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發現中國規模最大的三趾馬動物群化石

2021-01-15 中國新聞網

甘肅發現中國規模最大的三趾馬動物群化石
2015-11-04 10:54:35來源:新華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查雲帆

2015年11月04日 10:54 來源:新華網

參與互動 

  在甘肅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裡,工作人員正在對近萬件三趾馬動物群化石分進行布展。博物館負責人介紹,這是目前國內發現規模最大的三趾馬動物群化石。

  三趾馬起源於北美,在大約距今11.1百萬年時通過白令海峽進入歐亞大陸,並迅速擴展至非洲,成為舊大陸最具代表性的動物之一。三趾馬動物群是以該動物群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種動物三趾馬命名的,代表哺乳動物由古老向現生種類轉變的動物群,是生物進化最有力的實物證據。和政地區的三趾馬動物群主要生活在距今1200萬年至500萬年的晚中新世時期。

  「這條約30米的古動物化石埋藏長廊,可以解開三趾馬動物群死亡、埋藏乃至最終形成化石的整個過程,本次展覽也將成為國內對三趾馬動物群最系統的展示。」甘肅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原副館長陳善勤說。

  新的三趾馬動物群化石展覽設在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三號展覽館內,專門設置了兩個展廳介紹三趾馬動物群生活的環境及化石生成的原生狀態,把古氣候、古環境、古地理發展變遷、古生物變異進化各個階段,真實地展現在觀眾眼前。

  陳善勤介紹,作為「中國古動物化石之鄉」,和政地區目前發現的三趾馬動物群包括象類、奇蹄類、偶蹄類等7大類別,涵蓋了三趾馬動物群的主要成員。同時,和政地區的三趾馬動物群的化石在數量和質量上都超過了我國保德和府谷等經典地點,甚至也超過了世界著名的三趾馬產地,如希臘的匹克米和薩莫斯。

  和政地區處於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交匯地帶,發育距今約3000萬年以來的新生代陸相沉積,是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動物化石產地之一,以晚漸新世巨犀動物群、中中新世鏟齒象動物群、晚中新世三趾馬動物群和早更新世真馬動物群為代表。

  三趾馬動物群化石展預計本月底將對公眾開放,屆時,人們將看到距今1200萬年至500萬年三趾馬動物群的「新生活」。(記者王豔明、梁軍)

相關焦點

  • 甘肅和政動物群化石「見證」青藏高原隆升
    甘肅和政動物群化石「見證」青藏高原隆升 2014-06-02 14:21:2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中新社蘭州6月2日電 (南如卓瑪)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鄧濤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對甘肅和政巨犀動物群、鏟齒象動物群、三趾馬動物群和真馬動物群化石的研究發現,四大動物群化石成為青藏高原隆升的權威「證據」。
  • 甘肅臨夏古生物化石得到保護 已徵集到3萬多件標本
    中新網甘肅臨夏9月4日電 (南如卓瑪)「太震撼了,原來億萬年前的甘肅就是冰河世紀」,美國《華星報》社長胡豔萍參觀甘肅臨夏和政化石博物館後感嘆,美國的冰河世紀靠宣傳影響深遠,但中國臨夏具有豐富真實的化石,海外華媒將配合甘肅,讓全世界人知道「和政冰河世紀」。
  • 盤點中國著名的古生物化石群
    地質學家通過幾百年的努力,發現了大量遠古生物留下的蛛絲馬跡——化石,靠著人類豐富的想像力,還原出顯生宙以來5億多年生生不息的過往。那些大量不同物種化石堆積在一起的地方就被稱為古生物化石群。在中國這片古老的土地上,也發現了許多世界著名的古生物化石群。
  • 盤點中國著名的古生物化石群
    地質學家通過幾百年的努力,發現了大量遠古生物留下的蛛絲馬跡——化石,靠著人類豐富的想像力,還原出顯生宙以來5億多年生生不息的過往。那些大量不同物種化石堆積在一起的地方就被稱為古生物化石群。在中國這片古老的土地上,也發現了許多世界著名的古生物化石群。
  • 甘肅和政3萬件古化石 訴說數千萬年前生物變遷
    中新網蘭州10月5日電 (劉玉桃)在甘肅和政縣古生物化石博物館中陳列著3000萬年至250萬年前的大量的古生物化石,有三趾馬、鏟齒象、巨鬣狗等。該地區發現的古動物化石分三綱8目150多個屬種,其中一級品50多件,二級品180多件,三級品350多件,數量之豐富、種類之繁多、保存之完好,世所罕見。
  • 甘肅一個小縣城,卻擁有「六項世界之最」,令人震撼不已
    甘肅位於中國西北內陸地區,東通陝西,西達新疆,南瞰四川、青海,北扼寧夏、內蒙古。是漢族的傳統聚居地和發源地之一,古屬雍州是絲綢之路的鎖匙之地和黃金路段,與蒙古接壤,像一塊瑰麗的寶玉,鑲嵌在中國中部的黃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內蒙古高原上。其中甘肅省下轄,12個地級市,2個自治州,17個市轄區,5個縣級市,57個縣和7個自治縣。
  • 【臨夏地質公園】佔據6項世界之最——和政縣古動物化石博物館
    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全景 現館藏化石標本30000多件,分屬3綱8目150多個屬種。屬新生代晚期的4個不同哺乳動物群,分別埋藏於和政地區四種巖性不同的地層中,佔據了六項世界之最,即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和政羊、世界上最大的三趾馬化石產地、世界上最豐富的鏟齒象化石——鏟齒象頭骨個體發育系列、世界上最早的第四紀披毛犀頭骨化石、世界上最大的真馬——埃氏馬和世界上最大的鬣狗——巨鬣狗。
  • 始柱角鹿頭骨化石在甘肅和政發現 距今約800萬年
    始柱角鹿頭骨化石在甘肅和政發現 距今約800萬年 2015-04-18 22:36:00   中新網蘭州4月18日電 (徐雪)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鄧濤18日披露,一個始柱角鹿新種在甘肅臨夏盆地和政縣的晚中新世地層中被發現,其年齡為距今約800萬年前,經研究該新種擁有世界上已知的第一個始柱角鹿頭骨化石。
  • 甘肅一個不起眼的小縣城,擁有「六項世界之最」,令人震撼不已
    如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和政羊、世界上最大的巨鬣狗、世界上最大的真馬——埃氏馬….都在這裡。和政作為「古動物化石之鄉」,有世界上最豐富的鏟齒象化石、是世界上最豐富的三趾馬動物群化石產地、擁有世界上最早的第四紀披毛犀化石。
  • 魅力自然丨大連駱駝山古生物化石產地
    駱駝山金遠洞堆積規模巨大,內涵豐富,世界罕見。金遠洞洞底寬128m,可見厚度超過40m,遠遠超出舉世聞名的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堆積中含有發育良好的五條鈣質結核層和五條富含哺乳動物的化石層,儲存了300萬年以來的生物、氣候、自然環境變遷的巨大信息。
  • 甘肅臨夏藉古動物化石資源做「大規劃」(圖)
    甘肅臨夏藉古動物化石資源做「大規劃」(圖)     資料圖:10月22日,甘肅和政舉行古動物化石博物館三號館開館儀式,展館展出「六項世界之最」古化石,再現古生物的滄桑演變。
  • 三趾馬:生在高原,卻不善馳騁—新聞—科學網
    古生物學家在青藏高原發現的最早的三趾馬是位於布隆盆地的西藏三趾馬,距今1000多萬年,這是三趾馬出現相對較早的時期。根據它遠端肢骨的運動功能分析,西藏三趾馬是一種森林型的古馬。對比現代的馬,它的奔跑速度實在令人堪憂。 可這並不影響三趾馬的生活。森林提供了極為出色的隱蔽場所,再加上茂密的枝葉本身也不利於動物快速穿行,三趾馬實在沒必要讓自己拼命生長、奔跑,活得那麼辛苦。
  • 中國發現面積最大最多樣晚白堊世恐龍足跡群 亦系福建首次發現...
    中新網福建新聞1月12日電(記者 林春茵 張金川)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臨城鎮2020年11月7日發現了晚白堊世恐龍足跡群化石,首度發掘就有240餘枚恐龍足跡化石。這是中國迄今發現面積最大、多樣性最高的晚白堊世恐龍足跡群,也是福建省首次發現恐龍活動記錄。
  • 貴州茅臺鎮發現中國侏羅紀早期規模最大蜥腳類足跡群
    北京時間8月10日消息,中美德足跡考察隊的專家學者宣布,他們在貴州省仁懷市茅臺鎮下侏羅統發現了大規模的恐龍足跡群。
  • 福建上杭發現晚白堊世恐龍足跡群化石
    光明日報福州1月12日電(記者高建進)12日,從福建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經自然資源部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相關專家實地考察認定,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近日發現的化石為晚白堊世恐龍足跡群化石,是福建在恐龍及其遺蹟方面的首次發現。
  • 駐足甘肅臨夏盆地 探問億年生命密碼
    這裡有佔據「六項世界之最」的和政縣古生物化石遺址群,更有坐擁「八項國內外之最」的劉家峽恐龍足印化石群。新年踏雪,探問億年生命密碼。當筆者隨著化石印記去翻閱這部「高原史書」,神秘大地的遠古生命迴響恍惚如昨。「古動物化石之鄉」的生命迴響臨夏盆地曾是封閉神秘的古湖環境。
  • 上杭發現恐龍足跡群化石!
    據介紹,2020年11月7日,在省直有關部門的倡議和指導下,由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歷史博物館發起,與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組成聯合考察隊進行福建省恐龍資源調查考察,在龍巖市上杭縣臨城鎮龍翔村首次發現晚白堊世恐龍足跡群化石。
  • 關於中國的馬類動物,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中國是個愛馬的國家,自古以來就以馬為圖騰,民間亦流行著眾多以馬為主題的成語和吉祥話。而在馬類演化研究方面,中國亦有著極為豐富的資源。各個類群的馬類化石几乎遍布全中國,歷史遺蹟中馬的雕塑、繪畫甚至遺骸又為家馬的起源和馴化歷程提供了重要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