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想著群體免疫?英國科學家神言論:隔離會導致人體免疫力下降

2020-06-30 君清觀察室

觀察者網本月28日報導,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英國印裔牛津大學理論流行病學教授蘇尼特拉·古普塔警告稱,長期隔離會讓公眾遠離病菌,這會導致人體免疫力下降,使人們易於感染未來的新流行病。為了證明自己的言論,她還拿1918年大流感舉例,指出當時全球並沒有連接在一起,就相當於是隔離狀態,但最終卻死了幾千萬人。

經過這次疫情,英國科學家會放出什麼樣的神言論,外界都不會大驚小怪了,從最開始的群體免疫,到後來的不需要戴口罩,如今古普塔教授又來了個反對隔離。古普塔自疫情暴發以來,就一直反對隔離,之前放話稱&34;&34;。

還想著群體免疫?英國科學家神言論:隔離會導致人體免疫力下降

這種言論聽起來就讓人感到脊背發涼,什麼叫試試能堅持多久?是試試英國能堅持多久,還是人類能堅持多久?英國最開始是提出過群體免疫理論的,並且還實施了2個星期,既然想試試,當時為什麼沒有堅持下去呢?

實際上,古普塔的言論說的還是群體免疫,支持通過跟病菌接觸來獲得抗體,進而結束疫情。但是瑞典用實際行動證明,群體免疫根本就行不通,在絕大部分歐洲國家已經控制的疫情的情況下,瑞典還在為抗疫而苦惱,死亡率居高不下,死的人比幾個鄰國加起來都多,經濟損失也不比誰小。

就連提出這個方案的專家,也多次表達了悔意,承認若是採取一定的隔離措施,不會有這麼多人死去。但世界上沒有後悔藥,選擇了這條路就沒有回頭路,只能咬牙走下去。

還想著群體免疫?英國科學家神言論:隔離會導致人體免疫力下降

所以說,英國應該慶幸,沒有像瑞典陷得那麼深,否則英國現在的情況不會比美國好多少,至今英國的死亡人數和確診人數仍高居全球前五,這不是沒有道理的,如果一開始就隔離,絕對不會發展到這個程度。

英國的疫情從暴發到失控,再到通過封鎖措施徹底控制住,很能說明一些問題。英國一開始本身是要放棄的,首相詹森關於群體免疫的演講非常悲壯,做好了破釜沉舟的準備。然而發現事情不對之後,立刻採取了封鎖措施,最終雖然經歷了一些挫折,還是取得了一個令人滿意的結果。

還想著群體免疫?英國科學家神言論:隔離會導致人體免疫力下降

連半路調頭的英國都能通過封鎖隔離的方式控制住疫情,英國的科學家卻還在反對隔離措施,到底是想證明些什麼?群體免疫最不靠譜的地方不是說這個過程多麼殘忍,而是根本不可能實現。

已經有研究證明,通過感染病毒產生的抗體,隨著時間的推移會消失,基本上只能在體內存在兩三個月,消失了怎麼辦?難道再主動感染一次?萬一治不好了呢?人類對新冠病毒的了解非常有限,在不了解的情況下做出一些想當然的判斷,有違科學家必備的嚴謹態度。

相關焦點

  • 英國科學家:隔離或致免疫力衰弱,應該放鬆隔離
    【文/觀察者網 陳思佳】自疫情暴發以來,英國科學家曾拋出過如「群體免疫」等「不尋常」的理論。就在最近,又一位英國科學家提出了「隔離或致使免疫力下降」的說法,認為長期隔離是危險的。 值得一提,這位科學家從本次新冠肺炎疫情暴發開始,就反對隔離政策,甚至曾公開表示「想看看病毒到底傳播多廣」,「我們能堅持多久」。
  • 英國「群體免疫」行得通嗎?
    「新冠病毒會引起很強的群體免疫力嗎?還是像流感一樣,每年都會出現新的病毒株,需要重複接種疫苗?我們還有很多關於新冠病毒免疫反應的知識需要學習。」在一封公開信中,來自英國各大學的229名科學家表示,英國政府的防控措施將給國民醫療服務體系(NHS)帶來額外的壓力,署名人也聯合批評了政府首席科學顧問派屈克·瓦倫斯(Patrick Vallance)有關「群體免疫」的言論。派屈克在周五表示:「絕大多數人是輕症,因此要建立某種群體免疫力,這樣更多的人對這種疾病免疫,我們就能減少傳播。」
  • 英國正計劃要求70歲以上人群居家隔離,衛生大臣這樣解釋「群體免疫」
    BBC說,自我隔離措施意味著人們會被要求待在家裡,不能有訪客,重要生活物資會被放置在他們門前,無接觸供給。同樣在接受天空新聞採訪時,漢考克還被問及「群體免疫」問題。此前,英國首席科學顧問派屈克·瓦朗斯在13日發表震驚世界的言論——「大約60%的英國人需要感染新冠病毒,以防止其在未來暴發」。但漢考克15日的態度與瓦朗斯的話存在溫差。
  • 後悔「群體免疫」?600+科學家抗議後,英國官方解釋只是科學概念
    世衛組織發言人瑪格麗特·哈裡斯(Margaret Harris)在接受BBC採訪時提出質疑,她認為,目前為止,新冠病毒存在的時間還不夠長,目前科學上對新冠病毒的知識也不夠多,還不知道它在免疫學方面的作用。針對「群體免疫」能否發生,哈裡斯表示,每一種病毒在人體內的作用是不同的,並刺激不同的免疫系統。「我們可以討論理論,但目前面臨的是一個現實情況,必須考慮採取行動。」
  • 英國疫情可能持續至2021年春天!實行「群體免疫」的英國,即將被...
    但在這一眾國家中,有一個國家的舉措卻讓人摸不著頭腦,就是英國。在其他國家封鎖的封鎖隔離的隔離的時候,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卻並沒有相同的打算。他不但讓商店繼續營業學校繼續上課,甚至還說出「英國民眾應該做好痛失至親的準備」。
  • 英國搞群體免疫,是適者生存還是龐氏騙局?
    文/周郎就在義大利和西班牙已經舉國封禁,歐洲各國政要也被爆出確診,英國女王趕緊遷往別邸避難隔離時,英國傳出來令人震驚並極具爭議的政策——群體免疫抗疫法。別著急,因為英國官方是「真的」有理論依據的。(圖源:維基百科)首先我們先和大家簡單糾正下,「群體免疫」這一概念其實是中性的,因為它是有自己的語境和條件。根據美國疾控中心(CDC)給出的定義,群體免疫即在某種情況下,有足夠比例的人群對傳染病具有免疫力(通過接種疫苗或先前患有該病),從而令這種傳染病不能在人與人之間傳播。
  • 「群體免疫」是什麼意思概念解釋 群體免疫的意義解讀
    新華社倫敦3月15日電新聞分析:英國的「群體免疫」,是科學還是無奈?  新華社記者張家偉 劉石磊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不斷加劇,英國採取的旨在延緩高峰而非強力控制的應對措施以及政府首席科學顧問有關「群體免疫」的言論引起很大爭議。  這究竟是英國政府依據最新科學證據做出的決策?還是面對衛生系統和經濟發展壓力下的無奈之舉?
  • 英國「群體免疫」引爭議!200多名科學家聯名反對
    「疫情會繼續蔓延,我必須要跟你說實話,必須跟英國民眾說實話:更多家庭將提早失去親人。」英國「群體免疫」如何防疫?當地時間3月13日,英國政府首席科學顧問派屈克·瓦蘭斯(Patrick Vallance)對政府的「群體免疫」措施進行解釋。「我們希望讓絕大多數人感染這種病毒後能夠建立群體免疫力,如此一來更多的人就會因此而受益。」
  • 「群體免疫」爭議背後:還原英國抗疫邏輯
    英國政府並非直接舉雙手投降、「0舉措」,首席醫療官明確表示在延遲階段,為了延緩病毒傳播,會採取更多行動。英國政府也不是不隔離,而是選擇在最合適的時機進行隔離  3. 「群體免疫「的核心主張是如果絕大多數人(60%)感染這種病毒後能夠建立群體免疫力,那麼更多的人就會因此而受益,過分抑制可能會在之後造成疫情反彈。
  • 英國的群體免疫到底為哪般?犧牲60%的人群?真相是什麼?
    英國政府首席科學官派屈克·瓦蘭斯提出,需要大約60%的英國人口感染新冠病毒以獲得「群體免疫力」。最近很多朋友都被這一條新聞刷屏了,那什麼是群體免疫呢?就好比說,當病毒作為」抗原「進入人體後,我們身體會針對這種」病毒「產生具有保護性作用的蛋白質(抗體),也就是說當一個群體對某種病毒有很強的免疫力稱之為群體免疫。
  • 研究:人體內新冠抗體隨時間消退 群體免疫無法實現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倫敦消息 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Imperial College)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人體內新冠病毒抗體會迅速消退,這意味著無法維持穩定的群體免疫。研究報告指出:「根據對英國36.5萬多人的研究,新冠病毒抗體反應隨時間而減弱。
  • 「群體免疫」:達爾文進化論的思路?
    (第一行:沒人獲得抗體,所以群體基本淪陷;第二行:極少數人獲得抗體,仍導致群體中絕大多數人被感染;第三行,絕大多數人形成抗體,群體免疫需要達到的效果也就是右側出現佔絕大多數的黃色小人,這樣就實現群體免疫的效果,極少部分未獲抗體者不會對群體造成大的影響。)
  • 英國想搞群體免疫 超500名學者聯名反對
    反觀預計已有5千至1萬人感染的英國,到目前為止仍未出任何隔離措施:未取消大規模集會、關停學校,不給輕症患者做檢測,要求輕症和意思患者在家自行隔離一周。英國政府表示,不會提前宣布進行全國隔離,因為會導致英國民眾隔離「行為疲勞」。
  • 全球新冠疫情什麼時候會結束?國外科學家:我們獲得群體免疫時
    幾乎可以肯定的是,我們需要獲得群體免疫才能結束新冠病毒大流行大多數專家說,就像之前的SARS和MERS那樣,我們已經過了控制病毒的臨界點。這意味著COVID-19病毒將會繼續存在,而病毒大流行只有在獲得群體免疫的情況下才會結束。群體免疫是指一個群體中有多大比例的人對某種疾病具有免疫力,從而使整個群體不受疾病爆發的影響。
  • 英國脫歐是把腦子也留在歐盟了麼?群體免疫,是物競天擇還是優勝劣汰
    導讀:「這都21世紀了,英國你不主動防疫,居然還用群體免疫策略......看來詹森是可能覺得英國人口實在是太多了吧。」2020年3月13日,英國政府首席科學顧問派屈克·瓦蘭斯表示,將需要大約60%的英國人口感染新冠病毒以獲得「群體免疫力」。
  • 英國第三次全境封鎖是不是證明「群體免疫」政策的失敗
    英國從一開始抗疫政策裡面受到最多抨擊的就是政府任由病毒蔓延,甚至想要60%人口感染從而獲得群體免疫,首相甚至直接在電視上說"many will lose their loved ones"。有人辯解為疫情的蔓延在很大程度上已經不可避免,醫療資源再多也不會完美,永遠都有部分人因此失去生命,說大話立flag對於實際情況於事無補,與其藏著捏著讓民眾每天醒來不斷失望,不如先一次性把窗戶紙捅破。
  • 英國的「群體免疫」,是豪賭還是謊言?
    若這一結論得到證實,意味著兩個多月來,新冠肺炎在英國的傳播已經使該國獲得了顯著的群體免疫力,這項研究很快將在醫學預印本平臺medRxiv上發表。在《每日郵報》中提到了「群體免疫」這一概念,也就是說人群中大多數都有了對抗病毒的抗體後,疫情也會得到了控制,不會再大規模爆發。他們抓住的新冠肺炎點就是「自限性疾病」,新冠肺炎發展到一定程度後,靠自身免疫調節就能恢復和治癒,但是英國忽略了一點,那就是「並非所有人都能扛到自愈」。
  • 英國政府要拿60%國民進行一場豪賭?全網討論的「群體免疫」究竟是...
    因為患病個體可能死亡,部分病癒後會產生免疫力,加上種群數有限,這個人數不會無限增長,隨著被感染人口降低,傳播速度就會下降。 而群體免疫門檻的計算是由病毒的R0基本傳染數決定的,即平均一個病人可以傳染的人數。
  • 英語地道說 | Herd immunity「群體免疫」,英國人民太難了!
    前腳剛發表聲明「英國做最壞打算,將在海德公園建立臨時太平間」,後腳就閃電推出「herd immunity(群體免疫),要讓大約60%的英國人口感染新冠病毒以獲得herd immunity,同時要大家做好失去親人的準備……」然而才過了三天,首相就又火速宣布新政策,要求民眾居家隔離14天,避免大規模聚會。
  • 群體免疫的虛假承諾
    他說,這種方法將導致災難性的人命損失,而不一定會加速社會回歸正常。"我們以前從未成功地做到這一點,這將導致不可接受和不必要的人類死亡和痛苦。"儘管受到廣泛的批評,這個想法仍然在許多國家的政治家和政策制定者中間不斷出現,包括瑞典、英國和美國。美國總統唐納德 · 川普9月份對此發表了正面評論,使用了誤用的"從眾心理"。甚至一些科學家也推動了這一議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