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生地理複習資料 微專題1冷熱不均引起大氣運動

2020-12-04 地理高考微專題

一、大氣受熱過程

1、大氣受熱過程示意圖

註:①根據課本內容,學會畫原理圖,根據原理圖,複述大氣受熱過程的原理;

②掌握箭頭含義。

2、大氣的熱力作用

(1)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

雲層越厚,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越強,氣溫越低;反之相反。(分析白天氣溫高或低的原因)

(2)大氣的保溫作用

雲層越厚,大氣逆輻射越強,氣溫高;反之相反。(分析晚上氣溫高或低的原因)

二、熱力環流

1、概念

由於地面冷熱不均而形成的大氣運動,稱為熱力環流。它是大氣運動的一種簡單的形式。

2、形成過程

(1)高壓、低壓的概念;

(2)氣溫高,空氣膨脹上升;氣溫低,空氣收縮冷卻下沉;

(3)在垂直方向上,氣壓與海拔的關係:氣壓隨海拔的升高而遞減;

(4)在水平方向上,氣壓較大的地方為高壓,氣壓較小的地方為低壓,或上凸為高壓,下凹為低壓;

(5)在水平方向上,風從高壓吹向低壓

3、常見的熱力環流形式及其影響

(1)海陸風

影響:使濱海地區氣溫日較差減小,降水增多。

(2)山谷風

影響: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間的山風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內形成逆溫層,阻礙了空氣的垂直運動,易造成大氣汙染。

(3)城市風

影響:一般將綠化帶布局於氣流下沉處或下沉距離以內,將衛星城或汙染較重的工廠布局於氣流下沉距離之外。

註:高考考查方向

①下墊面

②時間

③氣壓

④風向

⑤影響(天氣、空氣汙染狀況)

三、大氣的水平運動

1、影響風向的因素

2、風向的判讀方法

(1)根據等壓線分布圖判讀風向

①畫切線

②判斷高(低)壓位置

③畫水平氣壓梯度力

④判斷南(北)半球

⑤根據左右手法則畫風向

⑥作「十」字架判斷風向

(2)風向玫瑰圖

最大風頻為東北風;最小風頻為東風。

(3)根據氣壓帶和風帶判斷風向

由於受大氣環流的影響,在全球形成了六個風帶,因此在典型的地理位置(特別是大陸西岸),其風向應是有規律可循的。

(4)根據季風環流判斷風向

由於受大氣環流的影響,在大陸東岸,其風向應是有規律可循的。

(5)城市功能區規劃判讀盛行風

(6)根據風所造成的某種現象判讀風向(景觀圖)

風是一種動力。受風的吹拂,一些地理事物常會留下一定的痕跡,故從這些痕跡中就可以判讀風向。

◆沙丘形狀:緩坡為迎風坡。

◆旗形樹冠:背風坡茂盛。

◆某種大氣汙染物濃度分布、火山灰厚度分布:物質擴散的反方向為盛行風向。

4、影響風能資源是否豐富的因素

(1)風力大小;

(2)多風日。

5、開發風能的條件

①風能是否豐富;

②礦產資源是否缺乏,能源需求是否大,市場是否廣闊;

③資金;

④技術;

⑤政策;

⑥優缺點。

相關焦點

  • 藝術生地理複習資料 微專題6氣候類型
    藝術生地理複習資料 微專題1冷熱不均引起大氣運動藝術生地理複習資料 微專題2氣壓帶和風帶藝術生地理複習資料 微專題3常見天氣系統藝術生地理複習資料 微專題4全球氣候變化藝術生地理複習資料 微專題5氣溫和降水
  • 高一地理教案:《冷熱不均引起的大氣運動》教案一
    高一地理教案:《冷熱不均引起的大氣運動》教案一  【 教學目標 】:  知識與技能目標  1. 運用圖表說明大氣的受熱過程。選用了三個有著緊密邏輯聯繫的內容,大氣的受熱過程影響大氣的熱狀況,大氣的熱狀況(冷熱不均)是熱力環流形成的根本原因,熱力環流是大氣運動的最簡單形式,包括垂直運動和水平運動。
  • 人教版高三地理教案:大氣運動與全球性大氣環流
    【導學提示】內容精析大氣垂直運動和水平運動的成因。三圈環流與氣壓帶、風帶的形成。大氣環流與水熱輸送的關係。方法指導(1)複習本課內容要善於抓關鍵點。第一步:運用教材冷熱不均引起的熱力環流示意圖分析,說   【導學提示】  內容精析  大氣垂直運動和水平運動的成因。三圈環流與氣壓帶、風帶的形成。大氣環流與水熱輸送的關係。
  • 高中地理必背考點專題:大氣的運動
    高中地理必背考點專題:大氣的運動高考地理重點知識就那麼幾十個,大家要想在高考中拿高分,就要對高考重點知識進行專題訓練。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中地理必背考點專題:大氣的運動,具體內容如下。
  • 高中地理最全複習資料
    高中地理複習第1篇 宇宙和地球專題1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一:天體系統1、宇宙的範圍:150億光年2、宇宙的特點:不斷運動的物質世界3、宇宙的組成:天體,瀰漫物質天體:恆星、星雲、行星、衛星、彗星、流星體(恆星和星雲是最基本的天體)4、天體系統地月系,
  • 高考地理微專題21湖泊特徵
    三、外流湖(吞吐湖)變成內流湖的條件(1)地殼運動:青海湖原來是外流湖,後因地殼運動形成內流湖。(2)河道變遷:烏裕爾河下遊河道泥沙淤塞,形成內流區。高考地理微專題20 河流開發高考地理微專題18 河流水系特徵的描述方法及其影響因素
  • 高考地理高分必備大氣運動規律重難點
    高考地理高分必備大氣運動規律重難點 2019-08-26 15:18 來源:高考地理資訊 作者:
  • 高考地理微專題11 氣溫
    (1)由圖中信息可分析出BA.12時、15時大氣較穩定B.5時、20時出現逆溫現象C.大氣熱量直接來自太陽輻射D.氣溫日較差自下而上增大(2)圖中12時曲線愈接近地面氣溫愈高的原因是DA.愈接近地面風速愈小,大氣熱量不易散失B.愈接近地面空氣塵埃愈多,塵埃能吸收太陽輻射C.愈接近地面空氣密度愈大
  • 藝考文化課丨高考地理二輪複習策略,高分必備
    最近,不少藝術生同學留言說想知道地理該怎麼學習,成都名師薈教育的特級地理老師這樣說:高三地理複習開始要狠抓基礎。基礎是學好地理的基石,所謂基礎,指的是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的思維過程和基本的地理素養,而這些基礎的複習應主要以教材為載體。地理複習的策略是:夯實基礎,抓得分點,提高成績。
  • 高中地理《熱力環流》教案
    【過程與方法】1.通過觀察實驗,提高從實驗中獲取地理信息的能力;2.通過探究生活中的實例,發展探究地理問題的能力,能夠利用所學的地理知識解決生活中地理問題的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開展實驗活動,獲得地理問題的興趣和動機,養成求真、求實的科學態度。
  • 大氣運動之逆溫專題
    2.逆溫現象(1)逆溫的概念一般情況下,對流層溫度上冷下暖。①對環境影響:逆溫時大氣結構比較穩定容易加重大氣汙染。②對天氣影響:易產生大霧天氣 ,陰雨天氣(鋒面逆溫),凍雨天氣。逆溫是在一定條件下出現的氣溫隨高度上升而升高的現象。某校氣象興趣小組在十月下旬晴朗的夜晚對我國南方山區谷地進行逆溫測定。下圖為該小組多次觀測所得的逆溫時空變化平均結果。完成1--2題。
  • 【高中地理】熱力環流詳解及真題樣例
    原標題:【高中地理】熱力環流詳解及真題樣例 熱力環流是高中地理自然地理部分較難理解的考點之一,下面做了整理分享給大家: 第一:熱力環流知識詳解 1.基本知識
  • 高考地理微專題14 水循環
    五、 利用水循環原理分析水資源問題【內容】一、水循環的環節及其影響因素1、水循環的類型和意義(1)水循環的類型(2)水循環的意義①水在水循環這個龐大的系統中不斷運動、轉化,使水資源不斷更新(所謂更新,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水是可再生資源)。
  • 【高中地理】熱力環流詳解及真題解析
    熱力環流是高中地理自然地理部分較難理解的考點之一,下面做了整理分享給大家:   第一:熱力環流知識詳解   1.基本知識   〖概念〗由於地面冷熱不均而形成的空氣環流,成為熱力環流。
  • 2019中考地理複習資料:地球自轉
    1.自轉 地球繞地軸的旋轉運動,叫做地球的自轉 。地軸的空間位置基本上是穩定的。它的北端始終指向北極星附近,地球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從北極上空看,呈逆時針方向旋轉。 適合人類生存。天文學上把我們感受到的這1天的24小時稱為太陽日。地球自轉產生了晝夜更替。晝夜更替使地球表面的溫度不至太高或太低, 每小時轉動15度 地球自轉的平均角速度為 。在赤道上,自轉的線速度是 。天空中各種天體東升西落的現象都是地球自轉的反映。人們最早就是利用地球自轉來計量時間的。
  • 高考地理微專題24 外力作用影響因素的分析
    1.氣候因素:主要從氣溫與降水兩方面進行分析【典型例題】圖A示意新疆北部及其周邊區域,圖B為甲城市氣候資料,圖C示意甲城市附近某地典型地貌景觀。從氣候的角度簡析甲城市附近該典型地貌的形成條件。(1)石灰巖地區:由於巖石微溶於水,外力作用主要表現為流水侵蝕、流水溶蝕。(2)地勢較高、起伏較大地區:主要表現為風化、侵蝕、搬運作用。(3)地勢較低,起伏較小地區:主要表現為沉積和固結成巖作用。【典型例題】讀圖,回答問題。
  • 優化複習策略把握地理模塊備考方向
    自然地理包括宇宙中的地球、自然環境中的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自然環境的整體性與差異性、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四部分,是高三地理複習的重點和難點。在高中地理三大知識板塊(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區域地理)的複習中,同學們普遍認為自然地理是最難的。
  • [二輪複習]高考地理專題訓練題之地球陸地環境
    [二輪複習]高考地理專題訓練題之地球陸地環境 2012-01-11 16:17 來源:新東方網 作者:
  • 2019福建教師招聘考試:中學地理 熱力環流基礎知識
    福建教師招聘網 :提供2019福建教師考試備考資料,包括福建教招學科專業知識及重點、教師招聘面試技巧、 備考指導等。熱力環流是地理學科的專業知識點,如果沒有相關基礎很難全面把握。老師整理一些熱力環流的知識和習題,方便同學們複習鞏固。
  • 高考地理微專題31 地形對其他地理要素的影響
    一、地形對自然要素的影響1.地形對氣候差異的影響(1)地形類型:該地區以什麼地形為主,山地或山脈呈什麼走向。(2)降水差異:山地的哪一側阻擋什麼風。為迎風坡,形成多雨區;另一側為背風坡,形成雨影區;形成氣候的東西差異(或南北差異)。注意材料提示到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