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疫情下,這個中國公司3億賣掉倫敦大樓,是賺是虧?

2021-01-15 騰訊網

剛剛,中國資本在英國製造了新年第一筆退出交易

英倫投資客(2021年1月12日)獲悉,北京房地產開發商——國銳地產有限公司(簡稱:國銳地產)已成功將其在倫敦金融城持有的大樓Boundary House出售給了奧地利公司Bow Street Operations Limited。

最終成交價為3096萬英鎊(約合3.26億港幣,2.72億人民幣)

以下為港交所上市的國銳地產最新發布的公告:

Boundary House大樓位於倫敦金融城日漸繁華的Aldgate區,該區主打TMT行業,有多家科技、媒體及電信企業在此入駐,包括Uber、Groupon等,且為倫敦市中心著名的金融及保險地帶。

國銳此次出售的物業的具體地址為7–17 Jewry Street,鄰近多條鐵路幹線及地鐵站,最近的地鐵站是Aldgate。

Boundary House是一座對外出租的辦公大樓,內部淨建築面積約為45,062平方英尺,由一層地下室、地面上七層樓,地下室倉庫和七個停車場組成。

值得注意的是,Boundary House是國銳地產在倫敦買的第一個寫字樓,也是整個集團在英國的首個收購項目。

2016年7月11日,國銳斥資2778萬英鎊(約2.8億港元,2.4億人民幣)從房地產投資公司Picton手中收購了Boundary House。

國銳在倫敦買的第一個樓——Boundary House外觀

Boundary House大樓位置

根據國銳官網上的數據,截至2018年底,Boundary House出租給了12名辦公空租戶,出租率達89%,預計每年貢獻約110萬英鎊租金收入

再來看本次的買家——Bow Street Operations Limited

該公司在英國註冊,主營業務是酒店和住宿,為奧地利富豪兄弟魯道夫 普洛貝格(Rudolf Plobberger)和克裡斯蒂安 普洛貝格(Christian Plobberger)所有。

奧地利兄弟接手Boundary House後,有意對大樓擴建75,500平方英尺,並將其改造成酒店。

此前,這對奧地利兄弟也曾計劃將位於倫敦Covent Garden的前鮑街治安法庭(Bow Street Magistrates' Court)改造成一家豪華酒店。該法庭因受理過奧斯卡·王爾德、阿徹勳爵和克雷雙胞胎等案件而聞名。

這對兄弟最初在2013年拿到規劃許可,準備將這棟位於倫敦西區的建築改造為酒店,但因為中途有中東金主出了高價,於是在2016年以7500萬英鎊的價格將其出售給了總部位於卡達多哈的一家投資公司。

出售之後,奧地利富豪便開始尋找另一投資標的,最終鎖定國銳地產出售的Boundary House大樓。

國銳倫敦賣樓,是賺是虧?

從2016年7月買進到2021年1月賣出,國銳共持有Boundary House大樓四年半,先不算槓桿,我們就用現有的數字簡單粗暴的算一下投資回報率:

四年半租金收益495萬英鎊(=110萬英鎊*4.5年)

+大樓增值318萬英鎊(=3096萬英鎊-2778萬英鎊)

=總收益813萬英鎊

÷總投資2778萬英鎊

=29.2%

年化投資收益率:6.48%(=29.2%/4.5)

如果算上從銀行借款比例和融資成本的話,投資收益率應該更高(另外英鎊匯率從2016年到今天也略微漲了一些)。

縱觀整個流程,Boundary House作為國銳操盤的第一個英國項目投資,收益還是可以的,畢竟每年收到穩定租金的同時,大樓還在脫歐和疫情的雙衝擊下增值了318萬英鎊。

國銳地產是誰?

國銳地產起家於北京,開發過三裡屯Village、藍T公寓、國銳金嵿等項目,目前也在美國洛杉磯拿下了位於聖塔莫尼卡繁華區的地塊。

在英國,除了成功操盤Boundary House,國銳地產還於2017年11月斥資1.345億英鎊(約為13.85億港幣,11.76億人民幣),買下了另一幢位於倫敦金融城的寫字樓Juxon House,該樓緊鄰聖保羅大教堂。

國銳地產目前仍持有該樓,每年能夠收到552萬英鎊租金(約為5685.6萬港元,4800萬人民幣),租客包括Intermediate Capital Group、Phoenix Group、Sarasin & Partners等,租金收益率約為4.1%

英倫投資客寫在最後

今天我們簡單計算了國銳地產出售倫敦金融城寫字樓Boundary House這筆交易。

可以看出,雖然英國這兩年經歷了脫歐、疫情等一系列事件(特別疫情對倫敦寫字樓市場造成了巨大衝擊),但國銳最終仍以3096萬英鎊的價格將Boundary House成功賣出,售價對比買入價略有盈利。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疫情衝擊旅遊業和商務差旅的大背景下,奧地利買家仍準備買下大樓後將其改造為酒店,顯示其對倫敦疫情後的經濟反彈充滿信心。

- End -

*歡迎星標英倫投資客,不錯過每條重要推送

歡迎關注英倫投資客

服務於對英國有興趣且能獨立思考的讀者

推送投資訊息和原創分析文章

博主常駐倫敦

是英國皇家特許測量師MRICS

和英國註冊會計師

----

相關焦點

  • 傅士鵬:英國剛批疫苗,香港永泰控股27億買下倫敦德勤大樓
    隨著疫苗開始接種,上班族逐漸回到市中心,倫敦金融城又開始吸引海外資金入場了。據悉,這筆交易此前經歷了長達數月的投標競購,香港永泰最終脫穎而出,目前已接近買下(Under Offer)這個地標寫字樓。Athene Place大樓賣家為英國房地產投資公司Henderson Park。
  • 股價瘋漲 豪賺8個億!他卻被迫斷臂求生 虧錢逃命!|檀公司
    今年受疫情影響,鋁等大宗商品價格出現異常波動,秦安股份自己說認為這是異常下跌,「未來必將隨著中國經濟強勁復甦回到正常價格區間」,基於這個判斷,從2020年4月份開始建倉,進行鋁的期貨投資。下圖是滬鋁主連的走勢圖,最低點正好是3月底,秦安4月建多倉,確實很精準,所以自4月15日以來,公司一共拉了23次期貨平倉的盈虧清單。
  • 製衣起家的永泰集團 啟德拿地失利後轉道倫敦收購德勤大樓
    兩年前,英國房地產投資公司Henderson Park以1.2億英鎊(10.55億人民幣)收購倫敦金融城的寫字樓Athene Place時,其創始合伙人尼克·韋伯表示,這是一幢非凡的建築,已經開始吸引租戶興趣,潛力巨大。但這幢建築在今年7月時就有消息稱,已再度被擺放到交易貨架上。
  • 農村有人回收舊電視機,一臺幾十塊錢,賣掉虧不虧?
    這年頭搞回收的其實都是挺賺錢,平時在農村收破爛的人一個月也能夠賺個兩三千,而在城裡收的話更是月薪上萬都可能的。反正現在收破爛的就是喜歡收各種舊電視電腦什麼的,在農村一些老電視機拿去賣的話,也就是幾十塊錢而已,那麼賣掉虧不虧呢?農村有人回收舊電視機, 一臺幾十塊錢,賣掉虧不虧?
  • 領展3.8億英鎊首入英國 購倫敦金絲雀碼頭The Cabot寫字樓
    觀點地產網訊:7月26日,領展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的管理人領展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領展)宣布,按議定物業價值約3.8億英鎊(相當於37.685億港元),收購位於英國倫敦金絲雀碼頭25 Cabot Square的The Cabot,這也是領展首次收購英國資產。
  • 李嘉誠英國新動作!30億英鎊加碼倫敦,競購英國最大長租公寓項目
    李嘉誠30億英鎊競購英國最大長租公寓資料顯示,李嘉誠計劃收購的倫敦溫布利公園地塊,佔地85英畝,約34萬平方米,相當於半個北京故宮那麼大,是目前英國最大的長租公寓開發項目。目前,倫敦溫布利公園地塊目前由美國投資公司Lone Star持有,該項目總價值高達30億英鎊。
  • 又一個香港富豪投資英國,24億買下英國寫字樓,哥哥就是劉鑾雄
    香港富豪過去10年一直在抄底英國的資產。從李嘉誠開始,劉鑾雄、張松橋、林建嶽、郭炳聯、李文達等香港大富豪都紛紛去英國投資。有英國人更是感嘆香港富豪買下了半個倫敦的地產。李嘉誠剛剛才宣布在英國倫敦投資百億,興建倫敦香港城的項目。目前林建嶽投資幾十億的英國第四高樓也在加緊建設中。
  • 傅士鵬:英國「快時尚之王」破產賣樓 香港建灝地產5.8億接盤
    按成交價來算的話,該樓每年租金收益率為4.3%。  如果本次交易成功,Corinthian House將是香港羅氏家族在倫敦收購的第二棟物業。  2019年12月,羅氏旗下的建灝地產曾以1.3億英鎊(約合13億港幣、11億人民幣)的價格收購了位於考文特花園的永久產權寫字樓Orion House。
  • 疫情下的百老匯和倫敦西區:他們如何自救?
    作為全球兩大戲劇演出中心,美國百老匯和英國倫敦西區每年都會上演大量劇目,這些劇目是「風向標」式的存在,它們在當年及至來年都會成為全球各大演出商眼中的引進候選目標,同時託尼獎、奧利弗等各大獎項的提名劇目也大多出自這裡。但受疫情影響,美國百老匯、倫敦西區及至整個歐洲的演出都在面臨重新調整,2020年下半年及至2021年,全球的戲劇迷們還能看哪些劇目?
  • 不懼疫情,這一次,倫敦又贏了!
    不但如此,考慮到今年疫情這個特殊的大背景,這次評價中還加入了新冠感染情況,各城市在新冠防控中的表現,以及失業率等因素,更凸顯出其專業性和客觀性。 Arup認為,關注倫敦市中心之所以意義重大,是因為市中心區面積雖不大,但卻貢獻了英國近11%的國民產值,帶來的稅收收入也佔到了倫敦390億英鎊稅收盈餘中的大部分。可以說,中心區的快速恢復能夠極大的促進整個倫敦的復甦。
  • 為幫中國戰勝B肝,這個美國人少賺了中國5千億,卻很多人不知道
    中國曾經是全球B肝患者最多的國家,1970年開始,B肝就在中國大規模流行,當年每年就有27萬人死於B肝,比起今天的疫情更加讓人感到恐怖。在這個時候,遠在美國的默沙東公司也成功研發出了B肝疫苗。當時默沙東公司的總裁正是羅伊·瓦傑洛斯。 當時許多公司都認為研發疫苗沒有錢賺,於是都紛紛推出了疫苗的研究。羅伊·瓦傑洛斯卻認為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為它可以真正幫到人類。羅伊·瓦傑洛斯帶領團隊,用了十年的時間做試驗,成功研發了一種新的B肝疫苗,副作用更小,成本更低,可以進行大規模的工業化生產。
  • 侶行「最牛」夫婦,賣掉百萬家產出遊8年,回來卻發現賺兩個億
    然而,中國「最牛」的一對夫婦,在賣掉了數百萬套房產,旅行了8年之後,回來發現他們賺了2億。這次的主人公就是《侶行》節目裡的最牛夫婦!這對夫妻是張昕宇和梁紅。他們都很冒險,喜歡追求極限。他們曾在2008年加入救援隊。後來,為了讓自己更專業,他們花了4年時間學習各種生存技能。
  • 疫情徹底失控了?英國再次拉響紅色警報,中國這下可也要小心了
    ,就深受其害,詹森政府眼看疫情徹底失控,不得不再次拉響紅色警報,就算是疫情防控工作做得十分出色的中國,這下也必須小心。英國的情況冬季以後,新冠疫情就已經出現了第二波高峰,歐洲地區成為了新的"震中",英國的疫情狀況最為嚴峻,這是由於英國出現了新冠病毒的變異體,其傳染性增強了70%,但防疫強度顯然並沒有跟上,所以英國疫情逐步失控,疫情數據不斷創下新高,甚至可以在短短一周的時間裡,死亡病例就上升20%。
  • 中國一「侶行」夫婦,因熱愛旅行賣掉家產,回來發現賺了兩個億
    文/羽墨短短幾十年的時間,中國真的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最直接的體現就是人們現在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生活的質量也是有了很大的改變。我們不單單是在物質上發生了改變,更是在精神上有了很大的轉變。但無論對你而言是多麼困難的事情,也總有人能做到,今天我們給大家介紹的就是中國的一對膽大夫婦,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他們為了旅遊,賣掉了全部的家產,真的讓人匪夷所思,好在結果還是很不錯的,他們回來的時候發現自己賺了兩個億。
  • 疫情之下,倫敦零售業的「新雙城記」
    2020 年 3 月 16 日,隨著其他歐洲城市進入封鎖狀態,倫敦牛津街的店鋪照常營業 圖片來源:Manu Valcarce/W卡洛斯廣場上另一家珠寶商 Jessica McCormack 的執行長 Colleen Caslin 說,她的店也還在營業,不過公司每天都在重新評估這裡的現狀。
  • 傳保利地產擬出售倫敦一棟辦公樓 為英國首筆投資
    來源: 觀點地產網據消息人士1月18日報導,保利地產正考慮出售倫敦一棟價值約1.95億美元的辦公樓。其透露,保利地產邀請幾家經紀人就售樓授權書進行競爭。據了解,該物業為英國律所Charles Russell Speechlys,據悉Russell Speechlys在倫敦金融城的總部大樓5 Fleet Place,為保利在英國的第一筆投資,於2016年初,保利地產以1.45億英鎊買下這座寫字樓。
  • 洽購一棟帶長期租約的辦公大樓 領展非常時刻再尋入英
    但截至2019/2020財年末,領展旗下物業仍有85.5%坐落香港大本營,包括126個不同類型的項目,當中大部分為非 CBD 區的社區購物中心、菜場、街市,還包括不少停車場或教育、福利及配套設施。其餘中國內地物業佔比12.8%,海外佔比1.7%。
  • 倫敦最高級別封鎖,英國的「群體免疫」失敗的政治文化原因
    歷任英國君主,都在這個地方——威斯特敏斯特加冕其次,在疫情初期只注重中國,而忽視病毒的傳播性,不得已而為之的「群體免疫」在這種情況下敗北。英國政府其實在今年 1 月份就重視了,但他們的焦點主要是將武漢作為重點,對從中國武漢的航班開始限制。其後據報導只發現了 2 名患者,並隔離。
  • 英國已經成功脫歐,李嘉誠在英國的4000億投資是不是要涼涼了?
    英國脫歐已經鬧了好幾年,從2013年首次提出脫歐開始,歷經了7年時間,英國脫歐終於塵埃落定,並如願以償。這幾天全國網民可能都在關注肺炎疫情的事情,但在地球的另一端卻發生了一件大事情,那就是英國成功脫歐。當地時間1月31日23時,英國正式脫離歐洲聯盟。
  • 倫敦上演時長第二音樂劇退出舞臺!疫情下的英國文化產業這樣置之死...
    上海社會科學院應用經濟研究所文化創意產業研究室副主任曹禕遐剛從英國訪學歸來不久。她的觀察與思考頗予人以啟示。 疫情對文創產業的衝擊比想像中大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背景下,對那些受到影響較為滯後的產業(以藝術行業、文創產業為代表),需要引起足夠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