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研究:感染新冠病毒後,抗體水平會「迅速降低」

2020-10-28 環球時報

英國帝國理工學院近日公布一項研究發現,新冠肺炎患者痊癒後攜帶的病毒抗體,會隨著時間逐漸消失。有美媒形容,這一結論可能會對「群體免疫」論者構成「當頭一棒」。

然而,中國研究人員早在6月份就已經做出類似發現,並在英國期刊上公布。

研究發現新冠病毒抗體在(患者)感染後下降,引發對「群體免疫」論的質疑 截圖:CNBC

美國消費者與商業新聞(CNBC)27日報導,英國帝國理工學院「實時追蹤社區傳播」項目發布了尚未經同行審議的研究結果。從6月20日到9月28日,調查人員通過3輪檢測,搜集並追蹤了英國全國約36.5萬成年人的新冠病毒抗體變化情況。

結果顯示,6月份尚有6%的參與者檢測到攜帶抗體。而在英國放鬆防疫措施、出現第二波疫情後,9月份檢測時只剩下4.4%的參與者有抗體。3個月內的3次檢測中,攜帶抗體的人數平均下降了約26.5%。

其中,全年齡段人群都出現了抗體減少的趨勢,唯一的例外是醫療工作者。這可能源於他們曾反覆或嚴重地與病毒接觸。而攜帶抗體人數減少最明顯的是75歲以上人群以及疑似患者,最不明顯的是18到24歲的年輕人以及確診患者。這意味著抗體反應與年齡及病情嚴重程度有關。

文章作者之一、帝國理工教授海倫·沃德表示,研究顯示,可測得抗體的人群佔總人口的比例會隨時間逐漸減少,但並不清楚失去抗體與面臨二次感染風險之間是否存在相關性。她說,最重要的是人們依然需要遵守戴口罩、保持社交隔離等防疫規定,降低自己或他人面臨的風險。

進入10月,歐洲迎來更加兇猛的第二波疫情。當地時間26日,英國新增367例新冠病毒死亡病例,是五個月以來最高紀錄。此前9月23日,英國政府宣布社交隔離措施,包括禁止酒吧與餐館在晚上10點後營業。

不過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院近日一份民調顯示,只有三分之一的受訪者透露宵禁令他們減少了與他人的社交接觸。

CNBC評價,帝國理工大學發布的研究結果對於鼓吹「群體免疫」的人與政府來說,可能構成「當頭一棒」。

「群體免疫」的擁躉認為,比大規模隔離更好的方法是單獨隔離年長與高危群體,然後讓病毒在全社會中自由傳播。如果一個社會大約70%的人口在確診並痊癒後獲得抗體,就能阻斷病毒的傳播。

今年3月,英國首席科學顧問瓦倫斯曾提出「群體免疫」主張,遭到強烈反對後作罷。瑞典則從一開始就特立獨行地將「群體免疫」作為指導抗疫原則,結果今年6月16日,瑞典每天每百萬人口死亡人數達到1.68,死亡率居歐洲第二。

在美國,川普政府8月份任命公開支持「群體免疫」的史丹福大學教授阿特拉斯擔任疫情顧問。10月初,美國累計確診新冠病例超745萬例、川普與白宮多名工作人員相繼感染之際,阿特拉斯依然在邀請支持「群體免疫」的醫生為白宮「出招」。

美國「抗疫隊長」、傳染病學專家福奇則警告,「群體免疫」要求讓病毒在人口中不受控制地傳播,這是「無稽之談」、「十分危險」。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10月12日強調,讓新冠病毒自由傳播以達到群體免疫的做法是不道德和不科學的,絕對不是一種可行的選項。他說,群體免疫應該通過接種疫苗而不是接觸病毒來實現。

其實早在今年6月,中國研究人員已在英國《自然·醫學》雜誌上公布了這一研究結果。他們在重慶市的調查發現,新冠病毒感染者痊癒後體內抗體水平會迅速下降。此外,無症狀感染者的免疫反應弱於有症狀感染者。

當時的調查發現,約90%的病例在出院後2個月總抗體水平會降低70%以上。這表明新冠病毒感染者在痊癒後可能再次被感染,一些國家設想給痊癒者發「免疫證書」的防控策略有潛在風險,在疫苗以及有效藥物問世前,應繼續採用有效的公共衛生幹預手段。

來源:觀察者網 文:郭涵

相關焦點

  • 英國最新研究:人體內的新冠病毒抗體會逐漸降低,疫苗可能會無效
    【南方+10月27日訊】據英國最新研究表明,人體對於新冠病毒的免疫可能只持續一個月的時間,這可能會阻礙新冠疫苗的推廣,因為即便找到了新冠疫苗也必須每年注射兩次。這項研究發現,人群中的新冠抗體水平在三個月內下降了四分之一以上。據報導,6月,在第一波新冠病毒大流行之後,有6%的人產生了新冠抗體。然而,3個月後,該研究顯示,這一比例已降至4.4%——其中大部分下降僅僅發生在6周內。最嚴重的下降發生在那些最需要保護的人群中,在6月到9月之間,75歲以上人群的新冠抗體水平下降了近40%。而在18至24歲的年輕人群中,抗體水平僅下降了15%。
  • 英國研究發現新冠抗體短暫存在 有可能多次感染病毒
    BBC 10月27日報導,英國研究人員稱,感染新冠病毒後人體內的抗體水平「迅速消失」。倫敦帝國理工學院(The Imperial College London)研究小組發現,在6月至9月間,抗體檢測呈陽性的人數下降26%。
  • 研究顯示:新冠抗體水平在夏季英國人群中迅速下降
    周二(27日),英國政府牽頭的一項研究顯示,新冠抗體水平在夏季的英國人群中迅速下降,這或許說明人群對新冠病毒的免疫性無法持久。該研究對36.5萬名英格蘭居民的新冠抗體水平進行測試,發現從6月到9月,人群中的抗體水平下降了26.5%,其中65歲以上患者與無症狀感染者的抗體水平下降最明顯。
  • 英國專家解讀:首次感染新冠病毒後,成年人能免疫多久?
    近日,一項由英國新冠病毒免疫學聯盟發起的研究表明,有症狀新冠病毒感染者體內T細胞水平相當高,因而大多數成年人可能在首次感染新冠病毒後6個月內都含有抵抗新冠病毒的細胞(T細胞)免疫。該研究可能是了解新冠病毒感染後是否可預防二次感染以及可維持多久免疫的關鍵。
  • 新冠病毒抗體會消失嗎?國際專家表示:無需擔心
    英國最近一項新研究顯示,英國攜帶新冠病毒抗體的人數在2020年夏季下降了約27%,引發民眾擔憂:抗體對病毒的免疫竟如此之短。但很多專家表示,這種擔憂實屬杞人憂天。在完全從感染中恢復後,抗體下降是十分正常的現象。但免疫細胞攜帶病毒記憶,會在必要時大量生產新抗體。
  • 英國研究:感染新冠獲得的自然免疫力不持久 疫苗有效性更佳
    據路透社27日報導,周二,英國的一項研究發現,英國民眾對新冠病毒的抗體水平在夏季迅速下降。這表明即使感染過新冠病毒,能夠提供的免疫保護作用可能也不會持續很長時間,這增加了社區免疫力下降的可能性。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科學家跟蹤了3月和4月第一波疫情後英國民眾的抗體水平。
  • 新冠患者康復後,抗體會慢慢消失?疫苗的保護力也會消失嗎?
    但興奮之餘也引發了不少擔憂,因為之前有一些研究發現,自然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康復後,體內的抗體水平會隨著時間推移以較快的速度下降,這意味著疫苗誘導機體產生的抗體很可能也面臨著同樣的窘境,那這是否意味著,疫苗產生的保護力也會很快消失?
  • 新冠病毒中和抗體能維持半年以上是怎麼會回事 新冠病毒抗體有什麼...
    近期,上海的醫學專家研究發現,具有保護性的中和抗體在新冠病毒感染半年後仍在人體內穩定存在。其中,抗新冠病毒IgG抗體相較於病毒感染後2個星期至1個月仍維持在一個很高的水平,該研究成果發表於中國工程院院刊。
  • 英國新冠抗體攜帶人群比例不增反降,群體免疫徹底破滅?
    英國帝國理工大學最新研究發現,截至9月英國有4.4%的人口攜帶新冠抗體,較6月下降了1.6個百分點,降幅達到26%。這意味著,第一波疫情中治癒患者體內的新冠抗體水平很可能在數個月內迅速下降,要通過自然感染實現群體免疫基本不可能。研究表明,人體免疫系統對新冠病毒的反應與流感病毒和其他能引起感冒的冠狀病毒類似,即無法產生永久抗體。
  • 新冠康復者抗體會很快消失?國外的最新研究,給出了不同結果
    近日有研究稱,新冠康復者體內的病毒會很快消失,這個消息引發了廣泛關注。有人擔心疫苗作用降低,有人擔憂二次感染的發生,還有人表示"群體免疫"這種想法應該徹底拋棄了。但針對新冠康復者體內抗體能存在多久的問題,有研究人員給出了不同的研究成果。
  • 抗體沒了,記憶細胞還在!新冠疫苗至少可以保護5個月|新冠病毒|免疫...
    但興奮之餘也引發了不少擔憂,因為之前有一些研究發現,自然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康復後,體內的抗體水平會隨著時間推移以較快的速度下降,這意味著疫苗誘導機體產生的抗體很可能也面臨著同樣的窘境,那這是否意味著,疫苗產生的保護力也會很快消失?
  • 研究:人體內新冠抗體隨時間消退 群體免疫無法實現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倫敦消息 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Imperial College)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人體內新冠病毒抗體會迅速消退,這意味著無法維持穩定的群體免疫。研究報告指出:「根據對英國36.5萬多人的研究,新冠病毒抗體反應隨時間而減弱。
  • 俄科學家故意二次感染新冠病毒,得出結論:「群體免疫」沒用
    為了測試抗體水平,他故意讓自己暴露在沒有防護的新冠患者面前讓自己重新感染新冠。亞歷山大切普爾諾夫(Alexander Chepurnov)切普爾諾夫說,他們研究了新冠抗體的行為方式、強度以及抗體在人體內停留的時間,發現抗體水平會迅速下降。
  • 世衛組織:人感染新冠病毒後產生抗體能免疫數月
    據央視新聞,當地時間11月20日,世衛組織舉行新聞發布會,針對一項英國研究顯示感染過新冠病毒後的至少六個月內很可能不會再次感染。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技術主管瑪麗亞·范·科霍夫表示,這是一個好消息,人體感染新冠病毒後的幾周內會產生抗體反應,現在則發現抗體反應可以延續數月。但還需進行跟蹤研究,確定抗體延續時間。
  • ...的抗體可中和新冠病毒|抗體|新冠病毒|大羊駝|羅莎琳德·富蘭克林
    新華社倫敦7月13日電(記者張家偉)英國研究人員13日在學術期刊《自然·結構和分子生物學》上發表論文說,實驗室研究顯示,源自大羊駝的抗體可中和新冠病毒,有望用於開發新冠治療方法。大羊駝等一些駱駝科動物體內會天然產生大量結構簡單的小型抗體,這類抗體可用於製備更微小的納米抗體。
  • 最新研究!阿司匹林可有效降低新冠患者的死亡率
    新冠死亡人數已升至6月以來的最高水平。根據英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在截至10月16日的一周內,670人死於新冠病毒,比前一周增加了232人,達到了17周以來的最高數字,也是新冠死亡人數連續第六周上升。此前,唐寧街證實正在研究是否需要在其目前三級體系的頂部增加第四級封鎖。安德森說,他可以接受利物浦被納入四級封鎖,以更快地減少新冠病毒感染。他還表示將在14至16天內審查目前三級封鎖控制病毒傳播的效果。利物浦是英國第一個進入三級封鎖的地區。
  • 研究顯示「新冠抗體幾個月就消退」群體免疫幻想或破滅
    在英國,體內具有新冠病毒抗體的人群比例今夏大幅度降低,或宣告群體免疫幻想的破滅。倫敦帝國理工學院一項針對36.5萬名成年人的大規模研究顯示,今年6月20日至9月28日,英國樣本人群中攜帶抗體人數由6%降至4.4%,下降了四分之一。這進一步證明,人體對新冠病毒的自然免疫可能是短暫的,會在幾個月內逐漸消退。
  • 《科學》稱新冠抗體持續5個月,其他研究說會快速減弱,聽誰的
    新冠病毒的免疫力可至少持續五個月,可能會更長。就在幾天前,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一份研究稱,患者的抗體會逐漸減少,有26%的人在4個月後抗體轉陰,相當於失去免疫力。7月,《柳葉刀》一份西班牙研究稱,僅有5%的人產生了抗體反應。6月重慶大學在《自然醫學》發文稱2—3個月後抗體反應就會出現下降,甚至檢測不到。
  • 世衛組織:人體感染新冠病毒後產生的抗體反應可延續數月
    當地時間11月20日,世衛組織舉行新聞發布會,針對一項英國研究顯示感染過新冠病毒後的至少六個月內很可能不會再次感染。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麥可·瑞安表示,這是一個好消息,人體的免疫反應可以維持一段時間,希望免疫保護時間能進一步延長,這也為新冠疫苗帶來了希望。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技術主管瑪麗亞·范·科霍夫表示,人體感染新冠病毒後的幾周內會產生抗體反應,現在則發現抗體反應可以延續數月。還需進行跟蹤研究,確定抗體延續時間。
  • 英國研究人員發現「新冠抗體會消失」,群體免疫再被質疑
    (觀察者網訊)英國帝國理工學院近日公布一項研究發現,新冠肺炎患者痊癒後攜帶的病毒抗體,會隨著時間逐漸消失。有美媒形容,這一結論可能會對「群體免疫」論者構成「當頭一棒」——然而,中國研究人員早在6月份就已經做出類似發現,並在英國期刊上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