設方面的成績,他說:「這是第二次來巴中,城市發展突飛猛進,光霧山-諾水河世界地質公園這張名片除了自身獨特的優勢,最重要的是離不開政府的支持以及優秀團隊的建設。對巴中來說,這張名片用好了,對於區域經濟發展有很好的引領作用,希望能和巴中加強合作。」
這是一次展望未來的盛會
此次會議是全國世界地質公園的年度盛會,也是巴中地質公園與巴中文旅產業發展的難得契機。未來,巴中將進一步砥礪奮進、開拓創新,秉承「保護、教育、可持續」的世界地質公園發展理念,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機遇,依託地質公園打造品牌知名度、依託特色產品打造品牌認知度、依託優質服務打造品牌美譽度,將光霧山-諾水河世界地質公園打造成巴蜀文化旅遊走廊上的靚麗名片。
廣東韶關市丹霞山管理委員會副主任陳昉介紹,為進一步推進丹霞山世界地質公園自然教育、科普教育的發展,目前在園區開放地帶創新改造了觀鳥教育徑、蝴蝶教育徑、螢火蟲教育徑三條自然教育徑,未來,計劃增加至20條,涵蓋公園特色生態、地質、人文和鄉村資源。
黃山地質公園管理委員會李維認為,世界地質公園憑藉自下而上的管理方式,通過積極開展災害意識和自然恢復知識的培訓,增強當地社區面臨極端情況、各種災害的能力。同時,地質旅遊也是直接帶動社區發展的常用方式。在建設世界地質公園中,要制定好可持續發展政策和社區協調機制,積極參與國際自然保護地體系治理和改革,講好中國生態文明故事。
青山不改,交流常在。一年一度的中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年會即將圓滿結束,但共謀合作,加強學習交流、資源共享,共同挖掘地質公園科研價值、旅遊價值,實現中國世界地質公園建設新跨越的思考仍在繼續!(實習生 付芸熙 記者 何歡/文 夏雨/圖)
原標題:巴山楓葉紅 客從遠方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