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體免疫再次證明不可行!英國數據顯示人群抗體越來越少了

2020-11-03 搜狐健康

出品 | 搜狐健康

作者 | 周亦川

編輯 | 袁月

新冠肺炎「群體免疫」理論再次遭到打擊。據CNN網站報導,一項英國研究證明,體內針對新冠病毒的抗體將逐漸下降。在三個月的時間內,大約26%的抗體陽性者轉陰。

倫敦帝國理工學院和益普索·莫裡市場研究公司發布,本項研究隨機對英國36.5萬人進行手指點刺檢測。在感染峰值後的12、18和24周,可檢測到抗體的人口比例顯著下降。從6月份共6%的人產生IgG抗體反應,到9月份只有4.4%的人產生反應。

此前有研究表明,季節性流感的免疫力會在6—12月內下降,與新冠肺炎相似,本項研究證實了這一點。

研究還表明無症狀感染者比重症感染者抗體減退的速度更快,年輕患者比75歲以上患者抗體保持的時間更長一些。然而,還沒有證據確定這種抗體反應能否有效免疫新冠病毒感染,或是抗體反應減弱後是否對新冠病毒喪失了免疫力。

當然,這項研究最大的局限性在於樣本採集的人群不同。隨著時間推移有可能接觸過病毒的人不再參加試驗,會造成數據上的重大誤差。

倫敦帝國理工學院公共衛生學院的醫學系Helen Ward教授表示,此項研究可以證明,攜帶可檢測抗體的人口比例正在下降。這種下降與他們再次感染的風險關係尚不明確,但起碼可以證明,無論是否曾經檢測到抗體,每個人都需要繼續遵循常規的防疫規則,減少自己和他人的風險。

英國衛生大臣James Bethell評價這項研究為「關鍵研究」,將向英國政府提供重要參考,如何控制新冠病毒的傳播。他說,曾經檢測抗體陽性並不等於新冠肺炎免疫,無論結果如何,每個人都要保證社交距離,一旦出現症狀就要接受測試。

克利夫蘭大學醫院兒科傳染病專家Claudia Hoyen說,這項研究表明新冠病毒的抗體反應與流感相似,它會逐漸削弱。同樣,免疫系統強的人比其他人抗體下降的速度更慢一些。這是一個理想的研究成果,因為它證實新冠病毒符合一般病毒的規律,而此前的研究結果都太令人詫異了。它同時證明,我們的口罩還要戴一段時間。

Hoyen說,我們都希望這一切儘早結束,事實並非如此。抗體會消失,曾經一次感染不能免疫,仍存在再次傳染的風險。

相關焦點

  • 英國新冠抗體攜帶人群比例不增反降,群體免疫徹底破滅?
    記者 | 肖恩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接近4400萬例,即將進入冬季的歐洲再次成為疫情中心。當確診和治癒人數持續滾動,人群中的抗體水平是否也隨之提高?答案是否定的。英國帝國理工大學最新研究發現,截至9月英國有4.4%的人口攜帶新冠抗體,較6月下降了1.6個百分點,降幅達到26%。這意味著,第一波疫情中治癒患者體內的新冠抗體水平很可能在數個月內迅速下降,要通過自然感染實現群體免疫基本不可能。研究表明,人體免疫系統對新冠病毒的反應與流感病毒和其他能引起感冒的冠狀病毒類似,即無法產生永久抗體。
  • 研究顯示「新冠抗體幾個月就消退」群體免疫幻想或破滅
    在英國,體內具有新冠病毒抗體的人群比例今夏大幅度降低,或宣告群體免疫幻想的破滅。倫敦帝國理工學院一項針對36.5萬名成年人的大規模研究顯示,今年6月20日至9月28日,英國樣本人群中攜帶抗體人數由6%降至4.4%,下降了四分之一。這進一步證明,人體對新冠病毒的自然免疫可能是短暫的,會在幾個月內逐漸消退。
  • 英國的「群體免疫」政策是什麼意思?醫生:這招對新冠病毒不靠譜
    日前,英國政府又出來闢謠,說英國政府只是在疫情控制上進入的第二階段——「延緩」階段,是指對讓相對風險較高的人群,比如高齡老年人相對隔離,從而延緩疫情的進展,集中醫療資源救助感染者,而並非是採取的「群體免疫」政策,而這個說法,又被該國衛報的一篇報導打了臉: 根據《衛報》的報導,這份英國衛生部下屬的「英格蘭公共衛生署」(Public Health England)於近日傳達給英國衛生系統高官的
  • 新冠群體免疫靠譜嗎?看英國科學家最新研究成果
    新冠肺炎剛興起的時候,英國政府首席科學顧問派屈克·華萊士(Patrick Wallace)最早提出了群體免疫理論,立即就把大家雷住了。英國政府其實根本就不鏽逗,後面也沒有採取所謂的群體免疫策略,還是實行了保持社交距離、封城等一系列防控措施。世界上真正踐行了群體免疫的國家,恐怕只有瑞典了。目前瑞典這個一千萬人口的小國,因為新冠已經死了6000人,按照人口比例相當於中國死了84萬人。
  • 英國研究人員發現「新冠抗體會消失」,群體免疫再被質疑
    (觀察者網訊)英國帝國理工學院近日公布一項研究發現,新冠肺炎患者痊癒後攜帶的病毒抗體,會隨著時間逐漸消失。有美媒形容,這一結論可能會對「群體免疫」論者構成「當頭一棒」——然而,中國研究人員早在6月份就已經做出類似發現,並在英國期刊上公布。
  • 群體免疫又被潑冷水!英國研究顯示:抗體在幾個月內就會消退
    英國研究表明,即便感染過新冠病毒,能夠提供的免疫保護作用可能也不會持續很長時間。英國研究發現,該國民眾對新冠病毒的抗體水平在夏季迅速下降。這表明即便感染過新冠病毒,能夠提供的免疫保護作用可能也不會持續很長時間。
  • 英國疫情可能持續至2021年春天!實行「群體免疫」的英國,即將被...
    英國首席科學顧問派屈克·瓦蘭斯爵士表示,政府希望「建立某種群體免疫,讓更多的人對這種疾病產生免疫力,從而減少傳播。」派屈克·瓦蘭斯讓我們先來看一下這個「神乎其神」的「群體免疫」是什麼。大家都知道,當病原體侵入人體後,人體的免疫系統會做出相應的反應,產生抗體,這也是疫苗發揮作用的基本原理。
  • 群體免疫可行?大錯特錯
    aim is to 旨在 目標是Herd immunity:syn group immunity, 群體免疫,社區免疫意為:if enough people are immune, those without immunity can be protected.當足夠多的人產生免疫後,其他沒有免疫力的個體也會受到保護而不被傳染。
  • 研究:人體內新冠抗體隨時間消退 群體免疫無法實現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倫敦消息 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Imperial College)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人體內新冠病毒抗體會迅速消退,這意味著無法維持穩定的群體免疫。研究報告指出:「根據對英國36.5萬多人的研究,新冠病毒抗體反應隨時間而減弱。
  • 「群體免疫」是什麼意思?新冠肺炎群體免疫策略可行嗎
    為將新冠肺炎的高發期從傳統流感季節的4月延緩至夏季,以緩解醫院面臨的壓力,英國政府決定容忍疫情緩慢發展,期待大部分人在隱匿性感染後無症狀或僅有輕微症狀,從而在人群中獲得普遍免疫,以控制疫情。  「群體免疫」的概念被廣泛用於傳染病防控中。根據牛津大學發布的報告,「群體免疫」只適用於具有傳染性的疾病,對於非傳染性疾病則無效。形成「群體免疫」的核心是需要有足夠多的人具有免疫能力。
  • 英國第三次全境封鎖是不是證明「群體免疫」政策的失敗
    英國首相宣布封鎖 眾所周知,歐洲很多國家在此次席捲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中採取了「佛系」的抗疫策略—群體免疫,這類佛系「放手」防疫政策出現了例如沒有正式封城,沒有強制戴口罩,學校、酒吧
  • 英國的「群體免疫」,是豪賭還是謊言?
    英國衛生部的數據顯示:截至26日上午9時,英國已有超過10萬人進行了新冠病毒檢測。牛津大學研究:英國半數人口已感染新冠病毒根據《金融時報》,牛津大學一項新冠肺炎模型研究分析,英國半數人口或已感染新冠病毒。
  • 美國有新冠抗體者不足一成 「群體免疫」真的可行嗎?
    參考消息網9月27日報導西媒稱,一項針對美國成年透析患者的研究指出,7月份只有不到10%的人體內產生了新冠病毒抗體。研究作者認為,這個結果可能適用於更廣泛的人群。據埃菲社馬德裡9月25日報導,美國史丹福大學的研究人員認為,透析患者是研究新冠病毒在美國全面傳播的理想代表人群。
  • 英國研究:感染新冠病毒後,抗體水平會「迅速降低」
    英國帝國理工學院近日公布一項研究發現,新冠肺炎患者痊癒後攜帶的病毒抗體,會隨著時間逐漸消失。有美媒形容,這一結論可能會對「群體免疫」論者構成「當頭一棒」。然而,中國研究人員早在6月份就已經做出類似發現,並在英國期刊上公布。
  • 不「頭鐵」了?瑞典:沒有證據顯示「群體免疫」有效
    據彭博社報導,最新數據顯示,相比於北歐其他國家,瑞典居民更容易被新冠病毒感染。相較於今年早些時候,瑞典最近幾周的新冠「新發感染率」幾乎翻了一番。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HU)的疫情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11月25日,瑞典已報告了超過22萬例新冠確診病例,其中約6500人死亡。
  • 群體免疫的成功?義大利這個城市57%的市民身上出現新冠抗體
    而義大利貝加莫市的市民卻離群體免疫越來越近,受到了廣泛的關注。 群體免疫是指人群或牲畜群體對傳染的抵抗力。群體免疫水平高,表示群體中對傳染具有抵抗力的動物百分比高。通俗的概括就是,這個城市的大多數市民毫無防備地面對病毒,從而形成群體免疫力,使病毒不再擴散的狀態。
  • 英國「群體免疫」行得通嗎?
    圖片來源:衛報記者 | 田思奇在歐洲成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震中」之時,英國政府專家提出一項流行病學中的概念——「群體免疫」。粗略估計顯示,如果三分之二英國人感染並康復後獲得免疫,那麼英國人將全部安全。但從目前對新冠病毒的認知來看,事實也許不如理論中那樣完美。
  • 英國正計劃要求70歲以上人群居家隔離,衛生大臣這樣解釋「群體免疫」
    BBC說,疫情之下,英國政府正面臨巨大壓力,截至周六,英國已有死亡病例21例,而且截至目前,死亡病例大多在60歲以上或是特定情況人群。BBC說,自我隔離措施意味著人們會被要求待在家裡,不能有訪客,重要生活物資會被放置在他們門前,無接觸供給。同樣在接受天空新聞採訪時,漢考克還被問及「群體免疫」問題。
  • 英國的群體免疫到底為哪般?犧牲60%的人群?真相是什麼?
    英國政府首席科學官派屈克·瓦蘭斯提出,需要大約60%的英國人口感染新冠病毒以獲得「群體免疫力」。最近很多朋友都被這一條新聞刷屏了,那什麼是群體免疫呢?就好比說,當病毒作為」抗原「進入人體後,我們身體會針對這種」病毒「產生具有保護性作用的蛋白質(抗體),也就是說當一個群體對某種病毒有很強的免疫力稱之為群體免疫。
  • 群體免疫的虛假承諾
    Ch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的流行病學家卡羅琳•巴基(Caroline Buckee)表示: "不需要人群中的每個人都具有免疫力,只需要足夠多的人具有免疫力即可。"。通常,群體免疫被認為是大規模疫苗接種計劃的理想結果。在人群中,高水平的疫苗誘導免疫有利於那些不能接受疫苗或對疫苗沒有足夠反應的人,例如免疫系統受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