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當局開放民眾到大陸探親
1987年,鄧小平請著名美籍華人陳香梅女士轉告臺灣領導人:應該讓那些已經在臺灣的人回到大陸來探親。同年4月,國民黨退伍老兵何文德等人自發組織了「外省人返鄉探親促進會」,向臺灣當局要求返鄉探親。10月14日,在各界的呼籲和壓力下,蔣經國主持的國民黨中常會通過有關探親的決議案。
-
這事跟大陸也扯上關係?豬肉價格創10年新低,臺灣豬農怒了
全臺養豬團體今天來到「立法院」舉行記者會表示,自去年9月中秋節過後,毛豬周平均價格從每公斤72元(新臺幣,下同)暴跌至60元左右,創10年新低價,呼籲臺當局要採取行動平穩豬價。臺「農委會」畜牧處處長張經緯回應,將透過低利率貸款、去化仔豬、促銷方案等協助豬農。
-
臺灣多所大學校長呼籲儘快開放大陸學生來臺就讀
新華社臺北4月20日電 臺灣多所公、私立大學校長20日呼籲,臺灣方面應儘快開放大陸學生來臺就讀大學。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地區立法機構將於近日審查相關教育法案,內容涉及開放大陸學生來臺就讀。為此,臺灣多所大學校長20日召開記者會表示,開放大陸學生來臺就讀利大於弊。
-
臺灣學生統統跑來大陸學習了,蔡英文當局對大陸展開報復
蔡英文當局對大陸展開報復的目標,又瞄準了教育界的「百校千生」活動,阻撓兩岸中小學生交流。臺灣親綠的《自由時報》28日稱,大陸為了在臺舉辦大型的「百校千生」活動,以分批方式向「移民署」送件,即分別送出18所學校師生來臺申請案件,並未連同大陸官員一併送審,導致臺方審查機關未能窺見活動全貌而核准其來臺,「18所中國學校、259名師生上周堂而皇之進入我中小學校園,在臺舉辦大型交流活動,還以寄宿家庭方式,進而連接學生家長」。
-
開放8英寸晶片赴大陸投資引起的風波
近日,臺灣的半導體業者要求臺灣當局儘快開放8英寸晶片產業赴大陸投資,但臺灣「陸委會主委」蔡英文卻說出了兩隻老虎的理論:如果開放8英寸晶片產業赴大陸投資,臺積電和聯電兩隻老虎會吃掉臺灣的兔子。更有甚者,臺灣團結聯盟等組織還上街遊行,反對開放。那麼臺灣8英寸晶片產業赴大陸投資究竟會對臺灣的經濟會造成怎樣的影響?為什麼臺灣一小部分人反對開放該產業到大陸投資?
-
三十功名塵與土:臺灣開放民眾赴大陸探親30年
畢竟那個年代,大陸居民凡有親屬在臺灣的都被歸到了「另類」。「要說我們能回大陸探親這個事,還真虧了『外省人返鄉探親促進會』的不斷呼籲,不斷推動,否則到現在還不知道怎麼樣呢。」陳涵鬱說,「文革」後的1979年,大陸發布《告臺灣同胞書》,呼籲兩岸儘快「三通四流」,彼時逐漸有臺灣高官名流進出大陸,但一般民眾仍被嚴格禁止。這樣的情況下,老兵們再無法忍耐臺灣當局的雙重標準,所印製的第一份傳單標題「我們已經沉默了40年」,以思親欲狂的口吻,控訴多年來清貧的底層老兵們想返鄉探望父母,卻只獲得當局給出「防止被中共利用、滲透」的恐嚇。
-
曝鄧麗君曾欲回大陸尋根 臺當局阻止
曝鄧麗君曾欲回大陸尋根 臺當局阻止 2013年05月10日 07:53 來源:光明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民進黨當局出賣臺灣民眾,金門議員高喊「靠向大陸」
金門縣議員、農會理事長蔡水遊怒斥民進黨當局無法無天,出賣民眾利益,不如金門縣乾脆「靠向大陸」。1月1日,含瘦肉精的美豬正式進口臺灣地區。民進黨當局說得好聽,一邊講與美國的「貿易協定」,另一邊又講所謂國際空間。但事實是,為了謀求其政治私利,臺灣民眾的健康已經被民進黨當局出賣。
-
臺灣大學想到大陸招生
為了能夠繼續生存下去,一些大學校長建議臺灣當局儘快放開政策,招收大陸的學生以擴充學生來源,從而緩解島內高校「吃不飽」的危機。1987年,大陸高校正式招收第一名臺灣學生,開啟了兩岸交流的一扇新門。時至今日,求學大陸在島內形成一股新熱潮。雖然臺灣當局並不承認大陸學歷,但似乎絲毫不減大陸一流院校對臺灣學生的吸引力。許多臺灣的優秀學生來到內地高校學習,特別是就讀碩士、博士研究生者日益增多。
-
開放市場 解決臺灣媒體偏食現象
社會充滿憤怒,到處指責臺當局的無能。也都把這些帳,算到馬英九頭上。臺灣是一個充滿人情味的地方,可是臺灣的社會,為何會這麼無情? 首先,我們應理解,臺灣是成熟民主社會。本來馬英九以80萬票勝過蔡英文時,大家對馬當局還是有所期待的。然而政策粗糙,溝通缺乏,逐漸勾起民眾的不滿。人民可以充分表達憤怒的情緒。但是會搞成滿地開花,民望大跌,還有其它的原因。
-
趙慶雲:1950年代中國大陸與臺灣當局對紐西蘭華僑的爭奪
」另一方面在於國際承認問題,臺灣當局「行政院對立法院第三十六會期施政報告中明確指出:大英國協的許多國家已經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未與中國大陸建交的紐西蘭自應成為臺灣當局竭力交好的對象。加之紐西蘭經濟不景氣,欲覓新市場,對中國大陸「廣大地區眾多人口仍甚憧憬,左派人士遂據此作活動之根據。而商人唯利是視,亦不無受其蠱惑者。」[8] 概言之,紐西蘭政府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態度存在模糊、搖擺之處,這種「承認」的壓力令臺灣當局頗為緊張。
-
「豬來了」引發臺灣空前輿論海嘯
如今民進黨「雙標」至此,還不肯認錯,民進黨欠臺灣社會一個鄭重的道歉。港媒《大公報》認為,民進黨當局不顧農民的生計和福祉,不顧臺灣社會主流民意反對,堅持開放美豬美牛,其終極目的是為了討好美國,與美國籤署自由貿易協定(FTA),換取美國對「臺獨」的支持。延宕了十餘年,扁、馬和蔡3任臺灣地區領導人都經歷了來自美方極大的壓力,但為什麼這任民進黨當局就是挺不過?
-
臺灣開放陸生入境 臺媒:遲來的正義不是正義
此前包含境外生權益小組多次前往民進黨當局教育主管部門陳情,呼籲不能罔顧所有境外生就學權益。(圖片來源:臺灣「中時新聞網」)中國臺灣網8月25日訊綜合臺灣《中國時報》《聯合報》報導,民進黨當局教育事務主管部門24日宣布,即日起開放19個國家和地區以外的新生以及大陸學位生返臺就學,預估有1萬名境外學位生可申請入境,其中陸生約5000人。入境後將進行14天隔離檢疫。在民進黨當局「仇中」意識形態操弄下,陸生長達半年才能返臺,對此,臺媒認為「遲來的正義不是正義」。
-
臺灣環保團體呼籲當局採更嚴格PM10管制標準
新華社臺北12月9日電(記者傅雙琪、吳濟海)環保組織臺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9日呼籲臺當局採用更嚴格的PM10管制標準。 空汙問題受到臺灣社會高度關注。臺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理事長葉光芃9日在記者會上表示,臺灣現行PM10標準為年均值不超過每立方米65微克、日均值不超過每立方米125微克。
-
臺灣民眾開始意識到,臺灣註定」離不開「大陸
但根據臺灣地區內部媒體的報導,可以知道民進黨的這一計劃面臨接連的失敗,今年臺灣對東協的出口處於負增長的狀態,甚至創下了三年以來的最低紀錄。研究臺灣地區問題的專家也表示,民進黨當局這一政策完全就是緣木求魚,想要通過這種手段跟大陸實現經濟「脫鉤」是完全行不通的。
-
「無殼蝸牛運動」30年,臺灣社會團體呼籲當局正視青年安居
「無殼蝸牛運動」30年,臺灣社會團體呼籲當局正視青年安居 楊程晨、邢利宇/中新網 2019-08-26 17:00
-
屏東高樹鄉長:臺灣鳳梨還是要靠大陸,日本市場太小
無黨籍屏東縣高樹鄉鄉長王樹圍表示,高樹鄉是屏東縣鳳梨主要產區,在臺灣及日本市場都太小,只要外銷通路走不動就會影響內銷市場,還是要靠大陸市場才行,沒有關稅優惠會提高農民成本。大陸若不買臺灣鳳梨會導致滯銷,重演放著不採收的慘況,呼籲當局提早因應。
-
臺灣民眾開始意識到,臺灣註定無法與大陸「脫鉤」
導語:民進黨當局為了早日實現與大陸的經濟」脫鉤」,提出了一項往東南亞市場進軍發展的「新南向計劃」。民進黨是非常看好這一計劃的實施,並信心滿滿地認為,這項計劃一定會成功。但根據臺灣地區內部媒體的報導,可以知道民進黨的這一計劃面臨接連的失敗,今年臺灣對東協的出口處於負增長的狀態,甚至創下了三年以來的最低紀錄。研究臺灣地區問題的專家也表示,民進黨當局這一政策完全就是緣木求魚,想要通過這種手段跟大陸實現經濟「脫鉤」是完全行不通的。
-
臺海觀瀾|臺灣人在大陸,大陸人在臺灣,冷熱兩重天
大陸人赴臺旅遊年年創新高,大陸媒體盛讚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對於蜂擁而來的大陸遊客,臺灣民眾偶有抱怨,但也主要集中在大陸客高門大嗓、不守秩序這些小節上,總體上,大陸遊客展現出的強大的消費能力,讓臺灣民眾尤其是旅遊業者笑逐顏開。蔡英文執政後,兩岸人文交流開始降溫,直到今年,氣氛最冷。
-
民進黨當局一番「折騰」後,臺灣對大陸經濟更依賴了
作者:滕飛審稿:淺夢受今年疫情的嚴重影響,臺灣經濟下行的壓力直接成倍增長,這讓民進黨當局進退兩難。原本在今年年初,民進黨當局還想出各種舉措,意圖達成與大陸經濟「脫鉤」的目的。可現如今民進黨當局卻不得不接受現實,經過一番「折騰」後,兩岸經濟不僅沒有愈發生疏,反而讓臺灣對大陸經濟更加依賴了。據數據表明,在6月份臺灣出口大陸的總佔比達46.1%,這也是史上最高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