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核赴甘肅北山調研 未來此地將深埋中國近百年內高放射性核廢料

2020-08-06 虎眼觀天下

7月26日,中核集團赴甘肅北山調研,深入了解中國北山地下實驗室工程前期工作進展情況。這個實驗室到底是個啥項目呢?

中核赴甘肅北山調研 未來此地將深埋中國近百年內高放射性核廢料

中核集團赴甘肅北山調研

核廢料和我們日常產生的生活垃圾一樣,都需要進行處理,但是核廢料處理難度較大,國際上通常採用海洋和陸地兩種方法處理核廢料。一般是先經過冷卻、乾式儲存,然後再將裝有核廢料的金屬罐投入選定海域4000米以下的海底,或深埋於建在地下厚巖石層裡的核廢料處理庫中。美國、俄羅斯、加拿大、澳大利亞等一些國家因幅員遼闊,荒原廣袤,一般採用陸地深埋法。

中核赴甘肅北山調研 未來此地將深埋中國近百年內高放射性核廢料

核廢料

甘肅北山高放廢物地質處置庫,其實就是個高放射核廢料填埋場。

1.甘肅北山

甘肅北山,也叫走廊北山。因其地處甘肅省河西走廊北部,故而得名。走廊北山不是單純一條山脈,而是河西走廊北部諸多山嶺的總稱,也有人說是走廊北部山系的總稱。在河西走廊北側,從西向東,依次分布著馬鬃山、金塔南山、合黎山、龍首山、紅崖山、阿拉古山等山脈。

中核赴甘肅北山調研 未來此地將深埋中國近百年內高放射性核廢料

甘肅北山

2.建造高放射性核廢處置庫迫在眉睫

在核工業廢物中,97%屬於中低放廢物,剩下的3%,含有多種對人體傷害極大的高濃度放射性核素,其中的鈽元素,只需攝入10毫克就足以致人斃命。

目前,中國已建有兩座中低放射核廢料處置庫,分別位於甘肅玉門和廣東大亞灣附近的北龍,但還沒有一座高放射處置庫。中國每年生產約150噸的高放射性核廢料,目前,它們靜靜躺在核電站的硼水池裡,等待被「安葬」入土的一刻。建造高放射處置庫迫在眉睫。

中核赴甘肅北山調研 未來此地將深埋中國近百年內高放射性核廢料

美國尤卡山核廢料處置場施工現場

2005年,國防科工委專門開了一個處置高放射物質研討會,最後確定:中國將建設一座永久性高放射物質處置庫,容量要能儲存100至200年間全中國產生的核廢料,在滿了之後就永久地封掉。即至少100年之後,大陸才會出現第二座永久性高放物處置庫。

3.選址:沿海和西北之爭

其實,早在1985年中國就開始普選高放廢料庫,選了很多區域,在西南地區也做過勘探,部分觀點認為,中國的核電站基本都在東南沿海,如果運到西部無人區,跨度很大,成本很高,所以希望在東南沿海選址。然而,東南沿海選址最大的困難是,如何避開密集的居民生活區。

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內部人士表示,廢料庫就是挖個坑把它埋了。但是,這個「坑」要考慮的因素太多,密封性,比如說巖體的結構沒有破碎;水文的狀況,地下水到底是怎麼流的;腐蝕性,裂縫的吸水能力等。甘肅北山面積接近海南省,但只有1.2萬常住人口。地質結構穩定,人煙稀少,是極佳候選之地。

中核赴甘肅北山調研 未來此地將深埋中國近百年內高放射性核廢料

北山坑深設施

2007年,國防科工委批覆了17個高放廢物地質處置研究開發項目建議書。其中包括《南京大學高放廢物地質處置北山預選區水-巖系統特徵研究項目建議書》,《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北山地區近萬年的環境變化及其對核素遷移影響項目建議書》等。

2011年,甘肅北山預選區被確定為我國高放廢物地質處置庫首選預選區。

4.中核集團:全力以赴 確保工期

中核集團表示,北山地下實驗室是國防科工局交給集團公司的重大任務,是集團公司承擔的首個高放廢物地質處置重大項目。中核集團將全力以赴,確保項目不拖期、將其建成優質、廉潔工程,打造世界一流地下實驗室,不辜負國家對集團公司的信任。

中核赴甘肅北山調研 未來此地將深埋中國近百年內高放射性核廢料

核廢料

5.或將打造成旅遊目的地

今年5月,北山國家高放廢物地質處置地下實驗室總指揮和自興一行到麗江考察。在此次考察中,北京地質研究院副院長王駒表示,北山地下實驗室建設項目是我國「十三五」規劃的重點項目。該項目可以為國際合作提供平臺、為公眾了解高放廢物處置工程提供窗口。項目在建設的過程中,還將結合地方民族文化資源,開發建設成為一個集科技與文化展示相結合的旅遊目的地。 

中核赴甘肅北山調研 未來此地將深埋中國近百年內高放射性核廢料

臺灣蘭嶼儲存場

核廢料半衰期長達數千年、萬年甚至幾十萬年。也就是說,在幾十萬年後,這些核廢料還能傷害人類和環境,如何科學處置是有核國家都需面對的問題。科技是把雙刃劍,它在給我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在影響著這個地球和我們的環境。

來源:中核集團 南方周末 麗江日報等

相關焦點

  • 中核集團外部董事赴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等單位調研
    來源:中核集團5月12日,中核集團外部董事喬保平、鄧實際、邵開文、段洪義一行赴中國核工業科技館、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和原子高科股份有限公司進行工作調研。中核集團總工程師雷增光、董事會秘書潘建明陪同調研。
  • 中國黑科技:這項技術將核廢料變廢為寶
    通俗的說,就是找個合適的地方建造一個乏燃料的棺材埋了。但這種處理方式具有鈾資源利用率低、產生的廢物量大、廢物所需安全處置的時間長等問題——將乏燃料中大量可以循環利用的資源與少量的廢物一起處置,不僅造成核原料的浪費,還大幅增加了核廢料的處置量,何況高放射性核廢料的地質處置庫建設十分昂貴。舉例來說,美國在尤卡山建立的儲藏庫就耗資300億美元。
  • 甘肅發現世界上最大的似鳥龍類北山龍
    通過中美兩國古生物學家的合作研究,確認3年前在甘肅發現的北山龍是目前世界上發現最大的似鳥龍。     甘肅省地礦局第三地質礦產勘查院古生物研究開發中心主任李大慶日前介紹說:「甘肅發現的北山龍在體長和體重上都超過了此前在蒙古發現的被公認的最大似鳥龍類似雞龍。」
  • 中核發現中國工業鈾礦化最深記錄
    ,已在南嶺諸廣地區實施的長江1號鑽孔深部取得找礦突破:在95米-1550米深度發現了多層工業品位鈾礦段,其中在950米深度發現了厚大工業鈾礦化,在1550米深度發現了中國目前深度最深的工業鈾礦化,刷新中國工業鈾礦化發現的最深記錄。
  • 科普|從核電站裡卸出的放射性核廢料,是如何進行核循環的?
    中國、英國、法國等採取的則是閉式核燃料循環,乏燃料從反應堆中更換出來後,一般先暫存在核電廠自建的硼水池內,水可以吸收其大量的殘餘熱量,大約貯存10年後,運送至後處理廠進行後處理。中核集團地礦事業部統計數據顯示,到2020年,中國預計將出現高達2600噸的天然鈾供應缺口,到2030年,這一數值將攀升至10900噸。提高鈾資源利用率的意義,不言而喻。
  • 中國建造的世紀工程,壽命長達一萬年,永久掩埋核廢料輻射
    相比於傳統能源,核電具有效能高、低汙染、供應能力強、佔地面積小等諸多優點。但核反應堆在生產工作過程中,會產出不再需要的核廢料。這些核廢料中混有反射性物質,對人體與環境會造成消極影響。因此,如何正確科學的處理核廢料,便成為一些國家重點解決的相關難題。
  • 林鐸調研中新社甘肅分社:新聞小故事,百業大邏輯
    12月14日,甘肅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林鐸調研中國新聞社甘肅分社,看望慰問分社員工的同時與大家進行了交流。 楊豔敏 攝中新網蘭州12月15日電 (記者 丁思 魏建軍)14日,甘肅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林鐸調研中國新聞社甘肅分社,看望慰問分社員工的同時與大家進行了交流,他讚許記者們用「中新風格」向海內外講述的隴原故事,助力推動了甘肅經濟社會發展。中國新聞社甘肅分社成立18年來,致力於面向海外講好甘肅故事,講好中國故事。
  • 甘肅省人社廳廳長周麗寧赴中科院蘭州分院調研
    甘肅省人社廳廳長周麗寧赴中科院蘭州分院調研 20-12-04 19:42
  • 褚錦鋒帶隊赴中核華興建設有限公司考察並座談交流(圖)
    12月5日,市委書記褚錦鋒帶隊赴江蘇省南京市中國核工業華興建設有限公司考察,與中國核建集團副總經理、中核華興建設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寶智等進行深入座談交流。中核工業華興建設有限公司是中核集團旗下的一家建築業全產業鏈企業,中國建築業競爭力百強、江蘇省建築業綜合實力十強企業,具有建築工程施工總承包特級、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總承包特級的雙特級資質,是一家集研發、投資、工程諮詢、勘察設計、建造運營、項目管理、設備製造、物業服務、資產管理等於一體的國有大型綜合性建築企業。
  • 校黨委書記熊四皓一行赴湖南調研
    哈工大報訊(綜合/文 辛然/圖)10月11日至14日,校黨委書記熊四皓一行專程赴湖南省調研。期間,熊四皓一行實地調研了航天環宇航天產業園、長沙遠大住宅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分別與在湖南工作的校友和選調生代表進行了座談交流,先後舉行了「陳康白教育獎」「李昌教育獎」捐贈儀式。
  • 2020思政實踐課 | 哲學系赴甘肅靈臺開展「聚焦基層發展,聆聽時代...
    編者按:2020年是不平凡之年,是舉國戰「疫」之年、脫貧攻堅決勝之年、迎接建黨百年之年。,在歷史大變局中讀懂中國未來,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1935年以後,中國工農紅軍和人民解放軍多次過境靈臺,傳播了紅色的火種。1947年10月,靈臺中共工委成立,扛起了領導靈臺人民進行革命戰爭的大旗,在短短兩年的時間內,靈臺工委克服了種種困難不斷壯大,廣泛發動群眾進行了一系列艱苦卓絕的鬥爭,湧現出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在靈臺革命史中寫就了光輝的一頁。
  • 「東方龐貝」泗州古城重見天日 深埋水下三百年(圖)
    輪廓像只烏龜的古泗州城,已經現出內城牆、外城牆及城門。因洪水肆虐而被深埋水下330多年的「東方龐貝」泗州城,經過南京博物院考古所三年多的考古發掘,近日已確定了古泗州城遺址範圍,一大批珍貴的文物「重見天日
  • 國家電網公司董事長毛偉明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調研交流
    國家電網公司董事長毛偉明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調研交流 2020-10-01 15: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逐條批駁《核電將毀滅中國》:為何中國一定要發展核電
    然而,就在前兩日,網際網路盛傳的文章《核電將毀滅中國》,閱讀量迅速破百萬。這萬紅叢中一點綠的「反調」唱的讓人擔心受怕,核電真的將毀滅中國嗎?中國為什麼要堅持發展核電?筆者此文分這兩部分進行闡述。核電將毀滅中國?
  • 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及北京大鸞翔宇慈善基金會調研組赴鎮原縣...
    原標題: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及北京大鸞翔宇 慈善基金會調研組赴鎮原縣調研扶貧工作  記者 黃飛  10月19日至21日,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第二研究部主任李穎
  • 民航西北管理局赴張家界機場考察調研湖南機場管理集團氣象預報...
    【摘要】8月12日,民航西北地區管理局二級巡視員王春生率民航西北地區管理局、青海、陝西、甘肅、寧夏監管局、甘肅機場集團及西部機場集團等單位赴湖南機場管理集團氣象預報服務中心開展考察調研,民航中南地區管理局、湖南監管局、湖南機場集團相關領導陪同考察調研,並召開調研座談會。
  • 我國最美「地鐵站」,深埋地下近百米,進站要連續坐8部扶梯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交通設施越來越完善,人們出行越來越方便,無論是生活在大城市的上班族,還是生活在縣城的居民,現在中國一些大城市為了改善交通擁堵,基本上都建了地鐵,地鐵不僅快,而且很舒服,沒那麼熱,今天我要說的是我國最美「地鐵站」,深埋地下近百米,進站要連續坐8部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