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邑三岔鎮小學科普進校園:「孩子是天生的科學家」

2020-11-30 中國網

中國網12月12日訊(劉林)12月11日,中國科技館原館長、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原副所長、中國科學院老科學家宣講團成員王渝生教授在成都市大邑縣教育局教育科科長梁瓊的陪同下,走進成都市大邑縣三岔鎮小學開展了以《孩子是天生的科學家》為題的科普講座。

活動中,學校少先隊員代表為王渝生進獻紅領巾,送上鮮花。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池濤介紹了學校的基本概況,希望同學們專心聆聽講座,藉此次機會走近科學家,走近科學。王渝生在講座中親切地與同學們分享了「孩子是天生的科學家」的觀點。科學始於好奇和不可遏制的求知慾望,王渝生認為孩子生來就有一種學習和探究的欲望,好奇心驅使他們一次又一次地去嘗試,去探索和發現。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孩子就是天生的科學家。

一個多小時的講座,王渝生始終充滿熱情,用生動的語言、鮮活的事例、精準的記憶、活躍的思維,深入淺出地為同學們闡述了科學的奧秘以及科學技術未來發展的美好前景。同學們聽得非常投入,反響也十分熱烈,不少同學激動地分享聽後感:「王爺爺講故事太有趣了,原來他小時候也和我們一樣『傻』呀!一個小時感覺一眨眼就過了,原來科學可以這麼有趣啊!」「王爺爺改變了我對科學家的看法,也改變了我對科學的態度。原來科學家可以很有趣,科學也可以很好玩。」期間,同學們表演了學校改編自第一任校長田載重革命同志英勇事跡的校本原創戲劇——《田載重》。王渝生表揚了演出的老師和同學們,並對學校的戲劇表演課程表示認可。


「孩子是天生的科學家,去讀書,去探索,去實踐,去成為真正的科學家,將自己的理想與科技夢結合起來,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夢而奮鬥。」王渝生對學校的辦學特色和辦學成果給予高度的評價,同時也期待三岔鎮小學發展得更好,走得更長遠。他激勵同學們,今天做祖國的好兒童,明天做祖國的建設者。


相關焦點

  • 成都大邑北街小學:凝心聚力十五載,情趣教育再出發
    成都陶行知研究會會長、成都師範學院教授姚文忠,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教育學博士楊一鳴;大邑縣教育局副局長顧劍波,副局職幹部楊元彰,人事科科長汪偉,小學教研室主任王瑩菊,縣老科協科教文衛主任蔡星明;成都市常青樹計劃派駐大邑學監李銀輝;成都市第一教育聯盟學校領導、教師代表;松潘縣城關小學領導、教師代表;市縣名師工作室領銜人及學員代表;全縣各兄弟學校的領導、教師代表;泡桐樹小學大邑分校教師代表及北街小學家長、教師代表等參加本次科研周活動。
  • 這份連結,讓你看到疫情期間,大邑教育人的情懷
    成都大邑實驗中學萬眾一心抗疫情報導平臺:中國網、今日頭條、一點資訊、成都新聞報導連結:http://edu.china.com.cn/2020-02/07/content_75682034.htm▲長按二維碼查看https://www.toutiao.com
  • 航天進校園 點燃「飛天夢」 全國航天科普進校園活動走進欒城
    河北新聞網11月23日訊(通訊員段錕)今天,「少年強國 航天築夢」全國航天科普進校園活動河北省第一站來到石家莊市欒城區宏遠路小學,給師生們帶來了一份精彩紛呈的航天知識科普大餐。開展「少年強國 航天築夢」全國航天科普進校園活動,可通過科普展覽和流動科技館等形式,實現航天文化的立體化傳播與推廣,使廣大青少年真正走近航天科技、了解航天、熱愛航天。
  • 航天進校園 點燃「飛天夢」全國航天科普進校園活動走進石家莊欒城
    11月23日,「少年強國 航天築夢」全國航天科普進校園活動河北省第一站來到石家莊市欒城區,走進該區宏遠路小學,給師生們帶來了一份精彩紛呈的航天知識科普大餐。開展「少年強國 航天築夢」全國航天科普進校園活動,可通過科普展覽和流動科技館等形式,實現航天文化的立體化傳播與推廣,使廣大青少年真正走近航天科技、了解航天、熱愛航天。
  • 青島海底世界聯合水族館開展"送科普進校園"活動
    青島海底世界聯合水族館開展"送科普進校園"活動青島海底世界聯合水族館開展"送科普進校園"活動9月27日,青島海底世界、青島水族館聯合舉行以「關愛海洋動物,添彩美麗青島」為主題的「送科普進校園」公益活動。他們將海洋科普車開進市南區金門路小學,將豐富多彩的海洋科普知識送到學校課堂和操場,送到學生身邊。   青島市市南區金門路小學是省級規範化學校,也是一所充滿愛的教育的學校。
  • 少年強國 航天築夢」全國航天科普進校園河北第一站走進宏遠路小學
    11月23日,在我國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即將發射之際,石家莊欒城區宏遠路小學隆重舉行了「少年強國 航天築夢」全國航天科普進校園活動。中國首批航天員趙傳東,團省委少年部部長週遊,民盟河北省委組織部部長、省直工委副主委穆慶明,團市委副書記張婷,團市委學少部部長于洋,區委組織部長、宣傳部長靳風獻,區教育局局長屈翠彬,團區委書記田航宇,區科協主任科員張榮堂,宏遠路小學校長趙郡參加活動並出席了開幕式。參加次此次活動的還有來自鹿泉區銅冶鎮嶺底小學的三位教師和6名學生。
  • 華僑城小學:科普知識進校園,健康飲食促成長
    大眾日報淄博融媒體中心·魯中網11月30日訊(通訊員 李瑤)11月24日上午,淄博高新區華僑城小學邀請張店營養學會會長張建禮走進校園,為四年級的學生帶來了關於「奶類的營養與食品安全」的知識科普。同學們積極響應,每一位參與的孩子還獲得了一份小禮品,同學們在輕鬆的遊戲過程中了解營養膳食和合理搭配膳食的相關知識。  此次科普活動,讓學生們了解了關於健康飲食的知識,有助於讓他們樹立健康的生活理念,養成正確的飲食習慣、良好的生活方式,增強營養觀念,對他們的健康成長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 成都棒壘球進校園成績喜人 - 國家體育總局
    成都棒壘球進校園成績喜人 發布時間:2020-10-29 來源:中國體育報 作者:鄧紅傑 字體: 大
  • 少年強國 航天築夢」全國航天科普進校園河北第一站走進宏遠路小學...
    11月23日,在我國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即將發射之際,石家莊欒城區宏遠路小學隆重舉行了「少年強國 航天築夢」全國航天科普進校園活動。中國首批航天員趙傳東,團省委少年部部長週遊,民盟河北省委組織部部長、省直工委副主委穆慶明,團市委副書記張婷,團市委學少部部長于洋,區委組織部長、宣傳部長靳風獻,區教育局局長屈翠彬,團區委書記田航宇,區科協主任科員張榮堂,宏遠路小學校長趙郡參加活動並出席了開幕式。參加次此次活動的還有來自鹿泉區銅冶鎮嶺底小學的三位教師和6名學生。
  • 大邑高山古城遺址考古發現成都平原迄今最早古城
    4月17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專家向記者確認,高山古城遺址是成都平原最早的古城遺址,該遺址成為成都平原史前考古的新坐標。基於其重要性,高山古城遺址入選了國家文物局組織評選的2015年中國重要考古發現。 發現古城/ 初步斷代為寶墩文化早期   高山古城遺址位於四川省成都市大邑縣原三岔鎮趙庵村古城埂,地處成都平原的西南邊緣。   該古城遺址被發現於2003年春天。
  • 魯北院開展地質科普進校園活動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李波 通訊員 石秀秀 張曉燕12月1日,省地礦局魯北地質工程勘察院地質科普團隊聯合德州學院附屬小學,開展「了解地球 保護環境 從我做起」主題綜合實踐活動。活動邀請了山東省科普專家人才庫成員馮守濤,運用專業知識,通過大量動畫視頻、圖片,用生動活潑、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了地球的內部情況,地熱資源利用,以及巖石和化石的基本分類等內容。特別介紹了清潔能源對地球能源可持續開發利用的意義,讓他們認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 恩格貝沙漠科學館「探秘恩格貝」科普知識進校園主題活動——走進...
    恩格貝沙漠科學館「探秘恩格貝」科普知識進校園主題活動——走進達拉特旗第十一小學 2020-12-03 16: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體驗科學,快樂成長——安陽市紅廟街小學2019科學家進校園科普講座
    為了培養學生對科學的興趣,2019年4月26日,安陽市紅廟街小學開展「體驗科學,快樂成長」為主題的科普講座,出席活動的有安陽市紅廟街小學的翟美娟校長和《科普時報》總編輯尹傳紅教授。尹教授幫同學們打開科學的大門,探索科學的奧秘!
  • 讓航空科普知識「飛」進校園
    伴隨著答案的揭曉,9月9日,由航空工業昌飛、直升機所聯合舉辦的「航空科普進校園」活動在景德鎮市第十六中學拉開序幕。經過前期的精心準備,當天的活動由「六個一」組成,即觀看一部航空電視專題片、聽一場航空主題知識講座、進行一次航空知識互動問答、來一次近距離體驗直升機模型、現場觀看一場航模飛行表演、跟直升機模型拍照留念等。
  • 蕭山科協開展「科普大篷車」進校園
    蕭山科協開展「科普大篷車」進校園 2020-11-11 16: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為孩子撐起保護傘!魯東大學實驗小學開展「女童保護」進校園活動
    大小新聞訊(通訊員 賈立茹 於秉琨)為了提高學生防止性侵害、保護自身安全的能力,12月16日,魯東大學實驗小學開展了「女童保護進校園,為孩子撐起保護傘」活動。來自女童保護基金的於聲娜老師就「愛護我們的身體」主題開展了四個系列培訓,師生們認真聆聽了培訓內容。
  • 2020「科技逐夢 智引未來」——科普進校園活動走進嶽池縣催龍小學
    為豐富學生課餘文化活動,進一步拓展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提高科學素養,激發青少年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意識,推動學校的科技教育活動深入開展,12月30日,嶽池縣青少年活動中心2020年"科技逐夢 智引未來"科普進校園活動走進嶽池縣催龍小學
  • ...霍森斯小學校長曾霞:5年,「成都最美小學」從無到有,再到創新前沿
    「公立國際化」、「成都最美」……這些標籤,足以讓成都霍森斯小學成為不少人眼中「高大上」的小學,這樣一所國際範兒的小學,培養的孩子都是為了出國嗎曾霞笑著說,比如孩子都喜歡塗鴉,因此在建設中她就建議在每層樓都設計一個塗鴉牆,最終這些都得到了保留。2018年9月,成都霍森斯小學正式開校,這是繼蒙彼利埃小學後成都第二所國際化公辦小學,「從人氣冷清到書聲朗朗,周邊教育公共服務跟不上的問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
  • 平壩開展「科普大篷車進校園」巡展活動
    5月9日,平壩區科協、區教科局、區科技服務中心聯合開展2019年度「科普大篷車進校園」巡展活動。 當天,科普大篷車來到樂平鎮王寨小學,給同學們帶來磁力傳動擺、雙曲狹縫、無弦琴等展品,展品體現聲、光、電、力、磁等自然科學原理,集科學性、趣味性、參與性於一體,引起了學生們極大的興趣。
  • 陽光進校園,科普傳知識 武塘社區工作人員走進揚州四季園小學
    11月20日,武塘社區工作人員走進揚州四季園小學,在冬蘊樓二樓開展了三場別開生面的科普活動,五年級部分學生參加了活動。陽光進校園,經典益身心。通過沙盤遊戲,設計故事場景,反射學生的內心想法,對學生的心理教育、身心健康成長具有重要的意義,從而引導他們樹立良好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實踐科普糧食匯,厲行節約你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