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國推出的「群體免疫」防疫策略,在國際社會引發廣泛討論。
據BBC報導,當地時間3月12日,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召開眼鏡蛇緊急計劃委員會會議,強調英國將進入抗疫「延緩」階段(delay phase)。
詹森在會上說確診的輕症患者只需居家隔離,並建議有症狀的人不要撥打急救電話,而儘量在網上自行查找信息。
Anyone with a "new, continuous" cough or high temperature is now advised to self-isolate for seven days, as the UK government moves to the "delay" phase of its plan to tackle coronavirus.隨著英國政府應對新冠病毒計劃進入「延緩」階段,官方建議任何出現「新的、持續的」咳嗽或發熱患者需要自我隔離7天。
People with symptoms are no longer required to call NHS 111, as the system is under strain, but are instead urged to look for information on the NHS website and 111 online.由於醫療系統正處於緊張狀態,有症狀的人不再需要撥打英國國民醫療服務體系(NHS)的熱線電話111,而是儘量在NHS網站和111網上查找信息。
詹森在唐寧街發表講話時表示,由於沒有免疫力,冠狀病毒比流感更危險,英國人「要做好失去所愛之人的準備」。
"It is going to spread further and I must level with you, I must level with the British public: many more families are going to lose loved ones before their time."「疫情會繼續蔓延,我必須要跟你說實話,必須跟英國民眾說實話:更多家庭將提早失去親人。」
英國「群體免疫」如何防疫?
當地時間3月13日,英國政府首席科學顧問派屈克·瓦蘭斯(Patrick Vallance)對政府的「群體免疫」措施進行解釋。
「我們希望讓絕大多數人感染這種病毒後能夠建立群體免疫力,如此一來更多的人就會因此而受益。」
英國政府首席科學顧問派屈克·瓦蘭斯 圖源:美聯社
什麼是群體免疫?
根據美國疾控中心(CDC)給出的定義,群體免疫(Herd Immunity)即在某種情況下,有足夠比例的人群對傳染病具有免疫力(通過接種疫苗或先前患有該病),從而令這種傳染病不能在人與人之間傳播。
這種方式對無法接種疫苗的新生兒和慢性疾病患者也能提供一定程度的保護,他們是最容易受到傳染病傷害的群體。
通常而言,形成群體免疫主要依靠接種疫苗,但新冠病毒的疫苗尚在研發中,如果想要形成群體免疫,只能依靠新冠肺炎病人痊癒後產生的免疫能力。
群體免疫示意圖 圖源:維基百科
派屈克表示,因為短期不能徹底消滅病毒,我們希望通過這些措施,來增強英國民眾對新冠病毒的免疫力,從而減輕醫療系統的壓力。
"What we don't want is everybody to end up getting it 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 so we swamp and overwhelm NHS services – that's the flattening of the peak."「我們不希望看到所有人在短時間內集中染上病毒,然後一窩蜂地求助於國民醫療體系,導致它的崩潰——我們要平抑波峰。」
英國預測的疫情發展曲線 圖源: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Social Care
派屈克說,如果採取嚴格的防疫措施,後期可能會出現疫情反彈,那時候國民醫療體系就招架不了了。
"If you suppress something very, very hard, when you release those measures it bounces back and it bounces back at the wrong time," he said. 他說:「如果你非常、非常用力地抑制某個東西的發展,當抑制消失時,它會出現會反彈,並且是在錯誤的時間反彈。」The government is concerned that if not enough people catch the virus now, it will re-emerge in the winter, when the NHS is already overstretched.英國政府擔心的是,如果現在沒有足夠的人感染這種病毒,它將在冬季捲土重來,那時國民保健服務已精疲力竭、無力應付。
3月14日,倫敦地鐵上的乘客 圖源:Getty Images
他強調,沒有任何一種措施可以讓所有人滿意。這是從科學的角度出發,「是目前階段我們能做的,最合理、最恰當的措施」。
而根據派屈克的「群體免疫」計劃,將有 60% 的英國人,即4000萬人需要感染新冠病毒。
Chief Scientific Adviser Sir Patrick Vallance said the government's tactic to allow the population to gradually develop "herd immunity" would mean 60% getting Covid-19.
「群體免疫」遭衛生學界質疑
英國「群體免疫」消息一出,就有許多國內外的衛生學家和科學家提出質疑,譴責政府採取的舉措不積極。
14日,英國政府收到來自科學團體發公開信,他們對「群體免疫」與英國政府的抗疫措施提出質疑。
200多名科學家和工作者呼籲:目前英國的疫情態勢跟歐洲幾個更嚴重的國家基本吻合,除非立刻進行隔離,否則無數人的生命將受威脅。
Going for "herd immunity" at this point does not seem a viable option, as this will put NHS at an even stronger level of stress, risking many more lives than necessary.現在採取「群體免疫」的策略,不是一個合理的措施。這將會給英國的NHS醫療系統帶來更加嚴重的壓力。讓無數人的生命受威脅。
英格蘭中西部胡弗漢頓市的一個停車場的咽拭子採樣點,醫護人員在對一名乘客進行採樣 圖源:Getty Images
英國政府的做法,在全世界範圍內引起爭議。
學術期刊《柳葉刀》的主編、英國皇家內科醫學院和醫學科學院的院士理察 · 霍頓(Richard Horton)在社交媒體上發聲:英國政府正在「與公眾玩輪盤賭」。
14日,世界衛生組織發言人Margaret Harris回應「群體免疫」之說,稱「我們可以討論理論,但目前我們面臨的是一個現實的情況,我們必須考慮採取行動。」
"We can talk theories, but at the moment we are really facing a situation where we have got to look at action."「可以談理論,但目前我們面臨的局面,要求我們著眼於行動。」
接受BBC採訪時她提出質疑,目前人類對新冠病毒的了解,不足以讓我們掌握其免疫規律。
"We don't know enough about the science of this virus, it hasn't been in our population for long enough for us to know what it does in immunological terms."「我們對這種病毒的科學知識還不夠,它在人群中傳播的時間還不足以讓我們知道它在免疫方面的作用。」
面對國內外突如其來的質疑,英國政府於當地時間15日發表聲明,稱這並不是一項政策,只是一種「科學理念」。
上海市新冠肺炎臨床救治專家組組長張文宏教授發表在「華山感染」公眾號上的文章認為,「群體免疫」這種策略對個體而言是存在風險的,部分輕症患者會在無預警的情況下,驟然進展至危重狀態,且危重患者救治極其困難。
在現代社會科技文明發展下,我們希望更多人能夠獲得更好生存的權利,而不是以個體的微弱力量去面對自然法則的「優勝劣汰」。當我們面對一個有一定比例死亡病例的傳染性疾病,在可能實現科學防控的情況下,選擇群體免疫這種看似公平的策略,可能存在倫理的風險。
據英國衛生當局當地時間15日上午9時發布的數字,英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新增232例,累計已達1372例;死亡病例新增14例,累計死亡35例。
As of 9am on 15 March 2020, 40,279 people have been tested in the UK, of which 38,907 were confirmed negative and 1,372 were confirmed as positive. 35 patients who tested positive for COVID-19 have died.
英國議會請願網站的統計數字顯示,截至當地時間14日上午,已有超過10萬人在請願書上簽字,呼籲英國政府採取「更加嚴厲的方式」阻止疫情蔓延。
編輯:麻茄茄
來源:中國日報雙語新聞綜合衛報 BBC 華山感染 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