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鄧麗君」程琳曾與吾爾開希、侯德健都鬧過緋聞

2021-01-09 觀察者網

上世紀80年代末「政治風波」後逃到海外的吾爾開希近日再秀「自首」,到香港「投案」,但被遣返回臺。曾在風波中現身的侯德健、民運分子吾爾開希等人的私生活又是如何?一個女人的出現再度將這些人連成一線。

曾被譽為歌壇「小鄧麗君」的歌星程琳就曾與吾爾開希和侯德健都有過緋聞。2002年2月27日時,魯豫在與程琳的探訪中就獲知,侯德健就是這位歌星的初戀。1983年6月,在臺灣上學的侯德健,到京定居,年底東方歌舞團批准程琳與侯德健合作,在1984年至1989年的6年間,由侯德健創作,並由程琳演唱的《熊貓咪咪》,《媽媽的吻》《你和我的明天》《信天遊》等歌曲成為了流行樂壇中的至尊寶,在感情上兩個人在合作當中,也彼此產生愛慕之情,成為公開的戀人。程琳在訪談中透露,她與侯德健後來分手了,時間大約是「1989年下半年,1990年初」。程琳表示,兩人分手的原因是在相處時,自己沒有得到侯德健「應有的尊重」。

此外,曾有傳言稱,程琳在八十年代末與民運分子吾爾開希有過「交往」。魯豫在2008年也就此向程琳進行證實,不過遭到了程琳的否認。程琳認為她與吾爾開希朋友般的交往被部分媒體利用並加以渲染:「我在生活會接觸很多人,這個事情應該是被人利用的,我覺得很遺憾,大家覺得你反正在風頭浪尖上,那再給你抹一筆也沒什麼關係。」魯豫問到:「你覺得這是百之百沒影兒的事兒?」程琳隨即表示,這應該是媒體的渲染。魯豫又問道:「大家當時的猜測也在於你當時的地點,先是澳大利亞,然後再是法國,地點時間都很吻合。所以更加順理成章往那方面想了。」程琳對此再度表示遺憾:「很多事情就是大家願意去這麼猜測,只能說非常遺憾。」1990年程琳在澳大利亞休養9個月後,到了法國採風,2個月後,程琳到美國加州大學攻讀現代音樂、作曲、製作等課程。

吾爾開希到香港投案被「遣返」回臺灣

侯德健現狀

程琳現狀

以下是魯豫採訪程琳的文字實錄。

採訪者:魯豫

被訪者:程琳

時間:2002年

魯:決定採訪程琳以後,我著手準備了一些她的資料,我沒想到她有這麼年輕,她的形象還是很青春靚麗。程琳是和我的童年少年的一段經歷,一段記憶聯繫在一起的,我真的沒有想到一個人只有33歲,就已經有了那麼豐富複雜,也有一些坎坷的人生經歷,我喜歡和有故事的人談話。

童星生涯"小鄧麗君"

1978年歲末,一份海軍政治部直接籤發的入伍通知書,讓年僅12歲的程琳,走進海政歌舞團,擔任二胡獨奏,1980年13歲的程琳,首次以歌手的身份,在星星音樂會上亮相,以清新純美的歌聲讓在場的觀眾耳目一新,一夜之間,她迅速紅遍北京城,成為中國歌壇上年齡最小的第一代歌手。
魯:你還記得你第一次登臺嗎?

程:當然記得,我第一次登臺在首都鋼鐵廠,那個時候給我們團裡的涪陵老師和其它一些搞音樂的老師寫了一批歌給我,其中有一個就是小螺號。因為我媽媽爸爸是搞豫劇的,我從小會唱京劇會唱豫劇,所以張嘴就唱,對我來說很自然的事。我當時穿那個小海軍服,上臺一張嘴,底下就有人鼓掌,我當時還嚇了一跳,我還沒反應過來,因為我不曉得第一次登臺是這種效果。

魯:你7歲就開始拉琴,你剛才講你13歲就成名,那你有真正意義上的童年嗎?

程:我沒有,我覺得你問的這個問題非常有意思,其實我很小,12歲就到了海政歌舞團,跟一幫大人在一起,當然我還是很受寵的,經常去跟小孩一塊兒跳皮筋,開會的時候排練的時候,人來找我的時候,我說哎呀等一等讓我把這皮筋跳完了再回去開會。這是命運給我安排的道路,也是當時我父母很希望我走的這條道路,到海政歌舞團去,後來到我長大了以後,很長時間,我都抱了很多童年的幻想,甚至到現在我經常會跟一幫特別小的小孩在一塊兒玩,得自己好像在彌補那段美好的童年時光,所以我認為,人一生的經歷一定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這樣一步一步排上去的,如果你從第一步跳到第十步,你早晚還得再從第二步再走起,二三四五六,沒有可以失去的年代。

魯:童星有他非常可愛的一面,但因為童星很受寵,有時候會有很不可愛的那些缺點毛病,當時你有嗎,你現在想一想?

程:我太有了。

魯:比如說有什么樣的毛病?

程:比如說有一天我一雙特別漂亮的手套丟了,我就在那兒哭鼻子,快到上場了我還在那兒哭鼻子,其實我知道大家都寵著我,我心裡有這種感覺,可是我那時候就是因為太小,被寵壞了,覺得你們活該寵我,類似這樣的事情很多,包括我在家裡頭和外面受寵,因為我已經小有名氣了,所以說話總是有點像小家長似的,不管在什么地方,都有這種小能人的感覺。

1983年程琳繼1980年出版第一張專集《小螺號》後,又錄製了《童年的小搖車》。同年程琳到香港演出轟動非常,有評論說,程琳的唱法與鄧麗君的十分相似,故被譽為"小鄧麗君"。

"頹廢之音":大報批判與禁唱

魯:那你當時在臺上,包括你的唱法,你的颱風,都是一種自然的狀態,別人告訴你應該怎麼樣,或者你刻意地去表現,去學誰都沒有?

程:沒有,我覺得都是很自然的流露,我記得有一次特別有意思,上臺之前,急急忙忙穿了一個小裙子嘛,我底褲都沒穿,就跑到臺上去,但那時候太小了,13歲,好像覺得這也沒什么,那裙子還挺長的,還蓋著膝蓋,小時候有很多這樣的事,挺好玩的。

魯:可當時你也沒有想到,一方面很受歡迎,但同時非議非常大,因為那時候你的唱法包括你的颱風,在大家看來,可能不應該屬於一個13歲的小孩。

程:那時候我是用一種很自然的方法在唱,但以前我們聽到的要不就是民歌,要不就是義大利歌劇,還有就是童聲唱的歌。我那時候13歲是鑑於童聲和正在變聲之間,用那種比較輕柔的自然方法去唱,就很譁然了,很多人就說,這是靡靡之音。

1982年當程琳沉浸在巨大喜悅之中,蹦蹦跳跳奔走在首都的各大舞臺上,演唱《小螺號》,《草帽歌》,《盼紅軍》等歌曲的時候,一份國家級的大報率先發文,不點名地對程琳進行批評,說程琳的歌聲是頹廢之音,靡靡之音,颱風輕佻,具有挑逗性,一時間,應聲者眾,程琳不能再登臺演唱了。

魯:你聽到這些批評的聲音以後,你會害怕嗎?或者你根本就不懂他們在說你什么呢?

程:我覺得有點委屈,因為我太小,意識不到那種批評,但是我當時覺得很多人非常喜歡我和支持我,比如說,你在大街上能會看到有人過來說,哎呀,小程琳我們很喜歡你唱的歌呀,你真可愛啊,現在不讓你唱,但是我們都喜歡,觀眾是不聽批評的,這些話對我來說,是非常大的鼓勵,我那時候沒有覺得我一個人,你知道一個人覺得最難過的時候,覺得沒有人愛,沒有人喜歡你,可是我從來沒有這種感覺。

魯:當時不讓你唱歌,是上面有明文的規定,說程琳不能唱歌?

程:這個我真的是不得而知,我真的到現在我都不知道。

 

魯:也就是有一段時間你確實是不能夠上舞臺唱歌嗎?

程:對。

魯:就是你在13歲那年嗎?

程:十三四歲到16歲的時候,都不可以,我大概有兩年時間沒有唱歌,後來到了東方歌舞團時才可以再出臺。

魯:那那兩年你都做什么呢?拉二胡?

程:對,我覺得那個時候,我並沒有完全失落,不是說你一下子就什麼也不能做了,二胡是我從小在拉,我非常喜歡,而且我覺得是我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從小,我跟人家開玩笑,我說我唱的比說的好聽,拉的比唱的好聽,所以我覺得那個時候回去拉二胡,還經常參加一些演出和比賽,還得過前幾名,沒有覺得完全失落的感覺。

海政歌舞團要求演唱有氣勢,嚴肅的部隊歌曲,而程琳的歌聲不能符合這一要求,從而她第一次跌入演藝生涯的低谷,1983年東方歌舞團團長王昆,向程琳伸出援救之手,借調程琳到東方歌舞團,程琳開始了她演藝生涯的新階段。

程琳現狀

涉臺戀情:從初戀到分手

魯:說起程琳一定要提侯德健,但是程琳曾經對我的工作人員表示過,說到能不能不提侯德健的樣子很為難,我說這是不可能事情,不過我沒想到在我們的談話當中,程琳主動提起了她18歲的初戀,我知道她說的就是侯德健。

程:十八九歲,我說我結個男朋友,我爸爸就不高興,說你太小了,你根本就不是這個年齡,我就跟我爸吵起來了。

魯:那如果就我推算的話,十八九歲時男朋友就應該是侯德健吧。

程:那我就別在這兒賣關子了,對。

1983年6月,在臺灣上學的侯德健,到京定居,年底東方歌舞團批准程琳與侯德健合作,在1984年至1989年的6年間,由侯德健創作,並由程琳演唱的《熊貓咪咪》,《媽媽的吻》《你和我的明天》《信天遊》等歌曲成為了流行樂壇中的至尊寶,在感情上兩個人在合作當中,也彼此產生愛慕之情,成為公開的戀人。

魯:是一見鍾情嗎?

程:當時也不是一見鍾情,我當時還是挺小嘛,沒有什麼感覺,過了半年一年左右的時候,我想我們倆因為合作很多歌曲在一起,才有了一些感情。

魯:有崇拜嗎?

程:有,我覺得當時是有,因為無論如何他是個非常有才華的人,他對中國的流行音樂,有很大的貢獻。

魯:那侯德健的確在音樂上帶給你很多,你的音樂在那時候改變了很多,成熟了很多。

程:沒錯,像《熊貓咪咪》《酒幹淌賣無》《信天遊》《趁你還年輕》,現在那一代人還說這些歌曲影響了他們的生活。

魯:後來你想到當時怎麼會有那麼大的勇氣,去和一個臺灣人談戀愛?

程:我可能還是因為小,年輕,我不是特別懂這些事,而且我小時候,骨子裡有一種反叛的心理,我覺得我經常做一件事,如果人家不讓我去做,我偏去做。

在程琳與侯德建交往的過程中,一直承受著巨大的社會輿論壓力,但程琳義無返顧地和他在一起,1985年前後,程琳甚至離開了北京與侯德建前往廣州,開始近兩年的隱居生活。然而,在程琳與侯德建交往的四五年之後,兩人的感情出現裂痕。人們對他們的分手原因眾說紛紜,始終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

魯:外界都傳說你們是結婚以後又離婚,你們結過婚嗎?

程:其實我們沒有結婚,當時很多人都誤會了,都誤會了。

魯:你們分手應該是在哪一年?

程:我們應該是1989年下半年,1990年初。

魯:兩人那麼好,那麼相愛,又經歷過那麼多的磨難,好不容易在一起,又分開了。

程:我覺得跟個性有關係,也跟緣分有關係,我覺得我也在成長,對很多事情的看法也有一些變化,所以我覺得在這個時候,也不奇怪,就像很多人,他們有緣分走在一起,到沒有緣分的時候分開,也挺正常的。

魯:有沒有一個具體的原因?外界的原因?

程:沒有,我覺得我們倆最終生活的目標和生活的態度是很不一樣的。

魯:你的目標是什么,他的目標又是什么呢?

程:我想我目的就是,希望這個生活是很美好,很明亮,很多的陽光,你的音樂,你的藝術,又可以給人帶來很多的快樂,包括你的人,你的生活也要跟你的音樂是一致的。

魯:所以當時侯德健過的那種生活,他的生活方式不是你能夠接受的生活方式?

程:對,我想不是吧。

魯:他的生活方式是什麼?比如說和他的音樂是不是一樣,他的音樂是陽光的,他的生活又是什麼狀態呢?

程:我想他的生活是比較消極的。

當時很多具體小事情,我都想不起來,因為是上個世紀的事了。我只記得就是如果兩個人在一起,互相要尊重,和切磋、磋商,一件事情一定要當做是是我們倆的事情,而不是這個是我的意見,那個是你的意見,我想要的是,它拿到這個桌子上來以後,你晃兩晃,你就分不出來哪個是你的意見,哪個是我的意見,是這個整體完整的東西。當時我沒有得到這種公平這種尊重,所以我覺得這可能是最重要的原因。

1989年上半年,程琳與侯德建感情出現問題並提出分手。經過兩年的周折,終於結束了這段曾經讓他們刻骨銘心,也曾經引起極大爭議的愛情歷程。

魯:這件事情對你肯定有傷害……

程:那當然了,很大的傷害,我覺得最大的傷害,是當時我父親母親都在生病,而我卻沒有太多的精力照顧他們。

魯:在分手的時候,你還愛他嗎,對他還有感情嗎?

程:我覺得你跟一個人分手,和相愛的人,你永遠在內心裡都會有一分愛,但那個已經不一樣了。

遠走他鄉:200%覺得我走得對

1989年在程琳與姜文聯袂主演了《本命年》之後,後至香港,第二年飛往了澳大利亞。對於程琳的離境,有人說是因為程琳與侯德建的交往產生太大影響,以至無法再立足於中國樂壇;有人說程琳盲目追趕出國潮流,是種"不冷靜"的決定;也有人說是因為程琳與侯德建在經濟上、合作上糾紛不清,用出國的方式來逃避現實。

魯:為什麼會選擇要出國,這個跟我小時候,受寵的這種環境有關係,我覺得這個環境讓我不能真正找到自我,我看到的東西很多都不是我想看的東西,我一直想看一些我沒有機會見到的東西,比如說真正的國外非常棒的音樂家,他們是怎麼去做他們的音樂,怎麼去學習,普通人是怎麼生活。我就覺得決定要到國外去。

魯:你現在回頭看,你不覺得當時那其實是挺錯誤的決定嗎?如果你不走的話你的事業,也許會是另一種樣子?

程:我是200%的覺得我走的是對的。

魯:你第一站為什么是澳大利亞呢?

程:因為澳大利亞一直是我嚮往的一個地方,很美,而且那邊我有朋友在那邊。

 

一點花邊新聞

魯:關於程琳的傳聞很多,特別是關於她的感情經歷,其中一段傳聞,由於對方的政治背景,變得極具爭議性。

魯:又要問一個也許很難回答的問題,因為我聽了很多傳言,你跟另外一個人(指吾爾開希)在一起,這個人也是很有爭議的。

程:大部分傳言是媒體在渲染的,在那個時候,大家就覺得你反正在風頭浪尖上,要給你抹一筆也沒什么關係。

魯:也就是說這是百分之百沒有的事?

程:應該是媒體的渲染。

魯:就是也許只是普通朋友的交往,但是被媒體渲染成另外一種樣子。

程:對,因為我有很多的朋友,因為你在生活當中,要接觸很多人,那么這個事情應該是被人利用的,我覺得很遺憾。

魯:因為那時候可能大家的那種猜測,可能也在於你的地點,先是澳大利亞再是法國,可能地點時間都很吻合,所以更加順理成章的就往這方面想了,是這樣子嗎?

程:是,我想應該是的,很多事情就是大家願意去這麼猜測,那只能說非常遺憾。

魯:程琳不願意談侯德健,我一點我能感到,不過她肯定也是有備而來的,因為她知道我一定會談到侯德健,所以她的神態相當的自若,語言也很流暢,不過她一定沒有想到,我會談到另外一個人,就是吾爾開希,她便有一些慌亂,但最後她還是給了我一個明確的答覆。

1990年程琳在澳大利亞休養9個月後,到了法國採風,2個月後,程琳到美國加州大學攻讀現代音樂、作曲、製作等課程。

程琳從13歲開始就成了歌手

回國之後:返璞歸真的平和

在近五年的海外旅居生活中,程琳完成了美國的音樂學業,並且在洛杉磯成立了由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組成的程琳樂隊,雖然程琳表演的二胡受到美國人的歡迎,但她認為自己家,以及觀眾都在中國,1995年程琳在籌集個人專輯回家的同時,回到了北京。

魯:在國外生活過一段時間又回到內地來發展的一些歌手,他們有一些感覺就是回來以後,在業內感到一些排斥,人家會覺得你們走了,這邊的市場我們打出來的,你們又回來要佔我們的位置,因為畢竟你們還有很多的觀眾,感覺你們回來搶地盤,所以會有一定的排斥的感覺,有嗎?

程:我相信可能會有,但是我不去這麼想,我覺得這都是很正常的,我一直相信一個真理,就是如果你的盒子裡麵包的10個鑽石,你不怕的,這個包裝紙是包裝外表的東西,就算是這個鑽石沒有被人發現,它還是個鑽石,所以我覺得對我來說,不存在這些問題,我願意用非常真誠的態度跟每一個人合作。

程琳回國後,積極開拓自己的音樂事業,1995年,個人專輯《回家》全國發行,1998年4月,程琳二胡獨奏音樂會獲得巨大成功,同時推出自己作曲,演奏製作的CD,星星二胡EP專輯。經歷過20多年舞臺生涯的程琳,心態非常平和,沒有演出的時候,她就在自己的家中,寫音樂,練二胡,招待來自各方的朋友。

魯:你現在平常生活狀態是什么?

程:平常生活狀態,我有很多的朋友,我有一些社會活動,還有一些電視訪問,像今天啦,晚上去北京臺錄像,有世界各地的朋友到中國來。和我的家人來往也非常多,然後我經常要到外地去演出,也時不時到美國跟同行切磋一下,生活狀態還是不錯的。

魯:從外人聽起來,哎呀這種生活太理想了,但是實際情況呢?比如說現在你的感情方面是怎樣的一種狀況?

程:我現在的感情,我也一個很好的朋友。

魯:很好的異性朋友?到什麼程度?

程:異性朋友,我們目前正考慮是否能夠真正成為一輩子可以生活在一起伴侶,我們正在考慮階段,所以目前我不能把他公開出來,因為我覺得這樣會影響到我們做決定的態度,我覺得現在有一種返璞歸真的感覺,就是經歷了以後,找到最真的感受,那麼所以我覺得那些經歷,都是我命中注定必須經歷的事情。

魯:你自己這十幾年,你覺得坎坷嗎?

程:我覺得我還是蠻幸運的,我覺得我的坎坷是我的一種財富,而且是把我人變的更主動地欣賞生活,更懂得感激生活,所以這個坎坷特別有必要的,我覺得。

魯豫採訪程琳視頻

相關焦點

  • 愛孩子的程琳:13歲因《小螺號》走紅,為照顧領養孩子,53歲未婚
    他們不知道的是,「小程琳」的走紅之路還遠遠沒有「結束」。1979年,12歲的程琳,被特招入伍,成為了海政歌舞團的一個二胡獨奏演員。離家時,媽媽怕她一個人在外面吃苦,便給了她30塊錢。可她知道,家裡的錢來之不易。於是在到了北京後,又把30元寄給了媽媽。那些年,正是鄧麗君火的時候。
  • 程琳現狀如何?當年為何遭封殺?
    凡是七十年代出生者,估計都聽過《小螺號》、《童年的小搖車》、《風雨兼程》、《媽MD吻》、《信天遊》等等讓人耳熟能詳的歌曲,而這些歌曲的演唱者名叫程琳
  • 48歲歌手程琳為何至今不婚不育
    凡是七十年代出生的人,估計都聽過《小螺號》、《童年的小搖車》、《風雨兼程》、《媽媽的吻》、《信天遊》、《酒幹倘賣無》、《新鞋子,舊鞋子》等等讓人耳熟能詳的歌曲,而這些歌曲的 演唱者名叫程琳。儘管現在很多人並不知道程琳,但是在當年程琳真的很紅也很火。從年齡上,程琳和那英都是出生於1967年,不過程琳成名要遠遠早於那英。那時的那英還默默無聞,可是,程琳早已紅遍全國了。
  • 13歲唱《小螺號》爆紅的程琳,當紅時卻去了國外,現在過得怎麼樣
    01程琳,1967年出生河南洛陽,父母都是豫劇演員,程琳從小就對藝術很有興趣和天賦。父母對十分注重對程琳的培養,六歲程琳就開始學習二胡,七歲就師從名家學藝。8歲就登臺演出,在河南少兒文藝匯演中獲得過第一,被譽為「九歲紅」。1978年,12歲的程琳就考進海政歌舞團,成為了一名正式的小演員,擔任二胡獨奏。
  • 老照片;八十年代的紅歌星程琳
    1973年,父母用四元錢給六歲的小程琳買了一把二胡。7歲師從二胡名家學藝,8歲登臺演出,在河南少兒文藝匯演中榮獲一等獎,被當地人譽為「九歲紅」(著名畫家張大千看望豫劇演員。)1979年,12歲的程琳考入海政歌舞團任二胡獨奏演員。
  • 程琳13歲因一首歌火30年,現51歲跟24歲鮮肉相愛,決不生子
    本文章由百家號作者電競小解說原創獨家發布,喜歡就點點右上方的關注哦~程琳13歲因一首歌火30年,現51歲跟24歲鮮肉相愛,決不生子說起程琳大家應該都對她有點印象吧,還記得《小螺號》不,小螺號,滴滴的吹....
  • 侯德健:夢裡已知身是客
    侯德健則表示,年輕人寫詩,中年人寫散文,老年人寫小說,他已經過了寫歌的心境。鮑昆對這個答案並不滿意,「他什麼都不寫」。侯曾是臺灣民歌時代才情俱佳的幹才。校園民歌誕生於上世紀70年代臺灣各大學校園,清新質樸,接近生活。當時蔣經國正在推行「十大建設」,國家機器也改走懷柔路線,臺灣的經濟、文化日漸豐富。
  • 一夜紅遍北京城的歌手――程琳
    1980年11月3日,13歲的程琳首次以歌手身份在首都體育館「新星音樂會」獻唱一曲《小螺號》,一夜紅遍北京城。隨即這首歌在北京城內大街小巷廣為傳唱,成為北京當時最火的流行歌曲。歌手程琳的名字也在北京市民中廣為流傳,成為當時最炙手可熱的文藝紅人。
  • 程琳:歸來仍是少年
    少年成名從「小鄧麗君」到「搖滾姑奶奶」的路有多長?這個問題只有程琳自己能回答。鄧麗君逝世20周年,中央電視臺為此特別製作了紀念專輯《一代芳華》,其中有一首特別意味深長的歌曲《你怎麼說》,一邊是高科技投影出的鄧麗君,另一邊對唱的是成名在20世紀80年代、一出道就頂著「小鄧麗君」稱號的程琳。用現在的網絡語言來描述30多年前的程琳,那是絕對的「頂流少女」。
  • 程琳 你把青春給了誰
    11 歲考入海政歌舞團﹐擔任二胡獨奏;12 歲獲全國二胡比賽優秀獎﹐同年又獲全軍匯演一等獎;13 歲首次以歌手身份登上北京舞臺﹐以一曲《小螺號》走紅,1981 年,推出第一張專輯《小螺號》 ;1984 年和臺灣音樂人侯德健合作專輯《新鞋子,舊鞋子》,獲新加坡銀獎時年僅17 歲;1985 年,程琳演唱侯德健的《熊貓咪咪》被評為全國十大金曲,王菲還在學校裡唱著《熊貓咪咪》參加比賽。
  • 鄧麗君簡介
    正如臺灣電視公司著名主持人田文促先生所言:鄧麗君的歌老少鹹宜,從懂話的兩歲娃娃到兩百歲的老人都愛聽!鄧麗君在家中排行第四。取名「鄧麗君」乃因為鄧父的同僚提議仿效清代小說《再生緣》中元朝才女孟麗筠,而「筠」與「君」在國語字音雖不相近,但是有邊讀邊時,易誤念為君。所以取名「鄧麗君」。1963年8月,10歲的鄧麗君參加中華電臺的黃梅調歌唱比賽,憑一曲「訪英臺」奪得冠軍。
  • 感謝當年程琳歌聲的陪伴
    程琳是那時候家喻戶曉的明星,她的歌《熊貓咪咪》、《酒幹倘賣無》、《故鄉情》、《童年的小搖車》、《小螺號》、《趁你還年輕》等等,幾乎每首都流行,大街小巷隨處可以聽見,音樂課上老師也會教我們唱這些歌。程琳曾經被稱為大陸「小鄧麗君」,她的歌被批評為「靡靡之音」,她小小的年紀就承受了那麼大的非議和輿論的壓力。
  • 68歲劉文正罕見現身,曾與費翔傳出過緋聞,隱居多年難尋覓蹤跡
    -11-18 17:11:14 來源: 娛樂前線情報局 舉報   68歲劉文正罕見現身,曾與費翔傳出過緋聞
  • 13歲成名,開啟中國流行歌曲第一人,53歲仍然單身程琳
    程琳,1967年生於河南洛陽,父母都是豫劇演員且是河南藝術學校創始人,由於家庭的薰陶7歲學習二胡演奏,8歲上臺演出獲河南兒童文藝匯演第一名,被當地人譽為「九歲紅」。  程琳清新,甜美,悅耳的演唱風格領軍80年代中期流行歌壇,一枝獨秀。程琳被譽為大陸的「鄧麗君」
  • 不飆高音不炫技 鄧麗君為何能創造華語樂壇奇蹟
    鄧麗君的唱片銷售量總計達到多少?連鄧麗君文教基金會也表示「無法精確統計」,只粗略報過一個數據:鄧麗君出過超過100張專輯,而每張專輯的累積銷售量都超過100萬張……  「我收藏了400多張鄧麗君的黑膠唱片。」唱片收藏者馮志文說,「近段時間,我又收到了幾個版本黑膠唱片的『孤品』,原來越南也發行了鄧麗君的歌曲,港臺很多收藏家也都有一些版本的鄧麗君專輯。
  • 程琳楊鈺瑩重返羊城:我們都曾是廣州的「外來妹」
    前天,歌手楊鈺瑩、程琳、麥子傑等音樂人現身《流淌的歌聲》錄製現場,演繹上世紀90年代流行金曲。節目將於12月29日起逢周六晚播出,共12期。楊鈺瑩再唱成名作《我不想說》《流淌的歌聲》邀請知名歌手演繹表達時代典型意義的流行金曲,請詞曲創作者解讀歌曲的創作背景與故事,並有「時代同行人」講述平凡人不平淡的人生歷程。在歌聲的回味與故事講述中,重溫永恆經典音樂的溫情與力量。
  • 難忘36年前 程琳的那盒《童年的小搖車》磁帶 首首歌曲都清新動人
    而記憶的方式有很多,比如我們看過的一幅畫、玩過的小遊戲、看過的老電影,或者是聽過的一首歌……都能夠成為我們的一點記憶點,從而引發出與之相關的一系列回憶。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來回味的,是36年前,一個叫程琳的歌手,曾經帶給我們的純真的感動。我想很多朋友跟我一樣,那個時候,還只是個孩童吧?可是,我們卻依然記得第一次聽到程琳歌聲時候的那種震撼。那時候天很藍,水很清,空氣很甜潤。
  • 以歌曲《小螺號》一曲成名的歌手程琳,你可還記得?
    不知有誰還記得八十年代有一個歌手程琳呢?現在年輕人對程琳還是十分陌生的。程琳成名於八十年代,她演唱的好多歌曲都深受廣大聽眾的喜愛。小程琳我對程琳的印像可說是挺深的,八十年代家裡有一臺黑白電視,電視上經常播放她演唱的歌曲,每首歌曲都非常好聽,有的歌曲我都學會了。程琳的清亮純靜的歌聲像清澈的泉水流在我的耳朵裡,越聽越愛聽。
  • 曝鄧麗君曾欲回大陸尋根 臺當局阻止
    曝鄧麗君曾欲回大陸尋根 臺當局阻止 2013年05月10日 07:53 來源:光明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媒體人稱鄧麗君曾有回大陸尋根夙願 臺當局阻止
    韓 力  提起鄧麗君,可以說是家喻戶曉,有人形容:全球凡是講華語的地方,都能聽到鄧麗君的歌聲。很多專家認為,在流行歌壇上,到目前為止,沒有人能超過她的藝術高度和流行廣度。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隨著內地改革開放的深入,鄧麗君的歌聲像旋風一般吹遍了神州,她的歌迷真是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