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10月22日,甘肅和政舉行古動物化石博物館三號館開館儀式,展館展出「六項世界之最」古化石,再現古生物的滄桑演變。圖為三趾馬化石。劉玉桃 攝 劉玉桃 攝
中新網蘭州11月21日電 (南如卓瑪)21日,《世界的和政·古動物的伊甸園化石保護開發規劃》評審會在蘭州召開。該《規劃》提出建設以「一會一中心一走廊四基地」為核心的和政化石產業體系,打造「世界的和政、古動物的伊甸園」。
「一會一中心一走廊四基地」指國際古動物化石保護開發與學術研討會永久性會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古生物化石保護開發研究中心,中國臨夏古生物化石地質走廊,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青少年夏令營活動基地、綠色產業基地。
甘肅和政地區是遠古時代古脊椎動物繁衍生息的樂園。該縣古動物化石博物館裡存放的古動物化石有1萬多件,經中科院資深科學家鑑定,和政古動物化石種類繁多、數量豐富、保存完好、世之罕見,目前佔據著古動物化石研究領域的六項世界之最。
臨夏州委副書記戴超說,從和政縣到永靖縣、東鄉縣、康樂縣、以及麥積山縣都有化石,因此臨夏州將以此為契機打造沿山、沿水、沿村、甚至沿街、沿路形成「化石走廊」。
據悉,此次規劃編制組在對和政古動物化石資源、旅遊資源、人文資源、經濟社會發展情況進行詳細踏勘和深入調研的基礎上,按照「世界的和政、古動物的伊甸園」的戰略地位,圍繞打造「一會一中心一走廊四基地」的目標,做活做足化石文章,做大做強化石產業,將資源轉化成優勢,以優勢培育產業。
臨夏官方介紹,《規劃》旨在發揮世界級古動物化石資源優勢,深入挖掘古動物化石的科研科普特性,以古動物化石保護和利用為核心,文化體驗為主導,結合和政的生態環境和人文資源建設以「一會一中心一走廊基地」為核心的和政化石產業體系,打造「世界的和政、古動物的伊甸園」。
同時,《規劃》堅持保護中開發,開發中保護的原則,優先保護地質遺蹟景觀、古動物化石、自然生態環境、民族文化、宗教文化等資源,以保證地方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
在評審時,蘭州大學旅遊研究所所長李映洲說,化石作為稀有資源,保護很重要,因此開發要在文化創意上做文章,《規劃》就應突出化石的文化創意。「在產業布局中建議搞一個化石主題文化公園,作為文化產業創意的抓手和重點。」
「我們的研究不能寄托在別人身上,那樣不長久,在保護開發中必須要有自己人才培養計劃」。甘肅省地質博物館研究員李大慶說,對於臨夏打造化石基地走廊的規劃,讓人感受到化石之鄉的氛圍就不僅僅是化石點,創新很好,但是實施有難度,如歸屬問題,與各縣銜接、協調及可操作性都是必須考慮的。
甘肅省文物局文物保護與考古處副處長王旭肯定該《規劃》的創意,同時提出,規劃部分內容過於主觀,在操作上缺乏具體的指標問題,同時缺乏數位化的概念,保護方面沒有量的概念。
戴超在總結專家發言時說,將在接下來的修改中注重四點。一是促進尚未規劃指導下線操作的有機統一,更加突出規劃要幹什麼;二是促進規劃保護與開發的有機統一,更加突出化石產業的體系建設;三是促進古生物化石物種引進與古生物化石搶救的有機統一;四是促進古生物化石規劃想法與國家政策法規的有機統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