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強打臉!56歲英國首相確診新冠肺炎 說好的群體免疫呢?

2021-01-09 網易新聞

兩天前,查爾斯王儲確診。

今天,英國首相鮑裡斯確診。

好了,所有關於「群體免疫」的陰謀論都可以閉嘴了,從上到下英國都執行了這一政策,在一個國家最該重視衛生安全的兩個地方,確診了兩位最敏感的大人物,足可見對疫情輕視到什麼程度。

72歲的查爾斯王儲和56歲的鮑裡斯,都不算年輕人,甚至可以說是群體免疫政策下,應該優先被放棄的年紀。

一周前,我籌備這篇文章的時候絕想不到像段子一樣的英國防疫,會帶來如此真實的衝擊。

最開始英國網友懷疑這條防疫政策的時候,就開過皇室的玩笑,說女王對首相的政策表達了口頭支持,然後轉頭就從白金漢宮的後門逃走,去了位於加勒比海上的英屬維京群島。

幾天前,鮑裡斯還在電視直播中向全英人民說:「母親節送給媽媽最好的禮物就是不要去見她。」

沒想到帶預言家的誕生就是這麼猝不及防。

幾周前,倫敦市長候選人拜利還在推特上表示如果日本疫情控制不住的話,倫敦願意接盤奧運,當時拜利還十分篤定的說:「全世界都需要倫敦邁出這一步,我完全確信倫敦已經準備好再次主辦奧運了。」

講真的,flag立這麼高,在劇本裡翻車是遲早的事。

奧運,沒了;倫敦,也快封了。

自從雞窩頭的英國首相鮑裡斯在鏡頭前講出英國的佛系防疫措施——群體免疫(herd immunity)開始,不僅中國人懵了,英國人也懵了。

平時很少聽到herd immunity這種高端詞彙的英國人,是真的聽岔了。雞窩頭說的啥?heard immunity(傳說中的免疫力)?

現在在推特的搜索框輸入heard,它第一個關聯的詞條還是heard immunity。

因為herd一詞在英語裡一般指牛群或者羊群,所以當英國人反應過來群體免疫約等於啥都沒有之後,這事兒可能就有點失控。

你的政府都是咋看你的 ↓

還記得西甲停賽的那天發生了什麼嗎?英超官方宣布一切照舊,不僅沒有取消比賽,甚至都沒有空場。

等到「群體免疫」的說法一出,英媒這才恍然大悟,《每日郵報》直接在文章裡開始內涵:原來不取消不空場,就是為了讓我們在球場相聚,以便痛快的一起感染病毒,並且獲得「群體免疫」,高,實在是高!

已經幾個星期了,英國本土關於群體免疫的討論仍在繼續。

《衛報》的一篇文章被廣泛轉載,文章的標題是:我是流行病學專家,最開始聽到群體免疫這個詞的時候,我還以為是個段子。

英國的健康部大臣被圍攻,到後來他不得不在電視直播中表態:「群體免疫只是一個概念,它不是我們防疫的策略。」

不是,火都要燒到屁股上了,您還說「等死只是一個概念,不是我們救火的策略。」

當天當herd immunity的話題被討論上推特熱搜時,英國首相鮑裡斯的表情包產量也來到了一個新的峰值:

讓我們殺死老年人吧!

雖然我不是專家,但是我認為他已經獲得群體免疫力了。

鮑裡斯對新冠病毒的看法:如果還沒搞砸,那就先別管它。如果搞砸了,就無視,然後可能它自己就好了。

鮑裡斯對全英說:我對你所失去的感到抱歉。

鮑裡斯對全英說:現在向前看吧。

英國網友對群體免疫的理解簡直不能再形象了:

你們中的某些人可能會死掉,但這就是我所希望看到的犧牲。

大英著名網友、曼聯名宿嘴炮擔當加裡-內維爾先生就轉發了前美國總統歐巴馬一條關於自我隔離的推特,並且開始了自己的表演:「你說的我都聽進去了,但是我的娃們被告知明天還得去上學!並且剛剛我開車的時候還看到了曼市的聖派屈克節(愛爾蘭傳統節日)遊行!這麼分裂的新聞真是活久見了,@鮑裡斯 你國遲早藥丸。」

大內的擔憂放在英國國內也很真實了,目前英國的大部分學校都沒有停課,小編仍在英國求學的基友發燒3天,自我感覺已經中招。但他跟學院報備過之後,學院仍舊要求他繼續去學校上課,否則按缺課處理,搞得他只能無奈自嘲:群體免疫get。

按照英國政府最初的策略,他們寄希望於天氣轉熱後病毒自然消亡,講真如果是歐洲大陸的法國荷蘭這麼說還有點可信,但是你英有熱的時候嗎?30度以上就會有人熱死的國家,你們感受過什麼叫真正的熱嗎?如果病毒會說話,估計夏天到來也會在英國說一句:哇,爽。

在義大利醫療崩潰的的情形下,英國就會更好嗎?

2012年倫敦奧運會開幕式中,1200多名醫護人員在女王宣布升旗時走入會場,全民的免費醫療曾經是大英帝國引以為傲的制度。

但是英國的醫保真的誰用誰知道,如果你去醫院時的狀態不是瀕死,坐診的醫生只有在你需要拿一種藥的時候才會立即有所行動——morning pills。

英超宣布一切照舊那晚,我點開專業記者團隊開銷趕超espn的the athletic的文章,看到他們一本正經得討論英超確實不能空場,原因是空場比賽=逼著原本會去現場的球迷去酒吧聚集看球,「密閉擁擠的空間、摩肩接踵的吧檯,還有n手傳遞的小食。還是露天看臺更安全!」

這個原因...震撼我全家,有沒有點易感人群的自覺了還?空場空場,不就是為了讓你好好在家待著嗎?

不過轉念一想,這個理由鬼畜的實在太英國,世界上沒第二個國家能講得出這種跟段子一樣真實的隱患了。

英國人到底多愛去酒吧鬼混,這麼說吧,我以前班裡的教授,60歲的老頭,每到四五點就開始興奮躁動,一下課就光速直奔酒吧而去。有一天他終於在課堂上跟我們說出了心聲:下午茶結束到晚上去酒吧之間的這段時間毫無意義。

英國有一個專門的「酒吧巡遊大冒險」的小型狂歡節,最開始是利茲大學的學生們想出來的,參與者從學校出發,每經過一家酒吧就要進去喝一杯,當到達終點的時候,這些醉醺醺的新生們就能大概了解學校周邊哪家酒吧最合自己的心意。

是的沒錯,這個酒吧大冒險就在一周前如期舉辦了,而且真的從白天狂歡到了深夜...

利茲大學都已經開始上網課了,這些學生們還是不願放棄酒吧關門前最後的歡樂時光,於是你可以看到如下奇景:

當然這些只貪圖享樂的年輕人在網絡上被罵慘了,除了「瘋子」「傻x」「無知」這種詞彙外,來自德國的朋友激情開麥:「現在可以正式宣布了,地球上最蠢、最自私的那些人都生活在大不列顛和愛爾蘭島上。」

20日晚鮑裡斯宣布全國酒吧禁止營業,鮑裡斯特意強調了希望民眾們不要在酒吧關門前的最後一晚再去酒吧聚集,但是然並卵,他們還是在酒吧喜相逢,享受了最後的狂歡。

第二天英國的各大報紙都聚焦了這群人,《每日郵報》給的醒目大標題是:英倫酒鬼雄起。

《太陽報》還報導了酒吧餐館禁令之後,擔心沒酒喝的英國人又開始跑到超市搶酒了,繼衛生紙和洗手液後,超市裡的酒也面臨脫銷。

是的,沒賣出去的那幾小撮就是科羅納(corona)的啤酒,他們公司起名之前大概不會想到,多年後一種叫corona-virus的病毒能夠席捲全球,並直接影響到自己的銷量。

普通英國人面對這項禁令的態度:最後一夜的自由被迫來臨了,極度傷心、心碎和失望是唯三能描述我現在心情的詞語了。但是現在讓我們今晚最後一次的,躁起來吧!

喜歡光顧酒吧的英國人一來是喜歡在酒吧無拘無束的社交,二來他們對酒也是真愛了。

2017年倫敦橋附近曾經有過一次恐怖襲擊,當時大批在酒吧喝酒的人瘋狂逃命,但是土生土長的倫敦人居然手裡握著半杯沒喝完的酒就跑出來了。最神的是他一邊逃命還一邊小心保持這平衡,不讓杯子裡的酒灑出來。

當時這個照片出來後,轉發最高的一條就是:「倫敦驕傲!」

除了在酒吧扎堆,自詡英超全球第一的英國人也很喜歡在球場扎堆。既然英超關了,那就去能看球的地方吧,於是原本該有英超比賽的那個下午,英國第五級別業餘聯賽的現場可謂紅旗招展人山人海。

這張圖真看的人觸目驚心,這麼多前來扎堆的白髮老爺爺是鬧哪樣啊!你們知道如果自己感染了,掛的機率比你身邊的精壯小夥要高得多嗎?

而且,為什麼一個口罩都沒有......

就靠著這扎堆行為,沒過兩天,英格蘭第五級別和第六級別的聯賽也宣告停擺了。硬核硬核!早前意甲停擺的時候,英國的硬核足球流氓就開始在社交網絡上口吐芬芳過一陣了:「娘炮行為!」

話說你們還記得當年歐洲杯,自己為啥被俄羅斯人追著打了嗎?

所謂現實中我唯唯諾諾,網絡上我重拳出擊?

西方社會對口罩的接受度普遍很低,一方面戴上口罩就等於承認自己是個弱雞戰五渣,這其實是個很矛盾的現象,因為看看社交網絡上,普通英國人也怕自己染上新冠肺炎怕得要死,但是現實生活中還是要假裝強大和無畏。

另一方面,東亞國家更強調集體主義,大多數人都喜歡把自己隱藏在人群中,所以口罩其實是個很好的工具。但西方世界的價值觀中,個人主義更重要,大多數人更希望能在人群中被發現被欣賞,遮住大半張臉的口罩就不那麼友好了。

不過雖然國內的社交網絡很盛行英國佛系抗疫的種種奇聞,但對普通英國民眾來說,這根本不是他們的日常,這些事之所以能被報導出來,本身就是因為它們過於奇葩。《每日郵報》就會在標題公然質問:你們腦子裡都在想啥?

而常常看這些奇人軼事也導致了很多國內的網友產生了認知偏差,認為所有英國人對疫情都很佛。

事實上大多數普通英國人都覺得政府的做法很愚蠢,並且也自覺自愿接受居家隔離。倫敦的唐人街因為靠近大英博物館,一直以來都是人流量最大的商區之一,現在幾乎無人光臨;以往擁擠的地鐵人流量也大幅減少;目前除了部分學校仍在正常運行外,大部分公司都開始要求居家辦公;超市的日常儲備也被搶空,這表明至少大部分的英國人已經做好長時間居家的準備了。

這就像國內剛剛暴發疫情時,看熱鬧的對岸網友也總有認知偏差,認為中國人就是人均會喝蝙蝠湯。

網絡上曾經有很多種陰謀論的說法,關於一國最高領導人公然表態「群體免疫」是為了激起自由散漫慣了的英國人的民憤,然後順理成章得實行更嚴格的措施。

《泰晤士報》也曾透露首席醫學專家曾在武漢爆發疫情後的第一時間向政府建議採取極端防疫措施,但這些話根本沒有得到重視。

但無論如何,群體免疫都已經成為一個笑話,已經等同於宣告失敗。

在這個幾乎只有英國能講得出的段子裡,如果主角不是英國,還真的少了內味。

【歡迎搜索關注公眾號「足球大會」:只做最有意思的足球原創】

作者:小甜

相關焦點

  • 查爾斯王子也確診了,英國「群體免疫」並非政策?駐英大使這麼說
    全球疫情持續升級,截至3月24日,英國新冠肺炎確診患者達1427例。北京時間3月25日19時,駐英國大使劉曉明做客央視新聞直播間,在線與在英留學生代表交流。在直播前,BBC剛剛報導了英國王儲查爾斯確診新冠肺炎的消息。劉曉明大使說,英國的疫情非常嚴峻,英國人非常慢熱。
  • 英國的群體免疫到底為哪般?犧牲60%的人群?真相是什麼?
    英國政府首席科學官派屈克·瓦蘭斯提出,需要大約60%的英國人口感染新冠病毒以獲得「群體免疫力」。最近很多朋友都被這一條新聞刷屏了,那什麼是群體免疫呢?就好比說,當病毒作為」抗原「進入人體後,我們身體會針對這種」病毒「產生具有保護性作用的蛋白質(抗體),也就是說當一個群體對某種病毒有很強的免疫力稱之為群體免疫。
  • 英國第三次全境封鎖是不是證明「群體免疫」政策的失敗
    英國出現變種新冠病毒後,1月4日新增超過5.8萬例新症,創單日新高,407名患者因疫死亡。首相詹森4日發表全國電視講話,宣布英國第三次實施全境封鎖措施到至少2月中旬。除採購生活必需品或照顧老幼外,任何人不得外出,所有學校也必須關閉至2月。
  • 後悔「群體免疫」?600+科學家抗議後,英國官方解釋只是科學概念
    70歲以上和有既存健康問題的人不要上郵輪旅行。並且Boris表示,根據科學界的建議,英國暫時不會關閉學校,也不會暫停重大公共活動。未來英國將會審視形勢,做出適當的決策。對此,英國首席科學顧問瓦倫斯在解釋說,目前制定的政策是讓民眾嘗試創造「群體免疫」,將新冠狀病毒轉為「年度性的病毒」,預計英國將有60%的人口(4000萬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
  • 英國放棄了群體免疫,而且嚇怕了!這個國家卻撿了起來,會發生啥
    在新冠疫情全球流行的早期,英國首先提出了這一概念,但是卻遭到了國內外醫學專家的反對,也正是由於受這種觀念的影響,英國的疫情防控相當失敗,截止到4月12日,英國的新冠確診人數達8萬人,死亡人數有1萬人,死亡率高達12.5%,僅次於義大利,並且被認為將很快反超成為第一。
  • 英國搞群體免疫,是適者生存還是龐氏騙局?
    文/周郎就在義大利和西班牙已經舉國封禁,歐洲各國政要也被爆出確診,英國女王趕緊遷往別邸避難隔離時,英國傳出來令人震驚並極具爭議的政策——群體免疫抗疫法。英國政府首席科學官派屈克·瓦朗斯解釋其群體免疫防控策略(圖片來源:SKY TV截屏)那麼究竟是誰「費盡心機,絞盡腦汁」後想出了這麼一個在生物界「充分發揮」達爾文進化論,又在哲學界「體現」道家無為而治的「絕妙計劃」呢?據英國媒體給出的信息,英國官方最先提出群體免疫這一策略的是該國首席科學顧問派屈克·瓦朗斯。
  • 「群體免疫」:達爾文進化論的思路?
    新冠肺炎在全球肆虐,3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新冠肺炎為全球大流行。英國的抗疫「新招」與其他國家採取從嚴管控措施不同的是,英國採取了不同的抗疫新招:遏制、拖延、研究、緩疫(contain、delay、research、mitigate)。截止到3月16日,英國確診新冠肺炎1372例,死亡病例35例。
  • 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新冠肺炎病毒檢測呈陽性
    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新冠肺炎病毒檢測呈陽性  Alex Hu • 2020-03-27 19:35:28 來源:前瞻網 E11348G0
  • 英國「群體免疫」行得通嗎?
    「新冠病毒會引起很強的群體免疫力嗎?還是像流感一樣,每年都會出現新的病毒株,需要重複接種疫苗?我們還有很多關於新冠病毒免疫反應的知識需要學習。」只要6000多萬英國人中的4000萬人感染新冠病毒並康復後獲得免疫,則英國將獲得對新冠病毒的群體免疫力。推行這樣的理念可以理解為,在把老年人和基礎病患者等面對新冠的高危人群隔離保護起來後,讓「年富力強者」主動或被動遭遇病毒後出現抗體,形成社會的「群體免疫」,使得高危個體周圍最終都是對這種疾病有抵抗力的人。
  • 英國研究人員發現「新冠抗體會消失」,群體免疫再被質疑
    (觀察者網訊)英國帝國理工學院近日公布一項研究發現,新冠肺炎患者痊癒後攜帶的病毒抗體,會隨著時間逐漸消失。有美媒形容,這一結論可能會對「群體免疫」論者構成「當頭一棒」——然而,中國研究人員早在6月份就已經做出類似發現,並在英國期刊上公布。
  • 半數人口已感染新冠病毒?英國的「群體免疫」,是豪賭還是謊言?
    (歐洲新冠最新戰局/圖片來自維基百科)據英國衛生部當地時間26日發布的數據,在過去24小時裡,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2129例,新增死亡病例113例。目前,英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11658例,死亡病例累計578例。英國衛生部的數據顯示:截至26日上午9時,英國已有超過10萬人進行了新冠病毒檢測。
  • 西方國家搞「群體免疫」,快玩不下去了?
    本文編審:王新凱,排版:範遙,原文標題:《西方國家的「群體免疫」到底還需要多少人感染才能實現?》,頭圖來自:視覺中國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一年多來,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超 9000 萬例,死亡病例超 190 萬例。僅在美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就已經超過 2200 萬例,約佔全球確診病例的 1/4,死亡病例超過 37 萬例,佔全球死亡人數的 1/5。
  • 英國「群體免疫」引爭議!200多名科學家聯名反對
    近日,英國推出的「群體免疫」防疫策略,在國際社會引發廣泛討論。據BBC報導,當地時間3月12日,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召開眼鏡蛇緊急計劃委員會會議,強調英國將進入抗疫「延緩」階段(delay phase)。詹森在會上說確診的輕症患者只需居家隔離,並建議有症狀的人不要撥打急救電話,而儘量在網上自行查找信息。
  • 新冠群體免疫靠譜嗎?看英國科學家最新研究成果
    作者:佰思科學 |沈東旭 邱亞明英國是一個非常講科學的國家,出過大科學家牛頓、達爾文、麥克斯韋、法拉第、霍金等等等等,尤其是發明牛痘免疫的愛德華·詹納也是英國人。因此大家對英國的印象,一是特別紳士,再有就是科學方面特別強。
  • 群體免疫成病毒培養皿,歐洲各國是否應向英國索賠
    近日,新冠病毒在倫敦爆發式傳播引起國際高度關注。爆發式傳播的主因有二,一是倫敦新冠病毒出現新變種,傳播性較普通新冠病毒高70%,堪稱高攻擊性病毒;二是英國最早提出群體免疫論,為新冠病毒的傳播、再傳播、交叉感染提供了理想環境,堪稱高攻擊性病毒巨大培養皿。 群體免疫究竟啥意思?
  • ...饒毅:這是英國首相的謊言 本質就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就在派屈克說出上述內容的前一日,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在講話中提到,英國民眾要做好「自己摯愛的人因病早逝」的準備。來自英國官方的聲音顯示出該國正在以一種極為「大膽出位」的策略應對新冠疫情,而這種策略被認為具有相當大的風險與不確定性,甚至有不少專家直斥這是一種「物競天擇」「優勝劣汰」的手段。派屈克提出的群體免疫概念由來已久。
  • 英國正計劃要求70歲以上人群居家隔離,衛生大臣這樣解釋「群體免疫」
    BBC說,疫情之下,英國政府正面臨巨大壓力,截至周六,英國已有死亡病例21例,而且截至目前,死亡病例大多在60歲以上或是特定情況人群。BBC說,自我隔離措施意味著人們會被要求待在家裡,不能有訪客,重要生活物資會被放置在他們門前,無接觸供給。同樣在接受天空新聞採訪時,漢考克還被問及「群體免疫」問題。
  • 英國想搞群體免疫 超500名學者聯名反對
    在成為「震中」的歐洲,各國都在全力防控疫情:義大利和西班牙相繼宣布全國「封城」;法國、荷蘭等國關閉所有「非必需」公共場所和學校……作為歐洲唯一未確診新冠肺炎病例國家,黑山也於14日宣布關閉學校和邊境點。反觀預計已有5千至1萬人感染的英國,到目前為止仍未出任何隔離措施:未取消大規模集會、關停學校,不給輕症患者做檢測,要求輕症和意思患者在家自行隔離一周。
  • 英國確認病毒變異的壞消息,國內那些鼓吹群體免疫的人去哪了
    據環球時報報導,英國衛生大臣馬特·漢考克確認出現變異新冠病毒,其東南地區的病例數激增就和此有關。據悉,英國至少60個地方政府確認了這種變異,總報告病例數超1000例,英國的科學家正對此展開研究,並已報告給世衛組織(WHO)。事實證明,英國當初鼓吹的群體免疫徹底失敗。
  • 英國欲用「群體免疫」法應對新冠?專家:現實版《人類清除計劃》
    新冠疫情來襲,英國居然宣布採取「不抵抗政策」。3月12日,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宣布如何應對新冠疫情時說英國要靠「群體免疫」來對付新冠肺炎,所謂「群體免疫」指的是當一個群體中有足夠多的人感染了某種疾病的時候,由於大家大都產生了針對導致這種疾病的病毒的抗體,所以這種病毒就無法在人群中大規模傳播了,因此就會漸漸趨向於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