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學說顛覆了達爾文的進化論!卻被國人知之甚少

2020-11-22 騰訊網

作者:無用學派

來源:無用學派

副標題:達爾文進化論的升級版

進化論

已經被王東嶽的

「物演通論」

顛覆了!

達爾文進化論至今已大概兩百年了,在這兩百年內,各個領域的學識都不自覺的與進化論所掛靠,無論是文化、經濟、社會都或多或少的被進化的帶著走,於是才有今天所謂「輝煌」的現代社會.

「你不進步,你就落後,你一落後,你就得被欺負」

這是進化論影響整個世界的核心所在,也是生物階段最強有力的論證!

所以近幾百年影響人類思維觀念「最偉大的人」這個稱號頒給達爾文是絕對不容置疑的.

但除進化論優勢之外...

我們還得去探究進化論是否是真的永遠適合人類的生存和繁衍,進化論在未來是否還能持續帶來重大的影響?

因為你必須知道儘管「進化論」在那個相對低信息量的時代是相對完美的,但是在今天這個信息量大爆炸的時代..

「進化論已經滿足不了這個時代更大的信息量,迫切需要一個更新的比「進化論」更底層的學說」

「就在當今,一個嶄新的、顛覆進化論的學說正在逐步進入人類的眼帘」

01

達爾文的重要性

1、進化論是複雜結構的開始

在達爾文以前,無論是天文學、物理學、化學有多麼高深、多麼複雜,整個人類都是直觀簡單性質的理解世界、理解萬物,研究的都是簡單事物,簡單結構.

「比如物理學研究的都是行星、花崗巖等在空間中的移動,儘管看起來邏輯、數理關係嚴密、數學關係極為複雜,其實探討的都是簡單結構,而且之所以能用數學準確去套,是因為對象非常簡單」

但是一旦針對生命物質,就遇到很大的麻煩了,因為生命物質極為複雜,這些簡單性質的方式是無法解決生命上的很多問題的.

「以人類為例,比如人類的眼睛,大腦、基因、生殖、身體上的各個器官等是何其的複雜,之間的聯繫是何其神秘,以致於其中任何一項都是人類至今不能像簡單數學去套、去計算的,這也就是今天為什麼生物學能夠把數學帶進去的可能性很低,因為生命物質太過複雜」

於是達爾文學說出現以前,西方全部都用的是「神學」去解釋複雜現象,解答人類在自然界的位置、人類的來源.

大家知道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已經是非常複雜的了!

但即便是牛頓拿數學解釋物理學,他也只是解答了神學處理簡單事物的方式,根本無法顛覆神學,因為人這個複雜結構在那個時代的信息量下無法理解.

只有在達爾文進化論學說出現之後,以一個生命史38億年的大尺度上才說清了人類的起源,才了解到生命物質究竟是如何建構的.

「因為我們人生只有50年、80年、100年,所以我們人類無法拉開一個大尺度的時間,而你在小時間尺度內,你絕不可能堆積出或締造出一個人,但是你在大尺度的時間中,情況就會變化,這種橫向觀念轉為縱向觀念是達爾文的最偉大的思維方式!」

生命物質為何如此複雜?

就好比你把一堆飛機的零件在哪裡隨便拋,經過幾十億年時間居然拋出一架飛機,而生物的突變就把各種組成人類的細胞、有機分子、無機分子等這樣散亂的、隨機地組合、突變,在大尺度的時間中居然締造出一個複雜結構的人,包括像眼睛這麼複雜的結構

也就是達爾文的進化論學說第一次用非神創論的方式,解答了萬物得以發生的複雜序列的自然關係,從而扭轉了西方的神創論世界觀.

2、達爾文學說最大的影響就是將人類的橫向思維轉變為縱向思維

達爾文的這一歷史性觀念的改變

讓哲學家丹尼特這樣說道:達爾文的進化論,其實就是一種知識層面的宇宙酸,它幾乎把所有傳統觀念都銷蝕掉,在其身後留下一個革命化的世界觀.

--即進化論世界觀

人類一直在尋找自己在自然界的位置,要知道在達爾文進化論之前,人類是怎麼形容人類的來源的?

在西方是突顯論、神創論,也就是人類是神在非常短的時間內製造的,而在東方的傳說中則說是女媧捏泥人造出來的,也就是說無論東西方是都是橫向觀念的看待世界.

因為神創論、突顯論才能解釋為什麼這個世界有著複雜各異的萬物

「比如石頭、水等都是比較單一的組成,而猴子、猩猩、人等就是比較複雜的組成單元,最重要的是無法解釋人類的來源,於是只好偽造一個神創論的故事」

但是從達爾文的進化論開始,橫向的觀念被打破了!

人類原以為和其他動物之間有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人類是上帝創造出來的,而達爾文學說則指出人類是由低等動物、到中等動物、再到猴子,然後猴子逐步進化成人,他把人類包括在共同祖先的進化樹之中,就此找到了人類的來源、生命物質的發生源以及進化的方式.

因為早期人類沒有文字,無法記載,而等到人類有文字的時候,歷史已經不可考,只有假定有一個神存在

就此達爾文剝奪了聖經賦予人在自然界中的特權地位,這直接導致達爾文開啟了人類思維史上的兩次重大革命.

達爾文第一次革命!廢黜了「人」

通過對生物界的一切現象做出完全唯物主義的解釋,自然選擇學說排除了任何形式的超自然力量,人類不是神的造物,人類是和萬物一樣都是進化而來,人類一點也不特別,任何萬物都沒有飛躍,都是一步一步點滴積累而來的.

達爾文的第二次革命!廢黜了「神」

這個世界沒有任何設計師的設計,也就是包括自然萬物這些美好的、鬼斧神工般、還有人類這樣極為複雜的生物設計,沒有設計師,而是自己一點一點長出來的!

達爾文用一個進化論將低等植物、高等植物、低等動物、高等動物、微生物等等龐大的地球生物物系存在全部歸為一系,就使得龐雜的萬物簡一化,用縱向的觀念讓人類找到在自然界中的位置,用異常簡潔的公式:

變異+選擇=進化,解釋了38億年的生物進化史,堪稱人類思維的奇蹟!

複雜結構、縱向觀念是達爾文留給後人最大的文化寶藏,儘管今天進化論已經被物演通論代替,但是其觀念的巨大更新永遠不可抹滅的!

02

達爾文學說的漏洞

儘管進化論的影響極大,但是同樣也有漏洞,

接下來我們看看進化論的漏洞何在?

1、既然變異隨機,環境因素也是偶然,但是大尺度的演化為什麼卻是定向的?

按照進化論學說來說,隨機變異的結果是朝著多個方向隨機變異的,萬物都是隨機散亂的分布,絕不可能朝著某個方向演化,無論是基於變異是偶然性的、還是環境的變化是偶然.

主流科學家對進化論也都是以偶然為基本定態來解讀進化論的,都是完全取決於自然選擇的,那麼總體演化態勢就不該是定向的!

不過小尺度是無法看出來的,比如你在十年、二十年、甚至一百年的時間範圍內都是看不出來的,但我們拉到38億年的大尺度,從單細胞到人類,你會發現居然演化是有方向的!

「能力越來越強、自由度更高、越來越高級,結夠越來越複雜等,所以演化是有總體方向的,是定向的,而且絕不可能逆向!

(儘管出現某些返祖案列,但是這種情況立馬會被自然選擇淘汰)」

「但是對於隨機變異和總體的定向選擇,這兩者之間的關係,達爾文沒有做出任何討論,也就是在進化論根本沒有提及整個自然演化的方向的終極結局在哪裡,而只是說了萬物都是隨機變異而來,至於為什麼,沒有給出任何答案」

2、達爾文認為越是高級的生物,生存越具有優勢,但實際情況卻令人詫異!

你查詢關於物種滅絕的資料,會發現完全滅絕的大多數都是高等動物或者高等植物,而38億年的單細胞從沒有滅絕過,甚至在今天還佔有很大比例;還有那些越是低等的動物,就越不容易滅絕,比如蚊子、蟑螂,在地球幾千萬年甚至幾億年,至今穩定存在.

總體來看,單細胞38億年,迄今沒有滅絕,中等動物恐龍生存了1億6000萬年,哺乳動物迄今9000萬-1億年,但是人類出現以前或者智人以前,絕大多數高等動物、高等植物都滅絕了.

哪怕是現在,證明瀕臨滅絕的也都是高等動物、植物,很少看到說那些低等動物瀕臨滅絕的,也就是表面上越是適應環境的物種,在大尺度上來看,其滅絕速度越快.

而達爾文將這一切都視為隨機化,偶然化,但如果把達爾文的進化論放在這大尺度上來看,顯然不成立,甚至適者生存這個說法都有很大的問題.

當然,我們這裡不是僅僅指小區域、小範圍的某個種群的個體或群體,而指的是這個生物的總體物種形式是否長久,或者說是否還能演化而來,也就是儘管單個的蚊子、蟑螂壽命短,但是這個物種的生存、繁衍、存在力度極高,所以滅絕的可能性非常小.

3、達爾文更多關注外部世界的動力,而忽略了生物的內質世界的動力

自然選擇只講了外部條件對生物的影響,比如物種之間的競爭,外部的生存環境等,但是導致生物內部不斷變異的內驅因素是什麼?演化的動力是什麼?就比說這個基因為什麼非得變異,不能一直穩定?

對於這樣的問題,進化論中根本沒有提及.

4、達爾文只談及了單細胞生命以後的進化體系,但是生命之前的物質是怎樣的一個演化序列,達爾文根本沒有提及.

達爾文的漏洞,到王東嶽以前沒有任何人提出,或者任何學說都沒有徹底了解清楚其問題的發生源頭在哪裡.

直到王東嶽的物演通論出現,達爾文的進化的問題才被徹底解決,進化論從此被顛覆!

03

什麼是物演通論?

物演通論是站在今天21世紀這個大信息量的時代的基礎之上建立的,是把整個138億年整個宇宙史作為最大尺度,從物質演化史到生命演化史,徹徹底底給達爾文的進化論升了級,甚至說顛覆了達爾文的進化論,建構了一個萬物一系、萬物同一的世界觀,並給出精密邏輯證明.

那麼以如此大的信息量所建構的模型就一定比相對小信息量建立的進化論要更深刻、更徹底、更大尺度.

因為達爾文當時的信息量有限,所以從哪個時代的信息量就只能總結出進化論這個模型,也就是達爾文因為當時的信息量而生出的進化論是不可能解決存在是何以存在的,因為他只是從小尺度的視角去看待世間萬物,而沒有從整個宇宙史角度去看.

而且達爾文的學說是以地球生物38億年為最大尺度,僅僅只是生物角度來縱向推導出來的進化論.

那麼物演通論138億年這個尺度要比進化論的尺度大得多、深得多,於是呈現出來的世界就更具體,相對更為真實,那麼就足以解決掉達爾文書中無法解決掉的問題,甚至比進化論更加詳細、更加準確.

而且物演通論重新界定了人類(或人文現象)在自然界的位置,不是最高點,而是最低點,為人類文明的現代危機和總體趨勢提供一個基礎理論,也就是為人類文明的未來發展提供一個亟待檢討新路標.

那麼為什麼要建立這樣一個大尺度「物演通論」理論系統?

「是因為你要知道人是什麼?存在是什麼?人的精神是什麼?人的社會又是什麼?你必須大尺度的去看清所有物演是什麼?只有這樣你才能找準人類各個階段在自然界的定位,因為人只不過是物演末端的那個載體形態」

「你只有在這樣的大尺度上,你才知道你是誰?你是什麼!」

04

進化論的漏洞是如何被彌補?

從本書中我們可以找到答案:

1、在遞弱代償原理中,是單向度的物演方向.

自然選擇儘管隨機變異,但卻是單向的.

而且任何物種的變異必須得匹配當下的生存結構,也就是能夠讓該生物在對應的環境正常生存和繁衍,如果其變異產生的差異不足以滿足這個生存結構,那麼該物種一定面臨滅絕,所以任何的變異儘管是隨機的,但在大尺度的宇宙演化史上卻是定向的.

「比如一個單細胞,他的存在度是遞弱的,所以他會發生隨機變異,但是只有其中一種變異的單細胞能夠滿足當時的生存環境,能夠正常的生存繁衍,而其他大多數的變異是被淘汰了的,也就只留下來了那個更適合當下的生存環境的變異的單細胞,然後按照此模型由此往下推,直到人類,所以大尺度下,演化是被定向的,而不是隨機的」

2、演化動力是源於存在性的本質遞弱,於是不得不相應代償,代償的豐華就是萬物的豐華.

也就是從宇宙的起點一開端,本身就殘缺的,如果本原是絕對的穩定,那麼後衍的萬物是根本不可能有的,所以本原本身殘缺,所以就得不斷去彌補本身的殘缺,但是越補越失,由此造成萬物的豐華,本質的遞弱與補償就是萬物演化的動力.

3、越是後衍的存在物,存在度越低,穩定度就越低,就越容易滅絕.

因為遞弱代償是一個縱向遞弱的演化的進程,離本原越近標誌其存在度越高,質量越大,越穩定,存在效力越強,也就是越不需要太多作為就能穩定存在,而越是後衍的存在,就不得不需要過多的作為來實現自己的穩定存在.

「做個不是很恰當的比喻,一顆樹直接利用太陽光,水和二氧化碳就能獲得滿足自身生存繁衍的能量;一隻蟑螂有什麼就吃什麼,也容易滿足生存;一隻貓、一隻狗隨隨便便在那個水溝喝點水,絕不會鬧肚子;而到了人類,非得要辛苦勞作、辛苦工作,累死累活才能獲得滿足生存的條件,而且吃的東西、喝的水越來越矯情,稍微一點細菌就足以致病」

由此可見,越是進化就不一定就代表著自身越穩定,而僅僅表示能力、認知越強大,進而維護那個存在度不斷遞弱的自身.

以上僅是物演通論的冰山一角,是為給你提供一個嶄新的視角,可以通過這個新視角去看待整個世界,更多關於物演通論的任何觀點無法一一展開,本文僅是從書中提取關於針對進化論漏洞的論點所作文章,如果有興趣可以了解原文.

毋庸置疑,人類的任何學說、任何文化都是為了讓人類更容易生存,更合適的繁衍,物演通論也是一樣,只是這個學說是從宇宙起點到如今的138億年的尺度來解釋人類在自然界的位置.

在這樣的一個大尺度下,或許人類才不會被小範圍、小階段的生存境遇所蒙蔽.

才足以在當下21世紀的信息總量下,為人類的未來尋求一條新的道路.

如果整個物演通論學說有興趣,請持續關注我們!

相關焦點

  • 進化學說的鼻祖,不是達爾文!竟然是他!
    即使在達爾文的《物種起源》出版後的這一百多年,關於這個問題的爭論仍沒有停止。科學的爭論促進人們更深入地研究,使得生物進化的理論不斷發展。拉馬克的進化學說歷史上第一個提出比較完整的進化學說的是法國博物學家拉馬克(J.B.Lamarck,1744—1829)。
  • 達爾文和他的進化論
    恩格斯在總結十九世紀自然科學方面的成就時,指出有三大發現,即能量守恆和轉換定律、細胞學說、進化論。進化論就是由英國傑出的生物學家達爾文創立的。查理。羅伯特。達爾文( 1809-1882年),出生在英國希羅普郡士魯茲巴利鎮一個富有的醫生家庭裡。他的祖父不僅是名醫,而且對生物的研究很有興趣,是一個早期的生物進化論者。他的父親也是一個經驗豐富的名醫,愛好裁培花木。這樣的家庭環境,對達爾文有著很深的影響。從少年時代起,他就喜愛自然科學,特別對動植物感到極大的興趣。1825年,達爾文的父親把他送到愛丁堡大學學醫。
  • 如何評價達爾文的進化論
    提到進化論,很多人自然而然會想到達爾文,達爾文的名字就是進化論的代名詞。進化論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理論,這個理論涉及到人從何處來,又會向何處去,以及生命的存在意義等問題。達爾文的最大貢獻是促進了進化論思想的傳播,但達爾文對生物進化方式的解釋對不對,卻一直存在著爭議。現在一般人了解的達爾文進化論並不是原汁原味的達爾文進化論,原始的達爾文進化論相當龐雜。
  • 漫談進化論——達爾文與華萊士的故事
    提出了以自然選擇為核心的生物進化論學說,從而有力地撼動了各種唯心的神造論以及物種不變論在十九世紀的統治地位。除了生物學外,他的理論對人類學、心理學、哲學的發展都有不容忽視的影響。恩格斯將「進化論」列為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之一(其他兩個是細胞學說、能量守恆定律),稱讚他對人類有傑出的貢獻。1882年4月19日,達爾文在達溫宅逝世,享年73歲, 葬於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 否認了達爾文,進化論就被推翻了嗎?
    達爾文是英國生物學家,進化論的奠基人。恩格斯將「進化論」列為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之一(其他兩個是細胞學說、能量守恆轉化定律),對全體人類有傑出的貢獻。這樣的大科學家,由於其學說徹底摧毀了各種唯心的神造論以及物種不變論,自然讓他本人成為被攻擊的標靶。
  • 打倒了達爾文,進化論就被推翻了嗎?
    達爾文是英國生物學家,進化論的奠基人。恩格斯將「進化論」列為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之一(其他兩個是細胞學說、能量守恆轉化定律),對全體人類有傑出的貢獻。這樣的大科學家,由於其學說徹底摧毀了各種唯心的神造論以及物種不變論,自然讓他本人成為被攻擊的標靶。
  • 打倒了達爾文,進化論就被推翻了嗎?
    有一些人非常熱衷於「推翻進化論」,他們採用的手段就是找達爾文的麻煩。其實,這種行為是非常愚蠢的。我們要清楚很重要的一點:達爾文不代表進化論,進化論不等於達爾文。既然達爾文不等於進化論,那麼,即使直接把"達爾文"這個人"咔嚓"一下從科學史裡面去掉,也與是否撼動進化論沒有任何關係。
  • 達爾文進化論被推翻是真的嗎?500名美科學家聯合反對
    當你不屑於東西方神話傳說中神用泥土造人的故事時,你也許在堅定著達爾文的「進化論」,進化論作為唯物主義和科學思想在小的時候就灌輸給我們的。那時候,我們知道了達爾文,一個古老而遙遠的洋人傳說。進化論提出的年代,是西方社會靠武力積極擴張以尋求海外市場,物質實力正開始取代道德成為人們追求的目標的時期。
  • 最熟悉的陌生人:你可能對達爾文和他的進化論一無所知!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遺傳變異,人類是由猿猴演化而來的……關於達爾文,你可能非常熟悉,因為他是寫在課本裡的偉大生物學家,可要你細說說達爾文,似乎只有進化論這個標籤讓你記憶深刻,其他的一無所知。關於進化論,或許早已經成為現代人基礎認知中渾然天成的部分,但這份熟悉也讓我們忽略了161年前達爾文《物種起源》發表之前,「神創論」和物種不變理論才是絕對主流思想。11月24日,是《物種起源》問世161周年紀念日,讓我們重新凝視這位科學巨人,看看他是如何開闢生物學發展新紀元,並且引起整個人類思想的巨大革命的。
  • 達爾文:他熱愛大自然,寫成《物種起源》一書,創立了進化論學說
    達爾文提議。「行啊行啊!」孩子們齊聲附和達爾文跑到一棵大樹下仔細觀察,很快就發現了甲蟲躲藏的地方,伸手一掏,只大甲蟲被他抓了出來。達爾文在這裡扒扒,那裡挖挖,每次動手總孩子們集合了,大多數隻抓到三、五隻蟲子,只有達爾文,能捉到不同的蟲子。抓了滿滿一紙盒。「哎喲,真了不起,抓到這麼多蟲子同學們看著達爾文的盒子驚呼起來。
  • 人類的演變:達爾文的進化論,人類如何進化?
    法國生物學家拉馬克(1744-1829)在1809年發表了《動物哲學》一書,廣泛探討了動物界的進化,指出高等動物起源於低等動物,人類來源於人猿,在歷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系統的進化論。可是在教會勢力嚴密控制下的歐洲,他當時還不能提出令人信服的證據駁倒他的反對者。
  • 達爾文進化論的誕生
    means of natural selection,or the preservation of favoured races in the struggle for life》)作者:查爾斯•羅伯特•達爾文(charles Robert Darwin )出版時間:1859年11月24日出版商:john murray 出版社(倫敦)簡評:達爾文論述生物深化的重要著作
  • 被誤讀的達爾文,進化論應該改名
    被功利主義曲解的進化論,達爾文的學說不該叫進化論,而應該叫演化論。達爾文現代漢語詞典的對進化是這麼說的:生物是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複雜進化的。國人提到進化論,一般會來句:物競天擇,優勝劣汰,適者生存。這句最早出自嚴復的天演論,他翻譯了英國人赫胥黎維護進化論的著作《進化論與倫理學》。
  • 達爾文進化論有什麼缺陷
    達爾文進化論的核心是:生物進化是通過「變異」和「自然選擇」,其中「變異」是隨機發生的,生物進化方向由「自然選擇」來引導。人們對自然選擇說主要有如下疑問:第一種認為自然選擇理論不能像物理學或化學定理那樣能夠通過實驗來證明,是「不能被證明的理論」。
  • 達爾文進化論錯誤?人類的源頭究竟是什麼!
    達爾文的進化論被認為是近代史上最偉大的發現,學過一點生物的人,想必對達爾文並不陌生,就連我這樣的生物白痴都還依稀的記得「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那隨著歷史的發展,人類進化論的祖師爺達爾文提出的進化論是不是就完全是對的呢?
  • 達爾文「進化論」
    1、達爾文其人:查爾斯羅伯特達爾文是英國生物學家,進化論的奠基人。他曾經乘坐貝格爾號艦作了歷時5年的環球航行,對動植物和地質結構等進行了大量的觀察和採集。出版《物種起源》,提出了生物進化論學說,從而摧毀了各種唯心的神造論以及物種不變論。
  • 進化論150年那些與達爾文 無關的「進化」(組圖)
    抗戰後,從書齋轉入現實的廢名在考察中國鄉村教育實踐後曾以批判的眼光看待被進化論所改變的世界,他認為「真理不是進化」;在他看來,把進化論這種生物學學說引入社會人文界其實對中國傳統文化形成了極大的破壞,並使得沉醉於「進步」與「進化」這些名詞中的國人日益功利化與「機器化」。
  • 你讀的達爾文錯了,告訴你真正的進化論是什麼樣的
    《天演論》也並不是翻譯自達爾文的《物種起源》,而是赫胥黎的《進化論和倫理學》。嚴復在翻譯這個著作的時候他又加入了自己的理解,所以就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達爾文引用了馬爾薩斯的人口論來解釋「自然選擇」學說。由於環境的變遷、食物的短缺、天敵的捕食等等因素,導致任何一種生物都不可能無限指數的增長,都會有上限。
  • 達爾文並不是第一個提出進化論的人,但他是集大成者
    法國科學家布豐使這一學說得以進一步發展,他提出了人猿共祖的假設,但他還處在基督教思想專政的末期,所以,他的想法剛一提出來,便遭到了《聖經》捍衛者們的圍攻,在巴黎大學當眾檢討才勉強過關,但他的思想影響了他的學生拉馬克。
  • 坤鵬論:尼採的進化觀 「審判」達爾文
    ——坤鵬論要更好地理解尼採的哲學,特別是他的超人理論,就必須對進化論有所認知。在《不知信仰什麼,不知為了什麼而活!》中講過,尼採將達爾文同時列到了他的好人榜和壞人榜,這又是為什麼呢?坤鵬論特意花了一些功夫,對進化論的歷史做了一番粗淺的學習,收穫頗豐。一、達爾文的進化論達爾文的進化論認為,每種生物的進化,並不是靠這一代完成的,而是靠新一代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