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政府首席科學官派屈克·瓦蘭斯提出,需要大約60%的英國人口感染新冠病毒以獲得「群體免疫力」。
最近很多朋友都被這一條新聞刷屏了,那什麼是群體免疫呢?
就好比說,當病毒作為」抗原「進入人體後,我們身體會針對這種」病毒「產生具有保護性作用的蛋白質(抗體),也就是說當一個群體對某種病毒有很強的免疫力稱之為群體免疫。
病毒不是一種生命體,它需要利用宿主細胞中的物質和能量進行寄生和繁殖,也就是說必須感染宿主,但是它想要感染宿主,必須進行傳播,當一個群體普遍對這種病毒有免疫力,那麼這種病毒就無法流行起來,感染鏈就被中斷,其他沒有免疫力的人群就獲得了保護。
群體免疫也是一種面對傳染病的方法,但毫無疑問的是這種行為是非常危險。
歐洲的成員之一義大利患新冠肺炎死亡率突破7%,而全球平均3.7%死亡率!
如果按全球平均3.7%的死亡率來計算,英國2018年統計的總人口有6649萬人,那麼可能會出現246.013萬人喪生!假如按2%來計算,那麼也有近80萬人!
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子的嗎?英國真的是放任病毒流行嗎?不是的!
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近日召開了第三次緊急內閣會議。當會議結束後,英國首相鮑裡斯宣布抗疫第二階段啟動——「拖延」階段。鮑裡斯宣布了4項最新措施:
措施1.從3月13日開始,所有出現咳嗽和發燒等症狀的人必須在家隔離7天。7天後,如果症狀持續或惡化,再叫救護車;
措施2.英國政府不再檢測每一個有症狀的人,僅有輕微症狀的人不需再接受檢測,只有症狀較重的患者才會被針對進行相關檢測。
措施3.禁止學生出國旅行。
措施4. 70歲以上,人體不好的人不可乘坐郵輪。
英國的拖延措施在對比我國防控新冠政策後顯得非常的「佛系」,如何評價英國的「佛系」防疫策略呢?
實際上,最能反映英國防疫策略調整的是3月12日更新的「COVID19確診或疑似患者居家隔離指南」。當小編查詢相關資料後非常震驚,因為裡面內容要求人們即使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也不要去醫院,也不要出門,而是進行為期7天的居家隔離!7天後,如果自我感覺良好,且不再發燒,那麼就可以回歸正常生活狀態。
如果沒有任何的改善,那麼就需要尋求醫療建議。這項指南中最能體現英國「佛系」防疫還有一條,就是不對居家隔離的輕症患者進行病毒檢測。
而據我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第七版)中就有明確規定,哪怕新型冠狀肺炎病人經過治療出院後,也需要佩戴口罩進行為期14天的居家隔離(通風良好的單人宿舍),事實上哪怕進行14天的隔離,也有極小部分人病人核酸檢測復陽!
從英國3月12日更新的「COVID19確診或疑似患者居家隔離指南」來看,英國並沒有放任病毒的流行,但這種防疫方案是非常危險的,這也給了我們國家一個啟示,那就是嚴格監測外來入境的人群,嚴防「毒王」。
更多健康諮詢,請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每天學點健康知識」,非常感謝大家的關注。
內容參考資料:
1.英國「COVID19確診或疑似患者居家隔離指南」。
2.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第七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