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多年前的玉鐲,上面圖案似龍似鳥,龍是從恐龍演化而來?

2021-01-17 自說文史

中國大地上,史前文化的遺址有不少,諸如馬家浜文化、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龍山文化等等。其中,龍山文化位於內蒙古地區,距今約5000多年前,在這裡發現的文物中,許多都與眾不同,像紅山女神、金字塔遺址等等。

紅山玉文化也很有名,此地出土的玉鐲多是鼓箍形,即鐲箍看起來十分像鼓面。其中有一個玉鐲,不但是鼓箍形,而且上面有著似鳥似龍的圖案,稱之為「鸛喙鳥趾龍紋」鐲。

如果你對這個稱呼不太懂,看看拓印的圖就知道了。

從拓印的圖片可以看出來,鐲子上的圖案像一隻鳥,鳥頭很大,嘴巴長而厚,微微張開,像是鸛的嘴一樣,所以稱之為「鸛喙」;再看它的腳,細而長,分為三根腳趾,像鳥的腳一樣,所以稱之為「鳥趾」;不過此鳥尾巴散開,整體造型很像傳說中的龍,所以又稱之為「龍紋」。

龍,對於今天的人來說,它是否存在,究竟是什麼模樣,這些一直是謎。

但是這個玉鐲給了人們一個新的思考方向。

龍山文化分布地區很廣,包括了今天的內蒙古二連浩特市等地區。二連浩特市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草原的西部,這座城市有一個鮮為人知的稱號,叫「恐龍墓地」。自從這裡考古以來,前後一百多年,美國、俄國、前蘇聯加拿大等各國專家在此地發現了許多種類的恐龍,包括蜥腳龍、甲龍、鴨嘴龍及霸王龍科的歐氏阿萊龍等等。

此地還出土了許多哺乳動物化石,首次發現了恐龍蛋化石,證實了恐龍是卵生爬行動物。

於是就出現了這麼一種猜想:會不會是古人也見到了恐龍化石,所以對這種龐然大物產生了崇拜心裡,從而開始繪製並祭祀這些大龍呢?

這個想法並非瞎扯。

上個世紀在遼寧查海遺址發現的距今8000件,長達20米,寬達2米的「中華第一龍」,雖說是石頭堆塑而成,但其尾部較身體顯得散,似乎是為了表現了龍尾,這與玉鐲上的「鳥尾」很像。

而在河南濮陽發現的距今約6400年的的「蚌殼龍」(此前也被譽為「中華第一龍」),不但也是長嘴厚喙,而且尾巴也分叉,更讓人驚奇的是,這條龍的角也是三趾,與「鸛喙鳥趾龍紋」的腳趾極其像。

這難道是巧合嗎?又或者是,龍原本存在,與恐龍不同,只是後人把它和恐龍搞混了,加上看得人少,傳播卻多,以訛傳訛,這才出現不同人有不同理解?

此玉鐲上的圖案,說是鳥卻無翅,且身子太長;說是龍又與今天的龍很不一樣,究竟是什麼?歡迎大家討論。

相關焦點

  • 似鴕龍
    顧名思義,似鴕龍就是像鴕鳥的恐龍,它是虛骨龍類恐龍演化到白堊紀的代表性動物,與我們曾經結識過的似鳥龍非常相似,也就是說它們的樣子都像鴕鳥。似鴕龍身長2-4米,頭較長,結構輕巧,牙齒已經退化,代之以角質的嘴。頸細長,運動靈活,有一對長而苗條的後肢,小腿骨長於大腿骨,三個腳趾著地,說明似鴕龍行動敏捷,擅長奔跑。
  • 【科技日報】鳥類是由恐龍演化而來嗎?
    他認為,「赫氏近鳥龍」化石的發現極大地支持了界內一直存在的鳥類恐龍起源說。一隻火雞引發的假說據徐星介紹,鳥類恐龍起源假說的提出有著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1870年的一天,英國著名博物學家赫胥黎在吃晚餐時突然發現啃光了肉的火雞骨架與恐龍的骨骼異常地相似,於是他提出了一個大膽的假說:「鳥是由恐龍演化而來的。」
  • 盤點霸氣側漏的恐龍:食肉馬普龍似刀鋒戰士
    原標題:盤點霸氣側漏的恐龍:食肉馬普龍似刀鋒戰士 霸王龍(tyrannosaurus rex)是一種非常致命的兇殘恐龍,它在恐龍世界中的「暴君行徑」是名不虛傳的。其碩大顎骨和鋒利牙齒能夠將獵物撒裂成牙籤大小。
  • 甘肅發現世界上最大的似鳥龍類北山龍
    似鳥龍與現代大型鳥類鴕鳥、鵜鶘等在形態上接近,曾在北美和亞洲的多個地區發現過。上世紀70年代在蒙古南部戈壁上發現的似雞龍被認為是已知最大的似鳥龍類。     同屬似鳥龍類的北山龍於2006年6月在甘肅省河西地區俞井子盆地的北山一帶被發現,共出土了保存基本完整的4節肢骨(包括完整的肩帶)、8節尾椎骨及部分頸椎骨骼。
  • 智利龍,吃素獸腳類恐龍
    在智利龍發現之前,人們知道的侏羅紀獸腳類恐龍要麼是異特龍、蠻龍這樣的大型食肉恐龍,要麼就是嗜鳥龍、秀頜龍這樣的小型食肉恐龍,而無一例外,這些恐龍都傳承了它們三疊紀祖先的老本行——吃肉。而中小型植食恐龍的生態位,則由恐龍中的另一個分支——鳥腳類恐龍所佔據。而智利龍無疑在是在侏羅紀扮演了搶這些鳥腳類恐龍「飯碗」的角色。
  • "中國獵龍"為"鳥類起源於恐龍"理論添力證
    近日出版的《科學》雜誌披露了「中國獵龍」的神秘相貌,並刊登了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徐星博士在2月14日出版的英國《自然》雜誌上發表的相關論文。「鳥類始祖」家族又發現「新丁」和我們在好萊塢大片《侏羅紀公園》裡看到的恐龍截然不同,復原圖中的中國獵龍看起來簡直象鳥頭、鳥爪、恐龍身體拼接出來的怪物。
  • 展廳裡的從龍到鳥
    主要從事獸腳類恐龍的解剖學與系統發育以及非鳥恐龍的形態功能多樣性和分異度研究,通過化石和現代生物的對比來探討恐龍向鳥演化過程中的關鍵環節。 北京自然博物館古爬行動物展廳 攝影:吳兆豐 相信大家都知道鳥類是由中生代的恐龍演化而來
  • 古似鳥龍:恐龍家族中的「飛人博爾特」
    「每天一隻中國龍」之古似鳥龍 像鳥的恐龍,一定都會飛嗎?其實人類家族中最能跑的人是牙買加的尤塞恩·博爾特(號稱「小飛人」,就是上面這個人!)。100米跑下來,他只用了9.58秒,相當於每小時37.6千米。 你們肯定認識很多很多恐龍吧?但是,你們知道恐龍家族中最能跑的是什麼龍嗎? 中國不但是世界上的恐龍發現大國,還是世界恐龍研究的大國。
  • 動物小百科:關於似鱷龍你不得不知道的知識!
    似鱷龍,拉丁文名是suchomimus teneresis ,屬於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爬行綱、雙孔亞綱、蜥臀目的一種動物,辨認要訣是嘴很細,頭細,體瘦,牙多,主要食物是中型恐龍、魚類。本物種棘龍科恐龍都擁有類似鱷魚的嘴部,生存於中白堊紀的非洲,約為1億2000年萬年前到1億1000萬年前。不像大部分的大型獸腳亞目恐龍,似鱷龍擁有非常長的低矮口鼻部,狹窄的頜部有約100顆牙齒,這些牙齒並不是非常銳利,但稍微往後彎曲。前額有一小角飾。口鼻部前端較大,並有一叢更長的牙齒。
  • 恐龍祖先 小型幻龍遠安龍
    恐龍早已為人們熟悉和津津樂道,可是提起恐龍的祖先幻龍,許多人就陌生了。經北京中博文物檢測鑑定中心專家鑑定,湖北遠安農民曾慶海收藏的古生物化石,距今約2億3000萬年,是恐龍的祖先。  筆者慕名來到湖北遠安縣的七裡村,來到古玩收藏愛好者曾慶海的收藏館,實地觀看了他收藏的恐龍祖先——遠安龍化石。
  • 像鳥類的祖先又不是鳥的恐龍,它的特徵和其他恐龍都不一樣!
    科學家在一次對內蒙古二連盆地進行的科學考察中,發現一種巨大的獸腳類恐龍化石,經過兩年多時間的研究,最終確定這是一具當今世界上最大的似鳥恐龍化石,並把它命名為二連巨盜龍(Gigantotal torerlianensis)。這一發現;引起世人關注。因為,二連巨盜龍的許多奇特形態特徵未見於其他任何恐龍。
  • 這隻「大山雞」可以幫我們解開恐龍演化成鳥的謎題
    不過,對科學研究而言,恐龍長有羽毛的意義遠不在於顛覆形象:鳥類的祖先確實長著原始羽毛,現代鳥類複雜的羽片可能就從這種纖維結構演化而來。這為鳥類起源於恐龍扣上了關鍵一環。而這次,徐星和同事們發現的騰氏嘉年華龍,無疑又為這一假說提供了關鍵性的證據。
  • 全球8大最著名化石遺蹟:中國出土似鳥恐龍上榜
    原標題:全球8大最著名化石遺蹟:中國出土似鳥恐龍上榜   6、中國發現世界最大似鳥恐龍化石   中國發現世界最大似鳥恐龍化石   2007年6月,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正式對外宣布,經過中國科學院和內蒙古自治區國土資源部門學者長達兩年時間的確認,2005年在中國內蒙二連浩特市上白堊統二連組地層中發現的一具巨型獸腳類恐龍化石,被認定為當今世界上最大、罕見的似鳥恐龍化石。
  • 恐龍的名稱是怎麼來的?原來東西方對恐龍的稱呼差距那麼大
    恐龍的名稱是怎麼來的?原來東西方對恐龍的稱呼差距那麼大我們中國人非常崇拜龍,並自稱是「龍的傳人」。其實龍並不存在,它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異動物,是人們創造的一種崇拜物,也就是圖騰。在原始社會裡,人們堅信某種動物或自然物與本氏族有血緣關係,這就叫圖騰。蛇曾是許多氏族的圖騰。
  • 盤點中國著名的恐龍之鄉
    中國的恐龍研究為地質演化做出了眾多突出貢獻,包括證明了鳥是由恐龍進化而來、暴龍從中亞走向世界、亞歐大陸與北美大陸曾經相連等等。所以,小編寫這篇文章感到壓力山大,如果有任何科學問題煩請指出~下面簡單羅列了一些擁有官方認證「中華恐龍之鄉」的恐龍化石群,在各地也有大大小小的恐龍博物館。
  • 盤點中國著名的恐龍之鄉
    中國的恐龍研究為地質演化做出了眾多突出貢獻,包括證明了鳥是由恐龍進化而來、暴龍從中亞走向世界、亞歐大陸與北美大陸曾經相連等等。所以,小編寫這篇文章感到壓力山大,如果有任何科學問題煩請指出~ 下面簡單羅列了一些擁有官方認證「中華恐龍之鄉」的恐龍化石群,在各地也有大大小小的恐龍博物館。
  • 異特龍超龍代表恐龍,異特龍,大盜龍,南方巨獸龍等
    位置:恐龍/蜥臀目/獸腳亞目/新獸腳類/鳥吻類/堅尾龍類 /俄裡翁龍類 /鳥獸腳類/肉食龍類/異特龍超科異特龍科Allosauridae:異特龍,Allosaurus,又稱異龍或躍龍,是種大型的二足、掠食性恐龍,平均身長為8.5米,最長可達12到13米。它們可能採取伏擊方式攻擊大型獵物,使用上頜來撞擊獵物。
  • 斑龍超科代表恐龍,棘龍,斑龍,重爪龍等
    位置:恐龍/蜥臀目/獸腳亞目/新獸腳類/鳥吻類/堅尾龍類/俄裡翁龍類/斑龍超科斑龍科:斑龍Megalosaurus,也叫巨齒龍,巨龍。生存於侏羅紀中期巴通階的歐洲(英格蘭南部、法國、葡萄牙),約1億6600萬年前。
  • 恐龍世界的明星 二連巨盜龍
    【年代】白堊紀時期【發現】2005年【地點】內蒙古二連浩特二連盆地【收藏】內蒙古自然博物館  二連巨盜龍是目前世界上體型最大、長羽毛、有喙,沒有牙齒的似鳥恐龍。  二連巨盜龍的很多特殊結構特徵,改變了此前恐龍向鳥類演化的某些基本規律,是竊蛋龍類家族中的神奇異類,是恐龍世界中的恐龍明星。  被意外發現的二連巨盜龍  2005年夏天,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徐星教授在二連浩特採訪拍攝時,意外地發現了這具不知名的恐龍化石。
  • 沒有4隻翅膀的鳥,卻有4隻翅膀的恐龍,遼寧出土四翼恐龍化石
    大部分鳥類都會飛行,靠著兩隻翅膀扇動空氣產生的浮力,鳥類可以在空中自由地飛行和滑翔,所有的鳥類都只有兩隻翅膀,那麼有沒有4隻翅膀的鳥呢?嚴格來說是沒有的,不過鳥類是由恐龍中的似鳥龍類進化而來,那麼有四隻翅膀的恐龍嗎?還真有!它就是小盜龍!