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名字叫克裡斯蒂娜·科赫(Christina Hammock Koch)。
1979年1月29日,出生於美國密西根州大急流城,今年41歲,2019年在太空隔離了328天。
她是美國在天空隔離時間最長的女性,有報導提倡被疫情籠罩的城市,需要隔離的人們,應該學學她。
在太空中隔離328天,是什麼概念呢?
點外賣?呼吸新鮮空氣?感受一下太陽?
太空人候選人的培訓包括科學和技術簡介,國際空間站系統的學習,這些都是理論學習,還有很多的實踐學習。
需要培訓太空行走,機器人操作技術,生理學訓練,飛行訓練,同時還有水上和野外生存的訓練和強化指導。
克洛斯蒂娜是在2013年被選中的,一直到2018年才被分配參加首次太空任務。
英國BBC曾經做過這樣一篇報導,關於男女太空人在太空的差異問題。
其中有一個細節問題值得注意,剛開始是被工程師忽略的問題。
女性的例假問題,太空旅行有點像野外宿營,事事都要提前考慮到方方面面。
在太空,尿液是不能浪費的,而是經過循環再生處理,最後要從中提取飲用水的。
女性的經血屬於固態物質,而太空空間站現有的廁所是不會區分固態和液態物質的,因此經血裡的水分就不能循環再利用。
據說,國際太空站中有兩個廁所,但是工程師們最初設計時沒有考慮到經血的問題。
還有一點,在天空中如何洗漱清潔也有限制,特別是在女性例假期間,個人保潔是太空站的一個大問題。
作為太空人候選人的克洛斯蒂娜比誰都清楚這一點,但是這些並不能阻擋她想要遨遊太空的夢想。
2019年3月14日,克洛斯蒂娜·科赫以飛行工程師的身份前往國際空間站,她的遨遊太空計劃正式起航。
她研究了重力和空間對植物的細胞發育和組織生長的作用,如果未來,能夠在太空中種植食物,那麼對於人類的發展至關重要。
她還在實驗室裡研究了,在微重力下,火的燃燒過程。
她在太空待了328天,有過消極,有過壓力,這些事情都是意料之中的,疫情下的我們深有體驗,隔離在家的滋味的確不好受。
克洛斯蒂娜身上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或者說,航天工作者,特別是太空人的身上,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地方。
一下子來到一個相當於與世隔絕的地方,同行的人沒有幾個,時間長的話需要一年左右的時間,時間再短也得數月吧。
據說,為了不讓自己沉迷於消極的想法,太空人會保持忙碌狀態,制定一個時間表格,他們會和隊員在一起做一些有趣的遊戲,在獨處的時候會看書,看電視劇。
每天都會鍛鍊身體,據報導,在太空中如果缺乏鍛鍊,時間長了更容易導致肌肉軟弱,萎縮,因為在太空中骨鈣會出現流失。
同時心理上有所準備,明智的太空人會在心理上做好長期的準備,因為如果計劃變了,可能會延長自己停留在太空的時間,如果提前在心理上做好長期的準備,就會樂觀一點。
還有一點,和疫情之下,被隔離的人很像,太空人擺脫消極思想的一個好方法,就是要有大局觀。
好比在隔離中的人,你不要天天想著城市什麼時候能正常,你要想到的是因為你的主動隔離,讓這個城市少了一份壓力。
1000個人主動隔離,就讓個城市少了1000份壓力。
就像現在那些給城市添亂的人,真是沒有大局觀啊,想的太少了,一根筋啊。
——
謝謝看完。
關注@暢談亂燉,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