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如何證明51年前登月事件的真實性?科學家:事實勝於雄辯!

2020-12-06 科學新視界

人類的登月夢自古就有,終於在1969年,人類登上了月球。阿姆斯特朗作為人類登月第一人邁出了自己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就在登月成功的那一天,全球6億人共同觀看了這一次直播。

可是登月過去了這麼多年,當然也正是因為最近40多年來人類沒有再進行登月,這導致依舊有很多人在質疑登月的真實性,甚至很多人懷疑登月事件就是一個在攝影棚拍攝的假事件。在這樣的背景下,直到NASA發射的LRO月球軌道勘測者衛星陸陸續續將一張張登月證據後,這些懷疑之聲才逐漸平息。

LRO月球軌道勘測者衛星在軌期間拍攝到了阿波羅11號,12號,14號,15號,16號,17號這6艘飛船登陸月球的痕跡。6艘飛船,六個登陸地點,一個不剩地被拍攝下來,這依舊沒能讓陰謀論偃旗息鼓,依舊還有人在懷疑登月事件的真實性,或許這個世界上只要有一個人沒有真正的登陸月球,這樣的言論就永遠也不會消失。

其實不僅僅是NASA的登月事件被質疑過,人類在向外探索的過程中被質疑次數其實有很多,就連我國也受到過很多莫名的質疑。神舟七號執行的太空人「出艙行走」任務就曾被質疑,當時國外很多不懷好意的媒體就報導說這是一起造假事件。所以大家應該能明白為什麼會有很多人說51年前的登月事件也是假的啦。

但是面對質疑,NASA和中國航天的做法驚人的一致,那就是不解釋,用一個個更加驚人的事實去打破這種謠言。這些年來,NASA越來越強大,中國航天的發展也越來越好,謠言的生存之地也越來越小了。這不,我們的空間站要建設了,NASA也想要登陸火星了。用進步,用更加矚目的成就去擊碎謠言,這是最好的辦法。

小編一再表明這個觀點,科學家是有國界的,科學本身是沒有國界的。這些年來中美關係就像是坐過山車,但是就「登月」這個事件來說,這是屬於全人類的壯舉,是整個人類文明的驕傲。不管是什麼民族,對科學不斷探索的人都值得尊敬。那麼NASA當時到底是靠什麼登月的呢?

我們不說具體的技術,因為小編不知道也說不清。但是對於這次登月,NASA可以說是做了十足的準備。整個計劃分為四步走戰略,在其中最重要的第四步之前,NASA又將所有的任務劃分為三個大階段,這三個階段僅僅是說起來都激動人心。

第一個階段:水星計劃

第一個階段可以說是整個計劃的保障階段,被稱為水星計劃,這個期間NASA發射了20艘無人飛船和6艘載人飛船,這26艘飛船隻為了實現一個主要目標,就是讓航天員安全的進行天,地往返。

第二個階段:雙子座計劃

這個階段堪稱整個任務的準備階段,又被稱為雙子座計劃,這個任務階段,NASA一共發射了10艘載人飛船,這10所載人飛船執行了一些列的太空任務。說起來就像我國的神舟6號到神舟11號,在這個任務期間,太空人實現了在太空中的在軌駐留,太空對接,出艙行走等等一些列的太空任務,也正是這10艘載人飛船,為NASA的登月掃清了大部分技術障礙。

第三個階段:阿波羅計劃

這是整個項目最核心的階段,在此期間,阿波羅1號到阿波羅10號飛船以及超級火箭「土星五號」均在這個階段成功實施。在此期間,NASA進行了載人技術可靠性驗證、飛船近地軌道飛行測試、無人登月艙測試、載人繞月飛行等一些列核心的技術驗證和解決。

根據資料記載,一艘登月火箭的重量至少有45噸,想要將如此大的重量運往太空,一般的火箭是無法實現的,這時候土星五號的出現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NASA研製的土星五號最大起飛重量能達到驚人的3039噸。如此驚人的負載能力導致在50多年後的今天,土星五號依舊是全球數一數二的超級火箭。

在如此周密的安排下,科學家們做了充分的準備,只為了登月成功這個終極目標。任務執行的13年時間裡,美國政府每年都像NASA進行了大量的撥款,最多的時候甚至達到了美國GDP的0.4%。很多人或許覺得者並不多,可是換算成現在就相當於760億美元。要知道現在的NASA每年的經費不過才200億美元左右,我國的航天經費更是只有20億美元左右。

最優秀的科學家再加上最豐厚的投入,整個阿波羅計劃中,NASA在3年的時間內完成了6次載人登月任務,期間一共將12位太空人送上了月球。太空人們將大量的科學儀器被部署到月球表面,同時還帶回了392公斤的月壤。當時中美建交的時候,尼克森訪華還送給了我們1克月壤作為最珍貴的禮物。

阿波羅計劃結束後還剩下了大量器材,剩餘的飛船被改造成了近地軌道的天空實驗室,這也是人類第一座成功實施的近地空間站計劃。

整個登月計劃期間,NASA一共發射了47艘飛船到太空,飛船的重量從1.9噸到45噸不等,中間涉及了無數的火箭發射參數和各類技術測試,任務期間還犧牲了3名太空人的生命。可以這麼說,登月工程這就是人類最偉大的成就之一。

NASA重返月球計劃

宇宙無垠,也許不知道某一天我們就會遇到不可解決的困難,也許明天我們就要離開地球。所以,為了人類的未來,我們應該盡全力去探索宇宙,去發展航天技術,去徵服無垠的太空,去星辰大海裡冒險。

相關焦點

  • 傳媒觀察|雄辯勝於事實:「後真相」的概念、表現與憂思
    一、從「事實勝於雄辯」到「雄辯勝於事實」根據《牛津詞典》的解釋,「後真相」是指「訴諸情感與個人信仰比陳述客觀事實更能影響民意的一種情形」(relatingtoordenotingcircumstancesinwhichobjectivefactsarelessinfluentialinshapingpublicopinionthanappealstoemotionandpersonalbelief
  • 傳媒觀察 | 雄辯勝於事實:「後真相」的概念、表現與憂思
    一、從「事實勝於雄辯」到「雄辯勝於事實」  根據《牛津詞典》的解釋,「後真相」是指「訴諸情感與個人信仰比陳述客觀事實更能影響民意的一種情形」(relatingtoordenotingcircumstancesinwhichobjectivefactsarelessinfluentialinshapingpublicopinionthanappealstoemotionandpersonalbelief
  • 51年前,美國登月太空人將一面旗幟插在月球上,現在有什麼變化?
    但是沒辦法,當時蘇聯在航天領域遙遙領先,第一顆衛星、第一艘飛船都是蘇聯發射的,世界上第一個成功的月球探測器月球1號也是蘇聯發射的,美國想逆轉局勢證明自己的航天實力,那就只有另闢蹊徑了,於是就把目標定在了38萬公裡外的月球,載人登月。
  • 如果我國載人登月,可以找到美國國旗證明美國登月的真實性嗎?
    事實上,美國載人登月已經證據確實相當確鑿,我國的嫦娥二號飛船在環月軌道上曾經拍攝到美國登月的「痕跡」,也就相當於找到了美國的國旗,只不過當時並沒有大肆報導,因為在國家層面基本都認同相信美國載人登月!且不說美國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登月是不是真的,就算不是真的,也不會有國家專門去尋找美國的國旗!
  • 川普:雄辯勝於事實,後真相時代:美國人真的不在意謊言了嗎?
    原本這裡秉承著事實有真假,觀點無對錯的理念來設立規則,但後來卻在樹立自由主義精神同時又得堅持利益主導而走向迷失,丟掉了追求「事實」的意志。權貴們成為了謊言製造機,就連美國總統山上那幾位總統都逃脫不了編撰謊言。在後真相時代,現任美國總統川普無視客觀事實,堅持自我「雄辯勝於事實」,鞏固目標群體的情緒偏見。
  • 登月造假?NASA表示可以用撞擊點證明真實性
    一直以來,美國的阿波羅登月計劃都被很多人懷疑其真實性。
  • 美國登月是假的?真相到底如何?
    但是美國登月這一偉大壯舉的真實性卻遭到各方質疑。有人提出美國根本沒有登上過月球,這一切都是造假。早在1974年,美國作家比爾·凱恩就撰寫了《我們從來沒有去過月球》一書,書中提出「登月騙局」的觀點,轟動一時。這也是人們質疑美國是否登上過月球的開端。
  • 事實勝於雄辯——居裡夫人的硬核操作
    1906年夏,一場關於如何計算太陽年齡的理論爭辯在英國《泰晤士報》上展開,這個問題與鐳元素的存在和放射性衰變理論有著密切關係,各界名流紛紛參與。當時英國著名數學物理學家開爾文勳爵堅持認為鐳不是真實存在的一種元素,是一種由鉛和5個氦原子組成的化合物。
  • 英語口語「最高級」辯論 句型勝於雄辯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口語>潮英語>正文英語口語「最高級」辯論 句型勝於雄辯 2013-11-21 10:17 來源:新東方網 作者:趙小妍
  • 「陶樂德國事件」是否暗示了平行時空的真實存在?你如何去看待?
    但這之所以是為幻想,不過是我們從不曾相信平行時空的真實性。1954年的"陶樂德國"事件,卻動搖了很多人的心。或許,平行時空真的存在呢?事實勝於雄辯,世界上根本不存在"陶樂德"國,東京海關不再聽他的胡言亂語,以偷渡客的名義將他暫時關押了起來。但在被關押了幾個小時後,他居然離奇消失了。封閉的房間裡沒有任何被破壞的痕跡,他真的就憑空消失了。當然,也有人猜測是當時的美國派人將他帶走了。
  • 事實勝於雄辯——是創造論主義產生了世界科學!
    幾年前有一場在教會舉行的關於創造論與進化論的辯論中,進化論的科學家發表了相當不可思議的宣告,他們說不僅創造論不科學,就連那些創造論主義者也不能算是科學家。然而確實是創造論主義產生了世界科學!創造論主義者發明了科學!以下是一些信仰聖經的傑出科學家,是這些人奠定了下列科學的基礎,其中有一些是我們已經提過的。
  • 法律事實與客觀事實的差別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事實」這個詞語,相信大家都聽說過:「事實勝於雄辯」這句話,這句話的意思是,事情的真實情況,要比空口無憑的雄辯更具有說服力。其實事實這個詞,相信大家都解其含義,就是事情的實際情況,實有的事情。
  • 51年前美國阿波羅登月,是騙局還是偉大創舉?嫦娥五號已經證明
    中國嫦娥五號的月球任務的成功,也證明了阿波羅登月的真實性,為什麼會這樣說呢最終因為技術原因,美國雖然採用了「月球軌道交會法」,但服務艙/指令艙組合體與登月艙/上升級組合體在地面不對接,在阿波羅登月中,阿波羅飛船的服務艙-指令艙組合體在發射後需要先在近地軌道和登月艙對接。而登月完成後,登月艙的上升級從月面發射進入月球軌道之後還要再和服務艙-指令艙在月球軌道上對接。
  • 為何地球上能看到星空,登月照片中卻看不到?看科學家怎麼說
    51年前,阿波羅十一號攜帶三名太空人抵達月球,人類千萬年的美好希冀在這一刻成為了現實。在後面的幾年時間裡,NASA先後又組織了多次載人登月活動,越來越多的太空人在月球留下了自己的足跡。這「異常」的情況讓許多人開始懷疑阿波羅計劃的真實性,也就說人類根本沒有踏上月球,所謂的登月照片和登月直播其實都是在錄音棚拍攝完成的。
  • 牛頓一句話被後人指錯,事實勝於雄辯,實驗結果大快人心
    牛頓在幾百年前就講過了,光是由粒子流構成,他還為構成光的粒子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光子。但同樣是物理學家的惠更新卻不贊成牛頓的觀點,他認為光是波。通過大量的實驗計算,最後證明牛頓錯了。其中最著名的一個實驗叫做雙縫實驗,兩個木板平行放置,將其中一個木板開兩條縫隙,當光通過縫隙後照在後面的木板上,你認為會發生什麼呢?
  • 不少人懷疑美國登月的真實性,我國的嫦娥四號是否能夠幫他佐證?
    引言:雖然美國的成功登月被認為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成就之一,但也有不少人懷疑登月的真實性。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這些人還能夠提出可疑的地方來。那麼美國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末的登月到底是真實還是虛假的呢?我國今年在月球成功登陸的「嫦娥四號」是否能夠幫助佐證呢?
  • 51年前首次登月的太空人,是怎麼返回地球的?
    很多人好奇當年美國阿波羅登月計劃,那些上了月球的太空人們,之後又是如何返回地球的?可能他們覺得從地球飛到月球,需要一個龐大的火箭才能送入太空,而那些太空人在月球是不可能具備這樣的條件的,何況還是半個世紀前的科技水平,甚至還有不少人懷疑美國登月
  • 為何美國掌握技術,卻再沒繼續登月了?50年前插的旗幟還在月球嗎?
    登陸月球人類歷史上最初的登月事件發生在50年前,美國是第一個登上月球的國家。那時候的美國正在與蘇聯爭霸,雙方為了成為世界的霸主而不遺餘力。唯一能夠解釋的通的理由就是,美國當時根本沒有登月成功,而那些登月的消息全部都是美國為了與蘇聯競爭而編造的假消息。面對相關的質疑,NASA的專家給出了相關的解釋,美國登月有著最真實與直接的證據,因此美國登月的真實性毋庸置疑。至於之後會不會再一次登月,美國還沒發布過相關消息。
  • 嫦娥五號陷入深度優於阿波羅,突破技術壁壘,美國登月再遭質疑?
    然而此前外界看到中國旗幟出現在月球上之後,便對美國登月產生質疑,畢竟當初的星條旗可是「迎風飄揚」,而中國旗幟卻是紋絲不動。對此有專家解釋之後,暫時解除了對美國的質疑。然而隨著嫦娥五號降落月球的照片曝光之後,明顯能看到著陸足墊的陷入深度要優於美國的阿波羅號。
  • 直播畫面卡頓中斷,嫦娥五號月球著陸器被質疑不如51年前阿波羅
    由於嫦娥五號登陸月球直播畫面卡頓中斷的問題,直到現在仍引人質疑,說嫦娥五號這麼先進,怎麼連一個直播畫面都搞不定,51年前阿波羅11號登月就實現了電視直播,畫面雖然模糊些,但流暢多了。其實不說老米當時如何,現在的通信傳輸技術肯定比那時強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