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正計劃要求70歲以上人群居家隔離,衛生大臣這樣解釋「群體免疫」

2021-01-09 北晚新視覺網

BBC消息,英國衛生大臣馬修·漢考克證實,英國政府在考慮一項針對70歲以上人群的「隔離保護」計劃,希望這一人群可以在未來幾周內居家自我隔離,減少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

BBC報導截圖

BBC說,漢考克在接受英國天空新聞採訪時承認,居家隔離「對老年人和易感人群來說是很高的要求,但這是為了保護他們自己」。

在被問及老年人自主隔離期是否長達4個月時,漢考克表示:「我們會在正式實施時公布更多細則。」但同時,他也補充說,之所以這個計劃暫未實施,是因為4個月的隔離期「太長」。

BBC說,疫情之下,英國政府正面臨巨大壓力,截至周六,英國已有死亡病例21例,而且截至目前,死亡病例大多在60歲以上或是特定情況人群。

BBC說,自我隔離措施意味著人們會被要求待在家裡,不能有訪客,重要生活物資會被放置在他們門前,無接觸供給。

同樣在接受天空新聞採訪時,漢考克還被問及「群體免疫」問題。此前,英國首席科學顧問派屈克·瓦朗斯在13日發表震驚世界的言論——「大約60%的英國人需要感染新冠病毒,以防止其在未來暴發」。

但漢考克15日的態度與瓦朗斯的話存在溫差。他說,「群體免疫並非我們的目標或政策,它只是一個科學概念。我們的目標是保護生命,打敗這一(新冠肺炎)病毒」。

英國天空新聞網報導截圖

延伸閱讀:

世衛組織質疑英國群體免疫方法

英國首相約鮑裡斯詹森推出的抗疫政策,以及首席科學顧問派屈克瓦蘭斯爵士(Sir Patrick Vallance)關於「群體免疫」原則的論述,在國際社會引發巨大爭議。

14日,世界衛生組織發言人回應「群體免疫」之說,稱「我們可以討論理論,但目前我們面臨的是一個現實的情況,我們必須考慮採取行動。」而英國政府當天也收到兩封來自科學團體的公開信,對「群體免疫」與英國政府的抗疫措施提出質疑。

世衛組織發言人:理論與現實不同

據英國《衛報》14日報導,世衛組織發言人瑪格麗特·哈裡斯(Margaret Harris)對發展「群體免疫力」以對抗新冠病毒的觀點提出質疑。

她14日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採訪時表示,新冠病毒在人類中存在的時間還不夠長,目前在科學上對新冠病毒的知識也還不夠了解,所以還不知道它在免疫學方面的作用。

據《衛報》13日報導,英國首席科學顧問派屈克瓦蘭斯爵士為政府抗擊新冠病毒的方法辯護稱,政府的方法是為了減緩疫情向峰值攀頂的坡度,並使人群中的免疫力得到增強。

瓦斯蘭表示,如果絕大多數人都得了輕微的疾病就能建立某種群體免疫力,更多的人就會對這種疾病有免疫力。這樣能減少傳播。

哈裡斯則指出,每一種病毒在人體內的作用是不同的,並刺激不同的免疫系統。「我們可以討論理論,但目前我們面臨的是一個現實的情況,我們必須考慮採取行動。」

目前,英國首相詹森宣布應對新冠疫情進入「延緩」階段。周四(12日)詹森在新聞發布會上宣布,任何有感染新冠病毒症狀的人,無論症狀多麼輕微,如持續咳嗽或高燒,都必須在家呆七天。他還表示,學校應該停止組織出國旅遊,70歲以上、身體狀況堪憂的人不應該乘坐郵輪。

儘管瓦蘭斯以建立「群體免疫力」為之辯護,但政府的舉措仍此招致多方質疑和批評,包括英國前衛生大臣傑裡米·亨特(Jeremy Hunt)在內的批評人士對政府推遲採取關閉學校等更嚴厲措施的決定表示擔憂。工黨、蘇格蘭民族黨、自由民主黨等反對黨也質疑政府的做法,還有人提出希望看到政府措施背後的科學證據。

數百名科學家質疑英國政府抗疫舉措

14日,數百名科學界人士也向英國政府發出了兩封公開信,對政府應對新冠病毒疫情的措施表示擔憂。

據《衛報》報導,其中一封公開信來自198位數學和科學領域的學者,他們呼籲採取緊急措施,在英國擴大社交距離(social distancing)。

信中也對所謂「群體免疫」提出質疑,稱「在當下這個關口尋求『群體免疫』似乎不是一個可行的選擇,這將使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NHS)受到更大壓力,且使更多人冒不必要的風險。」

另一封公開信則由164名行為科學家聯署,信中提出了對「行為疲勞」這一概念的擔憂。信中指出,「行為疲勞」是英國當下應對新冠疫情政策的基石,但其背後的證據值得懷疑。

「行為疲勞」意味著如果過早指示公眾採取預防措施,他們最終會回到先前的行為。據BBC此前報導,英國政府的首席醫療顧問表示,抗疫是持久戰,過早採取強力措施容易讓民眾產生心理倦態和疲勞,不利於抗疫,也未必能擊中疫情要害,反而徒增其他負擔。

行為科學家們在這封信中表示,他們完全支持一種基於證據的、以行為科學為基礎的政策方法,但他們不相信人們對「行為疲勞」已經有足夠多的了解,也不相信這些見解在多大程度上適用於當前的特殊情況。

這封信的結尾敦促政府分享充足的證據來支撐其推遲高能見度幹預措施的決定,以證明「行為疲勞」是做出這種決定的關鍵因素。否則「我們敦促政府重新考慮這些決定」。

儘管英國政府的抗疫措施遭到上述質疑,但根據英國民調機構YouGov在3月11日到3月12日所做的最新民調顯示,相比於2月28日和3月1日,英國民眾更加「擔心接觸到新冠疫情」,不過,大部分受訪者認可英國政府的抗疫舉措。55%的受訪者在民調中認為英國政府對新冠疫情的因應「非常好」和「相當好」,30%的民眾相對不認可英國政府的措施。

據BBC 14日報導,在過去的24小時內,英國又有10人因感染新冠病毒死亡,死亡人數達到21人,相比13日11人的總死亡人數,幾乎翻了一倍。這10名死者都有潛在的健康問題,年齡都在60歲以上。截至14日,英國確診感染新冠病毒病例總數已達1140例,已有37746人接受了新冠病毒檢測。

來源:綜合環球網、澎湃新聞 、@人民日報

流程編輯:tf019

相關焦點

  • 「群體免疫」是什麼意思概念解釋 群體免疫的意義解讀
    在英國政府宣布防疫進入新階段前,本地一些媒體預計政府會像部分國家那樣宣布更嚴格的隔離措施。但英國政府卻給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方案:要求那些出現症狀的人士,不管是否有疫區旅行史,都自覺在家中隔離7天;只有症狀惡化的人才被建議與當地醫院聯繫;目前不需要臨時關閉學校,也沒必要全面禁止大型活動,但這些措施會根據情況變化隨時考慮調整。
  • 後悔「群體免疫」?600+科學家抗議後,英國官方解釋只是科學概念
    70歲以上和有既存健康問題的人不要上郵輪旅行。並且Boris表示,根據科學界的建議,英國暫時不會關閉學校,也不會暫停重大公共活動。未來英國將會審視形勢,做出適當的決策。對此,英國首席科學顧問瓦倫斯在解釋說,目前制定的政策是讓民眾嘗試創造「群體免疫」,將新冠狀病毒轉為「年度性的病毒」,預計英國將有60%的人口(4000萬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
  • 英國的群體免疫到底為哪般?犧牲60%的人群?真相是什麼?
    英國政府首席科學官派屈克·瓦蘭斯提出,需要大約60%的英國人口感染新冠病毒以獲得「群體免疫力」。最近很多朋友都被這一條新聞刷屏了,那什麼是群體免疫呢?病毒不是一種生命體,它需要利用宿主細胞中的物質和能量進行寄生和繁殖,也就是說必須感染宿主,但是它想要感染宿主,必須進行傳播,當一個群體普遍對這種病毒有免疫力,那麼這種病毒就無法流行起來,感染鏈就被中斷,其他沒有免疫力的人群就獲得了保護。群體免疫也是一種面對傳染病的方法,但毫無疑問的是這種行為是非常危險。
  • 英國搞群體免疫,是適者生存還是龐氏騙局?
    文/周郎就在義大利和西班牙已經舉國封禁,歐洲各國政要也被爆出確診,英國女王趕緊遷往別邸避難隔離時,英國傳出來令人震驚並極具爭議的政策——群體免疫抗疫法。英國政府首席科學官派屈克·瓦朗斯解釋其群體免疫防控策略(圖片來源:SKY TV截屏)那麼究竟是誰「費盡心機,絞盡腦汁」後想出了這麼一個在生物界「充分發揮」達爾文進化論,又在哲學界「體現」道家無為而治的「絕妙計劃」呢?據英國媒體給出的信息,英國官方最先提出群體免疫這一策略的是該國首席科學顧問派屈克·瓦朗斯。
  • 聽到英國專家對「群體免疫」的解釋 美國小哥驚到捂臉
    (視頻/觀察者網 劉易斯)13日英國媒體Channel 4播出的節目中,英國公共衛生部官員解釋了英國政府的「群體免疫」策略。主持人向他提出質疑:這樣的解決方案不是一種危險嗎?你其實把那些更容易感染的人群當成了小白鼠。
  • 「群體免疫」爭議背後:還原英國抗疫邏輯
    英國政府並非直接舉雙手投降、「0舉措」,首席醫療官明確表示在延遲階段,為了延緩病毒傳播,會採取更多行動。英國政府也不是不隔離,而是選擇在最合適的時機進行隔離  3. 「群體免疫「的核心主張是如果絕大多數人(60%)感染這種病毒後能夠建立群體免疫力,那麼更多的人就會因此而受益,過分抑制可能會在之後造成疫情反彈。
  • 56歲英國首相確診新冠肺炎 說好的群體免疫呢?
    今天,英國首相鮑裡斯確診。好了,所有關於「群體免疫」的陰謀論都可以閉嘴了,從上到下英國都執行了這一政策,在一個國家最該重視衛生安全的兩個地方,確診了兩位最敏感的大人物,足可見對疫情輕視到什麼程度。72歲的查爾斯王儲和56歲的鮑裡斯,都不算年輕人,甚至可以說是群體免疫政策下,應該優先被放棄的年紀。
  • 群體免疫變逃逸?英國人集體逃離倫敦,衛生大臣坦言:疫情已失控
    本以為英國全面分發疫苗可以有效控制疫情,可沒想到劇情反轉新冠病毒變異並再度導致了英國疫情的失控。現在整個歐洲因為疫情鬧得雞飛狗跳,再加上法國總統馬克龍感染新冠病毒,都加劇了人們的恐慌心理。在這個時候,英國首相詹森表示要對倫敦封城,英國民眾如同驚弓之鳥,紛紛逃離倫敦。
  • 英國研究人員發現「新冠抗體會消失」,群體免疫再被質疑
    (觀察者網訊)英國帝國理工學院近日公布一項研究發現,新冠肺炎患者痊癒後攜帶的病毒抗體,會隨著時間逐漸消失。有美媒形容,這一結論可能會對「群體免疫」論者構成「當頭一棒」——然而,中國研究人員早在6月份就已經做出類似發現,並在英國期刊上公布。
  • 英國「群體免疫」引爭議!200多名科學家聯名反對
    近日,英國推出的「群體免疫」防疫策略,在國際社會引發廣泛討論。據BBC報導,當地時間3月12日,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召開眼鏡蛇緊急計劃委員會會議,強調英國將進入抗疫「延緩」階段(delay phase)。詹森在會上說確診的輕症患者只需居家隔離,並建議有症狀的人不要撥打急救電話,而儘量在網上自行查找信息。
  • 群體免疫,「社會達爾文主義」: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據英國衛生與社會保障部消息,截至當地時間4月29日上午9時,英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單日新增4076例,累計165221例。截至當地時間4月28日下午5時,死亡病例26097例,除了當天新增死亡病例765之外,還有3811例的上調。這3811例死亡病例中,70%發生在醫院之外。
  • 英國疫情可能持續至2021年春天!實行「群體免疫」的英國,即將被...
    英國首席科學顧問派屈克·瓦蘭斯爵士表示,政府希望「建立某種群體免疫,讓更多的人對這種疾病產生免疫力,從而減少傳播。」派屈克·瓦蘭斯讓我們先來看一下這個「神乎其神」的「群體免疫」是什麼。大家都知道,當病原體侵入人體後,人體的免疫系統會做出相應的反應,產生抗體,這也是疫苗發揮作用的基本原理。
  • 英語地道說 | Herd immunity「群體免疫」,英國人民太難了!
    前腳剛發表聲明「英國做最壞打算,將在海德公園建立臨時太平間」,後腳就閃電推出「herd immunity(群體免疫),要讓大約60%的英國人口感染新冠病毒以獲得herd immunity,同時要大家做好失去親人的準備……」然而才過了三天,首相就又火速宣布新政策,要求民眾居家隔離14天,避免大規模聚會。
  • 群體免疫再次證明不可行!英國數據顯示人群抗體越來越少了
    出品 | 搜狐健康作者 | 周亦川編輯 | 袁月新冠肺炎「群體免疫據CNN網站報導,一項英國研究證明,體內針對新冠病毒的抗體將逐漸下降。在三個月的時間內,大約26%的抗體陽性者轉陰。研究還表明無症狀感染者比重症感染者抗體減退的速度更快,年輕患者比75歲以上患者抗體保持的時間更長一些。然而,還沒有證據確定這種抗體反應能否有效免疫新冠病毒感染,或是抗體反應減弱後是否對新冠病毒喪失了免疫力。當然,這項研究最大的局限性在於樣本採集的人群不同。隨著時間推移有可能接觸過病毒的人不再參加試驗,會造成數據上的重大誤差。
  • 喬治亞大學:群體免疫是不切實際的防疫策略
    具體的是通過減少(而不是制止)病毒傳播,在保護弱勢群體的前提下,允許部分人通過自然感染獲得免疫,逐步減少易感人群,最終讓人群獲得群體免疫而實現對疫情的長期控制。結果顯示,如果不採取任何幹預措施,新冠病毒將在英國迅速傳播(圖A顯示不同年齡人群單日新增病例數);最終感染人數將佔總人口的約77%(圖B顯示不同年齡人群的感染率);並導致41萬英國人死亡,其中60歲以上人群中約死亡35萬人,60歲以下人群死亡約60000人(圖C)。
  • 英國新冠變異,給世界帶來三大挑戰!群體免疫還行得通嗎?
    新毒株的變異會造成三大嚴重挑戰:  其一,衛生系統壓力大;其二,群體免疫遇挑戰;其三,考驗疫苗。  大凡流行病,都會帶來巨大的醫療挑戰。  英國衛生支出佔GDP的比例為8%,相當於發達國家的平均值,並不算高。但世界衛生組織卻把英國醫療體系評為典範,說的就是具備英國特色的分診醫療體系。
  • 英國政府要拿60%國民進行一場豪賭?全網討論的「群體免疫」究竟是...
    在2月13號召開的記者招待會上,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宣布了英國政府的防疫對策:學校不停課,只是建議感染了的人在家裡待一周,禁止70歲以上老人公開活動......
  • ...超美國,瑞典首都「群體免疫」下月見效?俄媒:民眾成了實驗小白鼠
    報導稱,研究人員把「群體免疫」門檻設定在60%,目前沒有科學證據顯示新冠肺炎感染者康復後不會第二次感染。世界衛生組織25日也說,沒有證據表明一次感染就會帶來免疫。對此,奧洛普斯多特稱,目前還需要更多的研究和測試來回答關於免疫的問題。如果形勢需要,瑞典政府將改變策略,但目前還沒有這方面的計劃。
  • 「群體免疫」:達爾文進化論的思路?
    (第一行:沒人獲得抗體,所以群體基本淪陷;第二行:極少數人獲得抗體,仍導致群體中絕大多數人被感染;第三行,絕大多數人形成抗體,群體免疫需要達到的效果也就是右側出現佔絕大多數的黃色小人,這樣就實現群體免疫的效果,極少部分未獲抗體者不會對群體造成大的影響。)
  • 英國「群體免疫」行得通嗎?
    在一封公開信中,來自英國各大學的229名科學家表示,英國政府的防控措施將給國民醫療服務體系(NHS)帶來額外的壓力,署名人也聯合批評了政府首席科學顧問派屈克·瓦倫斯(Patrick Vallance)有關「群體免疫」的言論。派屈克在周五表示:「絕大多數人是輕症,因此要建立某種群體免疫力,這樣更多的人對這種疾病免疫,我們就能減少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