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內外氣溫差異明顯 「冷熱不均」的廈門是怎樣煉成的?

2020-11-30 閩南網

  連日高溫,有細心的市民發現,同一時間廈門各區域的氣溫不盡相同,有些地區之間氣溫甚至相差10℃左右,這是什麼原因?晨報記者為您揭秘。

島內外氣溫差異明顯

  昨日下午4時,記者查詢廈門實時氣溫,發現有些站點氣溫相差比較大。比如,島內東渡站的氣溫是31.4℃,集美東垵BRT站點的氣溫高達34.7℃,而軍營村的氣溫則低至24.8℃,後兩者之間溫差近10℃。

  對此,廈門市氣象臺預報預警科張偉表示,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一方面是因為每個站點的地理位置、觀測環境、海拔高度都不一樣,另一方面是由於各區域本身的各種環境有差異,所以,測得的氣溫數據不盡相同。

  記者發現,夏季廈門島內和島外的氣溫有差異,通常島外氣溫會高一些。以《2019年廈門氣候公報》的統計數據,2019年,廈門島內平均氣溫為21.9℃,而島外平均氣溫為22.9℃。就高溫日數來看(日最高氣溫≥35℃的為高溫日)則差距更明顯。2019年廈門島內高溫日為12天,而島外高溫日則達到32天。「島內靠海,海風吹過來,氣溫不至於升到那麼高。而海風吹到內陸比較遲,所以島外氣溫更高。」張偉解釋。

不同海拔高度溫差大

  除了島內外存在氣溫差異外,海拔不同的地方氣溫也不同。島內東渡氣象觀測站屬於低海拔地區,昨日上午9點測得氣溫29.7℃,而位於中海拔的上陵村(海拔328米),測得的氣溫則是28.8℃,到了海拔近1000米的高海拔氣象站軍營村,測得的氣溫則低至22.9℃。

  氣象專家分析,廈門夏季氣溫差異主要是海陸風和海拔差造成的。海陸風主要影響島內和島外的溫差,而海拔差則影響山地和平原地區的溫差。高溫往往出現在靠內陸和低海拔地區,像7月13日出現超過40℃高溫的塔斯曼生物基地站,就是位於低海拔和靠內陸地域。

小知識

  廈門這些地方好乘涼

  1.鴻山公園人防科普長廊

  鴻山公園位於思明南路中段,公園底部的一處防空洞成了避暑勝地。16日中午,記者實地測量發現,洞外氣溫達36℃,而洞內氣溫只有27.5℃,溫差達8.5℃。不僅如此,這個荒廢的防空洞如今已變成整潔明亮的廈門人防科普長廊,防空洞天花板畫上了藍天白雲,看上去非常清爽。附近不少居民都會選擇到這裡納涼,不僅十分涼爽,還能了解廈門人防歷史,一舉兩得。

  2.軍營村

  軍營村位於廈門第二高峰狀元尖腳下。根據廈門市氣象局在軍營村設置的監測點測得的數據,上午10點廈門許多地方氣溫都超過了32℃,而軍營村的氣溫僅有23.9℃。這一氣溫在人體感覺最舒適的溫度範圍之內。當地村民李先生告訴記者,初夏時節,軍營村晚上的氣溫甚至會降到20℃以下,「睡覺不用開空調,反而要蓋薄被子,不然可能會著涼」。

  除了以上廈門「避暑勝地」,市民還可以到鐵路文化公園的隧道、雲頂巖等地避暑,享受清涼。(記者 曾昊然)

原標題:島內外氣溫差異明顯 「冷熱不均」的廈門是怎樣煉成的?

責任編輯:柯金定

相關焦點

  • 廈門雨勢減弱!今年預計3-4個颱風影響廈門!
    隨著暖溼氣流的增強 白天最高氣溫將升至19℃-20℃ 而從周六開始 廈門將告別雨天,轉為多雲天氣 氣溫也會有比較明顯的上 預計周日最高氣溫可達28℃
  • 今年預計3-4個颱風影響廈門!史上第二暖冬剛過!今天的雨要下到……
    氣溫也會有比較明顯的上升周天的氣溫可達28℃但是,近期天空雲系都比較多,同時氣溫起伏較大,要注意及時增減衣物。今年以來天氣偏暖降雨偏少今年以來廈門氣溫偏暖1月1日-3月16日,廈門島內外平均氣溫分別為15.2℃和15.7℃,分別比常年高2.0℃和1.7℃。
  • 高一地理教案:《冷熱不均引起的大氣運動》教案一
    高一地理教案:《冷熱不均引起的大氣運動》教案一  【 教學目標 】:  知識與技能目標  1. 運用圖表說明大氣的受熱過程。選用了三個有著緊密邏輯聯繫的內容,大氣的受熱過程影響大氣的熱狀況,大氣的熱狀況(冷熱不均)是熱力環流形成的根本原因,熱力環流是大氣運動的最簡單形式,包括垂直運動和水平運動。
  • 為什麼海水「冷熱不均」也能被利用?
    由此形成了表層海水溫度與深海海水溫度間的很大差異。比如,波斯灣和紅海的海面水溫可達35℃,而在水下500~1000米深處,海水溫度卻只有3~6℃。這個垂直的溫差造成海水「冷熱不均」,正是這種溫度差異蘊藏著巨大的能量,它就是海洋溫差能。形成海洋溫差能的源頭是太陽能,由於它是以熱能形態出現的,所以又被稱為海洋熱能。
  • 藝術生地理複習資料 微專題1冷熱不均引起大氣運動
    2、大氣的熱力作用(1)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雲層越厚,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越強,氣溫越低;反之相反。(分析白天氣溫高或低的原因)(2)大氣的保溫作用雲層越厚,大氣逆輻射越強,氣溫高;反之相反。(分析晚上氣溫高或低的原因)二、熱力環流1、概念由於地面冷熱不均而形成的大氣運動,稱為熱力環流。它是大氣運動的一種簡單的形式。
  • 副熱帶高壓重掌廈門 本周內最高氣溫在30℃左右
    原標題:副熱帶高壓重掌廈門 總體感覺比較悶熱廈門網(微博)訊 (海西晨報(微博)記者曾昊然通訊員其翔)昨天,廈門總體天氣不錯,大部分時候天空晴朗,氣溫也進一步上升。白天島內最高氣溫達到30℃左右,島外局部地區超過32℃,再加上較高的溼度,總體感覺比較悶熱。一直到12日左右,廈門都會在副熱帶高壓的控制下,天氣以晴到多云為主,最高氣溫都會在30℃左右甚至更高一些。預計到13日,北方冷空氣會再次來襲,冷暖空氣會在廈門沿海地區形成交匯,將形成明顯降水。今年到目前為止的氣候特點是高溫、少雨。
  • 廈門氣象部門預測:今冬明春平均氣溫較往年偏高
    這幾天鷺島氣溫連續創新低,人們對「寒冬」還是「暖冬」議論紛紛。廈門市氣象局局長葛小清昨日分析預測,今冬明春廈門平均氣溫會較往年偏高,暖冬的概率比較大。 今年以來,廈門氣溫高,雨水少,影響我市的颱風偏少偏弱,氣溫異常表現明顯。
  • 操控是怎樣煉成的(一) 後傾角的玄機
    操控是怎樣煉成的相比之下,後傾角較小時,轉向更為輕便,但是高速穩定性略差;而更大的後傾角則意味著低速轉向比較沉,回正明顯,但是高速穩定性好。操控是怎樣煉成的如果以上比較晦澀難懂的術語還無法讓你明白其中的奧妙,那麼我只能拿出殺手鐧:無助力、1:1轉向、全敞篷的自行車和摩託車來舉例了。
  • 昨日廈門氣溫低迷,高海拔地區 -1.8 ℃!今天是什麼情況?
    ( 記者 吳爾婷 攝 ) 昨日是三九的第一天,強冷空氣 " 製冷 " 效果明顯,我省多地出現雨雪天氣,廈門氣溫低迷,高海拔地區出現 -1.8 ℃的低溫。氣象部門預計,這輪冷空氣影響基本結束,不過由於冷空氣源源不斷持續南下補充,低溫天氣將持續至 12 日,島外部分鎮街將出現霜或霜凍,局部有結冰。昨晨位於東渡狐尾山的廈門國家基本氣象站最低氣溫降至 6.3 ℃。
  •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前蘇聯作家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長篇小說,於1933年寫成。作品的主要成就是塑造了保爾·柯察金這一藝術典型。我今天想說明的既是真正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也想說明廣義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由於整個地球分為地殼、地幔和地核,我們能利用的物質主要來自於地殼。
  • 廈門天氣預報!福建省廈門市8月24日至8月30日未來七天天氣預報
    8號颱風「巴威」8月22日衛星雲圖8月23日,廈門高溫和陣雨齊上陣8月23日,廈門島內島外均有雨水降臨,不過各區雨量分布不均,23日凌晨,同安區和翔安區普遍出現暴雨。廈門8月22日至23日部分時段累計降水圖不過,23日廈門整體來說氣溫還是比較高的,東渡國家氣象站最高溫達到34.4°C,全市氣溫監測站氣溫超過35°C的有30個,其中最高溫出現在湖裡區的仙嶽山公園,氣溫達到37.5°C。
  • 暖溼氣流和熱島效應作怪 廈門暖冬空氣品質就變差
    有心的市民會發現,只要廈門冬季出現連續幾天的暖冬現象,空氣品質就會變差。相關環保人士表示,這和城市熱島效應有關係。  據介紹,由於城市建築群密集、柏油路和水泥路面比郊區的土壤、植被具有更大的吸熱率,使得城市地區升溫較快,並向四周和大氣中大量輻射,這就造成了同一時間城區氣溫普遍高於周圍郊區氣溫。
  • 探訪丹東阿里郎 「雞血培訓」是怎樣煉成的
    探訪丹東阿里郎 「雞血培訓」是怎樣煉成的 (5/6) "← →"翻頁
  • 廈門氣溫又要創新低!今年是「暖冬」還是「冷冬」?專家說→→
    未來幾天冷空氣並沒有消停的意思氣溫還將繼續逐日下挫今起三天還將更冷今天最低氣溫為15℃,最高氣溫為22℃;明天最低氣溫降至14℃,最高氣溫降至21℃;來看專家分析↓↓今年暖冬概率較大廈門市氣象局局長葛小清昨日分析預測今冬明春廈門平均氣溫會較往年偏高暖冬的概率比較大
  • 高考期間,廈門天氣如何?下雨會降溫嗎?最新預報
    據氣象部門預測 今天天氣轉為多雲天氣,氣溫略升 最高氣溫為32℃ 最低氣溫為26℃ 今天上午 島外一些地方已經下起了雨
  • 2018廈門汛期時間 今年影響廈門的颱風有4-5個
    每年的4月15日至10月31日,是廈門的汛期,其中7月至9月是主汛期。這是根據廈門市暴雨洪水和颱風的特點,由權威部門確定的。  今年以來,我市累計雨量為278.2毫米,與常年同期基本持平,但是降雨的時間分布非常不均――1月本該是全年降雨最少的月份,卻出現了歷史罕見的暴雨;春雨季(3月-4月)則名不副實,降水持續偏少,3月降水量只有53.1毫米,不足常年3月雨量的一半(常年3月的總降水量均值為113毫米)。  汛期到來意味著降雨將明顯增多。
  • 東北華北持續6月氣溫偏低 平均氣溫創最低紀錄
    核心提示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最新統計顯示,2009年11月以來,我國東北華北地區氣溫偏低已持續了近6個月,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1.8℃,創1978年以來同期溫度最低紀錄。持續低溫對春播、春耕等造成嚴重影響。寒意為何遲遲不去?記者就此採訪了有關專家。
  • 廈門15日起進入汛期 影響廈門的颱風有四到五個
    原標題:廈門今日起進入汛期 影響廈門的颱風有四到五個   每年的4月15日至10月31日,是廈門的汛期,其中7月至9月是主汛期。這是根據廈門市暴雨洪水和颱風的特點,由權威部門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