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最高級別封鎖,英國的「群體免疫」失敗的政治文化原因

2021-01-09 仲尼之丘

英國倫敦已經實施最高級別「四級」封鎖限制,倫敦街頭一時空蕩蕩。與此情狀相同的是法國巴黎,艾菲爾鐵塔前已經空無一人。

其中最令人擔憂的是,新冠病毒在英國出現新變種,連在大洋彼岸的紐約州長都開始擔心。

紐約州長為何擔心?

據美國廣播公司(ABC)報導,紐約州州長科莫批評說,既然有一種新的變種病毒在英國傳播,為什麼每天仍有航班從英國飛抵紐約機場,也沒有要求乘客提供核酸檢測證明?

也就是,這種「變種病毒」因飛機而在播散。

倫敦,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

但英國的反應似乎也比較慢,其實發現「變種」是前幾日的,至少在 12 月 14 日英國衛生大臣馬特·漢考就已經宣布了消息,19 日,英國首相詹森還表示這種「變種」的傳播性比已存在的病毒高出70%。

但英國一直磨蹭到20 日上午才開始最高級別封鎖限制。

讓人對英國政府對待疫情的態度產生懷疑。英國政府反應為何如此之慢?我覺得與英國的體制和政治文化分不開的。

01 三地首府,意見林立,三個制度,無法統一,實行「群體免疫」的不得已

其實,漢語中現在總把這個國家叫「英國」,只是習慣上的,並不是非常準確,中文早期把它叫作「英聯王國」[備註1],應該比較妥帖。

因為在國際標準簡稱中,也把它叫作「聯合王國」,縮寫為UK,從「United Kingdom」而來。這很說明英國的體制問題。

英國在地理上,是本土位西歐,但也有海外領地。本土在歐洲大陸的西北面,然後領導著大不列顛島、愛爾蘭島東北部分及一系列較小島嶼。跟北愛爾蘭有唯一的陸上國境線。

除此之外,英國被大西洋環繞,東為北海,南為英吉利海峽,西南偏南為凱爾特海,與愛爾蘭隔愛爾蘭海相望。

總之,它由四個構成國組成,英格蘭、蘇格蘭、威爾斯和北愛爾蘭。

英國地形圖

面積也不算非常大,但卻實行一種比較奇特的政治體制,其政府是「單一制」、「議會制」、「君主立憲制」的綜合。

既保留傳統,又仿效美國。

這種體制文化是需要有妥協的,比如,除英格蘭之外,蘇格蘭、威爾斯和北愛爾蘭這三個構成國都是在主政府的權力下放體系之下的。

現今英國女王及大英國協領袖伊莉莎白二世

從「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這個稱呼就可以看出來,是「聯合」,聯合跟美國的「聯邦」性質差不多。

也就是這些構成國有一定的自由權,有點像中國西周封建的諸侯國,天子是天下共主,但並不能完全乾預齊國、晉國的主權。美國聯邦也是如此,聯邦政府最高級,但是各州(邦)也有一定的權力,相當於國。

這些下屬邦、國、州,基本上是把完全的國防權和外交權交給了政府,其他的權並未全交。

美國交給了「聯邦政府」,英國則交給了英國政府。

唯一例外的就是大不列顛島附近的曼島、根西行政區及澤西行政區並非聯合王國的一部分而已,因為它們屬於皇家屬地。

泰唔士河畔的威斯敏斯特宮,是聯合王國的議會

現在,問題來了。

首先,疫情屬於國防事務、外交事務嗎?不是!

所以,這對整個聯合王國統一抗疫政策實施有很大的限制,因為四者本為一體,現在如此「禁令」卻無法統一貫徹,這就很難防治疫情。

換言之,英國不能像中國那樣,一句話便可全民防疫。他們還需要溝通、討論,各種意見林立,等到確定下來,已經有點來不及了。

這就叫三地首府,意見林立,三個制度,無法統一。

歷任英國君主,都在這個地方——威斯特敏斯特加冕

其次,在疫情初期只注重中國,而忽視病毒的傳播性,不得已而為之的「群體免疫」在這種情況下敗北。

英國政府其實在今年 1 月份就重視了,但他們的焦點主要是將武漢作為重點,對從中國武漢的航班開始限制。其後據報導只發現了 2 名患者,並隔離。

但是在今年的 2 月份情況有變,因為 2 月 6 日,英國一名去過新加坡的男子感染了,此後在法國住院。

其後,就是英國BBC報導了英國兩例確診病例為全科醫生 。

英國政府在 2 月 14 日發布的抗疫指南是:

任何可能病例的接觸者都需要隔離或隔離。在實際操作中,對於乘坐過飛機的乘客,這將包括所有坐在前後兩排的乘客。

此後就是疫情一發不可收拾,北愛爾蘭、威爾斯全都出現感染者。

到 3 月 12 日的時候,英國累計確診病例為590例,與前一天相比新增130例。

英國政府卻在這時候發布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首相詹森與英格蘭首席醫療官克裡斯·惠蒂在倫敦新聞發布會現場,宣布要進行「群體免疫」。

意思是,前面的操作是「遏制」。但似乎「遏制」無用,那麼我們就進行下一階段,「延緩」。

英國皇家海軍伊莉莎白女王級的伊莉莎白女王號,是英軍最新的的航空母艦

當然,不久這個「群體免疫」就失敗了。因為這在英國爭議很大。

2月28日,彭博新聞報導從英國議員尼基·艾肯中得知,如果疫情嚴重擴散,有緊急計劃在海德公園設立臨時停屍間,不過隨後又表示沒有這個計劃。

首相鮑裡斯·詹森在記者會上說:

「坦白地說,更多家庭將有親人死亡。」

這些都引起了英國人的反對,最重要的是,當英國政府表示防疫裝備不足的時候,他們給出了「請按照』季節性流感』防疫就好」的指示。

英國人認為政府在送他們去死,對政府和領導失去信心。

其實這段時間是錯過了最佳的防疫時期的。

無論如何,這實際上是如英國批評者說的那樣,是「拿公眾做實驗」。

從此之後,英國疫情就一發不可收拾了。

倫敦紅色巴士,如今已無法出現在倫敦街

02 更多地考慮經濟,而忽視了創造經濟的生命

從 2 月底到 3 月,英國經濟受到了衝擊,比如英國本土航空業受到疫情影響,英國航空、維珍航空等航空公司要求員工放無薪假,3月5日廉航公司弗萊比航空宣布破產。

這種衝擊可能給英國政府帶來了壓力,因為如果以名義GDP為量度的話,英國是世界第五大經濟體,以購買力平價為量度的話,英國是世界第九大經濟體。

強國最怕受到經濟衝擊。

英國政府是估計到了這種情況才決定實行「拖延」防治的。美國也大抵如此。

其在 3 月底實行的全國封城防疫,最初設定三周,後來延長到 5 月。

到 5 月 11 日起,就不再限制了。

2019冠狀病毒病英國疫情,數據截止 12 月初,圖源:谷歌

放開的理由,並非疫情完全遏制住了,而是2020年6月12日,根據公布的數據,4月份英國經濟環比萎縮20.4%,同比萎縮24.5%。工業產值環比下降20.3%,其中製造業產值下降近四分之一。服務業產值環比下降19%[2]。

這種影響對政府的衝擊非常大。

所以英國政府不敢長期封閉。

即便從發現「變種」病毒開始,他們的反應也是比較慢,直到當地時間19日,英國衛生大臣漢考克談到當前英國的新冠肺炎疫情時表示,該國發現的新冠病毒新毒株已經失去控制,英國政府必須對其進行控制,且有責任採取行動。

同時,大批倫敦人「封城」前逃離首都,英國衛生大臣漢考克認為這是政府「完全不負責」導致的。

大批倫敦人「封城」前逃離首都

英國政府才一下子下達「四級」防控指令。

另外一個原因,恐怕是英美文化相似,美國人愛「自由」,可以「不怕死」,英國人大體也差不多。這給政府防疫也帶來了很多顧慮和困難。防疫實施比較困難。

最後,還有一個原因,應該是英國放鬆警惕的一個理由,那就是對疫苗的依賴。早在 12 月初,英國就從美國的輝瑞公司拿到了 3 億劑疫苗,並很快分發接種。而後,以為疫苗可以一勞永逸,防疫就放鬆了。從而導致「變種」出現,反應緩慢。

倫敦希思羅機場第5航廈。該機場是世界上最繁忙、運量名列前茅的機場之一,如今也航班減少

總之,這些比較「緩慢」的反應,是其綜合的體制、文化影響而造成的。但最終這種「變種」病毒恐怕也會成為世界各國要共同面對的大敵。

這場疫情,將人類放在了一條船上,必須齊心協力,打破文化、種族、政治等限制,共同面對,才能取得勝利!

相關焦點

  • 單日死亡人數破紀錄,群體免疫幻想破碎,英國政府考慮全國封鎖
    詹森強調,封鎖措施確實在控制疫情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相比上周,本周的單日新增確診病例減少了23.7%。其中,倫敦地區的單日新增確診病例下降的明顯,英格蘭的疫情也因為封鎖開始放緩。所以,現在英國政府正在考慮,是否在全國範圍內實行全面封鎖,已達到更好控制新冠病毒傳播的目的。
  • 英國第三次全境封鎖是不是證明「群體免疫」政策的失敗
    英國出現變種新冠病毒後,1月4日新增超過5.8萬例新症,創單日新高,407名患者因疫死亡。首相詹森4日發表全國電視講話,宣布英國第三次實施全境封鎖措施到至少2月中旬。除採購生活必需品或照顧老幼外,任何人不得外出,所有學校也必須關閉至2月。
  • 英國群體免疫完全失敗,為什麼昔日盟友不伸出援手?
    圖為英國首相今年的疫情還在世界範圍內肆虐,兩個壞消息接連從英國傳來,首先是病毒出現了變異,這也標誌著英國群體免疫完全失敗了,倫敦封城開始引發英國國民大逃亡,現場簡直比恐怖片更加真實?圖為疫情下的英國相反,國土面積與人口都少得多的英國,在疫情出現之後卻直接宣布不抵抗,這次抗疫失敗了,這才讓疫情在英國以及歐洲大陸上迅速蔓延,在疫情爆發之後,歐洲各國甚至為了爭奪醫療物資而不惜翻臉,比如德國就強行扣押從該國境內運輸的醫療物資
  • 「群體免疫」爭議再起,科學界又撕裂了嗎?
    《宣言》表示,隨著人類免疫力增強,包括易感人群在內的所有人被感染的風險都會下降,最終達到 「群體免疫」。平衡風險和收益的一個做法,就是讓死亡風險小的人群恢復正常生活,通過自然感染後逐漸建立對新冠病毒的免疫力,同時重點保護那些風險最高的人。
  • 56歲英國首相確診新冠肺炎 說好的群體免疫呢?
    今天,英國首相鮑裡斯確診。好了,所有關於「群體免疫」的陰謀論都可以閉嘴了,從上到下英國都執行了這一政策,在一個國家最該重視衛生安全的兩個地方,確診了兩位最敏感的大人物,足可見對疫情輕視到什麼程度。72歲的查爾斯王儲和56歲的鮑裡斯,都不算年輕人,甚至可以說是群體免疫政策下,應該優先被放棄的年紀。
  • 英國新冠變異,給世界帶來三大挑戰!群體免疫還行得通嗎?
    其實英國人對封鎖並不陌生,這次反響大主要是因為首相先生不久前還表示,取消聖誕節很「不人性」,絕對不會不讓大家過大年。  既然倫敦不能過大年,但就去別處過,於是就出現了「大逃亡」的景象。  反對黨領袖之所以要拿1939年的倫敦「大逃亡」作對比,主要是諷刺詹森出爾反爾。1939年的張伯倫首相一再向英國人保證,不會有戰爭,和平一定會到來。
  • 英國「群體免疫」行得通嗎?
    圖片來源:衛報記者 | 田思奇在歐洲成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震中」之時,英國政府專家提出一項流行病學中的概念——「群體免疫」。粗略估計顯示,如果三分之二英國人感染並康復後獲得免疫,那麼英國人將全部安全。但從目前對新冠病毒的認知來看,事實也許不如理論中那樣完美。
  • 國家群體免疫,病毒競爭上崗
    版權: 作者 高翼 黃子榮 編輯 姚書恆 出品 遠川研究所醫藥組 來源 遠川商業評論聖誕節前的倫敦,像極了此前春節時的武漢。前日,英國首相鮑裡斯高調宣布病毒已經發生變異,衛生大臣宣稱「變異病毒傳染力提高70」,隨即對首都倫敦、東南部各郡開啟「4級」封鎖,這基本等與國內的封城。
  • 英國疫情可能持續至2021年春天!實行「群體免疫」的英國,即將被...
    但在這一眾國家中,有一個國家的舉措卻讓人摸不著頭腦,就是英國。在其他國家封鎖的封鎖隔離的隔離的時候,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卻並沒有相同的打算。他不但讓商店繼續營業學校繼續上課,甚至還說出「英國民眾應該做好痛失至親的準備」。
  • 群體免疫成病毒培養皿,歐洲各國是否應向英國索賠
    近日,新冠病毒在倫敦爆發式傳播引起國際高度關注。爆發式傳播的主因有二,一是倫敦新冠病毒出現新變種,傳播性較普通新冠病毒高70%,堪稱高攻擊性病毒;二是英國最早提出群體免疫論,為新冠病毒的傳播、再傳播、交叉感染提供了理想環境,堪稱高攻擊性病毒巨大培養皿。 群體免疫究竟啥意思?
  • 群體免疫變逃逸?英國人集體逃離倫敦,衛生大臣坦言:疫情已失控
    本以為英國全面分發疫苗可以有效控制疫情,可沒想到劇情反轉新冠病毒變異並再度導致了英國疫情的失控。現在整個歐洲因為疫情鬧得雞飛狗跳,再加上法國總統馬克龍感染新冠病毒,都加劇了人們的恐慌心理。在這個時候,英國首相詹森表示要對倫敦封城,英國民眾如同驚弓之鳥,紛紛逃離倫敦。
  • 英媒數千科學家支持群體免疫,呼籲結束對年輕人封鎖,網友:胡說
    英媒數千科學家支持群體免疫,呼籲結束對年輕人封鎖,網友:胡說新冠疫情是全球共同的敵人,但有些國家總是提出比較荒唐可笑的防疫措施,估計很多理由連自己都不能說服吧,據數據顯示,英國目前新冠累計確診人數已超過54萬例,死亡人數也已經超過4.2萬例,令人痛心。
  • 倫敦上演大逃亡,首相被罵上熱搜,英國「群體免疫」是怎麼到這一步的?
    這兩天,英國疫情警報驟然拉響,「倫敦一夜封城,多國緊急停航」等消息引發關注,居民扎堆逃離倫敦的圖片和視頻在網絡上熱傳。12月19日,英國政府確認出現新冠病毒變異。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表示,新變種的傳染性比普通的新冠病毒高70%。20日起,倫敦及周邊地區,已從三級防控級別提升至最高級別四級。倫敦市長薩迪克·汗20日說,「這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我們的城市面臨的最艱難的聖誕節」。
  • 英國搞群體免疫,是適者生存還是龐氏騙局?
    文/周郎就在義大利和西班牙已經舉國封禁,歐洲各國政要也被爆出確診,英國女王趕緊遷往別邸避難隔離時,英國傳出來令人震驚並極具爭議的政策——群體免疫抗疫法。英國政府首席科學官派屈克·瓦朗斯解釋其群體免疫防控策略(圖片來源:SKY TV截屏)那麼究竟是誰「費盡心機,絞盡腦汁」後想出了這麼一個在生物界「充分發揮」達爾文進化論,又在哲學界「體現」道家無為而治的「絕妙計劃」呢?據英國媒體給出的信息,英國官方最先提出群體免疫這一策略的是該國首席科學顧問派屈克·瓦朗斯。
  • 「群體免疫」爭議背後:還原英國抗疫邏輯
    英國政府並非直接舉雙手投降、「0舉措」,首席醫療官明確表示在延遲階段,為了延緩病毒傳播,會採取更多行動。英國政府也不是不隔離,而是選擇在最合適的時機進行隔離  3. 「群體免疫「的核心主張是如果絕大多數人(60%)感染這種病毒後能夠建立群體免疫力,那麼更多的人就會因此而受益,過分抑制可能會在之後造成疫情反彈。
  • 權威研究:群體免疫幾無可能.數十萬房產買家將錯過印花稅減免
    因此針對新冠疫情而言,群體免疫的理論很難實現。因此新冠疫苗對防疫至關重要。與此同時,最新臨床測試數據顯示,牛津大學疫苗在老年群體中同樣產生了非常有效的免疫反應。新冠愈後抗體下降迅速群體免疫幾無可能倫敦帝國理工學院一個研究團隊的最新研究發現,受到
  • 英國脫歐是把腦子也留在歐盟了麼?群體免疫,是物競天擇還是優勝劣汰
    導讀:「這都21世紀了,英國你不主動防疫,居然還用群體免疫策略......看來詹森是可能覺得英國人口實在是太多了吧。」2020年3月13日,英國政府首席科學顧問派屈克·瓦蘭斯表示,將需要大約60%的英國人口感染新冠病毒以獲得「群體免疫力」。
  • 英國抗疫政策大反轉,群體免疫療法失敗!專家稱那樣做要死25萬人
    針對日益嚴峻形勢,英國政府和人民再也坐不住了,義大利的例子就在眼前,此刻英國防疫政策出現大反轉,政府做出及時調整,不再提倡群體免疫了。他主張群體免法,讓4000萬英國人接觸新冠病毒,以便達到60%的人群感染,在全國形成群體免疫效果。新冠病毒很有可能會像季節性流感那樣,每年都會發生,長遠來看,形成群體免疫才能在未來有效控制傳播。群體免疫是指在疾病流行過程中逐步形成免疫力,當群體免疫力提高時,病毒的傳播力也就會相應下降。
  • 「群體免疫」闖下大禍,致新冠發生變種,世衛警告:傳染性更強了
    英國群體免疫闖下大禍,國民陷入危險之中 在眾多國家實行防控措施管控疫情的時候,英國還在呼籲國民「群體免疫」,因為英國在脫歐之後,經濟面臨困境無法支持國家的抗疫政策
  • 「群體免疫」成笑話,英國發現「變異版」新冠病毒,傳播速度更快
    撰文:泉泉眾所周知,英國政府在疫情爆發初期採取了「群體免疫」政策。該政策並沒有成功控制住疫情,反而令疫情加劇惡化。進入11月份之後,世界各國接連爆發了第二波新冠疫情,英國自然受到了猛烈衝擊。近日有消息稱,英國境內發現了變種的新冠肺炎病毒,這種變種病毒正在持續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