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是稀疏與稠密的結晶
作者/陳玲
秋天
夏天之後,就是秋天。陽光不燥,萬物井然有序。
秋天該有的樣子,都會有。
你看,天那麼高,白雲多麼的輕巧,在湛藍的世界裡來來去去走動。
田野裡,老農們把豐收的喜悅裝進籃子,用玉米和稻穀餵養著秋風。
山坡上,撒歡的羊群把夏天的青草咀嚼成秋天的芳香。
穿著婚紗的嬌美女孩,嫁給了那個承諾伴她白頭偕老的男孩。一對幸福的新人,不用海誓山盟,望向對方的眼睛裡都寫著滿滿的愛戀。
一場風雨突然襲來,那個八歲的孩子給媽媽披上禦寒的外衣。似乎是一瞬之間,他把自己拉扯到了十八歲。
……秋天有那麼多的故事。其他季節,也有,可能類同,可能不同。
這個秋天,我依舊喜歡從樹上摘下一個個紅彤彤的柿子,不用洗就咬著吃,滿口陽光的味道。
有些我喜歡的,只是小眾的。有些我厭惡的,也許流行的。不攀比,不詆毀,攜愛前行。
突然覺得,秋天真是成熟的季節。你看,我比以前又成熟很多了呢。
我的等待
站在樹下。我想了半天,也想不出一個合適的詞,送給這個秋天。
其實也不是半天,沒有那麼長的時間。可能因為等待,心裡多了焦慮,時間就被拉長了一些。
秋天是否需要形容詞呢?這次,我有些自作主張了。
風颳起,颯颯作響,然後就有幾片黃色的葉子飄落。深秋,有風、有落葉,是正常的現象。
來接孩子的家長越來越多。年歲大一些的,是孩子們的奶奶。她們站在一起,不用很熟識,話題也不會斷路。
「俺兒媳婦上午生了個大胖小子,六斤八兩,順產。」說這話時,阿姨臉上的皺紋都配合著笑盈盈的。
「 唉!」一聲長嘆,旁邊的那個阿姨愁眉苦臉。「你家真好,俺家那兩個不爭氣的,鬧了彆扭,要去民政局離婚。管不了啊。」
於是,聲音紛紛,有祝福新生的,有勸慰好好過日子的。我收回目光,望向學校大門。
放學時間到了。
孩子們排列整齊,有序出行。嘰嘰喳喳的,說說笑笑的,就是沒有打打鬧鬧的。上了小學,是大孩子了,懂規矩了。
我家孩兒跑過來,我用唇親了親他的額頭。昨晚高燒消退,早飯吃得很少。想給他請假,他說能堅持。
現在體溫正常,我提著的心落回原地。說來也怪,我這麼粗枝大葉的一個人,總會及時發現孩子哪裡不舒服。其實也不怪,女人一旦做了母親,都是心細如髮的。
阿姨們也接到了各自的孫兒,互說再見。
路上,我問孩子上午學了什麼,他說是《秋天》。我問他秋天是什麼顏色,然後再用一個詞來形容秋天。
「秋天是黃色的葉子,秋天是藍藍的天空,秋天是媽媽讓我多穿衣服……」
「用什麼詞來形容呢?我沒學啊,要不,心想事成?笑口常開?」答非所問。小小孩的思維,出乎我的想像。
不過,也不完全是錯誤啊。答案不唯一,我們說出來的話,都有特殊的心緒。
到家。我們愉快地吃著午飯。關於秋天的形容詞,很多。因人而異,適時而生。
借我家孩兒說的兩個成語來祝福看我文字的您——心想事成,笑口常開。
立冬
節氣排序榜,立冬居後,臨近歲末。
為了彰顯自己的影響力,立冬習慣陰冷著臉,扯著嗓門把風喊過來。風是個善於隨機應變的傢伙,立刻俯首帖耳,把滿地塵土高高揚起又狠狠摔下。
和塵土一起飛揚又落地的,還有樹上無力堅持的葉子。枯黃的面容,哪裡還能看到曾經蒼翠的過往?
青草也被抽乾了水分。夏天還能牧羊的七爺收起了腳步,蹲坐在朝南的牆邊,享受稍瞬即逝的溫暖。
菊花無懼風力變換,兀自盛開浩蕩。紅的,黃的,綠的,紫的,延續孤標傲世的屬性。
母親打來電話叮囑,立冬這天要包餃子。我把白菜和豬肉剁成細碎的餡料,麥子磨成的麵粉加了水,和成柔軟又有韌性的麵團。
油鹽同入,餡料被圓滑包裹成眾多相似的個體,圓滑因此有了內容和滋味。待水沸騰,下鍋,順著一個方向輕輕攪動。
白胖胖的立冬餃子冒著乳白色的香氣,咬一口肉汁四溢。雙耳頓時溫熱,忽略外面大呼小叫的風。
日子是稀疏與稠密的結晶。胸襟坦蕩,面對那些和時光一起走動的節氣,來而不懼,去而不悔。
一切順其自然。
陳玲,愛文字,愛所有美好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