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稱中國大陸與梵蒂岡或就主教任命達成協議 臺當局回應

2020-12-01 觀察者網

【觀察者網綜合】據華爾街日報網站10月30日援引知情人士消息,中國和梵蒂岡考慮籤署主教任命權協議,雙方的談判代表就中國天主教的主教任命問題達成妥協。

報導稱,根據提議,中國政府在主教任命上可提出幾名候選人,讓教皇從其中選擇;教皇有權拒絕候選人,並可要求提名新的候選人。

華爾街日報稱,梵蒂岡談判人員認為雙方有可能在11月底之前達成協議,目前正待教宗決定,一旦方濟各同意,最後結果要看北京如何決定。

教皇方濟各

報導指出,雖然梵蒂岡重新與北京建立自1951年以來切斷的外交關係仍是未知數,但相較此前的迴避政策,此舉被視為教宗亟欲對中國大陸敞開大門的重大外交突破。這次談判教宗方濟各一旦同意與中國領導人籤署協議,意味梵蒂岡將接受未經教廷許可、由大陸任命的8名主教。

自20世紀80年代後期開始,梵蒂岡與中國曾就中國天主教主教任命問題進行過談判。在教皇保羅二世時期,雙方就互相承認主教做過非正式安排。但過去十年,中國政府數次未經梵蒂岡認可任命主教,目前中國有8名主教未獲梵蒂岡承認。作為就未來主教任命達成一致的前提條件,中國堅持要求梵蒂岡認可這8名主教。華爾街日報認為,該協議若達成意味著未來中國的主教都將是得到北京認可的人。

對此,中梵關係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員任延黎也認表示,此一方案代表大陸對於主教任命權仍可牢牢掌控。

但對於這項發展,中國問題專家、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教授Richard Madsen(趙文詞)認為,這將使梵蒂岡飽受來自大陸地下教會的強烈抗議,「他們會認為遭到教廷背叛,這反而會加劇大陸愛國教會與地下教會的分裂。」

不過,據路透社10月21日引述天主教及梵蒂岡消息人士的話稱,對梵蒂岡而言,在任命主教的問題上達成共識極為重要,因為這將減小中國天主教會內部正式分裂的可能性。若能達成協議將有助於團結這兩大派別。米蘭天主教大學專研中國天主教歷史長達20年的研究者Elisa Giunipero說,若達成協議,「定將消除(中國天主教內部)分裂風險,60年來這一直是個潛在威脅。」

華爾街日報的報導提及,協議亦將推遲許多棘手問題,包括自稱效忠羅馬的中國地下教會主教的法律地位,他們未經大陸當局同意進行宣教。

10月5日,教皇方濟各公開接見蘇州教區主教徐宏根(前左)及大陸信徒。圖片來源:中時電子報

另據臺灣「中時電子報」10月15日援引天主教亞洲通訊社稱,教皇方濟各10月5日在梵蒂岡首度公開接見來自中國蘇州教區主教徐宏根,他隸屬大陸官方天主教愛國教會。

報導稱,由於中梵並未建交,教皇過去只會私下接見大陸主教,公開接見實屬首例,被視為中梵關係改善的重要象徵。但報導稱,梵蒂岡電臺中文網頁對此沒相關消息。

中時電子報還引述匿名神父及宗教學者指出,即使公開接見環節,教皇亦需作預先安排,因此不可能是偶遇拍照,這顯示教廷與大陸主教任命談判,可能已取得一定共識。

而早在8月,香港教區樞機主教湯漢曾撰文稱,就主教任命問題,教廷與大陸已達成初步協議。

此前,教皇方濟各多次公開表示希望與中國政府發展更好的關係,並避免刺激中國,包括未就人權問題強硬批評中國、拒絕見達賴。

10月21日,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能否確認中國和梵蒂岡本月底前將派代表討論中國大陸主教任命的問題時,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表示,不掌握有關信息。但中方對改善中梵關係抱有誠意,並為此作出了不懈努力。目前,雙方接觸對話的渠道是暢通的、有效的。我們願與梵方共同努力,相向而行,進行建設性對話,推動雙方關係改善進程不斷取得新進展。

臺當局訪放話稱「不反對中梵對話」

據臺灣「中央社」10月31日報導,臺灣「總統府」發言人黃重諺31日表示說,臺灣與梵蒂岡長久以來一直分享相同的人權和自由等普世價值,但「外交」並不是零和遊戲,我方也不反對梵蒂岡與中國大陸的對話。從臺灣立場出發,最重要的就是繼續維持臺灣與梵蒂岡長久並且穩定的「邦交」。梵蒂岡是臺灣在歐洲唯一的「邦交國」。

另臺灣「外交部」31日也表示,梵蒂岡並非俗世國家,對外關係首重全球牧靈與福音傳播,它也非常關注中國教會教友問題;梵蒂岡教廷國務院長帕洛林樞機主教今年9月赴臺會晤臺灣「副總統」陳建仁,談到梵蒂岡與大陸的關係時曾說明,梵蒂岡基於傳教及牧靈的目的必須與中國大陸對話,以解決推展天主教會相關問題,但雙方的對話僅止於教會事務,沒有觸及政治、外交關係方面的問題。臺「外交部」並表示,將密切注意梵蒂岡與中國大陸的對話與互動。

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唐德明則稱,尊重宗教自由,密切觀察後續發展。至於是否可能影響「中華民國」與梵蒂岡的「邦交」,他認為,需要「外交部」謹慎評估。

臺灣「副總統」陳建仁與教皇方濟各會面。陳建仁是天主教徒。圖片來源:美國之音

(觀察者網綜合臺灣中時電子報、臺灣「中央社」、華爾街日報、路透社等)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相關焦點

  • 香港主教暗示:梵蒂岡與中國大陸就任命主教達成共識
    他暗示梵蒂岡可能會為中國量身打造有中國特色的主教任命方式。 新加坡《聯合早報》認為湯漢樞機就是在暗示,在主教任命的問題上,梵蒂岡已與中國大陸方面取得諒解,梵蒂岡可能會為中國大陸教會量身打造有中國特色的任命方式。 臺灣「中時電子報」介紹,在主教任命問題上,越南與中國立場一致。「越南模式」是越南同梵蒂岡之間的不成文協議,巧妙地處理了越南教區主教的任命問題。越南會先挑選數名主教候選人,之後把名單交由梵蒂岡方面。
  • 港媒:中國與梵蒂岡主教任命協議基本達成
    香港《文匯報》今日(20日)引述權威人士消息報導,中梵之間談判了近4年的主教任命協議已基本達成,目前已呈交給梵方,正等待回應,預料梵方應該在今年底或明年初給中方一個回應。 據權威人士透露,中梵雙方在主教任命權上已達成默契,包括可由教區自選出一至兩名主教人選,通過外交渠道通報梵方,如果中國政府和梵方對所報主教人選無異議就可以舉行祝聖禮,在中梵雙方未就主教人選達成一致的前提下,雙方都不會有單方面的任命行動,不會強行祝聖。他又認為中梵雙方肯定就主教任命問題制定了雙方交換意見機制。
  • 外媒稱中國和梵蒂岡將就主教任命權作最後談判 中方回應
    【文/觀察者網 郭光昊】今年下半年以來,中國和梵蒂岡關係出現改善勢頭,雙方就主教任命權或將達成共識的新聞屢現報端。據路透社10月21日援引梵蒂岡消息人士稱,中國和梵蒂岡兩方代表預計將在月底前於羅馬會晤,就主教任命問題達成共識。這將是雙方的最後談判。對此外交部發言人表示,「不掌握有關信息」,但是願與梵方共同努力,進行建設性對話,推動雙方關係改善進程不斷取得新進展。
  • 意媒:教皇拒見蓬佩奧 因其唆使梵蒂岡反對和中國主教協議
    【環球時報記者 韓碩】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正在歐洲訪問,按計劃他此次行程中包括梵蒂岡。不過據英國《每日電訊報》27日引述義大利媒體的報導說,羅馬教皇方濟各「已告知美方,不會親自接見蓬佩奧」,因為蓬佩奧試圖唆使梵蒂岡反對和中國續籤主教任命協議。
  • 圍繞中國周邊訪問了一圈,教皇方濟各不避諱訪華意願
    方濟各在被問到是否將訪問中國時表示,他很樂意,但尚未有此計劃。教皇方濟各同時透露,雙邊教會將於下周在北京舉行聯合會談。 據報導,教皇方濟各於2日晚間抵達羅馬機場,並在飛機上接受了時長約一小時的記者問答。法國《費加羅報》記者提到,方濟各已幾次訪問亞洲,訪問地點看起來好像都在中國周邊,那他是否已準備好訪問中國? 教皇對此回應稱,暫時未有訪華計劃。
  • 臺灣學生統統跑來大陸學習了,蔡英文當局對大陸展開報復
    蔡英文當局對大陸展開報復的目標,又瞄準了教育界的「百校千生」活動,阻撓兩岸中小學生交流。臺灣親綠的《自由時報》28日稱,大陸為了在臺舉辦大型的「百校千生」活動,以分批方式向「移民署」送件,即分別送出18所學校師生來臺申請案件,並未連同大陸官員一併送審,導致臺方審查機關未能窺見活動全貌而核准其來臺,「18所中國學校、259名師生上周堂而皇之進入我中小學校園,在臺舉辦大型交流活動,還以寄宿家庭方式,進而連接學生家長」。
  • 只要中國大陸和梵蒂岡談完這件事 「臺梵」就會斷交
    內容提示:有媒體分析,或者是說臺灣最怕和臺灣斷絕關係的,其實是歐洲的梵蒂岡,如果梵蒂岡也離開臺灣而去了,那臺灣在歐洲沒有任何一個有官方關係的國家存在,那對臺灣的衝擊會非常非常的大。
  • 劉治琳:中國和教皇關係不好 責任在梵蒂岡
    利瑪竇認為,對於「神」的稱謂,除了用「天主」之外,亦可稱「天」或「上帝」並且同意中國信徒保留祭祖和祭孔的傳統習俗。而西班牙多明我會傳教士和方濟各會傳教士則認為,祭祖、祭孔屬於偶像崇拜,違反《聖經》規定並派人到羅馬教廷控告以利瑪竇為首的耶穌會。  1700年(清康熙39年)康熙皇帝介入。他嚴正指出,祭祖、祭孔屬於中國傳統習俗,不屬於宗教活動。
  • 川普女婿向臺銀行借貸3.4億 名嘴:臺當局成美政客金庫
    圖為美國白宮高級顧問賈裡德·庫什納海外網9月25日電 美國媒體一本揭露白宮內幕的新書,曝出一筆美國白宮高級顧問庫什納與臺灣當局持股銀行的5000萬美元借貸交易,近日在島內掀起軒然大波。一時間,關於「臺灣當局成了美政客金庫」的討論接踵而至,儘管臺當局慌忙出面撇清,也沒能平息爭議。
  • 美媒:蔡英文在「賭博」
    文丨快樂天使 審丨瑾涵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漢爆發的時候,民進黨當局隨即就發布了公告稱,他們拒絕對外出口口罩,毋庸置疑,臺當局的冷眼旁觀實在令人心寒。後來新冠疫情在全球爆發,民進黨當局又表示,拒絕使用大陸疫苗,將臺灣民眾安危置於險境。
  • 梵蒂岡教皇「愛中國」,官員說訪問中國
    北京(路透社)——弗朗西斯·「愛中國」和梵蒂岡教皇希望中國有一個偉大的未來,中國官方報紙周五援引訪問梵蒂岡官員說,在一種友好的表達,儘管兩者之間的緊張關係。   教皇弗朗西斯想治癒與中國幾十年的裂痕,天主教徒在哪裡分為那些忠於他,屬於政府控制的官方教會。
  • 臺「友邦」海地向大陸採購防疫物資?臺「斷交部」回應了
    臺當局日前捐贈15萬片口罩等防疫物資給「友邦」海地,卻傳出海地斥資向大陸採購醫療用品已於4月10日交貨。對此,臺「斷交部」稱,該採購計劃已因交期及物資品質疑慮而暫緩執行,近期國際間頻聞中國大陸產制抗疫物資品質參差不齊,海地若因而中止採購,也不感意外。
  • 臺當局稱害蟲從大陸吹來 網友酸:什麼風這麼厲害?
    臺當局「農委會防檢局」採樣檢驗證實,確認是「秋行軍蟲」,但給出的結論卻令人咋舌——「可能因風向關係從大陸過來」。據臺媒6月11日報導,臺灣民眾向當地媒體提供線索,稱在飛牛牧場的牧草上,發現疑似「秋行軍蟲」的幼蟲,該民眾從事防治蟲害相關工作,因此看過不少「秋行軍蟲」圖片。臺「防檢局」緊急前往採樣,10日檢驗結果出爐,確認是「秋行軍蟲」入侵臺灣首例。
  • 中國政府禁止旅行團到梵蒂岡、帛琉觀光?外交部回應
    中國政府禁止旅行團到梵蒂岡、帛琉觀光?外交部回應 2017年11月23日外交部發言人陸慷主持例行記者會。問:第一,據悉,中國與梵蒂岡預定明年交換藝術品展覽。
  • 川普臨下臺了還要在臺海點把火,媒體稱臺當局在作死的邊緣試探
    1月6日,臺海網援引島內媒體的消息稱,美國國務院當地時間5日宣布,美臺將於當地時間6日(北京時間7日)通過視頻形式進行所謂的「政治軍事對話」。對話預計聚焦在區域情勢、臺美軍事合作與軍售等議題。這場視頻會議,美國國務院政治軍事事務助理國務卿庫珀將出席對話,臺外事部門和防務部門官員參與。報導以「在作死的邊緣試探」為題,形容臺當局玩火自焚之舉。
  • 臺當局稱大陸害蟲被風吹到臺灣,臺網友嗆:什麼風這麼厲害
    來源:環球網【環球網報導 記者 張麗媛】「中國秋行軍蟲證實首度入侵臺灣」、「可能因風向關係從中國(大陸)過來。」近日,臺灣綠媒和民進黨當局都在以或肯定、或揣測的口吻向島內民眾傳遞這樣一個信息:「中國(大陸)秋行軍蟲襲臺」,而更為滑稽的是,害蟲「襲臺」竟是被風吹過來的。
  • 美媒:俄羅斯沙特要結石油聯盟 或達成20年油價調控協議
    參考消息網3月29日報導 美媒稱,俄羅斯正在與石油輸出國組織的成員一道努力,以幫助達成可能在今後幾十年影響世界石油供應的協議。據美國《新聞周刊》網站3月27日報導,沙特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對路透社記者說,沙特和俄羅斯正在考慮是否延長他們針對低油價達成的一項協議。
  • 大陸整頓旅遊危及臺灣「邦交」?網友:這種幹話可以得諾貝爾獎了
    《聯合報》稱,由於梵蒂岡與帛琉都是臺「邦交國」,這項限令似乎與兩岸情勢有關。再加上北京故宮博物院和梵蒂岡博物館將交換40件文物展出,以「藝術外交」促進雙方關係。《中華日報》回顧稱,1949年梵蒂岡繼續承認國民黨當局,並在臺北設置「教廷駐華公使館」,1956年升格為「大使館」;1971年臺灣退出聯合國後,教廷逕自降低規格,改為派遣「代辦」駐臺迄今。
  • 全球風能組織標臺灣為「中國一省」 臺媒:臺當局多次要求更改均被拒
    【環球網報導 實習記者 尹豔輝】繼多家外國航空公司、國際酒店更改「涉臺標註」後,總部位於丹麥的全球風能組織(Global Wind Organization, GWO)在網站上也將臺灣標為「中國的一省」。綠媒對此消息跳腳,至28日還在稱此舉是對臺灣的「矮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