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科學家:隔離或致免疫力衰弱,應該放鬆隔離

2020-06-28 觀察者網

【文/觀察者網 陳思佳】自疫情暴發以來,英國科學家曾拋出過如「群體免疫」等「不尋常」的理論。就在最近,又一位英國科學家提出了「隔離或致使免疫力下降」的說法,認為長期隔離是危險的。

值得一提,這位科學家從本次新冠肺炎疫情暴發開始,就反對隔離政策,甚至曾公開表示「想看看病毒到底傳播多廣」,「我們能堅持多久」。

據《每日電訊報》當地時間6月27日報導,英國印裔小說家兼牛津大學理論流行病學教授蘇尼特拉·古普塔警告稱,「長期的隔離會讓公眾遠離病菌,削弱免疫系統,使人們易於感染未來的新流行病。」她接受該報採訪時稱,雖然三個月的隔離「不太可能損害免疫系統」,但這「仍有可能造成了影響」。

英國科學家:隔離或致免疫力衰弱,應該放鬆隔離

《每日電訊報》報導截圖

她將隔離人群形容為「一片片等著被點燃的樹木」,呼籲解除隔離,還列舉了1918大流感的例子,指出當時「很多死者都是健康的40歲以下的人」,並稱這是因為那時候歐洲有30年沒出現過流感。她表示,過去全球還沒有連接在一起,現在的隔離封鎖與100年前的狀態「非常相似」。

她又以歐洲殖民者身上的病毒在美洲原住民中引發瘟疫為例,解釋稱「病毒對人的影響取決於人是否接觸過相關毒株」。依據這些例子,古普塔提出,「接觸相關病原體而非病毒本身,這樣獲得的免疫力可保護你免於嚴重的病症或死亡。」

她據此堅稱,放寬國際旅行有助於增強人群的免疫力:「國際旅行確實增強了病毒的傳播,但我們通過接觸不同病菌獲得的交叉保護也得到了加強……總的來說,國際旅行會讓我們處境更好。」古普塔預計冬季可能出現第二波疫情,但最終「會像流感一樣,公眾會習慣與其共存」,只不過這將「帶走一些脆弱的人群」。

儘管古普塔堅稱,「不能想當然地認為,待在一個更安全的地方就不會經常受到病原體襲擊了」,她說這些話是「一個警告」,但觀察者網在查閱相關報導後發現,她從本次新冠肺炎疫情暴發開始,就反對隔離政策

英國科學家:隔離或致免疫力衰弱,應該放鬆隔離

蘇尼特拉·古普塔,牛津大學官網資料圖

《經濟時報》3月份的一篇報導顯示,古普塔及其團隊曾構建過一個理論最佳模型,聲稱3月時英國可能已有半數人口感染新冠病毒,即表明危重率不到千分之一,病毒的快速傳播將能實現「群體免疫」。這一理論在當時就遭到了大量科學家的質疑,因為其理論直接假設病毒發源於中國,且對病毒性質和毒性的判斷與主流假設完全不同。

與之相對應的則是帝國理工學院專家弗格森提出的「不採取措施,新冠病毒或將致50萬人死亡」的模型,這一模型對英國抗疫政策起到關鍵影響。古普塔對該模型產生的影響力「感到驚訝」,且仍表示「相信人類將能建立群體免疫來對抗病毒」

《華爾街日報》則在6月初的一篇報導則揭露了古普塔從一開始就強烈反對隔離、呼籲不要搞封鎖。她的模型對死亡率的假設可能只有弗格森的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她批評帝國理工的傳染模型,稱「只考慮最壞情況沒有意義」;她還聲稱由於人們曾接觸過其他冠狀病毒,部分人對新冠病毒可能有抵抗力。

古普塔表示,如果是她的話就不會建議隔離,而是會提議「向醫療系統注資來檢測人口,看看病毒到底傳播多廣,再設計一個不會危及弱勢群體和經濟的政策」。她甚至質疑稱,「在隔離的成本超過死亡人數後,我們還能支持多久?」

她還一再聲稱自己反對隔離政策,不是出於個人目的,而是考慮「經濟弱勢群體的困境」,儘管她曾抱怨過她21歲的女兒從學校回來時,自己正處於嚴密的隔離中。綜合她的發言來看,此次拋出的「隔離致免疫力衰弱」的言論,或許只是用於鼓吹重新開放。

這位專家的「好心提醒」在網絡上得到了一些堅定反對隔離者的贊同,他們藉機批評隔離和佩戴口罩的政策。

有人評論稱:「這都不需要找個教授來確認了,明顯就是這麼回事。」

英國科學家:隔離或致免疫力衰弱,應該放鬆隔離

「確實,戴口罩只會讓事情更糟。流感季節到來的時候誰都跑不掉。應該多吃點維生素和有營養的東西。」

英國科學家:隔離或致免疫力衰弱,應該放鬆隔離

但也有一些網友嘲諷或反駁了她的言論。

一位網友留言批評了她的言論:「又來一個想要話語權、想在論文上署名的科學家。這篇文章就缺了兩樣東西:一是常識,二是現實。」

英國科學家:隔離或致免疫力衰弱,應該放鬆隔離

還有網友反駁稱,「人體的免疫系統不會因為十幾周的隔離就受到影響。此外它對新病毒也沒什麼作用,任何人都可能感染HIV,EBV,LCMV,CMV,保持健康是最重要的,幾個月時間不會改變什麼。」

英國科學家:隔離或致免疫力衰弱,應該放鬆隔離

據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統計數據顯示,英國累計確診達311727例,累計死亡43598例,累計治癒1364例,近幾天,英國每日新增病例數均在1000人左右。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英國科學家神言論:隔離會導致人體免疫力下降
    觀察者網本月28日報導,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英國印裔牛津大學理論流行病學教授蘇尼特拉·古普塔警告稱,長期隔離會讓公眾遠離病菌,這會導致人體免疫力下降,使人們易於感染未來的新流行病。為了證明自己的言論,她還拿1918年大流感舉例,指出當時全球並沒有連接在一起,就相當於是隔離狀態,但最終卻死了幾千萬人。
  • 英國政府拼了!入境英國有望可以不用隔離14天
    已經9月,不少留學英國的小夥伴都準備摩拳擦掌前往英國開學了!大家頭疼的除了返英機票不好買的問題之外,入境英國需隔離14天這個規定也很令人頭禿。畢竟,不少新入學的小夥伴房子都還沒找好,還面臨著被隔離14天的問題!
  • 英國新冠檢測實驗室被病毒「攻陷」,超過20人被隔離,太丟人了
    根據英國媒體《天空新聞》的報導,英國最大的新冠檢測實驗室,已經被病毒「攻陷」,70人的團隊,超過20人被隔離,根據知情者透露,檢測人員工作強度太大,無法按照規定進行防疫。雖然不清楚到底多少人被感染,但是實驗室的內部人員表示,已經有20人進行了隔離措施。燈塔實驗室是英國最大的檢測實驗室,每天可以檢測數萬份新冠樣本,但是面對不斷擴散的疫情,也是杯水車薪。因為檢測壓力不斷地增加,按照實驗人員的速度,必須不停加班,甚至12個小時輪換。
  • 英國正計劃要求70歲以上人群居家隔離,衛生大臣這樣解釋「群體免疫」
    BBC消息,英國衛生大臣馬修·漢考克證實,英國政府在考慮一項針對70歲以上人群的「隔離保護」計劃,希望這一人群可以在未來幾周內居家自我隔離,減少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BBC報導截圖BBC說,漢考克在接受英國天空新聞採訪時承認,居家隔離「對老年人和易感人群來說是很高的要求,但這是為了保護他們自己」。
  • 社交隔離,如何危害我們的認知?
    3月23日,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Boris Johnson)在電視演講中列舉了一系列控制疫情蔓延的措施,包括關閉公共場所、要求人們除運動或必要工作外避免外出。對於倫敦大學學院的流行病學家範庫特而言,這通告不僅改變了她的日常生活,也成了一項大型研究的發令槍。接下來的幾周內,她將要調查強制居家隔離和其他疫情相關變化對英國民眾的影響。
  • 新冠病毒感染者到底隔離多久才安全|患者|研究|隔離|...
    近期,英國聖安德魯斯大學(University of St Andrews)發布的一項新研究發現,在症狀出現前兩天和感染後五天內,新冠肺炎患者的傳染力最強。   其他研究表明,一些病情嚴重或免疫系統受損的患者可能需要20天才能清除病毒。即使病情較輕,也需要一周將其清除。
  • 英國政府拼了!免住宿、20s檢測,入境有望不用隔離14天
    已經9月,不少留學英國的小夥伴都準備摩拳擦掌前往英國開學了!大家頭疼的除了返英機票不好買的問題之外,入境英國需隔離14天這個規定也很令人頭禿。畢竟,不少新入學的小夥伴房子都還沒找好,還面臨著被隔離14天的問題!
  • 加拿大航空 希望通過抵達測試 代替14天強制隔離
    快速而簡單的核酸檢測能否安全地取代對國際旅行者的14天強制隔離期?這是加拿大航空公司希望通過與McMaster健康實驗室和多倫多皮爾遜國際機場的新合作夥伴關係來回答的問題,該合作夥伴將對抵達加拿大的國際旅客進行新型冠狀病毒檢測。
  • 科羅納啤酒宣布停產 為何詹森僅隔離7天就準備出門?
    【英國】詹森:仍有一些發燒症狀,將繼續隔離 英國首相詹森剛剛在推特上發布一則視頻稱, 儘管他感覺好一些了,並已經結束了7天的隔離,但仍有一些發燒症狀,因此根據政府的建議,他必須繼續隔離直到症狀消失。
  • 南非的輓歌:種族隔離始末
    但要說到南非的歷史,想必「種族隔離」會是第一個想到的詞彙。南非的種族隔離政策實在是太有名了,以至於英語中專門有一個詞「apartheid」來特指南非的種族隔離。自從1948年以荷蘭裔的布爾人為主的南非國民黨執政以來,這個全白人政黨就開始不遺餘力地推行種族隔離政策。
  • 英國開始對從法國等6地入境旅客實施隔離
    8月15日,乘客從巴黎乘坐「歐洲之星」列車抵達英國倫敦的聖潘克拉斯國際火車站。 英國政府13日宣布,自8月15日起對從法國、荷蘭、馬爾他等6地入境旅客實施為期14天隔離檢疫。新華社發 1 23456下一頁8月15日,乘客從巴黎乘坐「歐洲之星」列車抵達英國倫敦的聖潘克拉斯國際火車站。
  • 免住宿、發明20s檢測新冠黑科技,入境英國有望可以不用隔離?
    畢竟,不少新入學的小夥伴房子都還沒找好,還面臨著被隔離14天的問題!  立思辰留學小編今天為大家帶來一個好消息——根據英國政府入境的最新消息,Maybe大家接下來返回英國可以不用隔離了!  如果檢測可行,或許有可能替代現行的「入境英國隔離14天」的政策。希思羅機場計劃用這個「黑科技」對每年往來的7800萬旅客進行大規模篩查。
  • 人類之間也有生殖隔離問題嗎?生殖隔離是什麼原理?
    生殖隔離是什麼原理?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包括我們人類,都逃不過生殖隔離的3個必然結果:雜種不育、雜種衰敗和雜種不活。
  • 天下奇聞 | 科羅納啤酒宣布停產 為何詹森僅隔離7天就準備出門?
    【英國】詹森:仍有一些發燒症狀,將繼續隔離英國首相詹森剛剛在推特上發布一則視頻稱, 儘管他感覺好一些了,並已經結束了7天的隔離,但仍有一些發燒症狀,因此根據政府的建議,他必須繼續隔離直到症狀消失。英國政府網站公布的指導方針規定,如果輕症患者獨自居住,必須居家自我隔離7天;如果患者和同住的人都出現症狀,全體居家隔離14天,「如果發熱症狀消失可恢復正常生活」。據英國政府建議,輕症和疑似患者只需待在家中,不需要住院治療和進行檢測。
  • 英航空乘在香港被隔離,引發了一場外交爭端
    根據香港當地的規定,所有抵港機組人員都要在機場酒店進行隔離。一開始給他們分配的酒店是萬豪。英國駐香港使領館的工作人員希望香港可以放人,好讓艾麗回英國隔離。但是根據中國防疫法的規定,國際機組人員一旦檢測陽性,就必須在醫院的隔離區住院觀察,以防出現症狀。艾麗對英國媒體說,她很害怕,想回家,她說這個隔離區就像個集中營。
  • 美國女子,克裡斯蒂娜,隔離了328天
    1979年1月29日,出生於美國密西根州大急流城,今年41歲,2019年在太空隔離了328天。她是美國在天空隔離時間最長的女性,有報導提倡被疫情籠罩的城市,需要隔離的人們,應該學學她。在太空中隔離328天,是什麼概念呢?點外賣?呼吸新鮮空氣?感受一下太陽?
  • 臭名昭著的人猿雜交實驗,倘若沒有隔離限制,生命脆弱不堪
    即使可以交配也沒有辦法產生可育性後代的隔離機制,又被稱之為生殖隔離。或許有人會感到很奇怪,按照這樣的說法,不同膚色人種之間豈不會也存在生殖隔離?其實物種進化的過程往往需要幾百萬甚至上千萬年的時間,在這漫長的時間過程當中,不同物種才能進化出比較明顯的差異化,正是這種差異化才構成生殖隔離的關鍵原因。
  • 素顏霜需要隔離嗎?
    在使用素顏霜的之前是需要對面部進行隔離的。素顏霜中含有護膚的成分和遮瑕的成分,如果直接塗在皮膚上會對皮膚造成傷害,會讓皮膚很不舒服或者出現刺激感。今天給大家說一下關於素顏霜的使用注意事項。1,必須要做隔離素顏霜雖然比較溫和,但是它屬於一種化妝品,裡面含有一些二氧化鈦等等化學成分,會讓皮膚感受到刺激,會堵塞毛孔,所有隔離是很必要的。2,素顏霜的功效素顏霜不但具有彩妝遮瑕的效果同時還有護膚功效,準確的說它應該是護膚品彩妝的結合體,能夠在保養肌膚的同時還對肌膚起到美容的效果。
  • 英國情侶去馬爾他島度假被強制隔離14天,所有費用自己承擔
    據英國《每日星報》3月13日報導,英國一對情侶18歲山姆·道森(Sam Dawson)和17歲克洛伊·霍伊斯(Chloe Hoyes),近日前往南歐國家馬爾他度假時,因當地新冠疫情管制被所住酒店強制隔離14天,需自行承擔隔離期所有的食宿費用。
  • 武漢醫生的自我隔離日記:疑似感染新病毒,在家隔離四天好轉
    我相信像我這樣症狀的、高度疑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病例應該還有很多,如果不具備一定的醫學知識,很可能會出現恐慌而不能夠正確處置,導致一窩蜂地湧到醫院,增加本來已經不堪重負的防疫機構的負擔,更重要的是將自己暴露在致病環境之中,進一步增加感染的可能性。事實證明,我自己的居家隔離自救方案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