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三分之一健在諾獎得主聯名,要求綠色和平停止反對轉基因

2020-11-25 澎湃新聞

面對綠色和平組織持續不斷地反對轉基因,超過百名諾獎得主站了出來,聯名寫了一封公開信。公開信要求綠色和平(Greenpeace)組織停止反對轉基因。目前,大約1/3健在的諾貝爾獎獲得者皆在聯合署名的名單中,這其中包括朱棣文、崔琦、李遠哲等知名科學家。

當地時間6月29日,華盛頓郵報報導稱,該公開信運動是由理察·羅伯茨(Richard Roberts)和菲利普·夏普(Phillip Sharp)組織,理察·羅伯茨是新英格蘭生物實驗室的首席科學家,菲利普·夏普是因發現內含子,獲得了1993年諾貝爾生理學獎或醫學獎。該組織計劃於當地時間6月30日上午在位於華盛頓的美國國家記者俱樂部召開新聞發布會,該組織專門有一個網站supportprecisionagriculture.org。

華盛頓報導稱,截至當地時間周三(6月29日)早上,聯名公開信的名單上顯示,參與聯名的諾貝爾獎得主已有108人。

據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梳理,如果以獎項來分,聯名的諾貝爾得主以生理學獎或醫學獎、化學獎為主。其中,生理學獎或醫學獎獲得者41個、化學獎獲得者33個、物理學獎獲得者24個、經濟學獎8個、文學獎獲得者1個、和平獎1個。

從國籍來看,聯名的諾貝爾得主以歐美國家為主,排在前五位的分別為美國、英國、德國、以色列和澳大利亞。其實,這一分布也與諾貝爾獎得主的國家分布有關。如果從國籍分布來看,至少在歐美國家的科學界支持轉基因的人不在少數。

羅伯茨指出,據其統計,現今仍健在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共有296人。這也意味著,超過1/3的健在的諾貝爾學獎獲得者皆支持轉基因生物。

公開信中稱,全球的科學機構和監管機構反覆研究表示,通過生物技術改良的農作物和食物哪怕不比通過其他方法生產的農作物和食物更加安全,至少也是與之同等安全的。至今從未有過一起關於人類或動物因消費這些產品而引起不良健康效應的案例被確認。但是綠色和平卻反對黃金大米(轉基因水稻),但黃金大米有潛力減輕或消除許多由維生素A缺乏症所引起的疾病和死亡,而維生素A缺乏症正對非洲和東南亞的貧苦人民造成深重影響。而且綠色和平的網站還稱將轉基因生物引入自然世界是一種「遺傳汙染」。

羅伯茨表示,「我們強烈要求綠色和平及其擁護者重新審視全球農民及消費者使用經生物技術改良的作物及食物的經驗,並且承認可靠科學機構及監管機構的發現,並停止反對『轉基因生物』,特別是對『黃金大米』的反對活動。」

「我們是科學家,我們理解科學的邏輯。顯而易見,綠色和平正在做的事情是破壞性的,也是反科學的。」 理察·羅伯茨在接受華盛頓郵報採訪時稱,「一開始是綠色和平,後來還有他們的一些盟友,他們是在蓄意恐嚇民眾,這是他們為其目標籌集資金的一種手段。」

不過,科學家們對綠色和平的運動並非是全部否定的。羅伯茨表示,對於綠色和平的許多其他活動,他是贊成的,他也希望綠色和平在閱讀公開信後能夠「承認這是個(反對轉基因)他們搞錯了的問題,並致力於他們做得更好的那些事」。

華盛頓郵報報導稱,綠色和平尚未對此進行回應。綠色和平並不是唯一一個反對轉基因生物的團體,不過它有穩固的國際勢力,而諾貝爾獎獲得者們在信中稱綠色和平領導了針對黃金大米的阻礙行動。

科學家和環境保護組織之間的爭論素來都有,諾獎得主能否通過該聯名公開信說服轉基因反對者放棄仍存在疑問。

華盛頓郵報報導稱,2008年因綠色螢光蛋白研究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哥倫比亞大學教授馬丁·查爾菲(Martin Chalfie)表示,他認為諾獎得主在轉基因議題上能很有影響力。「諾獎得主有什麼特別的嘛?我不確定我們比其他那些調查過相關證據的科學家們特別多少,但因為獲獎,我們可能更引人關注。我認為這是我們應該做的:當我們感到人們沒在聽取科學的聲音,我們就發出聲音。」

羅伯茨表示,其此前曾從事過致力於提高諾獎得主影響力的運動。在聽科研同行說他們的研究被綠色和平等組織的反轉基因活動者影響後,他決定投入到轉基因議題中來。他表示他自己並沒有涉及轉基因研究的經濟利益。

附公開信原文

聯合國糧食與農業項目組指出,為滿足不斷增長的全球人口數量,全球食品,飼料和纖維的產量在2050年之前大約翻一倍。在綠色和平組織的領導下各種組織反對現代植物育種,一再否認農業方面的生物技術創新。他們歪曲了現代育種的風險,效益和影響,並支持對已經被批准田間試驗和研究項目的進行刑事破壞。

我們強烈要求綠色和平及其擁護者重新審視全球農民及消費者使用經生物技術改良的作物及食物的經驗,承認可靠的科學機構及監管機構的發現,並終止反對『轉基因生物』,尤其是反對『黃金大米』的活動。」

全球的科學機構和監管機構反覆並一致發現,通過生物技術改良的農作物和食物哪怕不比通過其他方法生產的農作物和食物更加安全,至少也是與之同等安全的。至今從未有過一起關於人類或動物因消費這些產品而引起不良健康效應的案例被確認。多次重複研究表明,這些農作物和食物對環境的破壞性更小,而對全球生物多樣性有益。

綠色和平領導了對黃金大米的反對,然而黃金大米有潛力減輕或消除許多由維生素A缺乏症所引起的疾病和死亡,而維生素A缺乏症正對非洲和東南亞的貧苦人民造成深重影響。

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2.5億人受維生素A缺乏症困擾,其中40%是發展中國家的5歲以下兒童。根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數據,因為維生素A缺乏症削弱免疫系統,讓嬰兒和兒童身處巨大風險,每年有100~200萬人死於維生素A缺乏症——這些死亡本是可以避免的。維生素A缺乏症也是致使兒童失明的首要病因,每年在全球影響著20-50萬兒童,其中一半兒童在失明後12個月內去世。

我們呼籲綠色和平組織停止,對作物、食品生物技術改良的反對運動,尤其是停止對黃金大米的反對運動。

我們呼籲世界各國政府拒絕綠色和平組織反對作物和食品中一般生物技術改良的運功,尤其是對黃金大米的反對運動;以及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來反對綠色和平組織的行動和加快促進農民儘可能的利用現代生物學工具,尤其是種子通過生物技術提高。基於情感和教條由數據相矛盾對立必須停止。

在我們意識到這是一個「反人類罪」之前,有多少貧困人口在世界上會死去?

圖片來自果殼網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100餘位諾獎得主手撕綠色和平,轉基因推廣迎來轉機?
    綠色和平為何被100多位諾獎得主點名批評這封公開信的開頭這樣寫道,「致綠色和平的領導,聯合國和全球各國政府」,能與聯合國和各國政府並列,可見綠色和平在諾獎得主們眼中的「重要地位」。
  • 小崔堅持反轉基因,諾獎得主卻聯名支持,辯論與現實終究有區別
    本系列共三篇分別關於轉基因本身、小崔質疑的權利、辯論與現實的區別,前兩篇見16年6月,108位諾貝爾獎得主聯名要求綠色和平組織停止反轉基因宣傳,其中大部分參與者都是相關領域工作者,其人數約佔健在的諾獎得主三分之一。聯名信的詳細內容小編下次再介紹,本次主要針對小崔與復旦教授那次激辯的情況。
  • 77名諾獎得主聯名上書,抗議美政府砍科研機構經費
    當地時間5月21日,77名諾貝爾獎得主聯名「上書」,譴責NIH砍經費的決定,直指美國政府將疫情「政治化」、「太荒謬」。 從2015年起,美國家衛生研究院向「生態健康聯盟」發放超370萬美元的科研經費,用於研究蝙蝠冠狀病毒。 疫情在美國暴發後,美國媒體、政客為甩鍋編造出「病毒源於實驗室論」;還有人編造說「生態健康聯盟」用NIH出資的370萬美元,給武漢病毒所做研究。 4月17日,川普在新聞發布會上被問到這一項目,他表示「我們將會很快停掉資助」。
  • 百名諾獎得主聯署 炮轟「反轉基因」環保組織 「黃金大米」爭議再起
    當年張啟發也曾徵集了61名院士聯署籤名,上書國家領導人,呼籲國家支持轉基因作物產業化。(東方IC/圖)「在我們認識到反轉基因是一場『針對全人類的犯罪』之前,還有多少貧困的人將因此喪命?」「指責轉基因黃金大米正受人阻礙是無中生有。作為一種解決方案,黃金大米已經失敗。」
  • 諾獎又尷尬了:本屆和平獎得主ICAN組織遭質疑
    諾獎又尷尬了:本屆和平獎得主ICAN組織遭質疑 2017-10-12 14:38:22來源:中國新聞周刊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5)轉基因的安全性還沒有定論?正好相反,全球科學家一致認可
    本人是業內資深媒體人士,研究和報導轉基因近10年,準備全面講解轉基因問題,保證你只要具備初中水平,就能完全看懂!這是一個系列,每篇就講一個問題,會更新40個問題,請持續關注。文/洪廣玉5、 轉基因確實有很多爭論,這是否說明轉基因的安全性還沒有定論?答:圍繞轉基因的爭論確實比其它技術要多得多,其原因跟轉基因歷時久、牽涉面廣有關係。
  • 對話諾獎得主:科學領域國際合作不能停止
    諾貝爾獎帶來了哪些啟示,諾貝爾獎獲得者又有哪些最新認識,這幾乎是每年十月諾獎揭曉時,人們都會關注的一個問題。10月5日至12日,2020年諾貝爾獎陸續揭曉,引發廣泛關注和討論。「國際合作從未停止,尤其是在物理學領域,哪怕是在國際情況低迷的時候,也從來都沒有停止。當下科學領域的國際合作更加需要,更不能夠停止。」謝爾登·格拉肖說。這位諾獎得主表示,即便在冷戰時期,美國的科學家還是會去拜訪蘇聯的科學家,蘇聯也會派遣科學家去參與很多國際會議,雙方配合開展科研的項目。
  • 諾獎得主40多篇論文作假?諾獎背後的風起雲湧
    近日,2019諾貝爾生理學獎或醫學獎的得主之一格雷格 塞門扎(Gregg 經過這個事件,我們不經開始思考這些論文平臺對於這些諾獎得主的作假論文的態度,真的能做到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嗎? 又或者,諾獎得主真的可以犯這樣的錯誤嗎?
  • 加拿大盛產諾貝爾獎得主?原來這些名校校友都是諾獎得主
    ,已經有20多位諾獎得主來自加拿大,而且6個領域獎項(物理、化學、文學、生物或醫學、和平、經濟學)全部覆蓋。>生理學或醫學獎關鍵詞:加拿大第一位諾獎得主他是加拿大第一位諾獎得主!班廷1916年畢業於多倫多大學醫學院, 1920年到1921年他在韋仕敦大學(西安大略大學)兼職教授整形外科,1921年到1922年在多倫多大學擔任藥理學講師。
  • 「這世界」綠色和平組織用一架無人機攻擊法國核電站,引發衝突
    昨天,綠色和平組織發布了一段視頻。視頻中一架由該組織活動人士操控的一架無人機撞向了法國裡昂附近的 Bugey 核電站的一處外部牆體。法國是一個重度依賴核能源的國家。法國 75% 的電力都來自核能源,法國電力公司運營著 19 座核電站。
  • 2020年諾貝爾獎開獎周,盤點所有諾獎百年風雲際會
    諾貝爾獎頒獎典禮現場#2020諾貝爾獎#1895年11月27日,阿爾弗雷德·諾貝爾(Alfred Nobel)籤署了他的遺囑和遺囑,將他的大部分財產分配給了一系列物理,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與和平獎–諾貝爾獎。
  • 因與中國合作 所以停止撥款?美77名諾獎得主聯名抗議
    近日,美國77名諾貝爾獎得主聯名發表公開信,抗議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停止對從事冠狀病毒傳播研究的、曾與中國科研機構開展合作的非政府組織「生態健康聯盟
  • 川普該不該得諾貝爾和平獎?前諾獎得主們有人讚賞有人不服
    距離2019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名單公布還有幾周時間,已被多人提名為候選人的美國總統川普是否將如願受到關注。截止到今年1月31日,共有301名候選人獲得提名,其中223個為個人,78個為組織。而2003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伊朗前法官和人權活動人士希林·埃巴迪(Shirin Ebadi)卻認為川普根本不可能贏得這一享譽國際的獎項。「我給川普的建議是:多談談民主與人權,而不僅僅只是關注核問題。如果伊朗實現民主,人民能夠上臺,那麼這些問題都將得到解決。」她說。
  • 得了諾獎卻不想領?這些諾獎得主的傳奇事跡也太可愛了吧
    提到諾獎得主,你的腦海中一定會浮現出一些光輝的形象,他們代表了人類智識的最高水準,非常高大上。但其實,在諾貝爾獎的光環背後,很多諾獎得主也有著奇奇怪怪的一面——但也可可愛愛的。我兒子與她年齡相當,我甚至願意替我兒子向公主求婚——只要你們願意把王國的三分之一都給我。」
  • 盤點臺灣「諾獎」往事:李登輝曾欲「買」和平獎
    ▲聲名狼藉的李登輝卻三次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提名(資料圖)▲錢永健兩次落選「中研院院士」  臺海網10月16日訊 捲入醜聞的臺灣「中研院前院長」翁啟惠,據傳是今年諾貝爾化學獎的最有力競爭者,但因「經濟問題近幾十年來,臺灣憑藉紮實的基礎科學研究,獲得國際同行的肯定,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李遠哲就是土生土長的臺灣人;此外,楊振寧、李政道等諸多諾獎得主,同時是臺灣「中研院院士」,他們定期回臺講學,也帶動島內科學研究的提升。至於諾貝爾文學獎、和平獎,臺灣地區有多人曾獲提名,但都以落選收場。
  • 世界糧食獎得主:「轉基因農產品很安全」
    (原標題:世界糧食獎得主:「轉基因農產品很安全」)
  • 2019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回顧史上諾獎最年輕得主!
    而這位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曾保持最年輕諾獎得主頭銜長達99年!(歡迎在下文中找答案喲)諾貝爾獎1895年,瑞典化學家阿爾弗雷德·諾貝爾(Alfred Nobel)在遺囑中將自已大部分財產設立化學、物理、文學、生理醫學以及和平獎的獎金,用於獎勵在這些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的個人。
  • 2020年諾貝爾和平獎剛剛揭曉 盤點這些年和平獎得主的那些事
    2018年,諾貝爾和平獎授予剛果(金)婦科醫生德尼·穆奎格和伊拉克人權活動人士納迪婭·穆拉德,以表彰他們為反對在戰爭和武裝衝突中使用性暴力而做出的努力。2015年,突尼西亞全國對話大會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挪威諾貝爾委員會主席菲弗表示,突尼西亞全國對話大會促成了一個通過和平與非暴力方式解決衝突的良好平臺,打造了能夠確保公正和穩定的組織機構,展示了對話與合作的意願。紅十字國際委員會曾三次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紅十字國際委員會曾在1917年、1944年和1963年三次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 綠色和平起訴沃爾瑪 封堵轉基因大米銷售渠道
    第1頁:對抗轉基因大米 第2頁:起訴沃爾瑪   6月28日上午9點,深圳市羅湖區人民法院,北京恩洋律師事務所律師黃琳琳手持一份「民事起訴書」在此排隊等候。在起訴書中,綠色和平狀告沃爾瑪深國投百貨有限公司違法銷售轉基因大米。
  • 綠色和平:武漢大米樣品近3成含有轉基因成分
    原標題:綠色和平:武漢大米樣品近3成含有轉基因成分   5月13日,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發布報告稱,2013年11月在湖北省武漢市的超市和農貿市場隨機購買了大米及米製品共15份並送交第三方檢測機構檢測。檢測結果顯示,15個樣品中的4個樣品含有轉基因成分,其中3個樣品的轉基因成分為抗蟲轉基因Bt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