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太「收養」黑熊六年 因無力飼養移交森警

2020-11-30 中國新聞網

七旬老太「收養」黑熊六年 因無力飼養移交森警

2018-11-02 15:48:2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王禕

  中新網昆明11月2日電(繆超 常宗波 解雄波)記者2日從雲南省西雙版納州森林公安局獲悉,近日,該州勐臘縣森林公安局解救一頭體長近1.8米,重約150公斤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黑熊,飼養這頭黑熊的竟是一位76歲老太太,因老太太年老無力飼養黑熊遂向森林公安移交。

圖為民警焊開鐵籠解救黑熊。 西雙版納州森林公安局供圖 攝

  10月31日,勐臘縣森林公安局接到麼粉村村民報警求助電話,要求向森林公安移交一頭重達150公斤的黑熊。接警後,民警聯繫西雙版納州野生動物收容救護中心的專家一起趕到報案人家中。在報案人家中後院內,民警驚訝地發現在一個鐵籠裡竟飼養著一頭體長近1.8米重約150公斤的「兇悍」黑熊。更讓民警吃驚的是,飼養這頭黑熊的居然是一位76歲的老太太。

  據飼養黑熊的老太咪某介紹,6年前,她去邊境趕集看見一名寮國籍男子在兜售一頭體長40釐米體重近5公斤的幼熊。看著幼熊很虛弱,又擔心被人買去宰殺,她用120元人民幣買下黑熊。

圖為咪某飼養的黑熊。 西雙版納州森林公安局供圖 攝

  咪某把小熊帶回家後,用蜂蜜、牛奶米湯等食物精心餵養了1年多時間,把小熊一點點餵養大。剛開始小熊一直放養在她家院子裡自由活動,但隨著小熊不斷長大,熊爪越來越長,牙齒也越來越尖銳,為防止性情暴躁的黑熊傷到村裡小孩,咪某買來一個鐵籠將黑熊關起來飼養,這一飼養就是5年時間。

  5年來,咪某每天給黑熊煮兩包麵條,投餵香蕉、蘋果、南瓜等食物,黑熊漸漸長成一頭體長近1.8米,重達150公斤的龐然大物,食量也越來越大,甚至連關養它的鐵籠都快容不下。咪某因年齡較大,考慮到自己沒有精力照顧黑熊,決定移交給森林公安。

圖為咪某飼養的黑熊。 西雙版納州森林公安局供圖 攝

  隨後,森林公安民警和西雙版納州野生動物收容救護中心的專家給黑熊注射了微量麻醉劑,將關養黑熊的鐵籠破開,成功將黑熊轉移到車上,帶回西雙版納州野生動物收容救護中心檢查。

  經檢查,這頭雄性亞洲黑熊身體健康,屬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但由於人工飼養時間太長,已喪失野外生存能力。在聽取野生動物專家的意見後,勐臘縣森林公安局民警將黑熊暫時寄養在野生動物收容救護中心。(完)

相關焦點

  • 黑熊被收養十餘年 瀾滄一村民主動上交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被圈養的黑熊 人民網瀾滄4月8日電  4月2日,雲南瀾滄縣森林公安局接到當地村民楊某打來的電話,自稱其家裡有一頭收養的黑熊,在知道不能私自圈養野生動物後想要把它上交給森林公安。
  • 雲南一村民誤把黑熊當狗養了3年 發現後被沒收
    圖為黑熊被沒收。 鍾欣 攝中新網昆明3月12日電 雲南麗江一村民在山裡救了一隻「小狗」,精心餵養,不曾想「小狗」長大後,卻被認出是一頭黑熊。近日,這頭黑熊被移交給麗江市林業局。圖為涉事黑熊。鍾欣 攝麗江市永勝縣森林公安局通報稱,2018年2月23日08時,一網民在麗江警方微信公眾平臺反映,有人在朋友圈發布飼養黑熊信息及照片,疑似圈養黑熊。永勝縣森林公安局接到這一信息後立即組織民警前往現場調查。
  • 七旬老太左耳旁長「小羊角」 原是皮膚癌前病變
    廈門日報訊(記者 劉蓉 通訊員李琪彬)近日,廈門市中醫院皮膚科醫師江淵為七旬黃老太切除了左耳旁的「小羊角」。他提醒市民,這是一種叫「皮角」的皮膚病,有惡化的可能,發現「皮角」應及時切除。上周,黃老太在子女的陪同下來到中醫院皮膚科就診。子女們說,老太左耳旁的「角」從六年前慢慢出現,現在已經有2釐米長了。六年來,老人耳旁的「角」越長越長,卻一直不肯就醫。現在是因為睡覺不方便,別人看到「角」後覺得奇怪,她才覺得實在難看,主動要求手術把「角」切除。
  • 七旬老太頻發心絞痛,輸血胸痛緩解,病因貧血還是冠脈狹窄!
    剛入冬,一位七旬老太在家人的攙扶下來到醫院的急診,訴說自己胸骨後及心前區悶痛不適,於家中含服速效救心丸及硝酸甘油未見緩解,醫生第一眼發現老人面色蒼白,那可不是健康的白,用醫學專業的話講,那叫貧血貌,查心電圖提示心肌缺血改變,心梗指標心肌酶譜及肌鈣蛋白均正常,化驗血紅蛋白為56g/L,考慮為缺血性胸痛,是否存在冠脈血管狹窄無法判斷
  • 雲南森警放生3條一級保護動物緬甸蟒,最大的長3米重42斤
    3條緬甸蟒中,兩條是上個月由邊防武警戰士在邊境巡護時查獲移交的,另一條是群眾勞動時在農田發現的,幾位傣族村民齊心協力將它從水田中捕獲並連夜帶到勐海縣森林公安局,交給森林公安民警。10月15日上午,勐海縣森林公安局民警冒著陰雨天氣,深入位於勐海縣境內的西雙版納納板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為巨蟒回家踩點。這裡多雨溼潤,樹種繁多,食物豐富,溪水、硝塘甚多,為動物的生存繁衍提供了優越的環境。
  • 森警保護生態多樣性 救助野生動物有些忙
    「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在昆明舉辦,是幾代春城森警的榮耀!歡迎大家明年聚首春城,共商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大計,共建美麗世界。」這是昆明市公安局森林警察支隊民警們的心聲。    昆明市公安局森林警察支隊其前身是有著40年歷史的昆明市森林公安局,40年來,經過不斷地建設與發展,春城森警已經成為生態文明建設中不可或缺的主力軍。
  • 七旬老太出現周身水腫,不知啥原因,醫生卻說:病因就在你兜裡!
    今天說的水腫是全身性水腫,發生在一位七旬老太太身上,查了很多家小醫院,沒查明白。到大醫院一查,醫生說水腫的原因就在你兜裡!此時的你,是不是一頭霧水?別急,接著往下看。 該老太是一位少數民族,具體是哪的,只能靠你的想像力了,不便透露。近一年來出現全身性水腫,自己也覺得沒有什麼原因,這水可是哪來的呢?
  • 長翅膀的黑螞蟻「毒」倒嘉興七旬老太,被咬後意識模糊,無法言語
    陳女士並未在意,誰知過了10多分鐘後,老人全身起了紅斑,在隨後的半個小時內老人不僅渾身無力,眼睛也看不見東西了,7點40分左右被送往嘉興市中醫院急診外科時已經意識模糊,無法言語。這隻長翅膀的黑螞蟻,為何能「毒」倒七旬老太?夏季來臨,蚊蟲增多,如何對付?
  • 蝙蝠也咬人 老太「很受傷」
    本報訊(記者陳筠)前日晚上8時許,三門路318弄發生一起蝙蝠襲人事件:一名七旬老太在驅趕一隻飛入家中的蝙蝠時,被蝙蝠咬傷右拇指,傷口長約一釐米。老太被恐懼擊中,立即求援,經過電話諮詢後被送到了長海醫院急救。經過清創和注射疫苗後,目前老太已無大礙。
  • 他跟黑熊同居13年,終被黑熊殺死吃掉,臨死前留下一段錄音
    跟中國的公園不一樣,卡特梅國家公園裡的動物們都是自給自足的,完全野生狀態,人類不會去飼養它們。也正因如此,這些野生動物們還保留了天然的野性,近距離跟它們接觸絕對不是一個好主意。但提摩西並不這麼認為,他總是在毫無安全措施的情況下接近這些野生動物。而這些野生動物們也並不懼怕提摩西,任由他接近。提摩西把這視作是一種示好,認為這些野生動物把他當做是真正的朋友。
  • 抖音網友疑似飼養黑熊?視頻在他國拍攝為蹭熱度發布
    據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森林公安局通報,2019年6月24日,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森林公安局接到雲南省森林公安局網絡警情稱:有人在某網絡視頻平臺上發布飼養疑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黑熊的視頻,手機號碼為西雙版納州。接到案件線索後,西雙版納州森林公安局組織警力立即開展調查。
  • 江油母子遭黑熊襲擊母親被熊叼走 兩尋人村民先後遇襲共3死
    5月18日中午,四川江油市政府微博@江油發布通報,江油市馬角鎮沉水村發生一起黑熊襲擊村民事件造成三人死亡。  據通報,5月17日晚19:00許,馬角鎮沉水村6組村民唐某(女,47歲)送二兒子(7歲)周末返校路過梯子巖處遭遇黑熊襲擊,其子僥倖逃脫,逃生過程中沿途呼救。
  • 蝙蝠也咬人老太"很受傷" 專家: 若被蝙蝠咬必須打疫苗
    前日晚上8時許,三門路318弄發生一起蝙蝠襲人事件:一名七旬老太在驅趕一隻飛入家中的蝙蝠時,被蝙蝠咬傷右拇指,傷口長約一釐米。老太被恐懼擊中,立即求援,經過電話諮詢後被送到了長海醫院急救。經過清創和注射疫苗後,目前老太已無大礙。
  • 江油市黑熊襲擊3人身亡引發的思考——保護野生動物,更要保護人類
    據報載 5月17日晚19:00,江油市有黑熊襲擊村民,造成3人身亡,令人悲痛不已。保護野生動物要緊,保護人類的安全更要緊。攻擊村民的黑熊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而黑熊的嗅覺和聽覺相當靈敏,能聞到500米以外的氣味、聽得到300步外的聲音,極具攻擊性。
  • 獨身5年黑熊寂寞 省森林植物園為其徵婚
    據長沙晚報9月26日報導 湖南省森林植物園內,一隻雄性黑熊在鐵籠內煩躁地走來走去,烏黑的毛髮油光發亮,圓睜的雙眼充滿對異性的渴望……目前,這隻黑熊入住湖南省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已有11周年,工作人員正在到處張羅為它找對象。
  • 八旬老太顱內動脈瘤破裂,大腦後動脈瘤彈簧圈栓塞術救命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劉震 通訊員 馬洪濤 八旬老太突發頭痛、噁心、四肢無力等症狀,經檢查為顱內動脈瘤破裂,日前在膠州人民醫院經過3小時手術治療,轉危為安。日前,膠州83歲的市民楊老太在家中看電視時突然感到頭痛、噁心、四肢無力,家人緊急將其送到膠州市人民醫院神經外科就診。接診後,根據顱腦CT提示楊老太蛛網膜下腔出血,醫生初步估計老人應該為顱內動脈瘤破裂出血,十分危險。據介紹,顱內動脈瘤被稱為大腦深處的「不定時炸彈」,如不及時治療,隨時可能再次破裂危及生命。
  • 西雙版納森警:已查實為普通家雞
    原雞屬於我國二級保護動物,是我國廣泛飼養的家雞的祖先,和茶花雞、矮腳雞等家雞長的十分相像,但和家雞在外形、羽毛色澤等方面有明顯區別。據楊先生介紹,目前網絡上流傳了許多當地村民捕捉原雞的視頻,捕雞人一般會用飼養的二代原雞做誘餌,將其腿部捆綁放到野外,給其一定的活動範圍,然後在附近布上機關陷阱,等待另一隻野生原雞上套。更讓楊先生等關注野生動物保護的志願者氣憤的是,在視頻平臺上甚至還有人上傳了「原雞選美比賽」的短視頻。
  • 重慶老太18年收養上千隻流浪狗 數次搬家用盡拆遷款
    重慶老太18年收養上千隻流浪狗 數次搬家用盡拆遷款  【解說】見到街頭流浪狗,她就帶回家餵養;碰見受傷被人遺棄的狗,她就帶到醫院救治再抱回家養。18年來,67歲的重慶老人白金容每天接觸最多的就是流浪狗。她為了照顧社會上被遺棄的流浪狗,拿出房屋拆遷款和每月2300元人民幣的退休金,獨自收養上千隻流浪狗。
  • 誤把熊當狗養3年 細心照料後熊也通人性
    2015年4月的一天早上,永勝期納的養殖戶楊某某與同村的兩位村民一起到街西村委會的大火山後山去撿菌子,途徑老鴉箐(地名)的一個小溝,聽到箐溝裡有啼哭聲,像是小奶狗在哼叫,幾人循聲找去,果然發現一隻黑色的「小奶狗」趴在溝邊。「一看就是剛出生不久,爪子都是粉嫩粉嫩的,眼睛才睜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