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的群體免疫到底為哪般?犧牲60%的人群?真相是什麼?

2020-08-30 e醫路有你

英國政府首席科學官派屈克·瓦蘭斯提出,需要大約60%的英國人口感染新冠病毒以獲得「群體免疫力」。

最近很多朋友都被這一條新聞刷屏了,那什麼是群體免疫呢?

就好比說,當病毒作為」抗原「進入人體後,我們身體會針對這種」病毒「產生具有保護性作用的蛋白質(抗體),也就是說當一個群體對某種病毒有很強的免疫力稱之為群體免疫。

病毒不是一種生命體,它需要利用宿主細胞中的物質和能量進行寄生和繁殖,也就是說必須感染宿主,但是它想要感染宿主,必須進行傳播,當一個群體普遍對這種病毒有免疫力,那麼這種病毒就無法流行起來,感染鏈就被中斷,其他沒有免疫力的人群就獲得了保護。

群體免疫也是一種面對傳染病的方法,但毫無疑問的是這種行為是非常危險。

歐洲的成員之一義大利患新冠肺炎死亡率突破7%,而全球平均3.7%死亡率!

如果按全球平均3.7%的死亡率來計算,英國2018年統計的總人口有6649萬人,那麼可能會出現246.013萬人喪生!假如按2%來計算,那麼也有近80萬人!

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子的嗎?英國真的是放任病毒流行嗎?不是的!

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近日召開了第三次緊急內閣會議。當會議結束後,英國首相鮑裡斯宣布抗疫第二階段啟動——「拖延」階段。鮑裡斯宣布了4項最新措施:

措施1.從3月13日開始,所有出現咳嗽和發燒等症狀的人必須在家隔離7天。7天後,如果症狀持續或惡化,再叫救護車;

措施2.英國政府不再檢測每一個有症狀的人,僅有輕微症狀的人不需再接受檢測,只有症狀較重的患者才會被針對進行相關檢測。

措施3.禁止學生出國旅行。

措施4. 70歲以上,人體不好的人不可乘坐郵輪。

英國的拖延措施在對比我國防控新冠政策後顯得非常的「佛系」,如何評價英國的「佛系」防疫策略呢?

實際上,最能反映英國防疫策略調整的是3月12日更新的「COVID19確診或疑似患者居家隔離指南」。當小編查詢相關資料後非常震驚,因為裡面內容要求人們即使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也不要去醫院,也不要出門,而是進行為期7天的居家隔離!7天後,如果自我感覺良好,且不再發燒,那麼就可以回歸正常生活狀態。

如果沒有任何的改善,那麼就需要尋求醫療建議。這項指南中最能體現英國「佛系」防疫還有一條,就是不對居家隔離的輕症患者進行病毒檢測。

而據我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第七版)中就有明確規定,哪怕新型冠狀肺炎病人經過治療出院後,也需要佩戴口罩進行為期14天的居家隔離(通風良好的單人宿舍),事實上哪怕進行14天的隔離,也有極小部分人病人核酸檢測復陽!

從英國3月12日更新的「COVID19確診或疑似患者居家隔離指南」來看,英國並沒有放任病毒的流行,但這種防疫方案是非常危險的,這也給了我們國家一個啟示,那就是嚴格監測外來入境的人群,嚴防「毒王」。

更多健康諮詢,請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每天學點健康知識」,非常感謝大家的關注


內容參考資料:

1.英國「COVID19確診或疑似患者居家隔離指南」。

2.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第七版)

相關焦點

  • 英國的群體免疫是什麼意思?佛系免疫?
    大家好學習使人進步,我是log宇,今天聊一聊英國的群體免疫。前幾天,英國首相詹森說,英國決定讓大約60%--70%的英國人口接觸病毒,可以犧牲50萬人,也叫佛系抗疫,以獲得群體免疫。根據英國的醫學顧問瓦蘭斯說群體免疫就是足夠多的人對一種疾病免疫時,他們就為其他一些易感染人群提供了保護。如果群體中有70%—80%的動物有抵抗力,就不會發生大規模的爆發流行。而且他會縮短傳染病的整體時間,減少疾病對生產力的影響時間。這個也引發了國際社會的不少爭議。
  • 英國決定讓60%民眾感染新冠,為了「群體免疫」要犧牲多少人?
    英國疫情數據繼中國、義大利、丹麥等多個國家實行「封城」策略以後,突然有了不一樣的聲音——英國決定實行「群體免疫(herd immunity)」的計劃。也就是說,英國將不採取隔離措施,任由病毒發展,等到有足夠多的人被感染,也就有了足夠多的人產生了免疫力來對抗新型冠狀病毒。
  • 英國群體免疫的真相是什麼?先感染60%,再死幾百萬,適者生存?
    原本大家的關注點都主要集中在這些疫情發展更迅速的國家,但英國的群體免疫卻突出重圍,這個建立在不列顛群島上的國度,近日引起了輿論的軒然大波。不同於大多數國家的應對策略,英國負責抗擊疫情的首席科學顧問表示,希望通過60%的人去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從而讓大家擁有群體免疫力,以達到阻止病毒進一步傳播的目的,並將隔離這樣的物理措施視為疫情反彈的最大可能。
  • 英國決定讓60%民眾感染新冠!此次「群體免疫」,超10w民眾急了!
    那麼群體免疫到底是什麼呢? 群體免疫是為因為各種原因而無法接種疫苗的人提供保護的一種方式。 它是指當相當一部分人群對一種疾病免疫時,他們就為其他一些易感染人提供了保護,使得易感染人群也很難感染這種疾病。 如果人群中有佔很大比例的人因為接種了疫苗而獲得了免疫力,那麼個體之間對於某一種傳染病的感染鏈自然就會被中斷,而那些沒有接種疫苗的人也就因此受到了保護而不會被傳染。
  • 英國正計劃要求70歲以上人群居家隔離,衛生大臣這樣解釋「群體免疫」
    BBC說,疫情之下,英國政府正面臨巨大壓力,截至周六,英國已有死亡病例21例,而且截至目前,死亡病例大多在60歲以上或是特定情況人群。BBC說,自我隔離措施意味著人們會被要求待在家裡,不能有訪客,重要生活物資會被放置在他們門前,無接觸供給。同樣在接受天空新聞採訪時,漢考克還被問及「群體免疫」問題。
  • 「群體免疫」是什麼意思概念解釋 群體免疫的意義解讀
    新華社倫敦3月15日電新聞分析:英國的「群體免疫」,是科學還是無奈?  新華社記者張家偉 劉石磊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不斷加劇,英國採取的旨在延緩高峰而非強力控制的應對措施以及政府首席科學顧問有關「群體免疫」的言論引起很大爭議。  這究竟是英國政府依據最新科學證據做出的決策?還是面對衛生系統和經濟發展壓力下的無奈之舉?
  • 「群體免疫」是什麼意思?新冠肺炎群體免疫策略可行嗎
    如果說對抗新冠肺炎疫情的擴散是一場全球性戰役的話,英國政府近日拋出的「群體免疫」策略被各國醫學專家視為「直接向病毒亮白旗」,但也有人辯護「這種做法此前曾很有效」。到底「群體免疫」是什麼樣的醫學概念?它與這次新冠疫情當真「匹配」嗎?  「群體免疫」有嚴格適用範圍  率先拋出「群體免疫」理論的是英國首席科學顧問派屈克·瓦朗斯。
  • 英國疫情可能持續至2021年春天!實行「群體免疫」的英國,即將被...
    英國首席科學顧問派屈克·瓦蘭斯爵士表示,政府希望「建立某種群體免疫,讓更多的人對這種疾病產生免疫力,從而減少傳播。」派屈克·瓦蘭斯讓我們先來看一下這個「神乎其神」的「群體免疫」是什麼。大家都知道,當病原體侵入人體後,人體的免疫系統會做出相應的反應,產生抗體,這也是疫苗發揮作用的基本原理。
  • 英國搞群體免疫,是適者生存還是龐氏騙局?
    (圖源:PA)3月13日在接受英國天空電視臺採訪時,派屈克表示,大約60%的英國人將需要感染新冠病毒,以使社會對未來的疫情具有群體免疫。英國目前約有6600萬人口,如果派屈克的抗疫法真的實施,那麼在英國就會有4000萬人需要感染新冠病毒。
  • 英國「群體免疫」行得通嗎?
    圖片來源:衛報記者 | 田思奇在歐洲成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震中」之時,英國政府專家提出一項流行病學中的概念——「群體免疫」。粗略估計顯示,如果三分之二英國人感染並康復後獲得免疫,那麼英國人將全部安全。但從目前對新冠病毒的認知來看,事實也許不如理論中那樣完美。
  • 「群體免疫」:達爾文進化論的思路?
    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在3月12日的「眼鏡蛇」緊急內閣會議後,承認英國應對疫情的第一階段「遏制階段」已經失敗,進而直接轉入第二階段——「拖延」病毒傳播。此舉意在讓大多數英國人感染新冠肺炎,以獲得群體免疫。
  • 英語地道說 | Herd immunity「群體免疫」,英國人民太難了!
    前腳剛發表聲明「英國做最壞打算,將在海德公園建立臨時太平間」,後腳就閃電推出「herd immunity(群體免疫),要讓大約60%的英國人口感染新冠病毒以獲得herd immunity,同時要大家做好失去親人的準備……」然而才過了三天,首相就又火速宣布新政策,要求民眾居家隔離14天,避免大規模聚會。
  • 英國脫歐是把腦子也留在歐盟了麼?群體免疫,是物競天擇還是優勝劣汰
    導讀:「這都21世紀了,英國你不主動防疫,居然還用群體免疫策略......看來詹森是可能覺得英國人口實在是太多了吧。」2020年3月13日,英國政府首席科學顧問派屈克·瓦蘭斯表示,將需要大約60%的英國人口感染新冠病毒以獲得「群體免疫力」。
  • 英國政府要拿60%國民進行一場豪賭?全網討論的「群體免疫」究竟是...
    1 什麼是群體免疫? 群體免疫是一個流行病學研究領域的學術概念,英文是 herd immunity(在群體免疫的概念中的herd指的是人群),也可以被成為:community immunity, population immunity, 或者social immunity。
  • 56歲英國首相確診新冠肺炎 說好的群體免疫呢?
    今天,英國首相鮑裡斯確診。好了,所有關於「群體免疫」的陰謀論都可以閉嘴了,從上到下英國都執行了這一政策,在一個國家最該重視衛生安全的兩個地方,確診了兩位最敏感的大人物,足可見對疫情輕視到什麼程度。72歲的查爾斯王儲和56歲的鮑裡斯,都不算年輕人,甚至可以說是群體免疫政策下,應該優先被放棄的年紀。
  • (excerpts) 國外「群體免疫」到底是什麼?(節選)
    中文導讀上期「英文拾趣」欄目中,我們提到,美國迫於經濟壓力和持續攀升的失業率(近9周內,已有超過3800萬美國人提交失業救濟申請),不顧病毒傳播,欲開放全國,採取「群體免疫」政策。那麼,到底什麼是「群體免疫」?這一政策對付兇猛的疫情是否有效?會產生怎樣的後果呢?
  • 「群體免疫」爭議背後:還原英國抗疫邏輯
    英國政府並非直接舉雙手投降、「0舉措」,首席醫療官明確表示在延遲階段,為了延緩病毒傳播,會採取更多行動。英國政府也不是不隔離,而是選擇在最合適的時機進行隔離  3. 「群體免疫「的核心主張是如果絕大多數人(60%)感染這種病毒後能夠建立群體免疫力,那麼更多的人就會因此而受益,過分抑制可能會在之後造成疫情反彈。
  • 英國的「群體免疫」政策是什麼意思?醫生:這招對新冠病毒不靠譜
    最近英國宣布的防疫政策,讓大家大跌眼鏡,特別是他們的首席科學家挖了一個大坑,提出的「群體免疫」的概念,更是引起了各方面的爭議。日前,英國政府又出來闢謠,說英國政府只是在疫情控制上進入的第二階段——「延緩」階段,是指對讓相對風險較高的人群,比如高齡老年人相對隔離,從而延緩疫情的進展,集中醫療資源救助感染者,而並非是採取的「群體免疫」政策,而這個說法,又被該國衛報的一篇報導打了臉: 根據《衛報》的報導,這份英國衛生部下屬的「英格蘭公共衛生署」(Public Health England)於近日傳達給英國衛生系統高官的
  • 英國的「群體免疫」,是豪賭還是謊言?
    (左圖模擬的英國新冠肺炎死亡增長曲線(情景1為綠色,情景2為紅色,情景3為灰色)與報告的累計死亡病例數(方形圖案)的吻合情況;右圖為模擬的不同情景下,英國易被感染人群的比例隨時間的變化)研究人員還表示,病毒可能在1月中旬在英國流行。但主導研究的古普塔教授表示,這個數據比較局限,還需要開始大規模的抗體檢測,以評估目前處於流行病的哪個階段。
  • 英國「群體免疫」引爭議!200多名科學家聯名反對
    「疫情會繼續蔓延,我必須要跟你說實話,必須跟英國民眾說實話:更多家庭將提早失去親人。」英國「群體免疫」如何防疫?當地時間3月13日,英國政府首席科學顧問派屈克·瓦蘭斯(Patrick Vallance)對政府的「群體免疫」措施進行解釋。「我們希望讓絕大多數人感染這種病毒後能夠建立群體免疫力,如此一來更多的人就會因此而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