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鄧麗君曾欲回大陸尋根 臺當局阻止

2021-01-07 中國臺灣網
曝鄧麗君曾欲回大陸尋根 臺當局阻止
2013年05月10日 07:53 來源:光明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列印

  一九九五年五月八日,年僅四十二歲的鄧麗君匆匆離開人間,令世人扼腕嘆息。(資料照片)

  提起鄧麗君,可以說是家喻戶曉,有人形容:全球凡是講華語的地方,都能聽到鄧麗君的歌聲。很多專家認為,在流行歌壇上,到目前為止,沒有人能超過她的藝術高度和流行廣度。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隨著內地改革開放的深入,鄧麗君的歌聲像旋風一般吹遍了神州,她的歌迷真是不少。然而,一生沒能踏上故土的鄧麗君有一段嚮往回大陸「尋根」的往事,鮮為人知。當年我在新華社香港分社擔任文體部部長期間,曾與鄧麗君有過接觸,並為促成她實現回內地「尋根」的願望做過一些工作。在和她接觸中,她曾不止一次談起自己的夢想:回內地看看,在北京、上海、廣州幾個大城市舉辦個人演唱會,同內地歌迷見見面,在蘇州買套房子,將來好在內地過舒適、安閒的生活。遺憾的是,她的夢想因受到當時臺灣最高當局的「勸阻」,一直未能實現。

  今年正逢鄧麗君誕辰六十周年,回憶往事,歷歷如昨。我追記成文,作為對這位享有盛譽、懷鄉思親的天籟歌后的紀念。

  首次聽鄧麗君演唱

  1985年春,我應邀出席香港無線電視臺的臺慶聯歡晚會,那是我第一次見到鄧麗君在舞臺上演唱。

  當晚港臺歌星雲集一堂,各顯丰姿。蜚聲海內外的鄧麗君當年是無線電視臺的籤約歌星和「歌唱節目」主持人,因為有不少老朋友和預先相邀的鄧麗君歌迷會會員們的鼎力捧場,晚會氣氛十分熱烈。鄧麗君演唱的歌曲大部分是香港人愛聽的國語歌和粵語歌,如《千言萬語》《小城故事》《風從哪裡來》等。

  聯歡會結束,我正巧遇到幾位香港文藝界的朋友,其中有的是和鄧麗君合作過的歌星和作曲家,有的是鄧麗君的忠實粉絲,還有專程從美國趕來觀看鄧麗君演唱的華僑。大家交口稱讚鄧麗君的精彩演唱。我以前只是在收音機裡聽過她的演唱,在報刊上讀過介紹她的文章,但百聞不如一見,親耳聆聽她的演唱,更使人覺得她確是天資甚高、歌壇難得的一位巨星。她歌路廣,什麼國語歌、粵語歌,包括民間戲曲、小調和唐詩宋詞,還有英語歌、日語歌都會唱。而我最喜歡她用唐詩宋詞譜寫的古典歌曲,如李煜的「獨上西樓」,蘇軾的「但願人長久」,範仲淹的「芳草無情」,辛棄疾的「欲說還休」等。民族傳統唱法更顯她獨特的演唱風格。

  她颱風正、扮相美,在舞臺上有時穿旗袍,有時穿鄉村姑娘的短衫,有時穿學生裝,樸素大方,很有青春氣息。最難得的是她的好嗓子,唱詞吐字清楚,感情純真、纏綿,同一首歌由她唱出來的,就是不一樣,有韻有味,委婉細膩。

相關焦點

  • 媒體人稱鄧麗君曾有回大陸尋根夙願 臺當局阻止
    然而,一生沒能踏上故土的鄧麗君有一段嚮往回大陸「尋根」的往事,鮮為人知。當年我在新華社香港分社擔任文體部部長期間,曾與鄧麗君有過接觸,並為促成她實現回內地「尋根」的願望做過一些工作。在和她接觸中,她曾不止一次談起自己的夢想:回內地看看,在北京、上海、廣州幾個大城市舉辦個人演唱會,同內地歌迷見見面,在蘇州買套房子,將來好在內地過舒適、安閒的生活。
  • 臺灣養豬業者欲進大陸市場 呼籲當局核准開放
    臺灣養豬業者欲前進大陸市場 呼籲當局核准開放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農產品要前進大陸,臺灣養豬業者也想跟進,臺灣養豬協會昨天向臺當局「農委會」喊話,近年「農委會」每年只項目核准一家肉品公司把豬肉銷往大陸,實在太少,應開放更多臺灣豬肉進軍大陸。
  • 民進黨搞新臺幣圖案「去蔣」 鄧麗君成唯一入選肖像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為了「去蔣」、「去中國化」,民進黨當局去年就盯上了新臺幣,並揚言要舉辦新臺幣設計票選活動。 據臺媒報導,近期,民進黨「立委」高志鵬舉辦了這一活動,並公布了入圍票選階段的作品名單。其中鄧麗君成了唯一入選的肖像,剩餘的均是以臺灣人文風情、風景名勝等為設計主題。而民進黨此舉立即遭到了媒體的斥責,稱這是在「浪費民脂民膏」。
  • 臺當局以「危害國安」為由抓174人 蔡英文又把髒水潑給大陸
    【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日前又拿所謂的「國安危機」給大陸潑髒水。綜合臺媒消息,蔡英文10日出席「法務部調查局」第55期結業典禮,致辭時,蔡英文宣稱,「大陸人民每年有兩、三百萬人來到臺灣,但有人意圖做出對臺灣『自由民主』不利的事」「甚至有人會利用交流活動作為掩護,刺探或搜集情報,滲透或吸收人員在臺灣發展組織」。
  • 臺媒:大陸專機免費 臺灣當局卻向船員家屬追返臺機票錢
    【文/觀察者網馬雪 綜合】據臺媒報導,臺灣漁船遭索馬利亞海盜挾持近5年,不但看不出臺當局政府有作為,連臺灣船員返臺機票都要自己付,怪不得臺灣船員希望與大陸船員一起回廣州而不直接返臺。 10月22日,阿曼籍臺灣漁船「Naham 3號」的26名船員獲釋,其中來自臺灣的船員沈瑞章與大陸船員一起,昨日(25日)清晨抵達廣州,預計今日返臺。
  • 臺當局稱大陸害蟲被風吹到臺灣,臺網友嗆:什麼風這麼厲害
    來源:環球網【環球網報導 記者 張麗媛】「中國秋行軍蟲證實首度入侵臺灣」、「可能因風向關係從中國(大陸)過來。」近日,臺灣綠媒和民進黨當局都在以或肯定、或揣測的口吻向島內民眾傳遞這樣一個信息:「中國(大陸)秋行軍蟲襲臺」,而更為滑稽的是,害蟲「襲臺」竟是被風吹過來的。
  • 美媒稱中國大陸與梵蒂岡或就主教任命達成協議 臺當局回應
    教皇方濟各 報導指出,雖然梵蒂岡重新與北京建立自1951年以來切斷的外交關係仍是未知數,但相較此前的迴避政策,此舉被視為教宗亟欲對中國大陸敞開大門的重大外交突破 華爾街日報的報導提及,協議亦將推遲許多棘手問題,包括自稱效忠羅馬的中國地下教會主教的法律地位,他們未經大陸當局同意進行宣教。
  • 兩岸聯手演繹海峽苦戀 臺當局再拒《雲水謠》
    兩岸聯手演繹海峽苦戀 臺當局再拒《雲水謠》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10月31日 09:19 來源: 資料圖:電影《雲水謠》    兩岸演員聯手演繹兩岸之戀的電影《雲水謠》,今年3月曾計劃赴臺拍攝外景被臺灣當局拒絕
  • 蔡英文在逼大陸對臺「絕望」?
    民進黨當局打壓大陸媒體關於民進黨當局的具體做法,《旺報》的相關文章也給出了解釋。今年疫情暴發,民進黨當局正好借這一藉口,阻止大陸媒體趕赴臺灣進行人事輪換,使得大陸媒體在臺記者不斷延籤,但是這樣許多大陸媒體將會自動退出,明年臺灣將可能沒有大陸媒體進行採訪。
  • 川普女婿向臺銀行借貸3.4億 名嘴:臺當局成美政客金庫
    不為人知的利益交換美國「福布斯」22日報導,資深編輯丹·亞歷山大(Dan Alexander)在撰寫的新書《白宮公司》(White House, Inc.)裡曝料,美國白宮高級顧問賈裡德·庫什納任職白宮期間,曾向臺灣兆豐銀行借貸5000萬美元(約合3.4億元人民幣),顯示庫什納和臺灣當局之間「可能存在不為人知的利益交換」。
  • 臺胞辦居住證熱情不減 臺當局阻撓恐適得其反
    (觀察者網訊)陸委會主委陳明通日前說,申領臺胞居住證者有10來萬,然而對照主計總處的最新數據,赴陸工作檯灣人約40萬,也就是有超過四分之一在大陸就業者,都辦了居住證。儘管臺當局三令五申,不惜祭出限縮「公民權」、強制申報等措施,仍擋不住在陸臺灣人辦居住證的熱潮,比起拼政治、拼意識形態,更多在陸臺人,圖的是民生和生活便利。圖自臺媒據臺灣《旺報》5月10日報導,依據「行政院」主計總處去年底公布的最新統計,2017年臺灣民眾赴海外工作人數共計有73萬6千人,較2016年增加了8000人,並有55%的人在大陸工作,約40萬5千人。
  • 臺灣當局開放民眾到大陸探親
    當天,國務院有關方面負責人發表談話,指出臺灣當局採取這一措施對兩岸人民的交往是有利的,熱情歡迎臺灣同胞到祖國大陸探親旅遊,並保證來去自由,盡力提供方便。10月15日,臺灣當局通過《民眾赴大陸探親辦法》,允許除現役軍人及現任公職人員外,凡在大陸有親屬的民眾皆可以赴大陸探親,一年可有一次,一次3個月。長達38年的兩岸隔絕狀態的堅冰由此被打破。
  • 臺當局前「經濟部長「:蔡當局經濟成績都是大陸的貢獻,將成常態
    @銳看臺灣報導 臺當局前「經濟部長」、「經建會主委」尹啟銘昨日在中時電子報發表評論文章表示,臺灣經濟靠大陸是新常態,蔡當局所標榜的臺灣經濟成長率高於全球平均及居亞洲四小龍第一,幾乎都是來自大陸的貢獻。當前全球經濟情勢處於不確定狀態,不確定性的來源雖多,近兩年主要是受美國與中國大陸貿易戰和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美國和中國大陸GDP合佔全世界40%,雙方2019年對戰進入混亂狀態,造成全球經濟處於高度不確定,影響經濟和貿易成長。
  • 臺當局殺一儆百,防止再有臺灣人到大陸發展!凌友詩早有準備
    臺灣當局揚言要對她進行處罰、取消其臺灣戶籍,一些網民也對她的聲調等提出質疑。凌友詩為此接受《環球時報》的獨家專訪直面爭議。她表示,臺灣當局這麼做對她的實際影響並不是那麼大,其真正目的是殺一儆百,防止再有臺灣人到大陸發展。
  • 馬曉光籲臺當局勿泛政治化解讀大陸「26條措施」
    對於臺灣當局對「26條措施」的攻擊,馬曉光作上述表示。他說,出臺「26條措施」旨在貫徹習近平總書記1月2日重要講話精神,完善促進兩岸交流合作、深化兩岸融合發展、保障臺胞福祉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讓更多臺胞能率先分享大陸發展機遇,為臺胞臺企提供更多的同等待遇。
  • 臺當局欲為居裡夫人"正名"蔡英文被建議稱"張蔡英文"
    臺當局欲為居裡夫人"正名"蔡英文被建議稱"張蔡英文" 2018年09月19日 10:26:00來源:中國臺灣網 蔡正元(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中國臺灣網9月19日訊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當局教育部門課審大會近日通過自然科學領域課綱,要求未來教科書寫到女性科學家要用本名
  • 鄧麗君《我的家在山的那一邊》,歌詞曲譜全套免費
    《家在山那邊》這首歌曲是上世紀五十年代(如果我沒記錯)臺%灣某電影的主題曲,電影名字我已經不記得了。由電影主角扮演者王琛演唱。後來在八十年代,很多年輕人聚集在香%港,港臺的一些藝人為聲援年輕人舉辦了一場演唱會。
  • 大陸配偶無法入臺團聚引不滿,臺灣男子稱要抬棺撒冥紙抗議
    17日下午,臺內務部門修正《香港澳門居民進入臺灣地區及居留定居許可辦法》相關條款,稱未來只要現任或曾任職中國大陸黨政軍職的港澳居民申請赴臺居留、定居,都須經跨部門聯合審查;當晚,臺經濟部門投審會又再預告,20日將完成《大陸地區人民來臺投資許可辦法》相關條款修正草案。
  • 臺當局宣稱暫停「小三通」,島內網友留言痛批:雞腸鳥肚小雀幸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等臺媒消息,臺陸委會2月7日決定自2020年2月10日起暫停小三通客運船舶往來,相關機關亦將儘速完成暫停兩岸小三通客船往來之相關準備。對此,有網友痛批,「臺灣,就關起門來做皇帝,法菜吃吃,紅酒喝喝,鎖島封官小日子,雞腸鳥肚小雀幸。」據報導,陸委會稱,2月4日疫情中心決議「入境前14天曾停靠中港澳地區港口的郵輪,不得停靠臺灣港口。」
  • 臺網友:臺灣曾被日本荷蘭侵佔 但中國文化永不變
    馬英九在臉書發文,直指臺當局在開時代倒車。有臺灣網友也質疑稱,「部分『臺灣人』說自己不是中國人,卻有著中國漢文化的節日與習俗」,「被荷蘭人和西班牙人佔領過,也沒在路上看到一堆白人;被日本殖民過,但沒有日本人的傳統神道教的信仰和天皇文化」。我們是石頭裡蹦出來的?「國文課綱」一事並非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