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東北,很多人會想起搞笑幽默的東北話和淳樸熱情的東北人。但如果你看過東北題材的電影和電視劇你就會發現,在東北,無論是哪裡的人們都喜歡一個古老又溫暖的物件兒,那就是火炕。
說起火炕,很多東北長大的孩子一定不會陌生。小時候還沒和家裡人搬進集體取暖的樓房之前,每家每戶都有一個面積很大的火炕。如果房間很多,人們甚至會在每一個房間裡蓋一個跟房間面積相匹配的火炕。有時候用來住人,有時候用來做其他事情,但火炕對於小孩子來說,是可以隨意翻滾的最佳小型遊樂場。那麼什麼是炕呢?所謂炕,原本指的是一種燒火排煙的管道,後來引申為帶有燒火排煙管道的暖床。在《玉篇》當中被解釋為「灸也。」《玉篇註疏》中被進一步解釋為「舉也,謂以物貫之而舉於火上以灸之。」這裡炕的用途是將事物穿成一串放在火上烤的工具,這種用途跟今天火炕的用途是不大相同的,但從東寧縣團結村挖掘出的「沃沮族」遺址中,被考古學家們稱為「低火牆」的就是最早期的火炕,也就是說歷史年份來看,在東北,火炕作為一種生活工具在已經陪伴著人們至少有2000年。
每個地方的火炕都有著不同的用途。東北地區最初將火炕引入上層社會並發展到全民皆用的是清朝時期的滿族人。滿清貴族們入關以後便將自己的生活方式完全的帶入了到了漢族群體當中,而火炕作為當時最保暖的實用性工具自然被諸多人使用到了日常生活裡。一直發展到今天部分生活在東北地區的人們都還在沿襲著當時的生活方式。建造土炕時用水泥打炕延,堆砌最外面的磚圍,然後再用當地的活泥打炕面,最後用磚頭打炕圍做好炕道。做好的土炕一共有三層,第一層主要是黃土,用來墊高炕道;第二層是炕道,一般是跟火灶臺一樣高這樣日常生活;第三層是炕面,炕面一般由一層泥板和一層活泥抹好的平面組成。
東北的火炕除了燒著方便,還可以用來驅寒保暖。陰天下雨屋子裡返潮的時候,燒一燒火炕趕一趕屋子裡的潮氣溼氣,天氣寒冷的時候把火炕燒的暖呼呼連同帶著屋子裡自己家裡用火炕燒的暖氣也跟著熱乎乎,在炕上鋪上一床厚被,讓火炕的熱度暖著被窩,保證你躺下去就不想起來,一夜無夢睡到大天亮,再也沒有居住在城市裡失眠的煩惱。
同時,火炕還可以用來招待客人。只要家裡來了客人都會讓客人們坐在炕頭,如果家裡有長輩,炕頭這個位置絕對是長輩們坐著的地方。讓客人和長輩坐在炕頭,是東北人長久以來的行事禮節,既是尊重也是孝順。更神奇的是,如果你覺得身體疲憊腰酸背痛或是肚子疼,只要你在熱炕上躺一躺,一定會覺得舒服不少。這是因為熱炕帶來的溫度可以舒緩你的神經讓你全身心的放鬆下來。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小編以前胃疼的時候趴在炕上暖一會兒真的會舒服不少呢!
除了招待客人,土炕還可以用來做一些東北美味。將新鮮的牛奶蓋上乾淨的屜布放在熱炕頭上悶幾天就是一碗酸酸甜甜的酸奶。如果想吃正宗的手工饅頭,將酸牛奶繼續發酵變酸,將其放入面裡充當天然酵母,做出來的饅頭香軟可口,絕對美味!而且,如果家裡人會做大醬的話,熱炕也是絕佳的發酵溫床。把煮熟的黃豆放涼攪碎拍成方塊狀,放在火炕上晾乾,放置一段時間讓它自然發酵等到完全發好,磨碎加入鹽水繼續二次發酵就是一缸美味的東北純正黃豆大醬!
如果家裡養雞的話也可以把母雞剛下的雞蛋放在火炕上,將雞蛋用棉被蓋好保持合適的厚度,用火炕保持一個合適的溫度,過幾天再來看的時候就是一炕的小雞仔!以前和家裡人住在平房的時候,看鄰居家用火炕孵小雞仔是小編最愛的一項活動!第二喜歡的就是把一堆被子堆成一個一個的小山洞和小夥伴在炕上鑽山洞玩兒,假裝自己是一個叱吒風雲的山大王。
提起火炕,真的有說不完的故事和回憶。隨著經濟的發展,很多東北火炕已經隨著拆遷和居住人們的搬遷銷聲匿跡。但作為東北文化中的一部分,火炕至今仍然存在於東北大部分鄉村之中。淳樸善良的東北人在今天依然會將炕頭留給遠道而來的客人們,火炕依舊是記錄著他們每日生活起居的見證者。每一個地區的火炕都有著不同的文化意義,在東北火炕依然存在的今天,東北文化的傳播就用了獨特的含義。
關於土炕你都知道哪些地區在使用呢?你是否會期待來一次東北火炕之旅呢?歡迎在評論下方留言哦,小編與您在線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