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離婚冷靜期通過民法了,這引發了社會較大爭議。
小職覺得,一個人不只在結婚、離婚前需要冷靜,在職場的入職、離職,同樣也需要一段冷靜期,入錯行比找錯人更坑,不然你的職業生涯之路會走得異常艱辛。
井易因為工作中和同事產生了誤會,衝動離職,冷靜後發現自己還挺喜歡原來的工作,現在覺得後悔不已。
而樂彤因為疲於找工作,不斷降低求職要求,入職一家小公司不到一周,就又辭職了。
你想離職的原因是什麼?
領英《2019年度求職體驗調研》顯示,裸辭是51.2%的人的選擇。雖然今年行情不好,但工作中的糟心事卻一點沒少,因此還是有不少人會衝動離職。
假如你現在正在衝動離職的邊緣,請給自己按一個暫停鍵。
先想想自己離職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報告顯示,近半數職場人選擇裸辭,是因為領導、團隊、薪資、工作量等原因,選擇儘早離職。
也許你清楚地知道自己不喜歡什麼,但卻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對現在這份工作感到討厭,是不滿公司?行業?職位?領導/同事?待遇?是全部都不喜歡?
不喜歡的部分,是不是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改變?
比如改變自己,學習溝通技巧,改善和領導、同事的關係;努力工作、提升工作能力,以獲得升職加薪的籌碼。
如果是公司和行業不喜歡,行業正在走下坡路,你再怎麼努力也改變不了這些大方向。
有的時候,一個人不喜歡他的工作,是因為工作還沒上手,沒有正面反饋,缺乏成就感,導致沒有繼續做下去的動力。
但任何一份工作都需要時間沉澱和積累,會不是自己太著急獲得所謂的「成功」呢?離職只是為了逃避問題,下一份工作遇到同樣的問題,仍舊會原地踏步。
準備好這些東西,再決定離職吧
Up主@MS小寧曾是一名空姐,從航空公司離職後,她就特別後悔。
第一份工作是當空姐,那時她覺得每天都是重複的工作,沒有提升的價值,而且經常要加班、倒時差,還要面對同事、機長、客人的壓力,她最終辭職了。
辭職後,她先去做了培訓機構的空乘老師,才發現以前當空姐的日子有多美好。她不僅要當專業課老師,還要做銷售、市場、宣傳的活,整個人更累到分身乏術,社會聲望也不高。
現在,她的第三份工作很輕鬆,但感覺每天都在浪費時間,拿著很少的固定工資,上下班兩點一線,找不到人生的意義。
最大的落差是工資待遇問題,當空姐時飛國際航班能有12-15K的工資,而現在要達到之前的工資水平,就很難。
她總結自己越跳越差的原因,是自己很迷茫,沒有清晰的定位,總以為跳槽就能解決問題。
所以,正準備離職的你,不妨在離職前準備好這些東西:
1. 清晰的目標、規劃
現在離職,想找一個什麼樣的工作?離職的目的是什麼?這些都要考慮清楚,離職要跳得順,而不是跳坑。
2. 與目標相匹配的能力
有了清晰目標,你的能力能達到要求嗎?運用SWOT分析法,認清自己的優劣勢,並為下一份工作蓄力。比如,為了某個心儀的工作工作,準備好這個崗位所需的技能,蓄勢待發,才能把握良機。
3. 豐厚的錢包。
你的「F*ck you」基金,足夠支撐你說走就走嗎?
如果你沒有存款,那疫情最大的影響,就是將想要離職的你和公司勉強綁在一起,繼續互相折磨。
著急入職,小心掉大坑
也許,疲於找工作的你,現在已經不想努力了,今年找工作那麼難,身處異鄉,飢不擇食,只想先找到一份工作隨便應付一下,走一步算一步吧。
你冷靜一下!你隨便找的一份工作,可能會是你下一份好工作的絆腳石。畢竟HR通常會通過看你前一份工作的「含金量」來判斷你的能力、水平。
找工作半年的小朱,沒有調查好新公司的背景,就著急入職了一家金融公司。工作2個月,她越來越覺得公司涉嫌非法集資。果不其然,還沒來得及轉正,老闆就被公安局帶走,公司解散了。
你慌不擇路抓住的救命稻草,可能正準備「白嫖」你哦。
網友@我愛小肉肉 找工作3個月,終於接到了一家做傳統外貿的offer,當時超高興,公司同事都很好、還有健身房,以為自己白撿了一份好工作!結果剛入職一禮拜,所有的試用工都被辭退了!
這就是妥妥的試用期「白嫖」啊。
有的公司還有不籤勞動合同、免費試崗一周、試用期6個月轉正才交社保、試用期工資低於最低工資標準等騷操作。
離職時落的淚,就是你入職時腦子進的水。
找工作,心態一定要好,現在大環境是這樣,你再著急也是急自己,再大的坑,你都沒辦法靠急就能填補。
寫在最後
入職、離職沒有冷靜期,就會變成一個惡性循環:衝動辭職—著急入職,從一個坑跳入另一個坑,反覆自我懷疑,越來越失去自信,倍感焦慮,不斷降低找工作的要求,最終導致換工作頻繁,給簡歷上留下汙點。
等你再去找工作時,HR會覺得你是個不穩定的人,也不敢要你。而那些主動打電話叫你入職,對你過分熱情的公司,很可能就是個等著你去跳的大火坑。
文章來源:職域服務號(0~3歲年輕工作者職業成長平臺)
原標題:離職、入職太衝動,又跳進「火坑」了?又被「白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