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發現世界上最大的似鳥龍類北山龍

2020-11-26 資源網

    通過中美兩國古生物學家的合作研究,確認3年前在甘肅發現的北山龍是目前世界上發現最大的似鳥龍。

    甘肅省地礦局第三地質礦產勘查院古生物研究開發中心主任李大慶日前介紹說:「甘肅發現的北山龍在體長和體重上都超過了此前在蒙古發現的被公認的最大似鳥龍類似雞龍。」

    似鳥龍與現代大型鳥類鴕鳥、鵜鶘等在形態上接近,曾在北美和亞洲的多個地區發現過。上世紀70年代在蒙古南部戈壁上發現的似雞龍被認為是已知最大的似鳥龍類。

    同屬似鳥龍類的北山龍於2006年6月在甘肅省河西地區俞井子盆地的北山一帶被發現,共出土了保存基本完整的4節肢骨(包括完整的肩帶)、8節尾椎骨及部分頸椎骨骼。

    美國芝加哥菲爾德博物館彼得·馬克維奇和紐約自然博物館馬克·諾萊爾與甘肅省地礦局第三地質礦產勘查院古生物研究開發中心的古生物學家一起,參加了野外科考及之後的研究工作。「通過室內修復和研究,我們得出,北山龍體長約8米,體重在620公斤左右,而似雞龍體長約4米,體重在440公斤左右,北山龍在體長和體重上明顯都超過了似雞龍。」李大慶說。

    研究發現,北山龍有著長達15釐米的前爪,其前肢相對於其它大多數似鳥龍類更強壯,是植食性恐龍。

    「雖然它的前肢可能不能伸出很長或抬高許多,但其能夠活動的範圍和爪的形狀,顯示出能夠用於挖掘或摟耙地面,尋找食物。」李大慶說。

    由於北山龍體型巨大,被認為是目前世界上發現最大最粗壯的似鳥龍,在命名時,中美兩國古生物學家又稱其為巨型北山龍。

    通過對這隻北山龍的肢骨切片所做的組織學細微結構分析,兩國古生物學家有了進一步的發現,這隻世界上目前發現最大的似鳥龍尚未發育成熟。由此推測,成年北山龍的體型更大。

    「根據生長線的數目以及生長線間隔的特點,它死亡時只有14歲,正值生長發育期,這隻大型恐龍突然死亡的原因雖然令人費解,但我們由此推測,在其外圍地區今後可能會發現個體更大的北山龍。」李大慶說。

    甘肅北山地區在中生代白堊紀時期自南向北分布著許多近東西向延伸的湖泊盆地,俞井子盆地為其中之一。通過對北山龍的埋藏特徵分析,中美兩國古生物學家確認,北山龍生活於湖泊周邊地區,當時的氣候溫暖潮溼,植被茂密。北山龍的生活時代為早白堊世晚期,距今已經有約1億年。

    「儘管有關的它的生活習性和演化過程等,還需要進一步研究,但出現這種體型巨大的似鳥龍的原因已經引起了恐龍學界的極大關注。」李大慶說。

    為了讓更多的人走近和了解這隻目前世界上發現最大的似鳥龍,根據發現的化石標本,甘肅省地礦局第三地質礦產勘查院古生物研究開發中心的古生物學家最近完成了對其骨架的復原。

    「今年7月,我們要在蘭州體育館舉行一個大型恐龍展,北山龍的化石標本及其復原的模型也將首次亮相。」李大慶說。

相關焦點

  • 中核赴甘肅北山調研 未來此地將深埋中國近百年內高放射性核廢料
    7月26日,中核集團赴甘肅北山調研,深入了解中國北山地下實驗室工程前期工作進展情況。這個實驗室到底是個啥項目呢?1.甘肅北山甘肅北山,也叫走廊北山。因其地處甘肅省河西走廊北部,故而得名。走廊北山不是單純一條山脈,而是河西走廊北部諸多山嶺的總稱,也有人說是走廊北部山系的總稱。在河西走廊北側,從西向東,依次分布著馬鬃山、金塔南山、合黎山、龍首山、紅崖山、阿拉古山等山脈。
  • 快來,邢立達老師帶你一起滴滴「打龍」!丨蝌學薦書
    一開始我推薦的是北山龍,它們體長約8米,兩條大長腿跑起來極快,強悍的體格讓它們可以在狹窄的空間內穿梭自如,尤其適合在高速公路上行駛。而這種恐龍大量分布在中國甘肅,收購門檻低,價格也實惠。作為內測產品,幾隻北山龍在滴滴打龍公司接受了為期3個月的訓練,內容包括安全行駛、速度調控、服務禮儀與客戶隱私保護等。速度不是問題,早高峰期間從東直門到中關村的路程,駕駛北山龍10分鐘就可以到達。
  • 甘肅發現亞洲最多的恐爪龍類足跡
    甘肅永靖恐龍足跡化石群復原圖,恐爪龍類行走在蜥腳類恐龍旁邊,重點是地上的足跡,因為恐爪龍類要保護腳上第二趾的「殺手爪」,所以在行進時會抬起第二趾,從而在地上留下兩趾形的足跡,看上去很「V」。(繪圖/Emily Willoughby)2012年6月,中、加、美、日、韓等國古生物學者宣布他們在甘肅省永靖縣的劉家峽恐龍國家地質公園發現了亞洲最多、最完整的恐爪龍類足跡,該足跡被命名為永靖馳龍足跡( Dromaeosauripus yongjingensis ),為一種新種的恐龍足跡。
  • ——似雞龍
    似雞龍,生存於白堊紀晚期的蒙古地區,是目前為止發現的最大型的似鳥龍類恐龍。它身長可達4~6米,高約4米,長著長長的脖子和沒牙齒的嘴,沒有翅膀,至於究竟有沒有羽毛,還在探索ing呢。(圖源網絡)雖然名字叫似雞龍,但是它長得並不太像雞,體型也不像雞那麼小;實際上,它能有3~4個人加起來那麼高呢,是名副其實的大長腿!
  • 好美,杜鵑花綻放的互助北山
    最美景點在互助  北山景區很壯觀  「互助北山是青藏高原上一顆亮麗的明珠,來青海不遊北山絕對是一件人生的憾事。」  公園由元甫達坂、浪士當、卡索峽、扎龍溝、下河五大景區組成,兼有雄、奇、險、秀四大特色,主要景點有「達坂紅葉、龍尾觀雲、擎天一柱、聖母天池、石龍煙雨、高山牧場、藥水瀑布」等80餘處。
  • 智利龍,吃素獸腳類恐龍
    比起鄰居家30多米長的阿根廷龍,氣勢上還是差了不少,只能算是一種中小型的恐龍。至於翻譯成中文長達六個字的種名,則是為了致敬7歲時就發現了託奇組地層第一具化石的迭戈·蘇亞雷斯(Diego Suarez)。智利龍身體修長,雙足行走,粗看起來跟其他獸腳類沒什麼不同。
  • 昆卡獵龍:白堊紀的駝背殺手
    由於化石發現於昆卡省,因此被命名為昆卡獵龍(Concavenator)。昆卡獵龍的前肢較長,手上長有三個手指,指端有鋒利的爪子。與前肢相比,昆卡獵龍的後肢更長,更強壯,代表其具有相當強的運動能力,昆卡獵龍跑得真的很快。 在研究昆卡獵龍的骨骼化石時,古生物學家在其前臂的尺骨上發現了羽莖瘤結構,這種結構是一排小小的骨質突起,在今天的鳥類尺骨上非常常見,作用是附著長長的羽毛。
  • 山東有個世界最大的「恐龍墓地」,堪稱鴨嘴龍的地下王國
    隨著現代科學的發展,人們已經清楚認識到了這些巨大骨骼的真實身份,在甘肅,在河南,在四川,都有大量的恐龍化石出土。然而要說世界上目前規模最大的恐龍化石埋藏地,還要數山東的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城,諸城。這裡發現了一條長500多米的恐龍化石「走廊」,這裡密集分布了上萬塊恐龍化石,宛如一塊巨型浮雕,是目前世界上絕無僅有的地質奇觀。
  • 中國發現擁有類似蝙蝠翼膜的恐龍化石
    經過長達一年的室內修理、實驗和對比研究,研究團隊認為其代表一新的善攀鳥龍類,將其命名為長臂渾元龍(Ambopteryx longibrachium)(意指翼龍那樣膜質翅膀和恐龍的混合體)。渾元龍發現於燕遼生物群晚侏羅世早期的海房溝組(距今約1.63億年),其正型標本是目前已知最完整的善攀鳥龍類化石,提供大量形態和生態學信息。渾元龍體長約32釐米,體重約306克。
  • 似鴕龍
    顧名思義,似鴕龍就是像鴕鳥的恐龍,它是虛骨龍類恐龍演化到白堊紀的代表性動物,與我們曾經結識過的似鳥龍非常相似,也就是說它們的樣子都像鴕鳥。似鴕龍身長2-4米,頭較長,結構輕巧,牙齒已經退化,代之以角質的嘴。頸細長,運動靈活,有一對長而苗條的後肢,小腿骨長於大腿骨,三個腳趾著地,說明似鴕龍行動敏捷,擅長奔跑。
  • 蘭州新區"西部恐龍園""孵化"卡通形象代言龍
    很快,蘭州市民也可以在自己家門口來一次「恐龍世界」的極限冒險了!甘肅絲綢之路文商旅遊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馮海威告訴記者,目前西部恐龍園已經和國際頂尖過山車生產企業B&M公司初步達成協議,計劃投資兩億元引進目前國內最先進的過山車,不僅賽道更長,同時也更加驚險刺激。水公園作為西部恐龍園的重頭戲,還將建造浪高三米的造浪池,這對於衝浪者們來說無疑是一條絕好的消息。
  • 甘肅發現中國規模最大的三趾馬動物群化石
    甘肅發現中國規模最大的三趾馬動物群化石 2015-11-04 10:54:35來源:新華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查雲帆 博物館負責人介紹,這是目前國內發現規模最大的三趾馬動物群化石。  三趾馬起源於北美,在大約距今11.1百萬年時通過白令海峽進入歐亞大陸,並迅速擴展至非洲,成為舊大陸最具代表性的動物之一。三趾馬動物群是以該動物群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種動物三趾馬命名的,代表哺乳動物由古老向現生種類轉變的動物群,是生物進化最有力的實物證據。
  • 5000多年前的玉鐲,上面圖案似龍似鳥,龍是從恐龍演化而來?
    其中有一個玉鐲,不但是鼓箍形,而且上面有著似鳥似龍的圖案,稱之為「鸛喙鳥趾龍紋」鐲。如果你對這個稱呼不太懂,看看拓印的圖就知道了。從拓印的圖片可以看出來,鐲子上的圖案像一隻鳥,鳥頭很大,嘴巴長而厚,微微張開,像是鸛的嘴一樣,所以稱之為「鸛喙」;再看它的腳,細而長,分為三根腳趾,像鳥的腳一樣,所以稱之為「鳥趾」;不過此鳥尾巴散開,整體造型很像傳說中的龍,所以又稱之為「龍紋」。龍,對於今天的人來說,它是否存在,究竟是什麼模樣,這些一直是謎。但是這個玉鐲給了人們一個新的思考方向。
  • 中國研究發現一種恐龍長著「蝙蝠翅膀」
    新華社北京5月9日電(記者張瑩)中國科研人員在新一期英國《自然》雜誌上以封面文章形式報告說,他們發現侏羅紀一類稱作善攀鳥龍的恐龍曾演化出類似蝙蝠的膜質翅膀,這種與鳥類飛羽截然不同的結構表明,恐龍至鳥類的演化中曾出現意想不到的飛行嘗試。
  • 《侏羅紀世界進化》混養規則及難易度評析
    那麼玩家在混養的時候就可能會出現各種問題,請看下面的《侏羅紀世界進化》混養規則及難易度評析,希望對大家有用。 草食恐龍有分為大中小 大型的只有一種蜥腳類巨大恐龍,中型又分為鴨嘴龍類、劍龍類、角龍類跟甲龍類,小型也只有一種似鳥龍類。
  • 新發現,甘肅永靖再現恐龍骨骼化石
    記者從11月5日在甘肅省永靖縣舉行的「黃河化石論壇」上獲悉:甘肅省恐龍化石研究又取得新進展,在永靖縣關山鄉紅樓村發現恐龍骨骼化石。
  • ...足跡,大面積,生物群,行跡,化石,黑龍江,鴨嘴龍,陳秉麟,-中國...
    原標題: 黑龍江首次發現大面積白堊紀恐龍足跡群  黑龍江首次發現大面積白堊紀恐龍足跡群  蜥腳類恐龍行跡  近日,中外科學家宣布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依蘭縣發現了大量的恐龍足跡化石,這是黑龍江省報導的第一個大規模早白堊世恐龍足跡點。
  • 河南發現6000年前古墓,發現「中華第一龍」
    然而,真正打開之後,卻震驚了世界。 隨後專家對古墓進行碳14測驗,確定該古墓年代距今約6000年,屬於仰韶文化時期。經考古工作者的科學挖掘,在仰韶文化第四層發現了四組用蚌殼擺徹的龍虎等動物圖案,其中最為亮眼的便是第一組45號墓。 讓人眼前一亮的倒不是45號墓裡面有什麼稀世珍寶,而是裡面發現了一條「龍」。
  • 世界最大的海生動物上龍化石,小汽車一口咬成兩半!
    ‍關注我們,天天領免費話費,首次送5元挪威科學家宣布已在鄰近北極的斯瓦爾巴群島,發現據估身長15米的上龍化石,這種史前巨龍大到足以把小汽車一口咬成兩半,是迄今發現最大的海生爬蟲類動物。目前這種上龍被暱稱為「巨怪」(TheMon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