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8英寸晶片赴大陸投資引起的風波

2020-12-06 央視網
  2002年3月12日星期二播出

  主持人 李峰:觀眾朋友,大家好。歡迎收看今天的《海峽兩岸》節目。近日,臺灣的半導體業者要求臺灣當局儘快開放8英寸晶片產業赴大陸投資,但臺灣「陸委會主委」蔡英文卻說出了兩隻老虎的理論:如果開放8英寸晶片產業赴大陸投資,臺積電和聯電兩隻老虎會吃掉臺灣的兔子。更有甚者,臺灣團結聯盟等組織還上街遊行,反對開放。那麼臺灣8英寸晶片產業赴大陸投資究竟會對臺灣的經濟會造成怎樣的影響?為什麼臺灣一小部分人反對開放該產業到大陸投資?今天我們邀請到兩位嘉賓,來共同探討這個話題,這位是國家863高技術發展計劃的顧問馬俊如先生,歡迎您馬先生。這位是社科院臺灣研究所的張冠華教授,歡迎您張教授。

  主持人:8英寸晶片在臺灣叫8英寸晶圓,但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個產業的基本情況是怎樣的?馬先生能不能首先給我們做一個簡要的介紹?

  國家863高技術發展計劃 顧問 馬俊如:8英寸的晶片實際上是指在8英寸的矽片上製作的這樣一個晶片,我這個地方有幾個樣品,一個就是,可以看到這個就是一個8英寸矽片,這個圖是看到是用8英寸矽片製作的一些晶片,那麼實際上晶片是在這個8英寸矽片上做的小方塊,那麼一個矽片上面大概可以做到700到800個晶片,那麼每一個晶片裡面現在可以包含3000萬到1億個電晶體。

  主持人:那麼這種晶片產業在臺灣的經濟中佔有什麼樣的地位?

  社科院臺灣研究所 經濟室主任 張冠華:半導體產業,還有臺灣的電腦,及其周邊產業,已經成為目前臺灣工業的核心產業和龍頭產業,比如說,像臺積電,還有聯電,那麼這兩家企業,在2000年的臺灣1000大製造業裡排名在前5位裡面,它們佔了兩位。

  日前,臺灣工商業界集會,會上臺灣工商業者要求臺灣當局儘快落實「經發會」所達成的共識。開放8英寸晶片赴大陸投資是「經發會」所達成的共識之一。可是最近臺灣「陸委會」開會討論這一議題時,「陸委會主委」蔡英文卻說出了兩隻老虎會反噬臺灣兔子的說法。

  蘇盈貴(臺灣團結聯盟「立委」):因為蔡英文提到兩隻老虎的故事,她說放兩隻老虎過去,把大陸的兔子給吃掉,問題是到時候,會吃掉大陸的兔子,還是回來把臺灣的兔子給吃掉。這個部分是我們沒有辦法去預期的。

  這個論調就是擔心臺積電和聯電到大陸投資後,會幫助大陸的晶片企業發展,那麼臺灣的其它晶片企業就會被大企業吞沒,也就是臺灣的兔子被吃掉了。

  臺積電 副執行長 曾繁城:不要講其它什麼比方,搞來搞去,我實在不懂,我們只是說規規矩矩為了兩個理由,我們不去也不行,有些人像中芯偷偷已經跑去,大家都查不出它的資本,你如果真正去查,查不出來嗎?如果這個政府查不出來,這個政府也無能。

  聯電 董事長 曹興誠:政治活動通常都是比較一時的,有時候今天認為對的,過一陣子看是變成錯的,所以參加政治活動反而會助長我們現在目前的亂象。

  不僅有人擔憂開放會吃掉臺灣兔子,臺灣團結聯盟等組織還參加了街頭遊行,要求臺灣當局繼續延緩開放8英寸晶片赴大陸投資,說等到12英寸晶片技術成熟再逐步開放8英寸晶片也不遲。

  李登輝在一家晶片廠的落成典禮上,公開反對開放,批評臺灣的「紅頂商人不顧國防安全」,還當場種下一棵樹表示企業要「根留臺灣」。

  臺灣工商協進會理事長辜濂松針對是否應該開放一事,語重心長地說,不管是晶片廠還是銀行,如果再晚兩年就不用去了,他說他站在企業家的立場希望臺灣當局能在「九二共識」的前提下,儘快和大陸進行會談,對兩岸的經濟議題,想法要實際一些。

  臺灣工商協進會 理事長 辜濂松:我們兩年後不去的話,會怎麼樣?我們是不是能夠把這個8寸的技術統統是我們臺灣的,別的國家沒有。但是別的國家進去的話,我們再過兩年再去,有什麼用。他一定是說一中才願意跟你談,我們現在還有時間性的事情,你假如這樣子的話,「九二共識」我想是最好的一個,我想他們對話也可以接受。

  主持人:那麼大陸在這個晶片產業方面發展的基本狀況是怎樣的?

  國家863高技術發展計劃 顧問 馬俊如:大陸應該說用8英寸來衡量,我們現在也是非常興旺的,現在我們已經有一些8英寸的生產線,已經開工生產,還有很多正在建設,如果從整個的晶片的市場情況看,去年,2001年,我們大陸晶片的市場佔世界市場的13%,而同期跟前年對比,增長了26%,而這樣一個增長,應該說在全世界的晶片行業不景氣情況得到的,比方說,同樣的2001年跟2000年對比的話,世界市場下降30%,包括臺灣也下降了26%。

  主持人:目前就是說,大陸和臺灣在晶片產業方面的交流和合作呈現了一種什麼樣的局面?

  國家863高技術發展計劃 顧問 馬俊如:應該說民間交流是非常廣泛的,但是因為政治的因素,臺灣很多政治家,我應該客觀地說,他們並不了解這樣一個產業的狀況,而提出的一些問題,所以對他們推後阻礙的作用。比方說,他們以為大陸一定要有臺灣的8英寸晶片的投資,才能開始8英寸的生產,他們並不知道我們已經開始生產,並且得到非常好的效益。

  主持人:所以這次臺灣業界就強烈地呼籲要開放8英寸晶片能夠到大陸來投資,您覺得主要的原因是什麼?張先生。

  社科院臺灣研究所 經濟室主任 張冠華:我想主要原因可以有下面這麼幾點,第一個就是市場因素,因為我們知道,臺灣所謂的半導體產業雖然發展很快,但是它的重點是在晶片的製造業,中國大陸這個市場,對它來說吸引力非常大的一個市場,因為剛才馬教授也談到了,中國大陸晶片業發展很快,而且中國晶片的需求量,而且在快速增長,現在大陸的半導體的元件需求量非常大,但是自製率也就是不到20%,大部分都要靠進口,現在可以說你的晶片廠,你進來以後,就意味著有賺錢的機會,那麼第二個原因就是說,國際分工趨勢的壓力,從90年代中後期以後,整個國際產業分工發生一個比較大的變化趨勢,那就是說,關鍵的製造技術,還有很多產業的製造基地在加速向中國大陸來轉移。

  主持人:但是我們注意到,臺灣的一小部分人在極力反對開放晶片產業到大陸來投資,比如說,「陸委會主委」蔡英文就提出兩隻老虎的理論,她把臺積電和聯電兩個龍頭企業比作老虎,她認為到大陸來投資之後,反過來會吃掉臺灣,對這種論調您覺得她是出於什麼樣的一種考慮?

  社科院臺灣研究所 經濟室主任 張冠華:其實我想這個論調,它實際上已經脫離了本身這個晶片業到大陸來發展是不是符合比較利益,這種經濟議題,或者技術議題的本身,帶有一種強烈的意識形態,她這個論調裡面還潛藏著一個意思,就是說,臺灣的半導體產業到大陸來投資,會幫助大陸的產業來進行發展,好像就是覺得大陸的半導體產業離開臺灣就不行,你臺灣的企業不來,那麼別的企業也會來,自己從市場、技術還有人力,從各個因素來看,發展半導體潛力非常大,也有自己的優勢,自己也會發展起來,那麼你不來,反而有可能失去你這種賺錢,在島內進行升級的這種機會,所以說,究竟誰是老虎,是因為你阻止,把那個半導體產業封在島內,讓它孤立地來發展,最後使臺灣的半導體產業競爭力下降,而成為一隻攔路虎,還是其它的什麼因素。

  主持人:所以我們也注意到還有一種批評聲音,就是說,蔡英文這番講話是低估了兩岸其它晶片業的這種實力和潛力,會讓臺積電,包括聯電這種大企業失去一種發展的機會,本來晶片產業是一種國際性的一種競爭,矮化成為兩岸之爭,關於這個問題我們一起來聽聽島內人士他們有一些什麼樣的看法。

  吳敦義 國民黨籍「立委」:經濟問題到最後用意識形態,用省籍來考量,其實才是真正可怕,你看兩座晶圓廠,之所以會有臺灣團結聯盟,這個民進黨的盟友,也是它的極左翼,說還要去上街頭,可是我們對照幾年來,或者說拉到最近,一個月前,本土籍的企業家張榮發,他要改弦更張,把原來在臺灣的船隻改換懸掛義大利的牌,或者英國的,甚至於把基地都移到歐洲去,但是也沒有聽說我們政府當局,或者是臺灣團結聯盟的人,說還要上街頭,罵張榮發你是背棄臺灣,沒這樣的,那顯然這中間不只是經濟的考慮,那從蔡英文以「陸委會主委」來幹預涉入得太深,包括經濟的決策,乃至於開放大陸人士來臺觀光,他儼然是太上觀光局,甚至於是「交通部」的「部長」,我覺得「陸委會」站在大陸政策的觀點參與是應該的,但是基本上不應該以他扮演監軍,或者蓋世太保的角色,反而影響到了原來的主政機關,它應有的這種風格。

  主持人:剛才我們也談到了,像臺灣團結聯盟等一些組織,上街公開遊行,反對立刻開放晶片產業,那李登輝也公開場合來表示說,開放晶片產業是「不顧臺灣安全」能拖一天就拖一天,這樣對臺灣會有好處。他們這種舉動,說明一種什麼樣的問題?

  社科院臺灣研究所 經濟室主任 張冠華:他背後,他政治的意圖是很明顯的,他們這種行為已經把這個8英寸晶片赴大陸投資這個技術性問題,上升到一個政治性問題,所以我就聯想到兩點,第一點就是說,李登輝他是「戒急用忍」的始作俑者,「戒急用忍」政策應該說,通過這麼多年來的實踐表明,不僅沒有阻擋臺商到大陸來投資的熱潮,反而對臺灣經濟造成很大的傷害,實際上「戒急用忍」政策隨著整個國際經濟趨勢的發展,還有兩岸經貿關係的發展,已經說越來越行不通了,所以實際上,到去年為止,臺灣開了一個「經發會」,然後「經發會」上做出了一項決議,就是說要「積極開放、有效管理」來代替「戒急用忍」政策,但是實際上,我們從有了這個共識以後,從臺灣當局的執行情況來看,跟它這個期望應該說還是有很大的距離,我們看到更多的是「有效管理」,「積極開放」倒是很慢,尤其是表現在8英寸晶片上,還有石化業上遊到大陸來投資,可以說這兩個已經成了開放它兩岸經貿政策的一個禁區,那麼現在這個禁區,因為在半導體廠商的強烈要求下,應該現在臺灣當局面臨著非常大的壓力,有可能對它的不說「戒急用忍」政策的「戒急用忍」政策形成一定的突破口,或者形成一定的衝擊,那麼李登輝他作為「戒急用忍」政策的始作俑者,在這種情況下,他肯定是看不下去的,所以他要奮不顧身地要跳出來,要阻擋這個趨勢。

  主持人:這種政治的考量,是不是能夠最終對晶片業進軍大陸產生一定的阻礙,它最終的前途會是怎樣的?

  國家863高技術發展計劃 顧問 馬俊如:我想這個事情,應該說它擋不住的,要擋住的話,也是非常短時間內有一點可以擋住一下,因為在很多民眾不了解的情況底下,或者企業家們屈服於這樣壓力,一時不好辦的情況底下來做這樣的事情,但是最後會看到,因為經濟的發展是國際化的企業經濟發展,是在全球的,在從這個意義來講,它是擋不住的。

  社科院臺灣研究所 經濟室主任 張冠華:臺灣當局對8英寸晶片,我想遲早是要開放的,但是我想它開放不是簡單開放,它必定會強調它的所謂「有效管理」,而要附加很多苛刻的條件。

  主持人 結束語:好,非常感謝二位嘉賓今天的分析,謝謝。臺灣的高科技企業成長非常快,但是由於市場太小了,95%以上的硬體產品都是外銷,而且臺灣的高科技企業多為歐美大公司做代工,許多企業把改變這種現狀的希望寄托在大陸,期望與大陸的經濟共同成長,建立世界級的大企業。 而臺灣一小部分人企圖違背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以政治圖謀左右市場行為,這樣做的後果只能是適得其反。好,感謝收看今天的《海峽兩岸》節目,下期節目我們再見。(編導:羅怡)

相關焦點

  • 中芯的8英寸晶圓產能是世界最高的而臺積電的12英寸產能是最高的
    眾所周知,臺積電是世界上最強的晶片代工廠,贏得了世界晶片代工廠訂單的55%+。也是全球市值最高的晶片企業,目前製造技術5nm。另一方面,中芯是中國大陸最強的晶片代工企業,全球份額只有5%左右,但也是世界第五,製造技術14nm。
  • 8英寸晶圓短缺、電源管理晶片漲價,國產晶片廠商的機會來了
    從晶片代工廠商、晶片設計廠商、晶片晶圓廠商到整個晶片產業鏈上所有企業似乎都陷入了缺貨的提價的循環。以晶圓代工廠為例,今年Q2開始,晶圓短缺的報導頻頻登上報端,8英寸和12英寸無一例外。與此同時8英寸產能緊張的消息不絕於耳。聯電的8英寸在今年的第三季度開始就進入滿載狀態,華宏半導體和華潤微也不例外。除了產能滿載,晶圓的價格也是一路走高。
  • 「半導體大王」張忠謀投資大陸謀劃半導體復興路
    行業內的板塊運動使得沉寂良久的半導體和晶片製造再次活躍起來,IT市場對於晶片的需求出現了反彈,亞太半導體加工製造業一片欣欣向榮。      美國晶片設計公司ALTERA委託全球各大晶片廠製造晶片,他們發現,拿到日本做,要12個星期,拿到新加坡做,要6個星期,拿到臺積電,只要4個星期就做好了。別人是一條生產線每天工作8小時,張忠謀是三條生產線每天「三班倒」24小時不停。對晶片行業而言,贏得時間就是贏得利益,臺積電自然贏得漂亮。       張忠謀秉承全球加工理論,樂意為人作嫁衣裳。
  • 全國人大代表郭乃碩建議:儘快全面開放大陸居民赴臺灣自由行
    全國人大代表郭乃碩建議:儘快全面開放大陸居民赴臺灣自由行 澎湃新聞記者 王俊 2016-03-08 21:55 來源:
  • 8英寸產能緊缺這道「無解題」
    出乎意料的是,半導體整體需求旺盛下,8英寸晶圓緊缺還擴展至12英寸和6英寸。12英寸本就滿載,6英寸原本利用率僅7成,也因車用市場回溫,產能接近滿載。一道無解題8英寸晶圓晶片產品應用廣泛,幾乎體現在所有消費電子產品上,且應用不斷拓展。尤其重要的是,當前有許多半導體產品藉助8英寸晶圓生產,達到了最合適的成本甜蜜點。
  • 遂寧欲建國內最大6英寸晶片生產基地
    遂寧欲建國內最大6英寸晶片生產基地       本報訊(記者袁敏)8月18日,燕東微電子投資四川廣義微電子籤約儀式在遂寧經開區舉行。
  • 8英寸晶圓產能為何緊缺?
    而2020年以來,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使得宅經濟興起,包括筆電、平板的購買量也同時爆發,這使得以8英寸晶圓廠為生產主力的功率元件、電源管理IC、影像感測器、指紋識別晶片和顯示驅動IC等產品的供應更是吃緊,而這一切的問題就歸咎到8英寸晶圓產能不足所導致。而且,這情況還將延續到2021年以上,短期內難有緩解的機會。
  • 關於8英寸晶圓產能緊張的幾點不同認識
    但近年來,一些情況其實已經和正在發生改觀,因此補充如下:在產線方面,正是由於本文第一點,本輪8英寸產能的緊張其實開始於幾年前,所以很多晶圓代工廠已經開始行動恢復8英寸產線的產能。比如,臺積電在2003年上海松江8英寸產線之後已經停止投資8英寸產線15年。卻在2018年底,再度出手在其南科6廠旁邊開建8英寸生產線。2019年SK海力士也在無錫投資新建8英寸晶圓代工廠。
  • 8英寸產能緊缺這道題,有解嗎?
    出乎意料的是,半導體整體需求旺盛下,8英寸晶圓緊缺還擴展至12英寸和6英寸。12英寸本就滿載,6英寸原本利用率僅7成,也因車用市場回溫,產能接近滿載。一道無解題8英寸晶圓晶片產品應用廣泛,幾乎體現在所有消費電子產品上,且應用不斷拓展。尤其重要的是,當前有許多半導體產品藉助8英寸晶圓生產,達到了最合適的成本甜蜜點。
  • 解析投資:被稱為「晶片載體器」的晶圓到底是什麼?它的市場如何
    截止目前,從投資端來看,2018年,中國大陸企業投資額約為58億美元,非中國大陸企業投資額約為67億美元。從銷售端來看,2017 年,中國大陸內資晶圓代工廠的銷售額增長了30%,達到了76億美元,而全球純晶圓代工市場僅增長了9%。
  • 1987年黨史大事記 開放臺灣同胞赴大陸探親
    10月14日國務院有關方面負責人就臺灣國民黨當局有限制地開放臺灣同胞赴大陸探親一事發表談話,熱情歡迎臺灣同胞到祖國大陸探親旅遊,保證來去自由;同時也希望臺灣當局允許大陸同胞到臺灣探親。10月25日-11月1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舉行。大會正式代表1936人,特邀代表61人,代表全國4600多萬黨員。趙紫陽作《沿著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前進》報告。
  • 上海最大集成電路投資項目華力12英寸先進生產線首臺工藝設備搬入
    原標題:未來月產能4萬片,上海最大集成電路投資項目華力12英寸先進生產線首臺工藝設備搬入  今天上午,在上海浦東新區康橋工業園南區,由華虹集團旗下上海華力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建設和營運的12英寸先進生產線建設項目(以下簡稱「華虹六廠」)實現首臺工藝設備——光刻機搬入,標誌著華虹六廠從基建階段進入工藝設備安裝調試階段。
  • 1990—2023年8英寸晶圓的前世與未來
    模擬晶片應用需求強勁,特別是隨著物聯網、5G及新能源汽車的逐步落地,對功率器件(以IGBT和MOSFET為主),以及CIS傳感器、OLED面板驅動IC,以及TWS耳機藍牙晶片的需求相當強勁,給了8英寸晶圓更多的商業機遇。   同時,在從6英寸轉向8英寸過程中,部分IDM的主要產能專注於12英寸線,沒有額外增添8英寸線,這樣就不得不將8英寸產品外包。
  • 國內最先進的8英寸MEMS晶片生產線落戶北京亦莊
    這裡將誕生北京第一條、國內最先進的8英寸MEMS晶片生產線,投產後將以月產3萬片的設計能力搶佔海內外市場。這樣的傳奇接連上演。作為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主平臺「三城一區」中的「一區」,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正圍繞國家戰略需求,在關鍵環節、核心技術、標準制定上超前布局、提早謀劃,聚焦晶片製造等關鍵核心技術培育「殺手鐧」,近三年累計研發研製出新技術、新產品各300餘項。
  • 【頭條】又一晶片爛尾項目曝光!江蘇中璟航天被曝拖欠工程款數千萬元
    【產能緊缺專題】產能奇缺,8英寸晶圓市場為何會有價無市?4.【芯觀點】 臺積電赴美設廠,為何深深刺激了日本業界?5.零件大缺料!今年11月,工信部副部長王志軍表示,晶片行業出現盲目投資和爛尾項目,前一階段集成電路製造方面的投資也被暴出造成巨大損失,未來需要規劃和加強監督。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也表示,下一步將引導地方加強對重大項目建設的風險認識,按照「誰支持、誰負責」原則,對造成重大損失或引發重大風險的,予以通報問責。
  • MOS晶片缺貨潮2019年有望緩解 應用端提升8寸產線成主力
    深圳長電科技作為大陸代表性MOSFET廠商,在數次調漲價格後,快速引發了蝴蝶效應,包括大陸以及臺灣大中、尼克森、富鼎等臺系MOSFET供貨商也全面跟進漲價,從而直接受惠。事實上,自去年起,功率器件市場行情回暖,需求持續旺盛。市場就有傳言稱,供不應求情況顯現,受限於產能,原廠交貨周期都拉長至13~18周。
  • iPad Gen 8 10.2英寸,A12仿生晶片帶來強勁性能
    >熟悉的一體式鋁質設計和10.2英寸視網膜顯示屏Apple iPad 10.2 2020年版仍擁有熟悉的設計,與上一代iPad並沒有太大區別。此外,iPad Gen 8 2020仍帶有觸摸ID指紋傳感器的主屏幕按鈕,易於使用,並為iPad提供了良好的安全性。該設備配備了最大10.2英寸的Retina HD屏幕和IPS LCD面板,該設備始終保持清晰的圖像,可幫助用戶在iPad上享受舒適的時光。
  • 晶片投資黃金坑?解密七大半導體材料和17家中國龍頭企業
    我們預計 2019-2021 年,大陸半導體銷售額分別為 94.5 億美元、108.6億美元和 128 億美元,增速分別為 12%、15%和 17.8%。目前 8 英寸矽片主要用於生產功率半導體和微控制器,邏輯晶片和存儲晶片則需要 12 英寸矽片。2018 年 12 英寸矽片全球市場份額預計為 68.9%,到 2021 年佔比預計提升至 71.2%。
  • ...IC風雲榜年度獨角獸候選8」英諾賽科:填補國內8英寸矽基氮化鎵...
    評選將由中國半導體投資聯盟129家會員單位及400多位半導體行業CEO共同擔任評選評委。獎項的結果將在2021年1月份中國半導體投資聯盟年會暨中國IC 風雲榜頒獎典禮上揭曉。本期候選企業:英諾賽科(蘇州)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英諾賽科)英諾賽科於2017年成立,是一家致力於第三代半導體矽基氮化鎵研發與生產的高科技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