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體免疫」:達爾文進化論的思路?

2021-01-09 騰訊網

新冠肺炎在全球肆虐,3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新冠肺炎為全球大流行。

英國的抗疫「新招」

與其他國家採取從嚴管控措施不同的是,英國採取了不同的抗疫新招:遏制、拖延、研究、緩疫(contain、delay、research、mitigate)。截止到3月16日,英國確診新冠肺炎1372例,死亡病例35例。

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在3月12日的「眼鏡蛇」緊急內閣會議後,承認英國應對疫情的第一階段「遏制階段」已經失敗,進而直接轉入第二階段——「拖延」病毒傳播。此舉意在讓大多數英國人感染新冠肺炎,以獲得群體免疫。

詹森表示,新冠肺炎是這一代人所遭受的最嚴重的公共衛生危機,它比流感更嚴重,將有更多人失去他們的所愛之人,未來幾個月新冠肺炎將會在英國全國範圍內傳播,目前無法有效遏制新冠肺炎的傳播,只能儘可能減緩傳播過程。

根據帝國理工學院教授Neil Ferguson所建立的數學模型,英國想靠群體免疫來有效遏制新冠肺炎的蔓延,至少需要感染全體國民的60%(4000萬人),讓民眾嘗試創造免疫力,新冠病毒成為「年度性的病毒」。

(第一行:沒人獲得抗體,所以群體基本淪陷;第二行:極少數人獲得抗體,仍導致群體中絕大多數人被感染;第三行,絕大多數人形成抗體,群體免疫需要達到的效果也就是右側出現佔絕大多數的黃色小人,這樣就實現群體免疫的效果,極少部分未獲抗體者不會對群體造成大的影響。)

學者反對

英國是名副其實的現代公共衛生發祥地,但這個國家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應對策略,竟然不是嚴防死守、徹底封堵。

英國政府提出的通過「群體免疫」來對抗疫情的策略遭到了許多學者的抨擊。也就是說,對於英國來說,現在已經沒有辦法阻止病毒擴散,既然沒有辦法阻止,還不如主動讓國民感染,來獲得所謂的群體免疫。

14日,英國229名科學家發表公開信,稱「群體免疫」的思路將讓國家醫療體系陷入更大的壓力,同時「令許多人冒著不必要的生命危險」。

3月15日,頂級醫學期刊《柳葉刀》主編理察·霍頓怒批英國「群體免疫」的防疫策略,稱其「拿民眾玩一場輪盤賭」(playing roulette with the public),這是一個重大錯誤。霍頓表示,英國政府宣稱他們是根據科學行事,但這不是事實,已有的證據很清晰,我們需要緊急進行社會隔離和封鎖政策。

英國前衛生大臣亨特在媒體採訪時表示,在四周後即將出現義大利的狀況時,讓人驚訝和擔心的是,英國面對疫情爆發竟然什麼也不做。

「群體免疫」的原理

地球上細菌和病毒才是真正的主人,它們在地球上的存在時間可比人類長的多。

人類屬於後來才出現的物種,而且人類體內細菌和病毒的數量以及它們所攜帶的DNA要遠遠超過人類的DNA。目前基因組破解人類大概有10萬個基因,現在看來只有2萬個基因,而我們體內更多的都是我們的細菌和病毒所攜帶的遺傳物質(DNA和RNA)。

我們生活中有鋪天蓋地、大量的細菌和病毒,人類可以和細菌病毒共存,是因為人類在不斷進化,病毒也在不斷地進化。人類和病毒細菌能夠和諧相處的原因,是因為人類有著一套能夠不斷進化、不斷識別、不斷迭代的免疫系統。

人類得了某種急性傳染病,多數情況下只有兩種結局:死亡或者免疫。死亡和免疫這兩種結局都不是感染後立刻就發生的,而是需要一段時間。在此期間這個被感染的人就變成了傳染源,負責幫助病原體找到下一個宿主。

一個感染者傳染他人的能力可以用「基本傳染數」(R0)來衡量,每一種病原體的解決取決於它本身的R0值,以及這個封閉社區的人口數量。對於全球流行病學家而言,估計每種新興的或地方性傳播病原體的R0仍然是優先事項。R0通常用來比較疾病爆發和大流行風險的預測,但這個數字掩蓋了兩種不同病原體可能表現出的複雜性,即使它們具有相同的R0。

一方面,病毒在不斷感染人類後變得越來越溫和,另一方面,人體免疫系統則在各種病原體的選擇壓力之下變得越來越強,感染之後小病一場隨即獲得終身免疫的概率持續增加。

疫苗的發明徹底改變了人和病毒之間的關係。疫苗本質上是一種滅活(或者減活)的病毒,通過人為的方式讓其迅速在人群當中擴散,使得這個群體內的大多數人都迅速獲得了免疫力,從而擺脫了該病毒對於人類的「自然」選擇作用。

疫苗不是對每個人都有用。對於那些剛出生的嬰兒、免疫力低下的老弱病殘,以及因為其他原因導致其無法獲得抗體的人群(比如對疫苗過敏)來說,疫苗是起不到保護作用的。

既然如此,我們將如何保護這些人呢?

答案就是「群體免疫」(Community Immunity)(另稱「牛群免疫」,Herd Immunity),本質上就是「最低免疫率」,它原本就是一個流行病學研究領域的學術概念,它的核心思想就是保護老弱病殘,是保護老弱病殘的唯一手段,它要求我們每個人都做出一點點犧牲,以換取老弱病殘們的安全。

英國有自己的邏輯脈絡,結合實際感染人數和其他國家核算檢查數量與陽性率,英國現在實際感染人數大約在5000-10000名,這個數字之所以遠高於已公布的確診病例數,是因為檢測技術跟不上而已。這個病的主要受害者是老年人,以及患有其他嚴重慢性疾病的中老年患者。

根據義大利學者發表在柳葉刀《Lancet》上的數據,截至3月11日,義大利已經確診12462例,死亡827例,死亡病例的平均年齡為81歲,其中三分之二以上的患者患有糖尿病、心血管病或癌症,或者曾經吸菸。

這個病毒的傳播力遠大於非典,大多數傳染者都是沒有症狀或者症狀輕微的前期感染者,這就給防控帶來了巨大的困難。

英國科學家們認為,既然已經防不住了,那就不如乾脆改變策略,不再把工作重點放在防止疫情擴散上,而是轉入下一階段,即主要以減少損失為主。耐心等待以下兩件事發生:專門針對新冠的特效藥或者疫苗能夠儘快研製出來;越來越多的健康中青年人能夠通過感染新冠病毒而產生免疫力,從而建立起一道群體免疫屏障,保護那些最危險的老弱病殘。

目前沒人知道新冠病毒到底會不會發生基因突變,中青年人的病死率是否能一直保持在很低的水平,以及英國醫療系統能否有能力應對可能到來的急診高峰。

另一種聲音

也有人認為,故意讓數千萬人感染應該是誤讀了英國官方的策略。

英國政府可能認為:對於自己國家這些民眾,你越想讓他們幹什麼,他們就越是不幹。如果宣布:大家都關在家裡,不要出去,必須戴口罩。民眾肯定又要鬧革命,鬧抗議,鬧罷工,高聲宣呼自由、民主、人權。

如果換種說法:政府考慮將不採取隔離措施,任由病毒發展,等到有足夠多的人被感染,也就產生了群體免疫力來對抗新型冠狀病毒。反其道而行之,可能會使民眾避免出門和聚會。

英國畢竟醫療資源有限,無法收治和集中隔離所有的新冠肺炎感染者。

無論如何,這種方法都聽上去很危險。

參考資料:

[1]Coronavirus: Millions of Britons will need to contract COVID-19 for herdimmunity.

[2]Why Aren't We Dead Yet? The Curious Person's Guide tothe Immune System

[3]《群體免疫之前世今生》

[4]Beyond R0: the importance of contact tracing whenpredicting epidemics.https://www.med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2.10.20021725v1

相關焦點

  • 如何評價達爾文的進化論
    提到進化論,很多人自然而然會想到達爾文,達爾文的名字就是進化論的代名詞。進化論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理論,這個理論涉及到人從何處來,又會向何處去,以及生命的存在意義等問題。達爾文的最大貢獻是促進了進化論思想的傳播,但達爾文對生物進化方式的解釋對不對,卻一直存在著爭議。現在一般人了解的達爾文進化論並不是原汁原味的達爾文進化論,原始的達爾文進化論相當龐雜。
  • 達爾文進化論是不是被推翻了
    達爾文進化論原文是什麼呢?準確的說,達爾文進化論是一個一直在發展的科學理論,從達爾文、華萊士、赫胥黎、胡克等,經歷了無數動物學、植物學、細胞學、遺傳生物學等研究,一步步不斷發展的學科。進化論是尋找生命演化規律的科學理論,所以其一直也在變化,一直在更新。可是達爾文的進化論卻一直被異化,尤其是社會達爾文主義。
  • 從達爾文到進化論
    說起恐龍讓我想到的是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從進化論的起源、發展、衍生,直到今天我們都無法確定,究竟是何時開始有的人類、何時有的生物。人類的起源到底是該相信進化論還是神創論呢?科學家與哲學家的PK一直持續至今,最後……誰將取得勝利呢?
  • 達爾文進化論過時了,看看「快感爆炸」進化論吧
    人類是如何進化的?甚至可以進一步提出「生物是如何進化的?」這個問題達爾文已經用進化論做出了解釋,那就是「適者生存,優勝劣汰,自然選擇」。一些專家學者對這一理論提出了質疑。今天我也來挑戰一下達爾文進化論,談談我對人類和生物進化的理解。
  • 突破達爾文進化論解釋困境
    達爾文進化論對人類文明影響頗大,它打破了物種不變的神話,顛覆了神創論的統治地位,改變了人們對宇宙和人類的基本看法,甚至影響了人類整個知識領域的變革。但是,該理論也受到多方質疑,如天文學家赫歇爾、解剖學家歐文、物理學家開爾文等人相繼對達爾文理論提出批評。
  • 達爾文和他的進化論
    恩格斯在總結十九世紀自然科學方面的成就時,指出有三大發現,即能量守恆和轉換定律、細胞學說、進化論。進化論就是由英國傑出的生物學家達爾文創立的。查理。羅伯特。這次航行,開闊了達爾文的眼界,啟發了他對自然奧秘的探索和研究;所得到的大量實際資料,為達爾文的科學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有一個問題老是在達爾文的腦海中紫繞:自然界的奇花異樹,萬類昆蟲,千種動物,不同的人種,到底是怎樣產生的?怎樣演變的?彼此之間又有什麼聯繫?尊重實踐和科學的達爾文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決定向上帝創造萬物的宗教迷信挑戰,以進化論來闡明物種起源。
  • 達爾文晚年真的皈依了神學並對自己的進化論產生質疑嗎?
    網絡上一些反智反科學群體常常拿進化論說事,認為達爾文自己晚年也承認進化論是錯誤的,而且皈依神學,重新向神懺悔自己的罪過。甚至一些人對現在還有人宣傳推行進化論,覺得不可思議,以陰謀論的口吻責問,是什麼目的?下面截圖就是悟空問答一個問題。時空通訊過去也說過幾次進化論問題,看到此類問題,實在覺得憋氣,所以就再說一說。
  • 否認了達爾文,進化論就被推翻了嗎?
    達爾文是英國生物學家,進化論的奠基人。恩格斯將「進化論」列為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之一(其他兩個是細胞學說、能量守恆轉化定律),對全體人類有傑出的貢獻。這樣的大科學家,由於其學說徹底摧毀了各種唯心的神造論以及物種不變論,自然讓他本人成為被攻擊的標靶。
  • 打倒了達爾文,進化論就被推翻了嗎?
    有一些人非常熱衷於「推翻進化論」,他們採用的手段就是找達爾文的麻煩。其實,這種行為是非常愚蠢的。我們要清楚很重要的一點:達爾文不代表進化論,進化論不等於達爾文。既然達爾文不等於進化論,那麼,即使直接把"達爾文"這個人"咔嚓"一下從科學史裡面去掉,也與是否撼動進化論沒有任何關係。
  • 打倒了達爾文,進化論就被推翻了嗎?
    否認進化論的人,在證據完全做不到,就轉而去攻擊達爾文,好像找到了達爾文說過的錯話,就可以推翻進化論似的。就目前在大陸的自媒體上,進化論已經被「民科」們推翻了無數次,幾乎每個月都能看見聳人聽聞的大標題——進化論又被推翻了!可是,進化論還是巋然不動,無論它在自媒體上被推翻了n+1次。
  • 漫談進化論——達爾文與華萊士的故事
    提出了以自然選擇為核心的生物進化論學說,從而有力地撼動了各種唯心的神造論以及物種不變論在十九世紀的統治地位。除了生物學外,他的理論對人類學、心理學、哲學的發展都有不容忽視的影響。恩格斯將「進化論」列為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之一(其他兩個是細胞學說、能量守恆定律),稱讚他對人類有傑出的貢獻。1882年4月19日,達爾文在達溫宅逝世,享年73歲, 葬於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 達爾文進化論再次得到證實!新發現與達爾文140年前理論不謀而合
    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1859年,查爾斯·達爾文(Charles Darwin)憑藉一本顛覆性的著作《物種起源》,用進化論的思想從根本上改變了人類對自然界的理解方式。然而,由於進化論中存在多處假設存疑,且許多理論是「開天闢地」的,直至140年後的今日也依舊有許多人排斥進化論的真實性,其中最重要的觀點便是「猴子是人類的祖先」……近日,劍橋大學聖約翰學院人類學專業的Laura van Holstein發表了一項研究,證實了達爾文《物種起源》第3章中的假設,即哺乳動物亞種在物種進化過程中發揮的作用尤為重要。
  • 改變世界的思想——達爾文和他的進化論
    達爾文發現他們非常友好,但當他們到達特拉德爾富埃戈時,他發現那裡的富埃吉人生活在他所說的「墮落的野蠻人」中,與小獵犬號上的人完全不同。後來船上一個名叫傑裡米·巴頓的富吉安人回到了他原來的生活方式,找到了一個妻子,不想再回到英國。對化石、地質和當地部落的觀察使他越來越相信,人類有共同的起源,並且可以變得文明——這與公認的觀點相反,一個群體並不比其他群體更好。
  • 達爾文進化論的適用範圍—看方舟子文章突然想到的
    網上有個問題:如何評價方舟子發表的題為《遏制新冠病毒只能靠「群體免疫 首先說一下我的觀點:自然選擇模式的進化論是科學理論沒錯(因為還有很多人反對自然選擇進化論,我認為那些觀點沒有觀測、觀察、經驗意義上的支持),但一個科學理論最怕適用範圍。我認為,一個生物群體也可以看做一個生命整體,生命整體內部肯定不適合自然選擇理論。
  • 達爾文進化論有什麼缺陷
    達爾文進化理論自誕生以來,就長期處在爭論的漩渦之中,爭論不僅來自宗教,也來自學術界內部。宗教方面利用現有進化理論中的問題來否定生物進化的理念,學術界也遠沒有達到取得共識的程度。那麼,關於進化論大家爭論的焦點在哪裡?
  • 他的學說顛覆了達爾文的進化論!卻被國人知之甚少
    達爾文進化論至今已大概兩百年了,在這兩百年內,各個領域的學識都不自覺的與進化論所掛靠,無論是文化、經濟、社會都或多或少的被進化的帶著走,於是才有今天所謂「輝煌」的現代社會. --即進化論世界觀 人類一直在尋找自己在自然界的位置,要知道在達爾文進化論之前,人類是怎麼形容人類的來源的?
  • 真理:達爾文的進化論又被推翻了?(上)
    還有遺傳學家史蒂夫瓊斯說,進化論是一張政治沙發,誰的屁股坐上面,它上面就會變成什麼形狀。我想,這兩個評價最好地形容了支持進化論的人中對進化論的誤讀。而反對進化論的一派的觀點,有時候聽上去就特別玄,好像很了解細節似的,煞有介事地跟你說,進化論解釋不了人類的出現,因為它缺了一環。更有一些人甚至覺得進化論隨時都要被推翻了。
  • 坤鵬論:尼採的進化觀 「審判」達爾文
    坤鵬論特意花了一些功夫,對進化論的歷史做了一番粗淺的學習,收穫頗豐。一、達爾文的進化論達爾文的進化論認為,每種生物的進化,並不是靠這一代完成的,而是靠新一代完成。達爾文的理論比較「冷血」,生物進化完全是被動的、無知的。基因並沒有「想」變成什麼樣,完全是隨機變成各種樣子,再由殘酷的淘汰——生物個體的死亡——把不適合生存的基因淘汰下去。另外,達爾文的進化論其實更應該叫演化論。
  • 進化論150年那些與達爾文 無關的「進化」(組圖)
    也就是從這一天開始,進化論逐漸撼動整個世界——誰也不會想到,正是這一生物學的理論,意外地對中國近代思想史乃至中國現實產生巨大影響,且至今不絕。  事實上,達爾文自己始終反對把進化論用於社會思想學領域,直到臨終時他也沒有發現有什麼理由可以把進化論用於哲學。他在1878年評價這種做法時說:「這是一個極其愚蠢的觀念。」
  • 達爾文是怎麼發現進化論的?
    1831年,達爾文剛從劍橋大學畢業,他受到「小獵犬號」船長菲茨羅伊的邀請,作為博物學家,參加環球考察航行。經過五年時間的考察,達爾文提出了自然選擇理論,也就是我們熟知的進化論。只不過在這次考察結束20多年後,達爾文才將這一理論通過《物種起源》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