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搞群體免疫,是適者生存還是龐氏騙局?

2021-01-13 局座召忠

文/周郎

就在義大利和西班牙已經舉國封禁,歐洲各國政要也被爆出確診,英國女王趕緊遷往別邸避難隔離時,英國傳出來令人震驚並極具爭議的政策——群體免疫抗疫法。

英國政府首席科學官派屈克·瓦朗斯

解釋其群體免疫防控策略

(圖片來源:SKY TV截屏)

那麼究竟是誰「費盡心機,絞盡腦汁」後想出了這麼一個在生物界「充分發揮」達爾文進化論,又在哲學界「體現」道家無為而治的「絕妙計劃」呢?

據英國媒體給出的信息,英國官方最先提出群體免疫這一策略的是該國首席科學顧問派屈克·瓦朗斯。

(圖源:PA)

3月13日在接受英國天空電視臺採訪時,派屈克表示,大約60%的英國人將需要感染新冠病毒,以使社會對未來的疫情具有群體免疫。英國目前約有6600萬人口,如果派屈克的抗疫法真的實施,那麼在英國就會有4000萬人需要感染新冠病毒。

(圖源:路透社)

隨後他對自己的方法給出了「極為專業」的解釋:

如果封鎖一切,在解除這種封鎖以後,病毒還會捲土重來。因為短期不可能徹底消滅病毒,考慮長期防控目標,要讓足夠多的英國人被感染。目前階段英國政府能做的、最合理、最恰當的措施,儘量拖延疫情到達頂峰的時間,與此同時也需要有人被感染並產生抗體,在今年夏天到下一個冬天到來之前,完成這一目標。

英國首相鮑裡斯也暗示了會採用拖延疫情傳播的方法應對疫情:「要做好失去所愛之人的準備」。

(圖源:微博)

3月16日,英國衛生當局發布的最新數字顯示,英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累計已達1392例,較前一天公布的數字增加252例,累計死亡病例達36人。

我們回顧下英國官方配套的幾步安排:

首先是停止對輕症患者的核酸檢測,告誡有症狀的民眾自己居家隔離。政府建議,所有出現咳嗽、發熱等症狀的人居家隔離7天,症狀不嚴重的人不要撥打英國的111醫療諮詢電話,除非症狀出現惡化。

隨後宣布不會停課,也不會明令禁止大型活動。雖然官方已經禁止學校安排學生出國旅行、建議70歲以上的老年人近期不要出行,再次強調洗手的重要性,但並未取消大規模集會,也沒有關停學校。政府認為,取消大規模集會是「最不有效」的措施之一,這只會讓英國的最高病例數「減少5%」。

很明顯這就是已經在暗中執行拖延疫情傳播這一方法了。

看到這,你是不是想立馬開噴?別著急,因為英國官方是「真的」有理論依據的。

(圖源:維基百科)

首先我們先和大家簡單糾正下,「群體免疫」這一概念其實是中性的,因為它是有自己的語境和條件。根據美國疾控中心(CDC)給出的定義,群體免疫即在某種情況下,有足夠比例的人群對傳染病具有免疫力(通過接種疫苗或先前患有該病),從而令這種傳染病不能在人與人之間傳播。

根據此前研究,形成群體免疫的核心是需要有足夠多的人具有免疫能力,或是我們人為幹預用疫苗免疫,或是自然免疫。上世紀80年代後期,美國曾通過大量接種疫苗,來保護該國的學齡前兒童免於感染麻疹。

美國在開始使用麻疹疫苗後

每年病例顯著下降

(圖源:維基百科)

群體免疫是否有效,需要達到群體免疫門檻,這與病毒的基本傳染數R0值(即平均一個病人傳染的人數,R0<1即認為傳染病得到了控制)相關。目前學界普遍認為新冠病毒的R0值在2-3左右,也就是說英國想要形成群體免疫,需要有50%至67%的人免疫新冠病毒。

從理論看,其實英國官方做的決定並不是毫無道理,但是我們從實際看,這一適者生存的方法真的是抗疫中的下策。

我們都知道新冠肺炎的死亡案例中,很多人其實是因為人感染新冠病毒後機體過度免疫反應,使得很多人體正常細胞等被誤殺,最終導致機體功能喪失,或者引起併發症最終導致人的死亡。

免疫反應

(圖源: Webridge)

這不是什麼醫療實驗遊戲,這是一條條鮮活的生命,沒有一個人該為這場疫情付出生命的代價,而英國的操作會讓一百多萬人無辜喪生;更何況誰也不能保證,這場感染「狂歡」能達到群體免疫的效果,而不是生化危機的結局。即便真的有了不幸中萬幸的局面出現,英國熬過去了但是還會有各種未知後遺症的可能。

而且現在已經有了中國防控的經驗,英國人民當然不會再自我欺騙,只會認為政府這是消極抗疫,根本就把人命當兒戲。

(圖源:AP)

再看一看義大利已經舉國封禁,全民爭做音樂家配合抗疫,中國也開始幫助其他國家共渡難關,英國這時候還想著吃另類的「人口紅利」,實在是在最錯誤的時候宣布了最錯誤的執行方法。

英國著名醫學雜誌《柳葉刀》的主編理察·霍頓在社交媒體上批評稱,英國政府正在「與公眾玩輪盤賭」。世界衛生組織也不點名的批評了包括英國在內的幾個國家政府:

「那種認為各國應該從遏制病毒傳播轉向延緩傳播的想法是錯誤和危險的。相反,我們必須加倍努力遏制病毒進一步傳播。」

(圖源:衛報)

媒體們也吵開了花,最終英國官方不得不出來找臺階下。當地時間3月15日,英國衛生大臣漢考克在英國主流報紙《星期日電訊報》上發文稱,英國政府將在下周(3月16日至22日)發布一項緊急法案以對抗疫情,「群體免疫」僅為科學概念。

報導截圖

他進一步解釋道,官方之前拋出來的方法是全方位都考慮到的錦囊集,群體免疫只是其中之一的極端方式,和平時期不會使用,只是供大家探討的。真正更為嚴格的抗議政策下一周會開始實行。

我們不想用陰謀論的方式去揣測,英國政府究竟有沒有通過先拋出群體免疫這一極端方法來試探民意,看看是否有可執行性。只希望英國政府真的說到做到,在人類命運共同體面前誰都不想看到有一個國家在消極抗疫,任其發展。

因為每一個可能消失的生命都是某一個人的母親、父親、女兒、兒子;當有人逆行時,我們不能讓人們回望後方空無一物無可期盼。

希望海德公園永遠只是皇家公園,只會綠草如茵,花香四溢;也希望犧牲一部分群體來保護另一部分群體永遠只是一句假設。

相關焦點

  • 英國群體免疫的真相是什麼?先感染60%,再死幾百萬,適者生存?
    原本大家的關注點都主要集中在這些疫情發展更迅速的國家,但英國的群體免疫卻突出重圍,這個建立在不列顛群島上的國度,近日引起了輿論的軒然大波。不同於大多數國家的應對策略,英國負責抗擊疫情的首席科學顧問表示,希望通過60%的人去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從而讓大家擁有群體免疫力,以達到阻止病毒進一步傳播的目的,並將隔離這樣的物理措施視為疫情反彈的最大可能。
  • 英國欲用「群體免疫」法應對新冠?專家:現實版《人類清除計劃》
    新冠疫情來襲,英國居然宣布採取「不抵抗政策」。3月12日,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宣布如何應對新冠疫情時說英國要靠「群體免疫」來對付新冠肺炎,所謂「群體免疫」指的是當一個群體中有足夠多的人感染了某種疾病的時候,由於大家大都產生了針對導致這種疾病的病毒的抗體,所以這種病毒就無法在人群中大規模傳播了,因此就會漸漸趨向於消失。
  • ...饒毅:這是英國首相的謊言 本質就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就在派屈克說出上述內容的前一日,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在講話中提到,英國民眾要做好「自己摯愛的人因病早逝」的準備。來自英國官方的聲音顯示出該國正在以一種極為「大膽出位」的策略應對新冠疫情,而這種策略被認為具有相當大的風險與不確定性,甚至有不少專家直斥這是一種「物競天擇」「優勝劣汰」的手段。派屈克提出的群體免疫概念由來已久。
  • 文明社會裡的人們,為什麼認同適者生存、弱肉強食?
    2020-03-25 16:28:22 來源: 俚言雜談 舉報   適者生存
  • 英國的「群體免疫」,是豪賭還是謊言?
    若這一結論得到證實,意味著兩個多月來,新冠肺炎在英國的傳播已經使該國獲得了顯著的群體免疫力,這項研究很快將在醫學預印本平臺medRxiv上發表。在《每日郵報》中提到了「群體免疫」這一概念,也就是說人群中大多數都有了對抗病毒的抗體後,疫情也會得到了控制,不會再大規模爆發。他們抓住的新冠肺炎點就是「自限性疾病」,新冠肺炎發展到一定程度後,靠自身免疫調節就能恢復和治癒,但是英國忽略了一點,那就是「並非所有人都能扛到自愈」。
  • 龐氏騙局簡史(三)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進程,改頭換面的「龐氏騙局」大量進入中國。在上個世紀80年代,我國南方地區曾經出現一種「老鼠會」,就是「龐氏騙局」的翻版。而更令人熟知的「龐氏騙局」改進版,就是各種各樣的傳銷。一些在中國發生的非法集資案,大多也都是「龐氏騙局」的再現。
  • MMM平臺龐氏騙局 數百萬國人誤入其中
    其實3M騙局是龐氏騙局的一種,是最古老和最常見的投資詐騙,該騙局騙人向虛設的投資,以投資者的錢作為快速盈利付給最初投資者以誘使更多人上當。龐氏騙局在中國又稱「拆東牆補西牆」、「空手套白狼」。簡言之就是利用新投資人的錢來向老投資者支付利息和短期回報,以製造賺錢的假象進而騙取更多的投資。
  • 龐茲與麥道夫:龐氏騙局大推手
    01什麼是龐氏騙局龐氏騙局所以這也是發展最迅猛、形式最多變的一種金融騙局,更成為了其他很多金融騙局的「核心思想」。只要看清了龐氏騙局,世界上90%的金融騙局就都能看懂了。你看,龐氏和傳銷天生是一對。只用一年,龐茲就破產了。然後人們才知道,他根本就沒有買什麼郵票,更沒有什麼套利交易,「龐氏騙局」因他得名。
  • 龐氏騙局盛行百年,你中招了嗎
    四叔說一百多年前出現的龐氏騙局至今還在流行,比如2009年發生的麥道夫詐騙案以及e租寶事件就是妥妥的龐氏騙局。那到底啥是龐氏騙局呢?簡而言之就是利用新投資人的錢來向老投資者支付利息和短期回報,以製造賺錢的假象,進而騙取更多的投資的一種騙局。
  • 英國脫歐是把腦子也留在歐盟了麼?群體免疫,是物競天擇還是優勝劣汰
    導讀:「這都21世紀了,英國你不主動防疫,居然還用群體免疫策略......看來詹森是可能覺得英國人口實在是太多了吧。」2020年3月13日,英國政府首席科學顧問派屈克·瓦蘭斯表示,將需要大約60%的英國人口感染新冠病毒以獲得「群體免疫力」。
  • 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
    這個社會很豐富,不是你想的那麼可怕,也不是你幻想的那麼美好,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有的人在負重前行,有的人在墨守成規,有的人成了社會的精英,有的人被社會淘汰。人生就是一個不斷改變,不斷適應的過程,改變自己,適應環境,才能隨著時代巨輪滾滾向前。
  • 「群體免疫」=「野獸生存法則」,是人類歷史的倒退
    群體免疫(herd immunity,group immunity),是指人群或牲畜群體對傳染的抵抗力。群體免疫水平高,表示群體中對傳染具有抵抗力的動物百分比高。(是動物,人是有智慧的,又不是到了亡國滅種的時候,人類需要「底線」)2020年3月13日,英國政府首席科學顧問派屈克·瓦蘭斯表示,將需要大約60%的英國人口感染新冠病毒以獲得「群體免疫力」。
  • 滙豐銀行又陷醜聞 捲入5億「龐氏騙局」
    捲入這場5億「龐氏騙局」洗錢、縱容龐氏騙局……隨著美國財政部秘密文件的洩露,一個大瓜浮出水面。據多家外媒報導,秘密文件顯示,滙豐銀行明知客戶涉嫌「龐氏騙局」,仍縱容其將80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5.4億元)的資產從其美國滙豐銀行的帳戶轉至香港帳戶。在這些文件中,除了滙豐,出現頻率最多的銀行分別是渣打、摩根大通、德意志銀行和紐約梅隆銀行。
  • 「龐氏騙局」創始人:人們瘋狂效仿他的騙局,卻不知他的悲劇下場
    聽起來十分誘人,你的父母可能會很心動想要投資,但你肯定會制止他們,因為很簡單,這是一個很典型的龐氏騙局,你懂得它帶來的危害,你的父母因此免受被騙的風險,但很多人不在父母旁邊,在利誘下被騙 ,最終妻離子散。
  • 侏羅紀世界適者生存
    侏羅紀時代雖然已經過去很久很久了,但許多小夥伴仍然是恐龍的忠實粉絲,而侏羅紀世界適者生存就是一款以侏羅紀為背景的動作冒險類手遊,這款遊戲的畫面非常的逼真,玩家在遊戲中不僅可以見識到各種各樣的恐龍,更是還能控制它們進行對抗,喜歡侏羅紀的小夥伴快來下載暢玩吧。
  • 專家:達爾文沒明確提出「適者生存」
    旅美知名生物學家苗德歲,昨天在南京的一場講座上糾正說,其實除了在《物種起源》第五版序言中引用過這一句話,達爾文從沒說過這樣的話,甚至他自己都懷疑「適者生存」是否靠譜。他指出,被中國人熟知的「適者生存」這段話,其實出現在《物種起源》第五版中,但其他版本當中都沒有明確提及。而且,所謂「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其實出自翻譯家、教育家嚴復先生在1895年編寫的《天演論》。他是從赫胥黎《進化論與倫理學》一書中,抽出來介紹達爾文演化論的部分內容,並加進去他自己的很多見解和想法。但這並不等於是達爾文提出了「適者生存」。
  • 英國決定讓60%民眾感染新冠!此次「群體免疫」,超10w民眾急了!
    當歐洲國家紛紛開始採取封國、停課、停學等等措施來控制新冠疫情時,只有頭最鐵的英國依舊我行我素,憑藉「群體免疫」的大膽防疫策略引起了全球熱議! 而有英國專家估計,此舉措需要60%的國民通過感染新冠病毒後自愈,就可達到「群體免疫」目標!
  • 大名頂頂的龐茲和他的「龐氏騙局」
    出獄之後的龐茲在亞特蘭大市已經很難生存,幸而當時的美國還沒有「信用聯網」的做法,於是他隱瞞了自己以往的斑斑劣跡,再度回到波士頓,並且和一個速記員結了婚,有那麼一段時間還在嶽父經營的小雜貨店裡工作,但始終堅持著自己的發財夢……偶然的一個機會,由萬國郵政聯盟發售的回郵代金券(International Reply Coupon,IRC
  • 「適者生存」用英語怎麼說?
    大家好,今天我們分享一個表達——適者生存,其正確的表達是:survival of the fittest 適者生存In college, it’s the survival of the fittest
  • 英國「群體免疫」行得通嗎?
    「新冠病毒會引起很強的群體免疫力嗎?還是像流感一樣,每年都會出現新的病毒株,需要重複接種疫苗?我們還有很多關於新冠病毒免疫反應的知識需要學習。」在一封公開信中,來自英國各大學的229名科學家表示,英國政府的防控措施將給國民醫療服務體系(NHS)帶來額外的壓力,署名人也聯合批評了政府首席科學顧問派屈克·瓦倫斯(Patrick Vallance)有關「群體免疫」的言論。派屈克在周五表示:「絕大多數人是輕症,因此要建立某種群體免疫力,這樣更多的人對這種疾病免疫,我們就能減少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