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住氣,不要跳入另一個火坑」|疫情期間給職場人的實用建議

2020-12-05 有態度的莊裡妹兒

這兩個月,不少職場人士都不得不面臨兩個困境:「疫情讓公司維持艱難,下一步該怎麼辦?」「本想跳槽換工作,疫情一來計劃亂了,怎麼辦?」

什麼人需要職業重啟

其實在這個形勢下,需要職業重啟的人大致分為兩種:

第一種,本來幹的好好的,也沒打算跳槽或者找工作。結果因為疫情的原因,自己所在的公司要麼倒閉,要麼裁員,要麼降薪…… 對於這些人來講,這就跟電腦宕機了一樣, 必須「被動重啟」

第二種,是本來就打算在新的一年通過換工作轉型、轉行來重啟自己的職業生涯。結果因為疫情,自己的計劃被打亂了。

就像我有一個HR朋友,她年前辭職打算做自由職業者,獨立培訓師,甚至還有了目標客戶。結果,疫情來了,自由職業者沒做,做了倆月的家庭婦女了。這部分人不是宕機,而是本來打算升級作業系統,結果發現這新系統一下子亂了。

但他們算是有一定計劃,有備份的,所以應該算是「主動重啟」

其實被動的也好,主動的也罷。在面對危機的時候,我們需要解決的都是同一個問題——如何提高自我的反脆弱性。你看地震的時候,有的樓輕輕一震就踏了,有的樓只是裂一道口子,而有的樓可以完全不受影響,關鍵就在於你的「防震系統」做的怎麼樣。

沉住氣,不要跳入另一個火坑

裁員就像是「職場地震」,和疫情一樣都是突發的,毫無徵兆,且很難預料的,很多人都是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就被通知了。

我在過往20多年職業生涯中,親眼目睹,也不得已親手裁過很多人,甚至有的老闆的發言稿都是我寫的。我發現有一種人特別不能承受裁員這種突發事件,不是平時偷懶不幹活的,而是平時勤勤懇懇,卻不會抬頭看天只會悶頭幹活的人。幹著幹著,飯碗突然沒了,一下子就慌了。

而什麼樣的人容易重啟呢?家底比較殷實,有一個特別立得住的技能組合而不是單一的技能。

比如:編程,滿大街的人都會,但如果你有編程+項目管理、編程+產品經理,這樣的組合拳就比較有力。還有本來就有副業的人。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心態好!這個時候,尤其是被動重啟的人,最容易一下子慌了神,病急亂投醫,能找著什麼工作就是什麼工作,從一個火坑跳進另一個火坑。

當然,不是我告訴你們「要沉住氣」,你們就真能沉得住氣的。我們之所以恐慌,是因為我們對疫情造成的人才市場的動向、對行業的走勢,對自己的將來一無所知。

所以,面對突如其來的變化,我們需要做的事情是——認清事實,在混亂紛雜的信息中去:

1. 向外探索,收集自己所處行業和目標行業的信息。

2. 向內探索,盤點一下自己有的家底, 實力, 自己的價值觀。

3. 基於事實和分析來做決策和行動。

向外探索,彎得下腰

向外探索我們都需要探索什麼呢?——看變化!

首先,我們需要看人才市場的需求變化。

只要你開始收集信息,你就會發現其實整體人才市場也沒有你想的那麼糟糕。有在災難中受到衝擊的行業,必定就有在災難中迅速崛起的行業,只要不是特別偏門的工種,其實工作機會並不比平時少。

當然,人才市場除了看需求,其實還應該看行業走向,通過招聘的信息去看看自己的職業、技能在整體的大趨勢裡處在什麼位置,然後通過這樣的定位,規劃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

其次,儘可能收集行業信息。了解在自己可觸及的領域範圍內,什麼行業/公司是在上升的,什麼是在慢慢衰亡的。

最後,用批判性思維去思考。看看這些變化是結構性變化,還是因為疫情導致的暫時繁榮,比如線上教育正火,但是疫情過後是不是還是剛需?

就像梁寧老師在《產品思維30講》裡提到的「點線面體」:當你把自己作為一個產品投放到市場中的時候,你需要知道你的賽道是什麼,你的競爭力如何,你的賽道附著在一個什麼面上,它是上升還是下降?而這個面又依靠在什麼經濟體下,它在上行還是下沉。以上的點線面,在疫情影響下都有哪些變化?有哪些因為疫情反而逆襲的行業和經濟體?

正如梁寧老師所說,最悲催的人生,就是在一個看上去常態的面上,做一個勤奮的點,其實這個面附著的經濟體正在下沉。多方面收集信息,就是為了讓自己不成為那個悲催的人。

知道要探索什麼後,接下來的問題就是怎麼探索?收集信息的手段,我就想講三點:

1. 上網看:除了招聘網站,目標公司的微信公眾號,還可以找一些諮詢公司的行業報告,或者看一看行業裡的KOL的公眾號、微博等等。

2. 跟人聊:這時候不要光坐在家裡收集和分析了,你需要彎得下腰,到處去找一些當前行業和目標行業的朋友尤其HR朋友、獵頭,去聊一聊。只有深入在行業內部的人,才能清晰地告訴你行業內到底是什麼樣子。

3. 職業訪談:尋找你目標崗位/公司的有洞察力的人,深入了解你目標職業的內部信息。

你可能會想,我上哪兒去找這些對行業比較有洞察的人?千萬不要忽視弱連結的作用!很多重要的信息都是弱連結來的。

比如這次疫情期間,在「得到」老師的群裡,我知道了武漢前線的醫務人員需要安心褲和速乾衣,我抱著試一試的態度發了一條朋友圈。結果一個平日裡一直潛水在我朋友圈的朋友,幫忙找到品牌方籌到了價值近百萬的物資,送到了醫務人員手中。

收到速乾衣的遼寧醫療隊

所以,要想在非常時刻擁有重啟職業的能力,就得彎得下腰,窮盡身邊的資源去收集必須的行業和公司信息,洞悉當下的外部環境。

向內探索,抬得起頭

向外看說完了,咱們接著說說向內看,不要忘了問問你自己:我真正想要的到底是什麼?

如果只向外看,你就只是基於目前能做什麼去選擇,而不知道自己真正想做什麼。想要重啟,就需要抬得起頭。

那麼怎麼看呢?給你一個職業金字塔模型:

第一層,看行業。就是前面「向外探索」時所講的外部環境,這些都是在第一層次的,非常表層的。

第二層,全面梳理自己的實力。

職業生涯中存在三種基本形式的「職場燃料」,每一種對獲得長遠的成功都非常重要。

1. 可遷移技能:一個技能,在A公司可以用,到B公司也可以用;在A崗位可以用,拿到B崗位也可以用。比如,我之前是幹IT的,後來轉去做了政府關係,我在跟老闆提出這個偉大理想的時候,他問我:「你家裡是做什麼的?有什麼關係嗎?」 我回答他說:「我做CIO做的事情是利用資源,解決問題。政府關係,不也是利用資源解決問題嗎?」這個解決問題的能力,就是可遷移技能。

2. 有意義的經驗:有人問「我有15年的工作經驗,現在想要轉型,怎麼辦?」把他的簡歷拿來一看,發現他15年都在做一樣的工作!其實他只有一年有意義的經驗,把它重複了14次。有意義的經驗,一定是有新的內容,而且和你的目標的行業、職位是相關的。

3. 持久的人脈關係:危機時,你需要一些人脈關係幫到你。而這樣的人脈一定是你之前經營好了的,你有花時間精力去投資在這個人脈裡頭。

這些梳理完了,你的簡歷其實也就整理出來了。在看的時候,我們需要從生存和發展兩個角度去看:

從生存角度:就是我可能必須得在接下來三個月內找到工作,否則我就沒法養活自己了。那麼梳理的時候,你的關注點在於怎麼更好的包裝自己的技能和經驗,找到合適的關係去應聘職位,臨時抱佛腳。

從發展角度:你需要了解,你還需要什麼樣的關係、經驗、技能,能夠幫助你在本單位、本行業上一個臺階,或是從現有的行業、職業轉型。而這其中都藏有一個特別關鍵的點——你需要實現「圈層突破」,從現有的圈子裡出來,接觸新的目標圈層的人,學習他們的遊戲規則。

想要迅速進入一個圈層的最好的辦法其實就是去學習。不是一個人在家自學,而是走出去從一個社群中學習。

社群學習有兩個好處。首先,你能從同伴中知道還能學什麼。比如我做學習教練,想要成為教練的人都是特別好學,喜歡探索的人,所以混跡在這個圈子裡,他們會告訴你除了教練還能學什麼。這樣你就不會瞎花錢學一堆沒用的。

其次,你能在社群裡建立關係。學教練裡面兩撥人,想要成為全職教練的,和原本就有一個本職工作,想要學習教練作為Plan B的。這部分人很多都是HR或者企業高管,所以我們學著學著有些人就成了我的甲方。

金字塔的第三層,價值觀,或者說是自己追求的職業價值和使命感。

越是在這種危機時刻,往往越是檢視自己價值觀的好時候。當你自驅動的駕駛模式被打破的時候,你會被迫慢下來,去思考一下從長遠來看,對自己最重要的到底是什麼?明確什麼是自己不想要的和不能承擔的風險是什麼?自己通過職業,到底想給這個世界帶來什麼樣的價值?

往由這第三層驅動完成的職業規劃,才是一個人的心之嚮往,才是真正的主動選擇。而一個理性的主動選擇,是建立你的「防震系統」的最堅實的地基。

建立反脆弱模型

暢銷書《黑天鵝》的作者納西姆·塔勒布在他另外一本書《反脆弱》中寫道,應對小眾突發的「黑天鵝事件」,需要建立一個「槓鈴模型」:

把自己的投資大部分放在低風險但是收益穩定的地方,然後把小部分放在高風險、高投資回報率的地方,忽略中間值。

對於個人而言,其實我們應對未來的風險,需要建立的也是這麼一個槓鈴:

抓住一門可以安生立命的專業技能/職位,這就是低風險、收益確定的Plan A;同時分散一小部分精力去發展自己的職業第二曲線,有一個能夠讓你產生更高收益也許也更高風險的Plan B。

著名企業家稻盛和夫曾經做過一個演講,講的是企業如何渡過危機,他認為一個企業想要提高「抵抗力」和「持久力」的唯一辦法就是高收益。而這應該是在蕭條到來之前,就應該盡全力打造的企業體質,這才是經營。平時沒能實現高收益,遭遇蕭條必須堅忍不拔,千方百計去克服。

那麼,作為這個叫做「你」的這家公司的CEO,不斷提升自己創造高收益的能力,這才是在經營自己,而不是只想著靠埋頭苦幹,拼力氣。只有這樣才能提高你的反脆弱性。

最後:竹子平時瘋狂生長的時候是沒有長節的,那其實很脆弱,經不起風吹雨打。而只有長了節的竹子才是堅強不可摧的。一個企業只有歷經危機才能長出節兒來。

於個人也是如此,當你遇到困難的時候,請告訴自己「我現在是在長節兒呢」。

祝你在2020年,事業生活節節高!

相關焦點

  • 有的人慘啊,被高官搭救又能怎樣?從一個火坑跳入另一個火坑
    這十個人裡,魯達算一個。或許我們總把《水滸傳》解讀為農民起義的寫照,可起碼魯達不符合。在他沒有得到「智深」的法號時,他是「關西五路廉訪使」,邊庭老種經略相公种師中罩著,權極一時,絕不是小角色的存在。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他們無論從官階高低,還是武藝強弱,都在一個頻道上。魯達決心已下,鄭屠夫沒有活命的理由他的梁山泊尋根之路,來自於對鎮關西鄭屠夫的大開殺戒。鄭屠夫一定不是一個善茬,以他面對魯達挑釁忍讓到無可忍讓的高情商看來,他一定在那個腐朽的朝廷裡有著自己的人脈,魯達惹不起。
  • 少年派:唐元明拋棄王頂男選擇田珊珊,不過是跳入另一個火坑罷了
    導語:少年派:唐元明拋棄王頂男選擇田珊珊,不過是跳入另一個火坑罷了!恐怕未必,這只不過是從一個火坑跳入另一個火坑罷了。個人觀點:其實小編認為,唐元明不該拋棄王頂男而去選擇田珊珊,因為這條婚姻路上,田珊珊還不如王頂男呢!
  • 英國男子後悔離開武漢回國:做了錯誤的決定,反而「跳入火坑」
    英國男子後悔離開武漢回國:做了錯誤的決定,反而「跳入火坑」  olivia chan • 2020-05-07 18:45
  • 我已經二婚了,難道還要從一個火坑跳到另一個火坑嗎
    點擊右上角關注我,為你帶來情感解惑01從一個火坑跳到另一個火坑說得大概就是二婚,依然不幸福的人。可是已經是二婚了,依然沒有得到自己曾經渴望的幸福,似乎又重複了當初的悲哀,又一次站到了婚姻的十字路口,難道還要從一個火坑跳到另一個火坑嗎?網友小雅,就站在這樣的十字路口。現在的她,常常有一個念頭盤踞在腦海:我到底還要不要再離婚?
  • 年過半百的女人二婚,「自己從一個火坑,跳到另一個火坑」
    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有二婚的權利,無論是自己的上一段婚姻,喪偶還是離婚,無論自己的年齡有多大,都可以二婚,但是二婚需要考慮的事情,比頭婚要得的多。 王麗,今年已經54歲的她,離婚兩年時間,其實她原本是有一直打算再婚的,最主要的就是因為她自己的第一段婚姻不太幸福,丈夫是一個特別保守的人,所以至於她的婚姻也特別的保守丈夫大男子主義封建思想,婆婆強勢結婚20多年,自己在家做了20多年的保姆,她等兩個孩子長大成人之後離婚了。
  • 軍統女特務的絕技,身體就是殺人利器,她從一個火坑跳到另個火坑
    提起軍統女特務,難免給人一些美豔的遐想,她們冷豔驚人,也風情萬種,總之是讓人捉摸不透,她們有一副美貌的面孔,卻暗藏著殺機,她們的武器就是自己的身體。在軍統女特務之中,最美的是誰呢?陳華出身貧寒,從小就遭遇不幸,她在13歲時就被賣到妓院淪為雛妓,在這個巨大的火坑之中,她似乎也是幸運的,被上海警備司令楊虎看中,替她贖身了出來。可萬萬不曾想到,這只是從一個火坑跳到了另個火坑,在楊虎手中陳華只是一個玩物,陳華也很明白楊虎只是貪色,兩人都是各取所需,很快楊虎就成了陳華的跳板。
  • 「沉住氣」英文怎麼說?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口語>實用口語>正文「沉住氣」英文怎麼說? 2020-04-21 16:51 來源:chinadaily.com.cn 作者:   遇到問題時要「沉住氣」,不要著急,笑到最後的才是贏家。   「沉住氣」,比喻「能克制感情,力求鎮靜」,提醒人們遇事應沉著冷靜、切勿急躁。
  • 3700名美軍從一個火坑跳進另一火坑:隔離點很差,比航母風險還高
    然而白宮最為依仗的航母出大事了,「羅斯福號」航母因為爆發新冠狀病毒疫情,船員不得不上岸隔離,然而這些美軍士兵的危險處境並沒有改變。4月3日,環球時報援引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導,有近5000名水兵的「美國羅斯福」號核動力航母出現新冠病毒疫情,該艦目前停泊在關島。
  • 人到中年40不惑,我從500強跳入餐飲店的火坑
    40多歲的Jerry是浙江人,大學畢業後進入了一家總部位於上海的500強知名外企。他用了10多年時間,從一個銷售人員做到帶著十幾人團隊銷售主管。作為一個在上海安家落戶的外企高級白領,看起來Jerry有著讓不少年輕人都羨慕的職業成就。
  • 離婚後,我嫁給追了我三年的男閨蜜,卻掉進了另一個「火坑」
    在婚姻中難免有磕磕絆絆,很少有人順順噹噹地走到白頭,在這期間我們會有摩擦,會有爭吵,甚至會鬧離婚,如果我們受了委屈,應該向誰傾訴?不得不說,"男閨蜜"是一個非常危險的物種,他們表面上是看是暖男,對你無微不至的照顧,實際上好像潛伏在自己身邊的一條狼,隨時等著做備胎!
  • 教你認清老闆套路,避免掉進火坑!
    導語:一入職場套路深,你要是不知道職場套路,那就等著被老闆套路吧,作為在職場風風雨雨經歷過的老油條,今天就教教你如何認清老闆的套路,避免掉進火坑!作為一個職場人,見過形形色色的老闆,也是破過許多套路。真想對天底下所有的渣老闆說一句:老闆套路千千萬,唯有真誠換人心。同時對所有的員工說一句:武裝自己,方能雙贏。自古老闆多套路,作為合格的員工,要敢於識破這些套路,為自己的工作負責,不要一味地遷就老闆,因為老闆的野心你是摸不透的。
  • 職域丨離職、入職太衝動,又跳進「火坑」了?又被「白嫖」了?
    領英《2019年度求職體驗調研》顯示,裸辭是51.2%的人的選擇。雖然今年行情不好,但工作中的糟心事卻一點沒少,因此還是有不少人會衝動離職。假如你現在正在衝動離職的邊緣,請給自己按一個暫停鍵。先想想自己離職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 半路夫妻,永遠是賊,別從一個火坑跳入另一個火坑
    因為人隨著年齡的增長,思想上發生了很多變化。可能半路夫妻有福同享可以,正兒八經的夫妻,古語云: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來臨各自飛。更別說,半路夫妻了。大家都懂得,何必把這麼 道理赤裸裸地揭穿。
  • 疫情期間女性壓力爆表,澳洲華人職場媽媽支招減壓
    這位華人職場媽媽說:「新冠疫情無疑對我們的正常生活帶來了巨大的震蕩——不僅是對我們的私人生活,還有我們的工作。」「從家庭教育到工作,這是一段不同尋常、壓力爆表、精疲力竭、愈發焦慮的時期,這是一段超負荷的時期。」
  • 沉住氣,成大器!男人慾成大器,掌握五大情緒法則,註定是人上人
    面對這樣的問題,不要急,當你的才華還撐不起你的夢想時、當你的能力還駕馭不了你的目標時,你就應該沉住氣、靜下心,記住一句話:沉住氣,成大器!事實上,真正成大器的男人,總能沉住氣,必為人中龍鳳,大富大貴,錯不了;男人慾成大器,掌握以下五大情緒法則,註定是人上人。
  • 這三個職場「生存法則」,不知道讓多少職場人掉進了火坑裡
    職場人想要快速晉升,把握這三點。1、不求有功,但求無過說真的這句話對於一個職場人來說,太傷士氣了。人過中年確實不易,但是你為團隊的小夥子們考慮過嗎?讓他們在二十多的時候就開始過起養老的生活?不求無功,但求無過這本身就是最大的過啊。
  • 才剛爬出火坑,怎好意思嘲笑坑中別人?
    我們才剛剛爬出火坑,而且在疫情初期防控中同樣犯 過各種不可思議的錯誤,付出過慘痛代價,哪裡有傲慢的資格對別人的錯誤指手畫腳,冷嘲熱諷呢?如果說別人不會抄作業,那麼中國自己會抄嗎?如果會抄SARS的作業,還會有後來這場危機嗎?
  • 西安3歲男童早教課期間跳入海洋球池 致右小腿骨折
    3歲孩子早教課中跳入海洋球池 小腿骨折 李女士的兒子豆丁(小名)今年3歲。從一歲多起,李女士就在西鹹新區三橋萬象城美吉姆國際兒童教育中心給孩子報了班,96節課學費2萬多元。7月14日下午5時30分,「我帶著孩子上歡動課,課時一小時,教室裡的設施孩子都能玩。
  • 職場上,這五種人不能深交,教你6招職場新人生存法則,教你成長
    (最有用的職場知識與技能,抓緊收藏起來吧,看完記得轉發喲,建議請留言)2、愛搬弄是非的人,是人都喜歡八卦,尤其是女人,但八卦也分很多種,如果純屬是娛樂談資,那是可以的。但如果沒事就喜歡挖空心思去探尋他人的隱私,經常抱怨這個同事不好、那個上司有外遇等這種人一定不要深交,因為長舌之最可怕,只要不高興了,隨時都可能會挑撥你和同事甚至是上司的關係。
  • 疫情期間,衝廁所究竟要不要蓋上馬桶蓋?這項新研究給出了答案……
    疫情期間,衝廁所究竟要不要蓋上馬桶蓋?這可能是一個讓很多人感到糾結的問題。而最近美國物理研究所進行的一項新研究表明,在疫情期間,上完廁所衝水最好蓋上馬桶蓋,因為這樣可以降低感染的風險。研究顯示,衝廁會產生一團高達一米的雲霧,如果使用者是新冠感染者,那麼帶有病毒顆粒的液滴會漂浮在空氣中或者落在馬桶附近的物體表面,其他與該患者共用同一馬桶的人士可能會有感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