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24日,嫦娥五號乘坐胖五啟程前往月球,長徵五號直徑五米的壯碩箭體點火升空時,讓屏幕前的每個人都感到心潮澎湃!
嫦娥五號最大的任務亮點,就是將從月球採集兩千克土壤和巖石帶回地球;這不僅僅是中國航天的第一次,也是自上個世紀七十年代以來,人類時隔四十四年再次前往月球採集月壤。
嫦娥五號任務之所以看起來比較複雜,需要在月球軌道上進行自動交會對接,其實是為了將來的載人登月做技術上的準備。
同時也比蘇聯七十年代發射的月球探測器更有效率。
要知道我國嫦娥五號8.2噸的發射質量,也就比蘇聯的露娜16、露娜20、露娜24三姊妹重了2.4噸,然而蘇聯三次加起來也就帶回來301克月球土壤樣本,相較而言嫦娥五號要比這三顆探測器效率高出很多。
蘇聯月球探測器
下個月嫦娥五號的返回艙就會在服務艙的護送下,降落在內蒙古的著陸場中;對於從月球帶回來的土壤,現在科學家們倒是不擔心月壤存在生化威脅。
然而在阿波羅登月時代,人們對其的態度卻是再謹慎不過!
探索太空除了勇氣,還要謹慎
美國和蘇聯進行的太空競賽是一場毫不妥協的競爭。一開始,蘇聯在許多與太空有關的成就上是成功的。第一個把人造衛星送入地球,蘇聯太空人尤裡·加加林成為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類。
然而,美國在1969年7月20日一轉劣勢,在阿波羅11號任務中,他們成功將太空人送上了月球。
阿波羅11號分為三大部分——指令艙(CM)、登月艙(LM)和服務艙(SM)。指令艙只有一個艙室,三名太空人乘坐它進入太空,再乘坐它從月球回到地球。
7月19日,阿波羅11號飛船接近月球,進行制動減速後進入了月球軌道。因為早期調查確定靜海地區相對平坦和平穩,所以被選作了登陸區。
20日20:17:43成功降落在月球表面,阿姆斯特朗創造了歷史,成為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講了那句寫進歷史書的話。
四天後,三人乘坐指令艙成功濺落在太平洋上,美國海軍派出大黃蜂號航空母艦前往打撈和救援。
對於從月球回來的三人,地面人員非常謹慎,當時,NASA並不確定月球上的環境是否完全無菌,他們認為登月太空人有可能從月球帶回外星病原體。
鮮為人知的是,大黃蜂號航母上專門臨時搭載了一個移動檢疫隔離設施(MQF)上,本質上就是一個拖掛房車,只不過生物安全防護級別很高。
移動檢疫隔離設施(MQF)
而且阿姆斯特朗三人從指令艙出來的穿的可不是太空衣,而是換上了NASA給他們準備的生物隔離服(BIGs),在救生筏上負責接應他們的工作人員身著同樣的防護裝備。
在救生筏上,工作人員用次氯酸鈉擦洗三名太空人,指令艙同時進行處理以去除月球上最微弱的塵埃。
然後三名太空人被直升機運送到航母上,直升機直接通過航母升降機進入機庫中,然後太空人們步行10米進入隔離設施,在回到美國本土前,他們要一直帶著這個航母上的「房車」裡。
做事就要做乾淨,接應太空人的救生筏也被擊沉;至於海洋怎麼辦?那只能希望進入大氣層時把指令艙底部灼燒的夠乾淨,救生筏也被次氯酸鈉漂的夠乾淨,這已經是他們為避免被假想的外星微生物入侵所做的極限了。
隔離設施窗戶倒是夠大,不影響太空人和外界的交流,當時尼克森和太空人的家人們還專門登上航母看望他們。
在航母機庫中,和「房車」挨著的就是撈起來的指令艙,工程師臨時給兩者搭建了一個封閉通道,這樣太空人就可以從指令艙取回月球樣本、數據磁帶和膠捲,其他人可沒有權限碰。
當大黃蜂號航母返回珍珠港後,整個隔離設施被空運到德州的林登·詹森航天中心月球接收實驗室(LRL)。
這個實驗室負責月球樣品接收以及對回歸航天員進行檢疫,到了實驗室還是繼續的隔離生活,在隔離設施呆了一個周,在月球接收實驗室呆了兩周,一共21天。
直到8月13日,他們才離開了隔離區接受美國民眾的歡呼,參加為他們慶祝的遊行慶典。
美國科學家對阿波羅11號任務期間帶回的月球樣本進行了徹底的分析。
第一次任務總共帶回21.55公斤月球土壤和巖石,絕大多數拿去做了生物安全實驗,經過廣泛的測試,月球毫無疑問是完全無菌的,在月球樣品中沒有任何生命形式存在。
月壤
對阿波羅11號太空人進行隔離的全部原因只是為了防止「太空細菌」的入侵,雖然現在看來很有意思,但這是為了大眾安全而必須採取的預防措施。
而且這個還是有法律基礎的,在1969年由NASA提出通過的一系列關於地外接觸的法律條款,統稱為《地外接觸法》。
科學家並不確切知道月球是完全無菌的,他們不想讓太空人帶回來任何危險的微生物。根據這項法律,對所有登月太空人需要進行為期21天的強制隔離。
就算阿姆斯特朗三人被證明沒事兒,後面登月的也不能倖免,因為登月地點不一樣,為了以防萬一,每名太空人都住過NASA牌「房車」。
直到1977年,月球被證明是完全無菌,該法律才被刪除。
雖然月球物質不至於再讓人如此敏感了,但對於未來接觸從火星等其它星球帶回來的東西時,這套流程恐怕是任何一個航天機構都不會免去的,畢竟對於人類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自己的安危!
月巖
數據和樣本共享?
美國曾經的登月壯舉值得稱讚,但今天的NASA卻看起來傲慢與陰陽怪氣。
在嫦娥五號成功發射後,歐空局積極的表達了祝賀,以及法屬蓋亞那的庫魯站做的測控貢獻。
而NASA的更像是通告,希望我國共享嫦娥五號的數據和樣本,像他們的阿波羅計劃和阿爾忒彌斯計劃一樣。
有一說一,阿波羅計劃時期的成果,的確從380多千克月壤、巖石中拿出一克贈送了中國。
放大鏡下的0.5克月巖
但阿爾忒彌斯計劃這個最早四年後才開始發射的計劃算啥?和我們共享了再次把我國排除在阿爾忒彌斯計劃之外的消息,還是SLS火箭又要延期的消息?
我們目前已經充分的共享了發射直播和成功的喜悅,為了表現禮尚往來,幫忙慶祝一下他們登月五十年,一克之外加0.5克,你覺得這樣合適嗎?
(圖片來自網絡,如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