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餐食品應運而生
當今社會,快節奏的工作與生活讓許多人可能連坐下來吃飯的時間都沒有。而繁忙的生活也催生了許多健康問題,如肥胖、腸胃炎等。為了保持健康,許多人開始了減肥瘦身或運動健身。在這種社會風潮中,代餐食品應運而生。所謂代餐食品,顧名思義就是取代部分或全部正餐的食物,常見的代餐形式有代餐粉、代餐棒、代餐奶昔以及代餐粥等。
1、肥胖問題困擾不斷 疫情加速代餐成為首選解藥
據權威雜誌發表的全球成年人體重調查報告,中國男性肥胖人數4320萬人,女性肥胖人數4640萬人,中國超越美國,成為全球肥胖人口最多的國家。2018年中國健康調查數據顯示,中國人肥胖率再度飆升到17%。
疫情期間,很多人由於長時間呆在家裡而體重上升,由此帶來的壓力讓他們更關注怎麼健康減肥。同時,健身房和體育場館等公共場所都暫停開放,使人們減肥的中心放在「健康飲食」而非運動。
2、跨界巨頭爭相入局
百事在2020年6月發布了一款桂格品牌的代餐奶昔產品「低卡控」,並稱「代餐市場在中國的高速增長以及消費者對代餐產品的興趣度提升」,是其進軍代餐市場的主要原因。而早在2020年年4月,雀巢就推出了新的代餐品牌NesQino(諾萃怡刻),而這已經是其推出的第三款代餐產品了,前兩款分別是雀巢健康科學旗下的OPTIFAST和雀巢中國旗下的Build U。
除了巨頭入局外,中國代餐市場也少不了初創企業活躍的聲影。根據烯牛數據查詢,2019年起,中國代餐行業的初創企業接二連三獲得資本的青睞,說明行業風口已至。
3、千億市場規模待挖掘
CBNData發布的《天貓食品行業趨勢報告》顯示,代餐食品已經成為全民的大趨勢,新一線和二線城市消費佔比接近五成,從銷售體量及消費者人數上,代餐食品的整體銷售均有著穩步的增長且呈現大於50%的增長率,代餐食品逐漸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喜愛。其中85%的消費者購買代餐的原因是因為健身,在2018年,95後取而代之90後,已經佔據主要消費者地位。管住嘴、邁開腿,年輕人的健康意識正在改變著消費的格局。
2019年天貓和京東等主流電子商務渠道的代餐產品銷售額超過10億元,增長率超過35%。2020年因疫情催生了更大的需求,代餐食品市場規模有望翻倍。據歐睿國際數據統計,2017年,全球代餐市場達到661.6億美元,其中,中國達到571.7億人民幣,預計2022年中國代餐市場會達到1200億人民幣。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功能食品行業品牌競爭與消費需求投資預測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本文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