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時間錯覺

2020-10-08 曉雷雲生

時間根本就不存在,只是人類為了記錄這個世界的工具而已,舉個例子:當一臺汽車拼命地跑,速度快到一定的程度時,「時間」相對於這臺車而言就會變慢…

我們來實際計算一下,比如這臺汽車所跑的總路程不變,因為速度×時間=距離,也就是說如果路程固定為1000公裡,速度為20公裡每小時,那麼實際用的時間就是1000÷20=50;我們繼續計算,如果速度是100公裡每小時,那麼實際用的時間就是1000÷100=10;如果速度是200公裡每小時,那麼實際用的時間就是1000÷200=5;如果速度是300公裡每小時,那麼實際用的時間就是1000÷300=3.33333333333;以次類推…如果速度是1000公裡每小時,1000÷1000=1;如果是速度是10000000公裡每小時呢,那麼實際用的時間就是1000÷10000000=0.0001…理論上說,假設速度無限增長,時間就會無限縮短下去…

也就是說當物體的運動速度(也可以理解為震動速度)無限增長的時候,隨著這個物體的運動速度無限增長,理論上來說這個物體相對於「時間」而言,它的「下一秒」的來臨會隨著它的速度無限增長而無限延長…比就好像我們學的數學公式,速度×時間=總路程,那麼按照這個公式來理解的話就是,總路程不變,無限增長用英文字母A來代表,證明時間不存在的公式就是:總路程÷(速度×A)=(時間×A)

然而,這樣的公式如果反著來算似乎不太合理:(速度×A)×(時間×A)=總路程,那麼我們用時間的概念來理解的話,兩個看是合理的公式顛倒一下,前面公式的總路程和後面公式的總路程,似乎就不是一個總路程了!實際上,這就是時間概念的思維錯覺,如果我們避開思維錯覺不去思考,用書面形式去看待這兩個公式,我就假設總路程一樣,就完全成立…

如果必須做實驗的話,那麼如何讓這兩個個公式成立呢?即是:總路程÷(速度×A)=(時間×A)和(速度×A)×(時間×A)=總路程

我們可做一個圓形的通道,使總路程不變,然後給通道裡的物體無限加速…這個時候「時間」這個概念相對於圓形通道裡的物體而言它的「下一秒」的來臨就會無限延長…時間對於它來說就可以說不存在…這時候我們所談到的公式就完全成立!

這裡面涉及到一個什麼概念呢?總結:

也就是說「時間」這個概念是相對存在的,隨著物體的運動速度(震動速度)無限加速,那麼這個物體的「下一秒」就會無限延長…於是,「時間」的概念相對於這個被「無限加速」的物體而言根本就不存在…

相關焦點

  • 論時間,時間論
    論 時 間 1、時間的定義時間是事件過程長短和發生順序的度量。宇宙大爆炸之前沒有時間,時間不存在。那麼請問宇宙在大爆炸之前有沒有物質,物質運不運動?物質變不變化?要運動,要變化,我們要描述它就要用時間,所以時間存不存在不在物質而在我們人類,所以大爆炸理論的發明者就讓時間開始了。大爆炸理論也在說明時間與物質無關。
  • 時間只是一種錯覺?時間是不可逆性的嗎?
    又如何把這一事件與時間可逆的確定性自然法則調和一致?這又回到了測量與不可逆性的難題上來,但現在是在宇宙學框架內。自大爆炸發生以來,科學界對這一奇點的奇異性的反應是,要麼試圖完全取消大爆炸,要麼把大爆炸看作勿用時間概念的一種「錯覺」,也就是霍金的《時間簡史》中提到過虛時間。
  • 時間到底是否存在?時間只是人類的錯覺?
    上一期我談到了時間到底是客觀存在還是主觀感受,其中從時間的測量角度詳細分析了人類是如何通過工具來計時的,並從宇宙大爆炸角度分析了時間的開端,這一期我將進一步談談時間到底是否存在?還是說時間只是人類的額錯誤?
  • 《信條》沒問的問題:時間流逝是錯覺嗎?
    而要想把二者調和起來,唯一的辦法是把我們的時間流逝感歸結為一種心靈戲法。在實踐中,物理學家通常可以忽略物理學與時間神經科學之間的不和諧。狹義和廣義相對論的方程式好到近乎離譜地闡釋了實驗數據——不管運用方程的人持有的是永恆論還是現在論。然而,這種「塊體宇宙/時間流逝」悖論,意義非常深刻。
  • 愛因斯坦和牛頓對時間有新的認知,時間只是錯覺?難以置信!
    我們常常用「一寸光陰一寸金」來形容時間的珍貴,我們也常常感嘆歲月如梭,時間過得飛快。時間的寶貴相信我們現在的所有人都能夠真切的感受到,我們現在的生活節奏非常的快速,甚至會有很多人覺得時間都不夠用。但是時間畢竟是看不見摸不著,它是虛無的,人類是怎麼判定時間的存在的呢?
  • 愛因斯坦曾言:時間也許是不存在的,過去與未來只是意識的錯覺
    愛因斯坦曾言時間也許是不存在的,過去與未來只是意識的錯覺眾所周知,春夏秋冬與日夜的更替,都是時間的產物。,而地球自轉的時間是一天,地球公轉一圈的時間是一年,我們關於時間的概念就這麼建立了起來。但在近日,有科學家卻指出:世界上也許根本不存在時間,有關於它的概念,也許只是我們大腦錯覺的產物。可能有人會覺得荒謬,但事實上愛因斯坦也說過類似的話。愛因斯坦曾經提出過:也許關於過去和未來的區別,只是我們的錯覺而已。愛因斯坦認為,真正意義上的時間是沒有方向性的,它或許只是空間扭曲的產物。人類之所以會有時間的概念,是因為我們會看到四季的變遷,會看到生老病死等等。
  • 時間竟然是錯覺?牛頓和愛因斯坦怎麼看
    含義就是時間非常寶貴,要珍惜,否則流逝之後,就算用再貴的東西都無法彌補。那麼時間到底是什麼概念呢?為什麼流逝之後就無法倒流?恐怕也沒有人能夠說得清楚,時間是抽象的概念,看不見摸不著,但它卻在一點一滴的消失。
  • 為什麼愛因斯坦說時間只是人的錯覺,時間不存在嗎?
    先打住,愛因斯坦的本意是認為,時間和空間並不是絕對獨立的,他沒有說過時間是人的錯覺,也沒有說過時間不存在,所以這個問題是不成立的。
  • 飛行員常見的的夢魘「飛行錯覺」
    什麼叫飛行錯覺呢?飛行中,飛行員對飛機狀態的感覺和飛機實際狀態不一致,叫做飛行錯覺。地面上也會有錯覺,比如方位感,有人清楚有人糊塗,最常見是分不清東南西北,明明朝東非覺得向北,叫「掉向」.森裡沙漠裡迷路也是一種錯覺,想像的方向與實際方向大相逕庭,出現感覺與實際的差距。
  • 時間真的是錯覺?牛頓、愛因斯坦早已解釋,世人並不願接受真相
    唯一不變的,唯有不斷流走,卻永恆存在的時間。 故人們總愛感慨時間可貴,對於過往流逝的惋惜,對於將來時間的珍惜。但倘若告訴別人時間只是一種錯覺,又有幾人能夠接受呢?對於時間是錯覺的說法,牛頓、愛因斯坦這樣偉大的科學家早已做出解釋,但世人並不願接受真相。
  • 神秘的錯覺,欺騙眼睛的視錯覺藝術
    一,錯覺是對客觀事物的一種不正確的、歪曲的知覺。人容易被自己的視覺系統所欺騙。但現實生活中,人類習慣不斷的移動眼睛,使得產生各種清晰的錯覺。(照片中黃藍長方形,好像是在互相追逐,移開黑色的線條,卻發現他們是平行的)(法國藝術家Franois Abélanet為了提醒人們重視綠化和環境問題設計了這個3D地球草坪,面積達到1500平米,一共花了差不多90個人5天時間才搭建完成——這顆「球」真的蠻大的!)
  • 時間到底存不存在?科學家:「過去」與「未來」可能只是錯覺
    我們總是感嘆時光易逝,而且我們每天都是按照家裡的時鐘開始一天的生活,太陽東升西落,一年四季的變化,這些都彰顯著時間的流逝。不過大家有沒有考慮過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們的世界其實並不存在什麼時間。其實關於時間這個問題,在科學界一直都是備受爭議的,但是是時間流逝的確是我們人類切實能感受到的事情,難道這一切都是錯覺嗎?時間到底存不存在?科學家:「過去」與「未來」可能只是錯覺。
  • 時間真是「錯覺」嗎?愛因斯坦和牛頓早有解釋,世人卻不願相信!
    時間真是「錯覺」嗎?愛因斯坦和牛頓早有解釋,世人卻不願相信!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在我國的很多文化裡,都有對時間的解讀。其含義大多都是在表示時間是非常珍貴的,人類要一定要懂得珍惜,不要等到時間過去之後後悔。
  • 時間只是一場錯覺?NASA進行了一項瘋狂的實驗,來看看結果
    時間,應該是人類最難搞懂的東西了,因為它看不見摸不著,不過卻從宇宙誕生的那一刻就出現了,屬於宇宙中最特別的存在。不過,從古至今很多人都對於時間存在著質疑,認為時間並不存在,覺得它不過是人類的錯覺而已,那麼,真相究竟如何呢?
  • 時間只是錯覺?愛因斯坦和牛頓為何這麼說?看完恍然大悟
    在如今快節奏的生活狀態下,人們都是非常有時間觀念的,人們都非常重視時間,因為對於人們而言時間是非常短暫的,一晃而過,所以人們也常說「一寸光陰一寸金」,表示時間的珍貴,畢竟人的壽命都是有限的,人的一生往往很快就過完了。但是有科學家表示時間只是錯覺,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呢?
  • 有一種錯覺叫自由意志
    雖然有學者質疑Libet實驗中被試報告與腦活動的時間差測量的精確性(比如對被試用來報告出動作意向的時間的測量問題),但是在2008年在《自然•神經科學板》(Nature NeuroScience)上,金順菘(Chin Siong Soon,音譯)等人採用現代的腦成像技術再一次驗證了李貝特的研究結果。
  • 時間並不存在,科學家最新理論:這只是人類大腦的一種錯覺
    ,但是我們卻是每天都生活在時間裡。在我們的認知裡,時間就是應該往前的,我們沒有辦法看過去,也不能熟悉到未來。但是,研究這一領域的物理學家表示,時間也有可能可以向前移動,或者向後退,因為物理學的對稱性包含著這樣的定義。
  • 自由意志,很可能只是錯覺
    其中一些神經科學家相信,自己的實驗表明,人類對於自由的主觀體驗可能僅僅是一種錯覺。下面就來解釋一下,為什麼你可能沒有自由意志?的確,從歷史角度講,哲學家對於這個話題有不少話說。他們的思辨產生了各種思想流派,諸如宇宙決定論(即,萬事萬物按照一種可預測的方式隨時間發展,這便使自由意志成為不可能存在的東西)、非決定論(也就是,宇宙以及身在其中的我們,行為都是隨機的,這一觀點也否認了自由意志)和宇宙自由論或相容論(認為自由意志與決定論的宇宙觀點在邏輯上是可以兼容的)。好,雖然這些研究流派無疑十分重要,但人們還是不禁會覺得,這些派系的觀點是毫無幫助且論證不足的。
  • 愛因斯坦和西田文郎:《錯覺的法則》中肯定性錯覺的受益者
    他們的這一種思想,就是日本暢銷書作家西田文郎在《錯覺的法則》裡面提出的———肯定性錯覺。《錯覺的法則》是日本印象訓練研究指導先鋒西田文郎的一部力作。《錯覺的法則》裡明確提出:人只分為兩種,一種是產生肯定錯覺的人,另一種是產生否定錯覺的人。那麼,什麼是肯定性錯覺呢?肯定性錯覺是一種積極向上的思考方式。
  • 眼見未必為實 有種欺騙叫「視錯覺」
    有時我們看見的東西並不一定存在,而會受光、形、色、位置等知覺因素的幹擾,在大腦中產生錯覺。眼睛不同於照相機,不是對客體的簡單機械複製,是一種再加工的心路歷程。眼睛所見,在很多情況下確實與視覺世界的特性相吻合,但在某些情況下,盲目的「相信」眼睛所見會導致錯誤,形成所謂的視錯覺。在現實生活中,視錯覺的現象客觀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